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十四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六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二十二节 [2024/01]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九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二十一节 [2024/01]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五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八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七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十六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十三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一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二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四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十五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一部之三星高照: 第十节 [2023/06]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二十四节(结尾) [2024/01]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二十三节 [2024/01]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狼皮烟袋: 第二十节 [2023/11]
- 文中有插图如何发表? [2023/10]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五行连环案: 第十九节 [2023/11]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擒狼记: 第一节 [2024/01]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擒狼记: 第四节 [2024/01]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擒狼记: 第三节 [2024/01]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擒狼记: 第二节 [2024/01]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擒狼记: 第十二节 [2024/01]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擒狼记: 第四十三节(结尾) [2024/02]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天禅寺: 第一节 [2024/07]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天禅寺: 第二节 [2024/07]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长命锁: 第一节 [2024/10]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长命锁
作者: 八峰
长命锁
第一节
一九八六年六月上旬、江南已入初夏,周源和文定国又来到了阔别近十年的南京,参加全国政法学会的一次会议。两人还准备在会后利用积攒下来的假期游玩几天,好好的转转金陵古城。赶到南京火车站来迎接二人的是周源早在一九七六年就认识的一位故友:原沈阳空军第三师司令部的参谋朱青林,因为他的年龄要大几岁,所以周源一直称呼他为‘老朱’。一九七九年从部队转业退伍后,老朱回到了原籍地江苏、被分配到江苏省建筑总公司第二分公司(简称为省建二公司),现在是省建二公司后勤科的科长。
六月五日的中午时分,周源和定国所乘坐的绿皮列车徐徐驶入了南京火车站。老朱在出站口接上了两人之后,直接开车带着他们来到了位于市区中心夫子庙附近的一家名为‘秦淮饭庄’的餐馆。
“咱们先吃饭,然后再送你们去酒店。我要让你们这两位从天府之国来的客人好好尝尝我们秦淮河边的美食。”老朱停下车来热情地说道。
“求之不得啊!”周源也开起了玩笑。
三人迈步跨入了饭庄的门槛,一个眉清目秀、身穿青色底衬墨绿碎花短袖旗袍上衣的女孩迎上前来:“三位么?是坐大堂还到楼上包间?”
“哦,我上午打电话订了个包间,姓朱的。”
“嗯,您好,朱先生,您订的包间是二楼的烟雨阁,请跟我上楼。”女孩低头翻看了一下手里的一个记录本、笑着点点头、带领三人朝楼梯走去。
进入二楼包间,圆桌旁边一个坐着的男子连忙站了起来,他有三十多岁、梳着分头、身形瘦削,浓眉下的一双丹凤眼炯炯有神。
“哦,我来介绍一下啊——这位是苏杰,我的好朋友,他也是个老转(注:转业军人的意思),现在是南京市公安局下关区分局刑警队的队长,他一直就想认识你们俩,我就趁这个机会让他也来作陪了;苏杰啊,这两位就是我当年在东北认识的战友,周源和文定国。”
“哦,久仰两位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真是幸会!”苏杰主动伸出手来。
“苏队长客气了,你我都是同行,千万不要误听了老朱的传言。”周源握住苏杰伸过来的手开玩笑说道。
“不不,我也不光是听老朱说的——我在公安部的简报里多次读到过两位屡破奇案的事迹,所以一直想见二位一面。”苏杰连忙解释道。
几个人相互握手一阵寒暄之后,围着圆桌坐了下来。老朱拿起菜牌点了数道特具南京特色的菜肴:江南盐水鸭,蟹黄汤包,鸭血粉丝汤,什锦豆腐涝,火腿煮干丝,又要了几瓶金陵啤酒,满满摆了一桌。
“来来来,先走一杯吧,再尝尝咱们南京的美食,看看比你们那又麻又辣的川菜如何?”朱青林举起了酒杯。
“嗯,烹制精细,味道也不错,纯粹的江南风格,不错不错!”周源尝了一筷子后点头赞道。
“特别是这个盐水鸭,原本以为就是个咸味儿,没想到皮白肉嫩、味道还如此鲜美!”定国也点头附和道;他放下酒杯抹抹嘴又好奇地问道:“哎,老朱,我跟你是通过周源才认识的,可听说你跟周源是早在一九七六年就认识了?你们俩一个在通化的炮兵基地,一个在三源浦的空军基地,连军种都不一样怎么会彼此相识的呢?”
“嘿嘿。。。怎么,周源没有跟你说起过吗?”老朱咧嘴笑了,“我们俩啊,是一九七六年在苏州认识的!哈哈哈哈。。。”
“一九七六年在苏州?”定国和苏杰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
“嗯,是在苏州,”周源颌首接过了话头:“我那年九月初休探亲假,从老家坐船先到了苏州;从来没有去过嘛,就想去玩玩——看看姑苏城外的寒山寺、游游四大名园;当时就住在姑苏老城内的一家旅社里,嘿嘿,恰好老朱也住在那里,我们俩就认识啦!”
“是啊,我当时也是从南京路过苏州、想停下来玩玩,看看周源所说的那个四大名园,结果到达苏州的第二天就发生了毛主席逝世的重大事件,中央军委下达了命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广播里还通知所有在外地休假的现役军人必须立刻结束休假返归原部队,所以在苏州也没有玩成!”朱青林回忆着说道。
“是啊,”周源放下筷子补充道:“听到通知后,我和老朱立刻就放弃了游玩,搭乘火车赶到了上海,老朱带我一起住进了远东饭店——也就是那时的空军招待所。当时去往北方的火车票非常难买,专门给军人售票的窗口都是人山人海、一票难求。我们俩只好去想办法购买船票,想取道海上、先到营口或者大连,再设法从陆路辗转回到部队。去了趟十六铺码头,在那军人专供的窗口前排队站了大半天也没啥结果,最后还是老朱想了办法才弄到了两张隔天出发的船票。”
“哦?老朱想到的办法?什么办法啊?”定国追问道。
“哈哈,还能有什么办法?找熟人呗!”朱青林笑了起来。
“是啊,我还记得:买到船票以后,我们俩别提有多高兴了,回到闸北、进了当地一家小饭馆吃饭,结果还被人家给戏弄了一番,哈哈哈哈。。。”对当年旧事的回忆也让周源兴奋起来。
“戏弄了一番?你这可是越说越精彩了——告诉我,你们俩是怎么被人给戏弄了一番的?”定国追问道。
“哦,我们俩当时要了两个菜,每人又要了四两米饭,那个女服务员端着米饭上来、竟然用了八个小碗,每个小碗里面只装了一两米饭!我当时有点苦笑不得,老朱却发了火儿——跟那个女的吵了几句。”
“是嘛,我当时觉得那女的是故意在嘲弄我们两个当兵的,就对她说:不就是每人四两米饭吗?一个大碗就装下了,你干嘛要用四个小碗来装这四两米饭?结果那女的扭头冲我说:阿拉上海人就是这个样子的,用小碗吃饭,不像你们当兵的外地人吃得那么多!嘿嘿,那会儿毕竟还很年轻、我一下子就被她那话给撩起火儿来啦。。。”
“嗯,那女的说的也没错儿,上海人就是那个样子,精打细算、小鼻子小眼儿的,经常自以为是看不起外地人、特别是对当兵的,我也遇到过的。”苏杰也在一旁笑道。
“是啊是啊,”定国颇有同感地附和道:“我前年到上海开会,搭了一次公交车,那售票员明明能说普通话,可她偏要用上海话来报站,你问她吧,半理不搭的,还故意用上海话来回答你!”
“好啦,不说我们的故事了;来,再干一个吧,然后说说你们这两天里的安排?等你们忙完了正事,我再抽一天时间来陪你们好好逛逛南京、把以前没去过的地方都补一补。”老朱又举起了酒杯。
注: 本故事中人物情节等均为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