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效应

作者:水影儿  于 2009-6-30 22:5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千字小文|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58评论

以前,我的老板是一家专业杂志的编委。每个月,老板总要审上几篇稿子。老板很会发动群众。每次,只要一有稿件要审阅,实验室里的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大家个个都有份,都得尽心尽力地替老板发表意见。

那时候,大家看稿子以前,总会先看一下文章的最后一名作者是谁。几乎所有的学术文章,只有最后一位作者才是真正的大老板。而大老板的工作单位,则是这篇文章的诞生地。有些文章的第一作者,英文很烂,名字也很奇怪,估计是给大老板打工的外国博士。但只要攀上了大老板,甭管多烂的文章,总会有个去处,肯定能变成铅字。如果大老板有名气,这篇稿件十有八九能中奖,也能发表。

这就是学术界名人效应的一个具体例子。不服?不服你也得服。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博士毕业以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低三下四,尽量攀高枝,尽量找给有名气的大老板打工做事的机会。给谁干不是当孙子呢?委屈几年又能怎样。先苦后甜吧。博士们这样安慰自己一下,心态就会平衡得多。

除了学术界,哪行哪业没有类似的名人效应这档子事呢。电影明星,歌星,小品,相声演员,作家,诗人,只要出名了,一切OK,一切好说。比如,全国就一个宋祖英。中国有那么多人,那么多美女,那么多的歌唱演员,我就不信,找不出比宋唱得还好的人。可是,即使唱得好又能怎样?因为没名气,再好的歌唱演员,你还是上不了春晚,只能在局部地区发光发热。广大的全国观众们,谁会认识你?

写作,不也是这么回事嘛。出了名的作家,不管是什么样的作品,很容易被奉为精品。无名小卒的文章,不知得失败多少次,才会让编辑们看上一眼。没名,就意味着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尝试。很多人,就因为没有承受失败的毅力和信心,很快就会放弃。

最近,我简单留意一下一家报刊的发稿情况。在这份报纸上,某些文章的水平,确实不敢恭维。即使是那些专栏作家的文章,也有很一般的。发稿人,反反复复就那么几个。我估计,这个报刊十有八九是被少数人垄断了。如果新人想争得一席位置,不会太容易。

索性来个脑筋急转弯,咱庸俗一次,悲观一把,即使稿子被选上了,有几个人会读?作者又能挣几个银子呢?

名人效应,习惯势力,这样的潜规则,各行各业都会存在的。适应为主,牢骚为辅。如果实在不能适应,那就只好绕着走了。

10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58 个评论)

1 回复 yulinw 2009-6-30 22:50
SF  是滴,同意。
2 回复 水影儿 2009-6-30 22:51
写于2006年。很愤青,很实话实说。不改了,保持原样。总而言之,名人效应,不容忽视。
2 回复 DW02 2009-6-30 22:58
是的,很实在的说。

连名作家的错别字,都不叫错别字,叫通假。
2 回复 putongren10 2009-6-30 22:59
sf
各行各业,世界各地都有潜规则
3 回复 fanlaifuqu 2009-6-30 23:03
你现在该喜欢这效应了吧?开个玩笑!我也爱看名人的作品,但发现有些是抢手写的,当然也还过得去。
3 回复 pcw 2009-7-1 00:39
实话实说,好文.
2 回复 homepeace 2009-7-1 00:46
  一个音乐演奏者在华盛顿DC 地铁站 “L‘Enfant Plaza” 的入口站了许久。 那就是今年一月份的事,那天温度很低。
  他连续演奏了45分钟。先拉巴哈的,然后拉舒伯特的圣母颂,然后拉Manuel Ponce 的,接着拉Massenet 的,最候又拉回巴哈的。
  那是大概早上8点,此时此刻,成千上万的上班族通过这个地下通道前往工作地点。
  三分钟后,一个中年男子发现小提琴家在演奏,他缓慢脚步,停留了几秒钟,然后继续又加快了脚步往前走。
  又过了一分钟后,小提琴家得到了他的第一张钞票:一个女人扔下的一美元,但她没有停下来。再过了几分钟,一个过路人靠在对面牆上听他演奏,但看了看表就走掉了。很显然,他要迟到了。
  对音乐家最感兴趣的是一个三岁的小孩。他的妈妈又拉又扯的,但那小孩就是要停下来看音乐家。最后他妈妈用力拖他才使他继续走。但小孩还一边走一边回头看音乐家。
  在音乐家45分钟的演奏过程中,只有7个人真正停下来听他演奏。
  他一共赚了32美元。当他演奏完毕,没有一个人理他,没有一个人给他鼓掌。一千多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发现了他。
  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个音乐家原来就是 Joshua Bell --– 当今世界上最有名的小提琴手之一。 他在这个地铁站裡演奏了世界上最男演奏的曲目, 而他所用的小提琴是意大利斯特拉迪瓦里家族在1713年製作的名琴,价值350万美元!
  就在他在地铁站演奏的前两天,他在波士顿的歌剧院裡表演,虽然门票上百美元,却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这是真实的故事。
  Joshua Bell 在地铁裡演奏一事其实是 «华盛顿邮报» 一手策划的,目的是为了测试人们的知觉、品味和行为倾向。
  要解答的问题是在一个公共场合裡,在一个不适宜的时段,我们是否能够欣赏到美呢?我们是否会停下来欣赏呢?我们是否能在一个不适宜的环境下发觉人才呢?
  可能的结论如下:如果世界上最优秀的演奏家演奏世界上最优美的旋律,但人们不知道他的名气,几乎没人会欣赏到其中的美,他照样一钱不值。
2 回复 金陵客 2009-7-1 00:53
"这是规则",说的没有错,大实话,好!
4 回复 底特边检 2009-7-1 01:59
I totally agree!
2 回复 xqw63 2009-7-1 02:24
绝对正确,文章不在于好坏,在于写的人地位高低,有几篇文章可以用来评诺贝尔奖呢
2 回复 晓渡 2009-7-1 02:30
说得一点儿也没错,但可怎么“绕着走”啊?
2 回复 xinsheng 2009-7-1 02:44
文章不在于好坏,在于写的人的名字。
3 回复 borninheaven 2009-7-1 02:53
专业杂志发稿作者, 没钱拿的吧?! 反而作者的工作单位要付钱给专业杂志吧?
2 回复 tuotuosimon 2009-7-1 03:10
了解社会,只能适应它。适者生存
3 回复 琼台鹤 2009-7-1 03:30
borninheaven: 专业杂志发稿作者, 没钱拿的吧?! 反而作者的工作单位要付钱给专业杂志吧?
在好的专业杂志上文章发多了,就容易涨工资,被人抢。“human capital”更valuable了。
2 回复 琼台鹤 2009-7-1 03:32
同意,为自己不是名人发文章“苦恼”。
2 回复 snortbsd 2009-7-1 04:54
水影儿 is 名人 here...

always on the top of my reading list...
2 回复 milu 2009-7-1 04:59
水影儿: 写于2006年。很愤青,很实话实说。不改了,保持原样。总而言之,名人效应,不容忽视。
您就是咱村里的大名人,效应如何只要提到水影仨字,我就知道咱们的美女作家来了
2 回复 翰山 2009-7-1 05:42
水影儿此文很好。希望不止要把其作为愤世嫉俗,还要看到这种现象的合理性。

我读书的时候,我的导师就是一个大腕儿。我们的文章都是像影儿说得那样发表,其实,除了最后作者,第一作者也是重要的,是实际的做工作,或作者。别说文章,毕业,论文通过,也是导师一句话。他若说 yes, 评审委员会就不会有人说 no,即便有人说 no,也会让他几个回合给打回去。 不过,问题是,他的这个 yes,可是来之不易呢!一个微小的数据错误,都会让你来回折腾几个回合,甚至能拖一年。所以,名人的效应,有他的合理性。
2 回复 翰山 2009-7-1 08:39
再说这写文章,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在国内时,我一个好友,在一家中央级大报工作,负责文艺版的一个专栏,又编又采,出去是记者,在家是编辑。我亲眼看见她们是如何处理读者来稿/信的。一般来说,他/她们根本不需要读者来稿,因为对于中央大报,所有稿子都是特约的,或采访得来的。所以,正常情况下,每天一麻袋一麻袋的来稿,可能连麻袋都没有出,就进了垃圾箱了。

非常偶然的情况,比如说,这周约的稿子没到,或者稿子来啦,也不错,但是和当天的宣传口径有不协调,手边又没有替代稿。于是,就需要一篇即时的镐子。这时,如果编辑自己一时没有灵感,笔涩,很可能就会想到和利用那些读者来稿。但是,也不会去看10篇20篇稿子,然后选一篇最好的。因为,你可以设想,那些读者来稿里面有多少是可读的?80%以上,都是狗屁不通的,无法入眼的稿子,因为谁都可以,有权利投稿,谁都认为自己的文笔好。这样,所收到的稿件,大多是废品。

编辑既不愿费那个精力,也不愿意花那个时间。实际情况是,可能浏览(注意,是浏览,是一目十行)那么2-3份,或3-5份,找到一个沾点儿边的,或题材对头,或角度合适,然后笔下生花,三改两改,文章出来了,版面补上了。如此而已。也许新出来的文章和原文根本大相径庭,也未可知。投稿者,看到自己的文章发出来,拿到稿费,感激涕零,觉得编辑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做了这么大的修改,培养新人啊。殊不知,实际情况,满拧,人家完全是为了版面的需要,和培养新人没关系。

再说,这种应急情况,不会经常发生,一年发生那么三五回,你的稿子要一定落在这三五天才中,而且,要正好让编辑从麻袋里选上了,才有戏。这个几率有多大?撞在这三五天内,大概是1/100的几率,被选上,应该是万分之一的几率。

由此,我们其实可以推论,想通过写而优则作家的几率,是非常小的,要比好莱坞或北京那些‘北漂’的女孩子被选上当演员的几率还要小好多,因为去备选当演员的女孩儿还是有限,要漂亮,和有文艺天资,而自认为自己写得好,可以当作家的,却是遍地都是。

尤其是现在有了网络,谁都可以写,谁都可以秀。网络写手能不能成为真正的现实生活中的作家?我的看法,很难,或几乎不可能。不要看可能性!往往是可能性越大,这种可能性转化成为现实性的几率就越小。比如说,在美国出生的人,35岁之后,都有权利可以竞选总统。如果都有可能,那么,我们最好就不要想了,因为这种可能性转化成现实性的几率是亿分之一。

此文梗概,原已酝酿多时,未成文。现在,也没有情趣发文了,正好借你的文章,写出如上一些评述。
123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4 13:4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