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身体会到了美国的计划生育难(PG13) [2008/10]
- 恐怖热帖:布满全中国的癌症村名单 [2009/05]
- 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009/01]
- 美国女孩如何过十六岁生日? [2010/01]
- 纽约买钻戒,吐了半口血 [2011/04]
- 什么样的女性适合做全职太太? [2008/12]
- 美国全职妈妈们的生意经 [2008/10]
- 孩子学钢琴考级折腾记 [2009/03]
- 我在美国的每月花销账单 [2008/09]
- 我苦你不苦 美国生物博士到底苦在哪里? [2008/12]
- 美国的一女伺二夫 [2011/06]
- 一位男人的情感自白(少儿不宜) [2011/09]
- 姐被祖国人民歧视了一下 [2011/12]
- 不解,某些美国护士的手技怎么这么差? [2008/12]
- 海外华人家长的热点:公立学校vs.私立学校-----ZT [2009/04]
- 英达的做法有失厚道 [2011/08]
- 哎呀哎呀,雪的烟花嫩得像娃娃! [2011/10]
- 美国华侨回国如厕难 [2011/08]
- 请不要再拿女博士说事 [2009/02]
- 水浅王八多,到处是大哥 [2011/08]
- 感谢倍可亲成就我的出书梦! [2011/06]
- 女人的年龄你别问 [2009/05]
- 地震啦! [2011/08]
- 与你擦肩而过 [2009/02]
- 当傻子遇到骗子时 [2009/05]
- 母亲节随感---忽然很忧伤 [2009/05]
- 太好玩儿啦,我在西安城墙上登三轮车! [2011/07]
- 锁住时间--老妞我今天六十整 [2009/06]
- 着急,请村中高手帮忙 [2010/01]
互联网刚兴起时,我是个网络的门外汉。那时候,对我而言,别说在网上写字,就是读几行网文,我都会觉得头晕目眩。我感觉网络和我无关,我喜欢的依旧是影视,报纸,书刊等传统媒介。
偶尔,我也听说过“网友”,“网恋”这种字眼。在生活中,我还听说过“见光死” 这样的故事。一位女友的老公,是位搞网络编程的科技新贵。可能是因为他天天和网络打交道的缘故吧,工作之余,他开始在网上泡远在大陆的妹妹。每次,女友和我谈起这事时,恨不得握紧小粉拳,随时把老公打趴在地上。后来,女友的老公独自一人回了趟国,终于见到了他网络中的美眉知己。就在女友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她的老公却回到了美国。出乎意料,回来以后,这位老兄上网的时间却明显地大大减少。据说,他和网友 “见光死” 了。
这个故事,让我对网络交友时常会持有怀疑的态度,我也很敬畏这种交友方式。网络于我,仅是个休闲娱乐获得信息的来源。那时候,老公向我推荐过一个台湾新闻网,我们常到那里观观台海局势,读读娱乐花边新闻。有时候,我们还会去“华夏文摘” 找找思乡的感觉。
这段时间,我在网上是默不作声的潜水员,一个字都不曾留下。有一次,我们到芝加哥拜见一位老友,他向我们提起一个无所不包的海外华人新闻网。回到家里,我上网仔细瞧瞧,那个网站确实是个有吃有喝有玩有乐的网上大世界。从此以后,我常去那里读新闻。和生活文化有关的几个版,则是我潜水读贴时常去的地方。
有一天晚上,我意外地发现,这个网站有个聊天室。我很好奇,聊天室会是个什么样地方呢。于是,我注册了一个特土气的ID,混了进去。第一次在网上聊天,感觉很新奇,当时的那股兴奋劲儿,现在还记得。不过,我在那个聊天室混的时间并不长。我的两位聊友,很快就让我和网络聊天室永远说了再见。
我的第一位聊友,是个伤心的“女孩” 。那会儿,我和她天天在一个聊天室里泡分,等着网管前来恩典加分。现在想想,泡的分有什么用啊。偶尔,“她” 会发个笑脸给我。“她” 还告诉过我,生活中的“她”,情感受挫,简直都不想活了。我一听,这事件挺严重啊,我应该开导开导“她”才对。有一天,她却突然和我说:“对不起,我实际是个男的。。我给你讲的故事都是真的。。我要走了,你是好人,祝你平安” 。天哪,我刚刚学会在网上说话,就碰上这种男伴女装的事,心里还真挺别扭的。
后来,在聊天室,我又遇到过一位生活在美国的校友。虽然我不知他姓何名甚,这老兄第一次聊天,就给我发过一张他的照片来,他还希望我能同样给他发一张我的照片。我胆小如鼠,绝对不敢干这事。于是,他给我扔下几句话:“这里的爷们都是来泡妞的,这里不适合你呀” 。于是,我和那个聊天室说了声再见之后,就再也不去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去过任何聊天室。
再后来,我只是在论坛潜水,灌水。很邪门,我常去潜水灌水的那坛子,经常打架。网友争论真理时,那种认真和执着,让我觉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也不过如此。那个论坛,时而风平浪静,时而狼烟四起。在一边看热闹,我的心情则随之而变,时而静心如水,时而心跳加速。
某一天,主持那个论坛的斑竹,终于自己搞了个网站,意在摆脱这种无味的争论。于是,追随他的网友们,全跟着他跑了,我就是其中随大溜的一员。在那个网站游玩的初期,我是很愉快的。当时,为数不多的网友,很有一股“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的激情。
想不到,没过多久,在那里,我又重温了网友间互相扔砖头的闹剧。后来,那里越打越热闹,参与混战的人也越来越多,正式ID夹杂着形形色色的马甲,看得我眼花缭乱。我置身于其中,感觉到了一股子“全民皆兵” 的味道。
惹不起,咱躲得起。就这样,时而狼烟四起的这个网站,我再也不去了。而在海外的另外一个网站,我终于觅到了一席安安静静的网络空间。或读或写,不知不觉中,两年多的好时光,已经从指尖溜走。
如今,我在XXX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比较个性化的私人空间。在这里,三教九流和各路神仙,让我大开眼界。热情友善的博友,让我能感受到身处故国的友情。短短的两个月,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网络空间。
从聊天室到论坛,再从论坛到博客,网络,一直为疲于奔命的现代人提供了释放自己的空间。有时候,我会想,博客过后,我们还能玩儿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