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十四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六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二十一节 [2024/01]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八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二十二节 [2024/01]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五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七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九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十六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十三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四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十五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一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二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一部之三星高照: 第十节 [2023/06]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狼皮烟袋: 第二十节 [2023/11]
- 文中有插图如何发表? [2023/10]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五行连环案: 第十九节 [2023/11]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天禅寺: 第一节 [2024/07]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擒狼记: 第四十三节(结尾) [2024/02]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天禅寺: 第二节 [2024/07]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华严三圣图: 第十七节 [2024/06]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华严三圣图: 第十八节 [2024/06]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华严三圣图: 第十一节 [2024/06]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华严三圣图: 第十二节 [2024/06]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华严三圣图: 第十节 [2024/06]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华严三圣图: 第十三节 [2024/06]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华严三圣图: 第十四节 [2024/06]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华严三圣图: 第十六节 [2024/06]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长命锁: 第一节 [2024/10]
双林奇案录第四部之古塔疑案
作者: 八峰
第三节
“张队长,跟我们说说这个绳金塔吧——它到底是个什么去处?是南昌本地的一个旅游景点吗?”周源问道。
“没错,它是我们南昌的一处旅游景点,位于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的东侧。传说这个古塔最早建于唐朝的天祐年间,千百年来多次遭受兵火焚毁;现存的塔体是清朝康熙年间重建的;八十年代以来,市政府决定扩大建立绳金塔景区、占地面积预计达到两万平方米,所以才在市文物局的帮助下引进了施工队;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对塔身部分的加固与修缮,还建起了戏台与剑池,钟楼和石牌楼也正在修建中。”张广义扭头说道。
“嗯,你能不能说得再详细一点——这个古塔它到底是个什么结构?譬如说塔有多高?有多少层?塔的内外结构又是如何?”侦探要求道。
“哦,按照旅游手册上介绍:整个古塔是江南典型的砖木结构,高有六十多米,塔身共有七层八面、是内正外八边形;塔内空心、有向上通到塔顶的螺旋式木梯;从第二层开始每层都有一个从塔内通到塔外的出入洞口,每一层的外面都砌成了八面,按照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的八个方位镌刻了佛龛、建有形状飘逸且悬挂了铜铃的飞檐和低矮的围栏。”刑侦队长如数家珍。
几人说话之间,吉普车已经驶入了绳金塔重建区域、停在了塔区西门的路边。下车后周文二人在张广义的带领下进入了古塔内部、顺着木梯向上来了到第七层、钻出狭窄的孔洞来到了塔身外面,两人首先查看了昨天夜里死者被发现时其坐卧之处以及留在地面上早已经干涸的血迹和两行奇怪的血字。
“您看这儿的地面上——就是这两行莫名其妙的血字,我想应该是受害人临死之前用手指蘸着自己的血液写下来的。”张广义用手戳点着说道。
“乙庚-辛戊,甲甲丁-壬;”一旁的定国弯腰看着地面的血字轻轻念出声来、立刻又皱紧了眉头,“可这是什么意思呢?”
“嗯,从表面上看——这两行血字写的都是干支纪元法中十大天干里面的字,古时候用来纪年历法的;可是受害人临终前把这些字写在地面上是什么意思呢?”周源紧盯着地上的血字沉吟起来,“还有,按照你们在勘查记录中所说——根据警犬的追踪、受害人是在塔外一百多米的某条巷子里遭遇不幸被人捅了一刀,他却没有呼喊求救、而是强忍着疼痛走进塔内、爬上了第七层,然后坐在这里写下了这两行血字?”
“是啊,这就是此案的怪异之处!我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南昌市局的刑侦队长眉头紧锁。
“除了警犬的追踪、你们验证过了那条巷子里地面上的血迹吗?跟被害人的血液特征是否一致?”侦探追问道。
“验证过了——我来时刚刚接到了技术科加班赶出来的检验结果:在那个巷子口地面上发现的血渍就是被害人流淌下来的血,血液特征完全吻合——那个地方才是凶案发生的第一现场。”张广义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纸来递给周源。
“嗯,你们在记录中还说——在被害人的身边还发现了一条红色的绸布?具体是在哪个位置?”侦探看了看又问。
“您看——受害人当时是面朝着北方向坐在这里的,那条红绸布就落在他身体的左侧,距离尸体还不到一尺。”刑侦队长指着地上用白色粉笔标记出的受害人当时坐在地上的位置说道。
侦探站起身来、看了看地面上表示受害人当时所坐位置的白色标记,又抬头面朝着北方凝视了起来,仿佛自言自语般地说道:“你们发现了没有——受害人临死前坐在这里是面朝着正北的方向!”
“嗯,确实是面朝正北,”张广义看了一下点点头、又不解地瞥了侦探一眼,“不过,这有什么要紧的吗?”
“这古塔的每一层都有八面,按照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设置——那么此人为什么单单要面朝着正北的方向而坐?”侦探提出了疑问,沉吟了片刻后又转过头来问道:“你们确定了受害人死亡的时间了吗?”
“哦,技术科今天早上发来的报告中还说,按照他们的判断——死亡时间大概是在昨夜的十一点至十二点之间。”
“嗯,那你们检测确定了那只怀疑是从这塔上掉落下去的手电筒上面的血迹和指纹了吗?”侦探又问。
“哦,按照早上技术科发来的报告——手电筒上沾染的血迹正是死者的血迹,上面的指纹也是受害人的。”张广义老老实实地说道。
“嗯,这就对了——那个手电筒肯定是受害人的,而且这跟在死者身边发现的那条红色绸布也就对上了!”周源点点头说道。
“什么对上了?您说的‘对上了’是什么意思?还有——死者身旁的那条红绸布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您为什么说跟手电筒就对上了呢?”张广义和一旁的胡波都不解地看着侦探。
“我想,昨天夜里那个受害人原本就是要到这个绳金塔上来的,换句话说这个古塔才是他的目的地;他走到塔区外那个巷子口时遭到歹人袭击还被捅了一刀、腰部受了重伤之后强忍疼痛继续走了一百多米进入塔内,爬到了古塔的最高一层、第七层的这个地方来就是为了向正北方向发出一个信号——用那块红色绸布蒙在手电筒头上、朝正北的方向闪亮发光,给他的同伙发出红光信号来进行联络;”周源平静地说出了自己的推测。
“什么!?用手电筒发出闪光的信号进行联络!?”刑侦队长和助手不禁目瞪口呆,“那为什么还要用红绸布包裹在电筒头上呢?”
“哦——这是个简单的科学知识;”侦探微笑起来,“在所有颜色的光线中,红色在可见光谱中是波长最长的,所以红光的可视距离要比其他颜色的光更长更远;受害者用红色绸布包住手电筒头就是为了让他的同伙能够更清楚地看到他所发出的信号。”
“嗯,有道理,”定国点点头补充了一句,“这可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联络方法!跟战国时期古人用烽火台发出信号是一个道理。”
“唉,这个可怜的受害者,他到底是个什么人呢?他干嘛要深更半夜地跑到这绳金塔上来发信号呢?”张广义难掩沮丧地摇了摇头,“他发出的到底又是什么信号?想跟什么人联系呢?还有地上留下来的那些血字——到底又是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