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身体会到了美国的计划生育难(PG13) [2008/10]
- 恐怖热帖:布满全中国的癌症村名单 [2009/05]
- 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009/01]
- 美国女孩如何过十六岁生日? [2010/01]
- 纽约买钻戒,吐了半口血 [2011/04]
- 什么样的女性适合做全职太太? [2008/12]
- 美国全职妈妈们的生意经 [2008/10]
- 孩子学钢琴考级折腾记 [2009/03]
- 我在美国的每月花销账单 [2008/09]
- 我苦你不苦 美国生物博士到底苦在哪里? [2008/12]
- 美国的一女伺二夫 [2011/06]
- 一位男人的情感自白(少儿不宜) [2011/09]
- 姐被祖国人民歧视了一下 [2011/12]
- 不解,某些美国护士的手技怎么这么差? [2008/12]
- 海外华人家长的热点:公立学校vs.私立学校-----ZT [2009/04]
- 英达的做法有失厚道 [2011/08]
- 哎呀哎呀,雪的烟花嫩得像娃娃! [2011/10]
- 美国华侨回国如厕难 [2011/08]
- 请不要再拿女博士说事 [2009/02]
- 水浅王八多,到处是大哥 [2011/08]
- 感谢倍可亲成就我的出书梦! [2011/06]
- 女人的年龄你别问 [2009/05]
- 地震啦! [2011/08]
- 与你擦肩而过 [2009/02]
- 当傻子遇到骗子时 [2009/05]
- 母亲节随感---忽然很忧伤 [2009/05]
- 太好玩儿啦,我在西安城墙上登三轮车! [2011/07]
- 锁住时间--老妞我今天六十整 [2009/06]
- 着急,请村中高手帮忙 [2010/01]
网络像一个大练习本。每天,有数不清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网络中涂抹着自己的思想与生活。写博最终会得到什么,恐怕没人细究。开心就好,能“博”就行。全民写博,不写白不写。
我写博近三年,已经留下了几十万字的网络笔记。这些天,我不禁问自己,这些字终将走向何方?
写博大王韩寒说过一句话,他认为,对于写作的人来说,文章是想法的归宿,而书是文章的归宿。问题是,写博能被称做写作吗?博文可以集结成书吗?
纵观写博者,文字水平高低不一,叙述方式参差不齐。网络世界中的少数写博者,实为真正的写作者。这类代表人物,均以职业作家为例。而大部分如我一般的写博者,基本只是在玩儿码字游戏。
既然是玩儿,图的就是随心所欲。我怎么写,我写什么,与他人无关。这种唯我自我的心态,恐怕是大多数写博者的上网指南。
我的文笔,我的经历,在不断的重复中,已经为我的博文打下了一种印记,也有了自己的所谓风格。这不是我说的,而是来自一位职业作家的鼓励。
三人行,必有我师。能得到这位职业女作家的指点,为我上网多年之幸事。她说,好好写吧,好好写那些有意义的事儿,你要尽量避免口语化的文字。
我读过几本书,也一直在领悟着这位职业作家的教诲。在网上,想避免文字的口语化,是多么的不容易。网络太热闹了,在网上说话太轻松了。一不小心,就是“偶”字连篇。
我博客里的读者,常常用”幽默风趣“来形容我的文字。在我看来,虽然幽默风趣不是坏事,但好的文字应该是端庄的。只有写出端庄的网络文字,"写博"才有可能和"写作"搭界。花枝乱颤东倒西歪的网络文字,即使写的再多,最终也只是写博而已。
至于写博出书,这又是一言难尽。莫言说过,多一本书少一本书,还不如多一棵少一棵大白菜重要。如果这么想下去,不管是写博还是写作,真让人灰心丧气。
有趣的是,如今这世道,虽然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追明星崇拜名人的人民群众却越来越多。看看那些名人写博者吧,徐静蕾写的几个字,就有十几万人看。那些名博们,书在一本本地出,钱在一把把地挣。洪晃,韩寒,杨澜,就是在博客世界里追赶地平线的玩儿主。
看来,先出名,后出书,这才是人间正道。问题是,有谁能在网络出名呢?在网络出名者,又有谁想出书呢?又有谁能出书呢?
说来说去,写博就是写博,写作就是写作。"写博"想迈进"写作"那个门槛,没那么容易。
好的文字,大多诞生于静默中。有诗为证:心灵的灯/在寂静中光明/在热闹中熄灭。
个人愚见,有志写作者,一定要处理好自己和网络的距离。
网络,毕竟太热闹了。
4-30-09 11:54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