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西西--一个不聪明的女孩的命运 [2017/02]
- 变态传媒下成长的审美婵变--原来自信才是美 (变态审美篇) [2009/05]
- 新鲜野韭菜水煎包、包子、馒头出炉! [2008/12]
- 贺梅案惊天新闻:贝克家不是因为打官司失去了房子 [2011/08]
- 充当房东--骗子的新招数 [2011/10]
- 我爱给我自信的中国--一个70后的反思 [2011/08]
- 永远是天国的子民--身份的烦恼 [2009/07]
- 打造上帝的花园--我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一起创造的奇迹 (下) [2012/03]
- 小女孩的英文名字 [2010/12]
- 依依回国行:两个开黑车的司机 [2011/07]
- 享受经济衰退 [2008/12]
- SMEG冰箱--一见钟情 [2010/08]
- 通往心的途径是胃 [2010/09]
- 准备写点摄影穿衣的变美文章 [2015/03]
- 月圆花好 [2015/01]
- 暂别大家一段时间--附带写给拾荒老汉 [2010/04]
-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受到伤害之后 [2010/10]
- 一直温暖着的那些人--流水贝壳村 [2010/05]
- 我为什么将有些人列入黑名单 [2009/04]
- 接纳与道歉 [2010/10]
- 心底呐喊:为什么总是比我小的男人喜欢我 [2010/04]
- 也说男人--三种形象 [2009/08]
- 老男人也不错+蓝颜红颜都是心理缺失 [2010/05]
- 车祸后感恩 [2009/02]
- 深深深深似海 [2010/01]
浅谈心理学--童年阴影
redbud 原创于倍可亲 2009-7-25
心理学是我所感兴趣的领域,也是我一直在研究的。关于心理学,一直想写点东西,但又怕写不好,此文写得比较粗浅,请原谅。
1.心理学的基本
谈论心理学,要承认一个人有两个成长期,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并非一致和同步,所以这就有了现代的心理学理论。其理论之一是,一个人童年时期甚至胎教时期如果受过挫折,其心理基本上停留在婴幼儿时期,所以其行为是非常自我的,但这个自我并非自恋,更非自大等等,而是其心理上的发展受伤和停顿了。打个比方,你如果要求一个3岁的孩子,去做18岁的孩子去做的事情,理解18岁的孩子甚至担负30岁的人该担负的责任,他可能根本不能理解,更谈不上如何负责任了。一个心理上受到挫折的人,他的心理状态和年龄可能就停顿在受伤的那一刻,心理受伤会让一个人走不出自己,看不到自己以外的东西,就好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所以,一个心理上受到挫折的并非自恋,而是其心理不曾发展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且对他人负责的心理状态。
2.心理出问题的原因?
心理出问题的原因在于婴幼儿期受过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多半是跟父母的关系。一个儿童的心理要发展起来,第一个是要跟父母的关系正常。这个原因是因为父母是孩子进入这个世界第一个要接触的人,父母对待这个孩子的方式,决定了这个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基本感受。如果父母给与的是爱和热烈的欢迎,充满爱的胎教,这个孩子的性格当中积极的成分就会多一些。如果这个孩子从父母那里所感受到的是拒绝,其实很多孩子感受的极端拒绝比较少,多的是冷漠,无暇顾及孩子的父母,转回来说,这个孩子的心理就会一直停留在需要被父母认可和接纳的状态,如果他从父母那里没得到接纳,他会转去其他人来获得这种接纳和认可。
3.心理受挫之后的影响?
心理上一旦出了问题,他的心理状态会停留在被受伤的那个状态。此后其人的心理行为,多半会受到当时受伤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比如说,被父母拒绝和冷漠对待的孩子,他们长大以后没有自信,在人际关系交往当中处于被动的状态。极端被父母虐待的孩子,他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治愈的话,即使结婚,他的心理问题会影响到他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心理受伤的孩子很可怜,他们大部分人生活在过去创伤和挫折的阴影下,其实在努力摆脱过去的阴影。极少有人幻想自己成为什么人,大多数的孩子一旦受伤,会拒绝和远离这个社会,而非走入这个社会。当然,他们的行为模式的确是非常想获得这个世界的接纳和承认,希望可以获得他人的关爱。比如有些极端爱打扮的女孩,要去整容获得这个世界的接纳,很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比如有的人极度追求金钱和名声,也往往是为了获得关注。但是一旦你走进这个人的内心,你可能会发现他的内心深处还是个孩子。例子比如MJ,他的心理状态停留在孩童时期,他是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才出名,这个不知道,但是他的心理显然停留在孩童时期,参见贝壳村村民世道变了的分析,如水归水。
4.是否所有不正常的行为都来源于心理疾病?
有些人的行为模式,并非由于自怜或者自恋,而是因为从父母那里潜移默化学到的。父母的人际关系模式,基本上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模式。比如抽烟的孩子,如果你追溯到孩子父亲,可能是抽烟的。打孩子的父母,很可能他们自身童年时期就是经常被打的。喜欢骗人和夸大事实的孩子,倒不一定是童年期受过挫折,而是其父母和周围的环境很可能都这样做事情。所以,你去观察一个孩子的父母,基本上可以观察到孩子的性格。
5.谁有心理问题?
由于心理学是近几百年才发展起来的理论,可以这么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着一些一些心理问题。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但并非就是别人有病,所以,请不要轻易就受传媒的影响,动不动就拿忧郁症等等这样的帽子来往别人身上扣。心理学的繁盛其实是人性个性化被得到尊重的一个社会发展方向,其前提是要承认个人是不同的,但是又要承认群体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强调集体文化的中国,很容易会发现心理疾病的孩子比较多。我们中国的心理学发展,也不完善,如果你去考察中国的家庭,有问题的特别多。是因为心理问题在中国还没有被正确对待。我们这一代,以及我们的下一代,都是需要学习心理学的一代人,善待我们的孩子。
6. 心理出现问题之后,如何治愈?
就一个字,爱!心理出问题的原因是童年期没有得到充分的爱和关注,所以你只要给与受到伤害的心充分的爱和专注,他就会获得力量。所以心理医生第一个条件其实是要充满爱心的,而不是你懂得多少理论。哪里能找到爱?信仰是一个答案,因为上帝是一切爱的源头,这一点我可以从我阅读的大量见证以及在教会所观察到的问题来肯定。其他人的爱行不行,只要是真爱,都可以!问题是人的经历和爱往往都是有限的,而一个人心理出问题的时候,就如同一个黑洞,所以就算是心理医生那里通常也只有10%的人被治愈,这个数字来自于我阅读的心理学书籍 《少有人走的路》。广泛的说,一个人即使童年期受到过重大的心理挫折,只要其后来成长的环境是充满爱的,他的性格就是向上发展的。出问题的是当他再次遇到被拒绝,比如失恋、失婚,失业这样的事件的影响,往往会拉着一个人的心理再次往下滑落,走向消极的一面......
7.我们该如何对待心理上有挫折的人?
就如前面所说,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心理受挫的时候。这个时候,鼓励和支持最重要,因为这样能让他恢复信心。其实说到根本,是用爱来对待周围的人。如果你遇到童年期受过挫折的人,更加需要用爱来对待他们。因为他们需要支持、鼓励来进行信心重建。所以,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请你一定要温柔和带着怜悯的心多鼓励他,这样对于他走出心理问题特别有帮助。其实能真正做到这样的人极少极少!
如果你自己也是这样一个在童年时期受到过心理挫折的人,其实不少这样的人通常自己是不知道的。请你善待自己,学会鼓励自己,还有,强烈推荐上帝的爱,你甚至都可以试着祷告,因为这样的人通常上帝非常怜悯。据说,好的心理医生比较少,这个人群没有接触过,但是要学会保护自己。
不管一个人懂得多深的理论,他如果没有爱,就不适合去做心理学的医生。因为心理学的医生第一个要求是要有爱心。这就如同我们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不是看老师是否漂亮,而是看他们是否有爱心一样,同意的道理还适用于教会传道,如果一个牧师懂得再多,却自高自大,内心冷漠,他的传道也很难有感染力。
所以,如果要找心理医生,要看是否合适,而且要看这个医生是否有爱心。因为在童年里受过伤的孩子,他们特别需要怜悯,需要这个社会的关爱,所以对于心理学医生的第一个要求是要懂得爱,因为只有爱才能治愈心理疾病。一个真正懂得心理学的医生,应该是充满了同情和怜悯,带着爱心的。
此篇文章参考了the road less travelled,, Attitude and Attitude Change, the seat of the soul,FIRO: A Three 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文献部分要整理需时间,恕不整理了,如果有疑问,欢迎大家讨论,文章如有武断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