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十四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六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二十一节 [2024/01]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八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五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二十二节 [2024/01]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九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七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十六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十三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四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一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十五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梨园谋杀案: 第二节 [2023/12]
- 双林奇案录第一部之三星高照: 第十节 [2023/06]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狼皮烟袋: 第二十节 [2023/11]
- 文中有插图如何发表? [2023/10]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五行连环案: 第十九节 [2023/11]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天禅寺: 第一节 [2024/07]
- 双林奇案录第二部之擒狼记: 第四十三节(结尾) [2024/02]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天禅寺: 第十一节 [2024/08]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天禅寺: 第二节 [2024/07]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天禅寺: 第十二节 [2024/08]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天禅寺: 第八节 [2024/07]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天禅寺: 第九节 [2024/08]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天禅寺: 第十三节 [2024/08]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天禅寺: 第十节 [2024/08]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天禅寺: 第十四节 [2024/08]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天禅寺: 第十五节 [2024/08]
-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长命锁: 第一节 [2024/10]
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蛇链
作者: 八峰
第十五节
午饭后,日头正毒,空气仿佛像凝固了一般,没有一丝风,闷热无比;窗外的大樟树上蝉鸣刺耳,树叶纹丝不动。刑侦队的办公室里电扇飞旋。周源、李云生和姚志武正围桌而坐、捧着茶杯议论着案情,陆汉英匆匆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一个皮包,黑红的脸堂上带着兴奋的笑容。
“有收获了!”年轻的侦查员坐下来后顾不得擦汗、打开皮包从里面拿出来一卷材料,“通过江津县公安局交通管理科和重庆市局交管处的协助、我们重点排查了江津县以及与之相邻的重庆璧山、九龙坡两区:登记上牌的铃木100型摩托车主总共有四十七人;进一步排查后发现符合嫌疑人特征描述的车主共有七人——我是说,从年龄20到30岁左右男子,或者30岁左右的女子中筛选;其中江津有两人、璧山有两人,而九龙坡区则有三人。我随后带人亲自前往了璧山和九龙坡,找到了这七个人的详细登记资料,包括他们的照片和登记的住址;我把这七个人的资料整理后列成了一份清单、还有登记照片,全都在这儿了——咱们要找的嫌疑人、就是在双福镇七星茶楼里跟赵老幺喝过茶的那一对男女应该也在这里面了!” 陆汉英说着把几张纸页和一沓放大后的照片放在了桌子上。
“太好了!”周源接过资料后低头查看了一下,“现在,我们只需要分头拿着这些照片去找相关人证辨认核实,看看这七个人之中到底有没有我们追查的那两个嫌疑人。这样吧——我和李处长去双福镇七星茶楼后面那个秦嫂杂货店、找那个女老板核实一下;姚队长和汉英你们去找七星茶楼里的那个堂倌儿韩家龙核实照片,注意不要打草惊蛇;下午回来以后咱们再碰头交流结果。”
半个多小时以后,一身便装的周源和李云生出现在了双福镇七星茶楼后面的背街上,他们找到了秦嫂杂货店的女老板、拿出了几张照片来让她辨认。
“哎,对头——就是这个女的!那天下午就是她和另外一个年轻的男的从七星茶楼的后门出来、骑上了一辆摩托车就朝下坡那边走了!”杂货店女老板用手指戳点着其中的一张照片说道。
“你再仔细看看,不会认错了人吧?”侦探进一步确认道。
“肯定不会错咧!”女老板笑了,“她打扮得恁个时髦,身边又带了一个年轻的男娃儿,两个人还同骑一辆摩托车离开了,我咋个会看错呢?”
正在这时,李云生身上的无线对讲机响了——原来是姚志武呼叫来的,他告诉周源和李云生,他和陆汉英找到了七星茶楼的伙计韩家龙并给他看了照片,韩家龙毫不犹豫地指认出第四号照片上的女人就是那天他看见进入了茶楼二楼雅间里面跟赵老幺一起喝茶的女人。
“嗯,现在情况清楚了,”周源点点头举起了一张照片:“根据至少两个目击证人的指认、我们要找的人就是第四号照片上的这个女人——她有一辆铃木100型摩托车,上牌证登记号为00413; 姓名为白慧琳。根据从市局户政处和璧山区分局调来的相关资料,这个白慧琳三十三岁,未婚,家住在重庆市璧山区来凤镇的花园西路28号;其职业是该镇上的来凤山货集运公司的总经理。”
“嗯,看上去是个精明能干又漂亮的女人。”李云生瞥了一眼照片后点头说道。
“精明、漂亮我同意;能干嘛就看是对什么事了;我的直觉是——咱们遇上了一个厉害角色、一个很难缠的对手。”侦探也看着自己手中的照片沉吟着说道。
“可是那个年轻男子呢?不是还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子跟这个白慧琳一起在七星茶楼那个雅间里出现过吗?”李云生问道。
“那个年轻男子应该是这个女人的手下跟班;咱们是按照铃木100型摩托车这条线索去追查的,而这个白慧琳恰好有这样一辆上了牌的摩托车、所以才被排查出来;只不过那天骑摩托车的是她的这个马仔;”周源判断道,又低头看了下手表说道,“走吧,叫上姚志武他们,乘着太阳还没有落山、咱们马上去一趟璧山分局。”
来凤镇,是璧山区南面与江津县接邻的一个镇子,有近四千户居民。镇子西面一条林荫浓密的街上有一栋独门小院,有着沉重厚实的橡木门扇和青砖砌就的围墙,院子里还有几株挺拔高大的银杏树。傍晚时分,一辆小面包车停在了小院斜对面的路边,几个男人下得车来、走进了路边的一家招牌为‘梁哥小厨’的饭馆,围着一张紧靠门边的木桌坐下。
“反正也是吃晚饭的时间了,咱们就在这儿填填肚子吧——郭科长,璧山的菜我不熟悉,你来点菜,我付钱——今天这顿饭是我请客!晚上都还有事、酒就别喝了,咱们边吃边聊、顺便监视那边院子里的动静。”周源把菜牌递给了坐在身旁的一个三十多岁、浓眉大眼、精装结实的男人。原来,侦探和李云生、姚志武、陆汉英等人来到璧山分局后,便在璧山分局刑侦科副科长郭林刚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
“对面这个小院、花园西路28号,就是你们要找的嫌疑人白慧琳的家——准确地说也是她的办公室;你们知道,她有个搞山货收集与运输的公司、自己当老板,经常就在家里办公。”郭林刚点完菜后、看着马路斜对面的小院轻声说道。
“嗯,我们要对这个院子和里面的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监视与跟踪、包括监听;”侦探点点头,又看着刑侦科长问道,“还有——这个白慧琳在璧山这边有什么案底吗?从她的档案材料中好像看不出来?你接触过这个女人吗?”
“案底?好像没有——至少我在璧山分局没有听说过;我听说过这个白慧琳,但还没有接触过她。”郭林刚摇摇头。
“那是不是有一个二十多岁、身材瘦高的年轻男子经常出入她这栋小院呢?目前我们还没有他的照片,只有这张根据目击者描述绘出来的画像,你看看——”周源又拿出来一张画像。
“哎,我没有见过,”郭林刚脸上露出了歉意,“不过我问过了镇上派出所的同事,据他们讲,白慧琳是有一个私人助理、或者说她的秘书,姓杜,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经常出入这个小院、骑着她白慧琳的那辆铃木摩托车外出办事,好像——他还是住在这个院子里。”
“哦?那就是很特殊的关系了。。。 ”周源沉吟道。
“什么特殊关系呀,就是情人关系呗!”李云生有些不屑地说道。
“情人关系还不特殊吗?”侦探笑了,“好了,还是先别急着下结论,观察一下再说吧。”
“周处、李处,咱们现在对白慧琳采取全方位跟踪监视、还要动用监听手段——是不是得请示一下上级?譬如联合调查组的领导?”姚志武有些担心地问道。
“白慧琳涉嫌我们正在调查的赵老幺被谋杀一案;其背后又极可能牵扯到了跨区域的走私贩卖人口的团伙犯罪;这是个关键人物,对她动用些手段完全必要!”周源拍了拍姚志武的肩膀。
众人说话之间、跑堂的女孩儿端上来了几盘菜肴——来凤鱼块,尖椒兔,火爆肚丝,山菌木耳,凉拌通菜,老火鸡汤;浓浓的麻辣鲜香立刻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来吧,大家都尝尝——这可是我们璧山的特色菜。”郭林刚举起了筷子。
晚饭后,周源决定和李云生留下来、与璧山分局的刑警们一起布置对花园西路28号小院的秘密监控,而姚志武则准备返回江津县局、向专案调查组组长张正阳和公安局政委刘鹤之汇报当天的进展情况,在门口、周源扯住了他的衣袖低声说道:“你回去汇报时先不要把我们在璧山区来凤镇这边对白慧琳的监控安排透露出去,包括对嫌疑人实施电话的监听——”
“为什么?”姚志武有些诧异地看着侦探。
“刘政委虽然是你们县局的领导、但他并不是联合侦办组里的人;而张局这个人行事谨小慎微、从来就是照章办事,中规中矩,他未必同意我们在璧山采取的行动;此外,我们目前的侦查范围已经超出了江津地界,属于跨区行动;还有,我们也不得不吸取赵老幺突然被人杀死灭口的教训。”
“好吧。”姚志武眨巴下眼睛点了点头,他似乎明白了侦探的意思。
第十六节
第二天上午十点,璧山区公安分局刑侦科的办公室里,周源、定国和李云生正在听取设在来凤镇花园西路上的监控组的汇报,除了负责对白慧琳实施秘密监视的小组长王天鸿外,璧山分局刑侦科配合协查的副科长郭林刚也参与了会议。
“我们已经搞清楚了——那个跟白慧琳一起骑摩托车去过双福镇七星茶楼的年轻男子叫杜和平,二十四岁,璧山区南塘镇人;他与白慧琳非亲非故。这个人表面上是白慧琳在公司里的工作助理,但实际上两人的关系远比在一起工作的同事要亲密得多——我们在监视中发现这两个人已经同居在了一起,而街坊邻居们也反映说这此二人几乎每天都是一同出入花园路28号的——往往是杜和平骑着摩托车、白慧玲坐在后面。”王天鸿首先汇报了自昨天来的调查与监视情况。
“嗯,看来这个杜和平与白慧琳之间还真是一种‘情人’的关系?”周源掸了一下烟灰、颌首轻轻言道。
“我觉得肯定是;”王天鸿点点头、舔了一下干裂的嘴唇继续说道,“另外还有一个情况,今天早上,我们发现有一个年轻人进入了花园路28号的院子、还给白慧琳送去了一张红色封面的请帖。”
“送了一张请帖?你们怎么知道的?是什么请帖?谁发的请帖?”李云生眉头一皱连忙问道。
“哦,那小伙子送完请帖之后从花园路28号里出来,我就装作好奇上前去问了下他,原来那请帖是来凤镇上的一个中药铺的老板兼坐堂医生陈耀宗的家里发出来的,邀请相关的亲朋好友出席本月二十八日、也就是明天中午,在来凤镇陈家祠堂里为陈耀宗的母亲陈梁氏、陈老太婆八十寿诞而举行的寿宴。小伙子还跟我说,镇长和县里市里的很多重要人物都收到了请帖,寿宴要办几十桌、有上百的客人会出席呢。”
“哦?一个乡镇药铺的老板兼坐堂医生的母亲过生日、摆个寿宴居然有这么大的排场?还有什么县里和市里的‘重要人物’赶来参加?”周源显然好奇了起来。
“乡村里是有这种风俗的——老人过八十大寿也属难得,家里人摆摆寿宴,请些亲朋好友来庆贺一下也是正常的。”李云生有些不以为然。
“嗯,那么除了这个送请帖的,还有什么其他的情况?有什么可疑的人物出现吗?”侦探继续问道。
“那倒没有,”王天鸿摇摇头,“除了那个送请帖的年轻人,我们在监视期间并没有发现其他人去过花园路28号小院。”
“那个送请帖的年轻人离开以后呢?”周源继续问道。
“哦,送请帖的那个人离开以后,我们通过昨晚悄悄安设在28号院内的监听装置听到了白慧琳在院子里跟那个杜和平的对话;她说为了给陈老太婆贺寿、她已经备下了一棵东北的野山参,两瓶进口的法国红葡萄酒,两盒专门从北京‘稻香村’买回来的宫廷糕点与果脯,还有天台山的红藤拐杖一根和缅甸琥珀珠的手串一副;就差一个用新鲜水果做成的贺寿果篮了;所以她就让杜和平去璧山最大的鲜果行里订一个大些的水果篮;那个姓杜的随后就骑着摩托车出去了。”王天鸿补充道。
“哇——这个白慧琳准备的这份寿礼可是不轻啊!”听着王天鸿说出的礼单、定国不禁有些惊讶地感叹起来。
“是啊,看来这个陈耀宗并不像是个普通的乡镇郎中,他的母亲过生日、这个白慧琳居然要送上如此贵重的贺寿礼物——她跟陈老太婆和她的儿子陈耀宗是什么关系?”听了王天鸿描述的贺寿礼单、周源也不禁揣摩起来。
“哦,他们之间的关系确实不一般;”跟王天鸿一起参加了昨夜监控活动的璧山分局刑侦科副科长郭林刚点点头道,“我以前曾因查办走私的案子化装到来凤镇上暗访过、也通过来凤镇派出所从侧面进行过了解。这个陈耀宗在来凤镇是个有名的人物;他出身于杏林世家,祖传三代中医;他本人于文革前就考入了四川省中医学院,不过后来在文革期间辍学回乡。改革开放以后他在来凤镇上开了间药铺还兼坐堂医生,后来又做起了中药材收购与加工的生意。这个人很有经济头脑,发财以后将药房、诊室和药材生意合并成立了一个‘杏林回春堂’,自任回春堂的老板和首席坐堂医生。生意很快就发展了起来,据说他在市区里也开起了分店。这个人年近五十了却一直独身未娶,听派出所的同事讲,他和白慧琳自幼相熟,还拜了干兄妹,而白慧琳也认了陈老太婆为干娘。所以这次陈老太太的八十大寿,白慧琳肯定不敢怠慢,因此才备下了如此厚礼。”
“嗯,我也查看过白慧琳的档案——资料中显示她与你说的这个陈耀宗并没有任何亲戚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白慧琳跟这个乡镇郎中的关系如此密切、以至于还结拜为兄妹呢?”周源沉吟着说道。
“这个我也不清楚,”郭林刚摇摇头,“根据我在分局的调查和从这边派出所收集到的信息、只发现白慧琳的那个来凤山货集运公司承接了杏林回春堂不少的业务、主要是周边郊县和乡村的中草药材采购收集、加工处理和储存运输,但是并没有发现任何跟人口贩卖沾边的违法行为。”
“嗯,明天在陈家祠堂里举行的这个寿宴倒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了解的好机会;”侦探突然灵机一动,他抬起头来、炯炯的目光盯住了璧山分局的刑侦科长,“林刚,我想咱们明天设法化装进入陈家祠堂、最好能混进那个寿宴里暗中进行观察——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嗯,应该没问题,”郭林刚沉吟了一下点点头,“我听派出所讲,明天办寿宴、陈家专门请了县城里有名的厨师何大武到陈家祠堂去掌勺做菜——这个人是我的远房表亲,我去跟老何说说,让他帮忙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