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西西--一个不聪明的女孩的命运 [2017/02]
- 变态传媒下成长的审美婵变--原来自信才是美 (变态审美篇) [2009/05]
- 新鲜野韭菜水煎包、包子、馒头出炉! [2008/12]
- 贺梅案惊天新闻:贝克家不是因为打官司失去了房子 [2011/08]
- 充当房东--骗子的新招数 [2011/10]
- 我爱给我自信的中国--一个70后的反思 [2011/08]
- 永远是天国的子民--身份的烦恼 [2009/07]
- 打造上帝的花园--我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一起创造的奇迹 (下) [2012/03]
- 依依回国行:两个开黑车的司机 [2011/07]
- 享受经济衰退 [2008/12]
- 小女孩的英文名字 [2010/12]
- SMEG冰箱--一见钟情 [2010/08]
- 月圆花好 [2015/01]
- 通往心的途径是胃 [2010/09]
- 暂别大家一段时间--附带写给拾荒老汉 [2010/04]
- 心底呐喊:为什么总是比我小的男人喜欢我 [2010/04]
-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受到伤害之后 [2010/10]
- 我为什么将有些人列入黑名单 [2009/04]
- 一直温暖着的那些人--流水贝壳村 [2010/05]
- 接纳与道歉 [2010/10]
- 也说男人--三种形象 [2009/08]
- 老男人也不错+蓝颜红颜都是心理缺失 [2010/05]
- 车祸后感恩 [2009/02]
- 深深深深似海 [2010/01]
村子里有一个小卖部,80年代初,小卖部有一台电视,就在杏树林边上,那里也成为了村子里的公共活动场所,每天吃完晚饭,在徐州叫做喝汤,每天喝完汤,村子里的人都搬着小板凳去小卖部,大家很自觉的排成几排,坐在那里等着看电视,我们所熟悉的射雕英雄传就是那个时候看的。小卖部,充当了村子的广场和社交场合,全村的人都聚在那里聊天,家长里短。村子里的人都说着徐州当地的口音,偶尔会有一些说着普通话或者不一样的口音的年轻女子,当地人说,她们是新媳妇,或者说,新媳妇是南蛮子。说话之间,半是羡慕,半是憧憬。
那些年,几乎附近的村子里都有这样面容美好的新媳妇,每个村子里大约有几个,她们为村子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在徐州,南蛮子代表的是外面的世界,也代表了那些没有走出去的当地人对于外面的向往。那些南蛮子做事细腻,说话温声细语,理起家来也是一把好手。而那些买媳妇的家庭,也不都是极度贫困,因为极度贫困的家庭,是拿不出买媳妇的那一大笔钱的。在当年,买个媳妇可能是三千,可能是五千,甚至上万。作为小孩子的我,有时候在村子里看到那些新媳妇,她们对待我们都很友好。南蛮子新媳妇在我童年的记忆之中是美好而羞涩的,不知道她们是否逃跑过,但是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四处都是平原,想跑也没有什么能够遮挡的东西。更多的时候,南蛮子媳妇在当地生活下来,没有人去刻意囚禁她们,她们也没有刻意去逃跑。
那些年,那些南蛮子在徐州几乎就是公开的秘密,没有人提出这是犯罪,没有人去追究。就好像,当我在外地奔波多年,回徐州的时候,如果我说普通话,出租车司机给我的价钱不一样,如果我改成徐州话,我马上就有了另外一个价格。徐州人在对待当地人和外地人的时候,标准是不一样的。
在全国一片声讨之中,丰县和徐州这个地方因为买卖人口,终于成为了焦点,那些过去几十年所积累的问题,终于有一天摊开在日光之下。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反应,我想起了自己刚到英国的时候,教会的人给我推荐看一本英文原版书,The Lost Daughter of China,作为被父母一路支持读到博士的女性,我看到这本书是震惊的,这本书里描述了在中国的有些农村,有的女孩如果不是被期待出生的话,会被尿盆淹死,会被扔到山里,会被捂死,而这些执行人,通常是孩子的奶奶。一个女性杀死另外一个女性,除了对于这个新生婴儿的厌恶,更多的是对于自身性别的厌恶,或者对于自己不幸福不快乐的一生的厌恶,还有自己已经成为工具,对于这个女婴的工具生活的厌恶。无论在这个丰县的案例之中,还是在那些杀死女性的村子里,女性就只能是工具。这种信念贯穿了整个地区。记得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说,如果改变贫困,只要去改变妈妈,让妈妈去陪伴孩子,就能改变孩子的状态。
我又想起,在英国看到的一些吸毒酗酒的妈妈,孩子最后会被政府收走,送到寄养家庭中去,在英国,寄养制度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孩子能够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之中长大。
有再多的钱,没有对于将来要教育孩子的妈妈的地位的提升,和价值的认可,那么我们就会一直在重复那种要丢弃女婴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