- 亲身体会到了美国的计划生育难(PG13) [2008/10]
- 恐怖热帖:布满全中国的癌症村名单 [2009/05]
- 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009/01]
- 美国女孩如何过十六岁生日? [2010/01]
- 纽约买钻戒,吐了半口血 [2011/04]
- 什么样的女性适合做全职太太? [2008/12]
- 美国全职妈妈们的生意经 [2008/10]
- 孩子学钢琴考级折腾记 [2009/03]
- 我在美国的每月花销账单 [2008/09]
- 我苦你不苦 美国生物博士到底苦在哪里? [2008/12]
- 美国的一女伺二夫 [2011/06]
- 一位男人的情感自白(少儿不宜) [2011/09]
- 姐被祖国人民歧视了一下 [2011/12]
- 不解,某些美国护士的手技怎么这么差? [2008/12]
- 海外华人家长的热点:公立学校vs.私立学校-----ZT [2009/04]
- 英达的做法有失厚道 [2011/08]
- 哎呀哎呀,雪的烟花嫩得像娃娃! [2011/10]
- 美国华侨回国如厕难 [2011/08]
- 请不要再拿女博士说事 [2009/02]
- 水浅王八多,到处是大哥 [2011/08]
- 感谢倍可亲成就我的出书梦! [2011/06]
- 女人的年龄你别问 [2009/05]
- 地震啦! [2011/08]
- 与你擦肩而过 [2009/02]
- 当傻子遇到骗子时 [2009/05]
- 母亲节随感---忽然很忧伤 [2009/05]
- 太好玩儿啦,我在西安城墙上登三轮车! [2011/07]
- 锁住时间--老妞我今天六十整 [2009/06]
- 着急,请村中高手帮忙 [2010/01]
勉强写了篇一万五千字的短篇小说处女作,你这又是前序,又是后记的,累不累啊。
累也得写。我发现,我对自己敝帚自珍的文字,也有处女情怀。这是我写的的第一篇小说,一定要清理一下思路。
这篇小说花了很大篇幅写了李大对苏小的情,而我把李大本人却写成了既爱讲粗话又不助人为乐的样子。以前,在文学作品中读过很多白马王子的人物,可在生活中我却看不到。长得好的男人,花心;有才有德的男人,又是个二等残废。十全十美的男人在生活中很难看到,把李大写成这样,又让他长得像林依伦,就算很对得起他了。我想把李大定位为除了爱妻子爱情人,几乎没什么其他优点。这篇小说动笔前后,我刚刚读完约翰.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珍珠》。也许这部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为我给李大画像提供了一些启发。
苏小从一次做爱就受孕到后来的十几年都无法怀孕,表面上是谈一个女人的生理改变,笔者的本意是在象征着这个女人理想的破灭。放弃了孩子,就像放弃了某种理想。理想错过了合适的土壤,就很难再重新寻回。
也许有人说,你的初女作就写到了性,你这胆子可够大的了。确实,写好后,我自己都把自己吓了一跳。2000年和20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都提过,性是文学中唯一没被挖掘干净的地方。尤其是高行建写过的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他说,“这世上,除了性,还有什么?除了你,还有我吗?”。受这个启发,我大胆地在小说第三节描写了两人的床上经历。同时,又刻意安排了第四节的人工流产过程,用以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很多读者谈到人工流产的可信性。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不做任何化验,只凭子宫大小,是可以判断女人是否怀孕的。
这篇小说通过李大和苏小开博客的经历,倒出了笔者对博客的一点儿思考。苏小把博客删得干干净净,李大又关了博,这已经看出了笔者对博客的基本态度。虽然如此,我本人还在博客中辛勤地耕耘。这为了什么?小说中有句话“李大是在怀念还是在寻找,他自己也说不清”。这就是我思考的最终结果。
小说本来想到此为止,在小说结尾处,通过李大的心理活动所提出的问题,可以让有兴趣的读者继续思考。看了大家的建议和鼓励后,我有写下集的打算。上集写的是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沦陷,下集准备写他们两人携手彼此拯救对方的故事。初步设想为李大来美国看苏小,目睹了苏小富裕而又冰冷的生活。李大意外地发现,苏小除了患有不孕症,还患有其他疾病。她除了和老公关系冷漠, 还在婆婆的监视下生活。 最终结果是苏小 离婚 了,两人分别从美国和北京返回家乡锦州,并领养了一个四川大地震中幸存的孤儿。这个结尾,也有约翰.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珍珠》的影子。
初次尝试写小说,感觉很累,总想一口气就把马拉松跑完似的感觉。像小说中的李大一样,写作时我的吃喝拉撒睡,全都乱了套。如果再接着写,我一定不会亏待自己。
今天已经一下子全部贴出了剩下的6,7,8集,是想尽快听到读者的建议。我想继续写下去了。写小说,可以让人忘却很多烦恼和杂事,我现在最需要用这个来拯救我自己。
谢谢大家在百忙之中的阅读和点评。
12-8-09 7:58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