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西西--一个不聪明的女孩的命运 [2017/02]
- 变态传媒下成长的审美婵变--原来自信才是美 (变态审美篇) [2009/05]
- 新鲜野韭菜水煎包、包子、馒头出炉! [2008/12]
- 贺梅案惊天新闻:贝克家不是因为打官司失去了房子 [2011/08]
- 充当房东--骗子的新招数 [2011/10]
- 我爱给我自信的中国--一个70后的反思 [2011/08]
- 永远是天国的子民--身份的烦恼 [2009/07]
- 打造上帝的花园--我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一起创造的奇迹 (下) [2012/03]
- 小女孩的英文名字 [2010/12]
- 依依回国行:两个开黑车的司机 [2011/07]
- 享受经济衰退 [2008/12]
- SMEG冰箱--一见钟情 [2010/08]
- 通往心的途径是胃 [2010/09]
- 准备写点摄影穿衣的变美文章 [2015/03]
- 月圆花好 [2015/01]
- 暂别大家一段时间--附带写给拾荒老汉 [2010/04]
-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受到伤害之后 [2010/10]
- 一直温暖着的那些人--流水贝壳村 [2010/05]
- 我为什么将有些人列入黑名单 [2009/04]
- 接纳与道歉 [2010/10]
- 心底呐喊:为什么总是比我小的男人喜欢我 [2010/04]
- 也说男人--三种形象 [2009/08]
- 老男人也不错+蓝颜红颜都是心理缺失 [2010/05]
- 车祸后感恩 [2009/02]
- 深深深深似海 [2010/01]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丝绸,童年时有几件丝绸做的夏装,每每被我穿得褪色,然后再剪成布,绣上花,做成手帕,或者做成香袋,还可以再使用很多年。
小时候家旁边是布行,大的布市,小的布店,是童年及至年少再到成年每每回家时必去的地方,那些或素雅或浓烈的花布当中,我最喜欢丝绸,丝绸,代表了一种情节,也许是古典文化里的江南情节,也许是古典仕女的韵味,也许是我在看那些旧上海的小说里的旗袍风韵,丝绸如同一个古典美女一样,在我的记忆里一闪一闪地,举手投足之间,一颦一笑都吸引我。穿上丝绸的女子向我走来,有一种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效果在那里。
这种浓浓的丝绸情节,或多或少地反应在我的生活方式里,买衣服喜欢买真丝的,有段时间频繁旅行,我去买了块纯白色的丝绸,请妈妈帮我做成旅行睡袋,又轻又软又舒服。家里有妈妈珍藏的缎子背面,我让她做到我的被子上面,上大学时买不起自己特别喜欢的衣服,索性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一块真丝缎面,请裁缝按照我的样式,做成一袭长裙,不知道是否达到了我心中娉娉婷婷的效果,但是确实是我很喜欢穿的一件裙子,随着我十几年了。
所以这次回国,去逛布行和丝绸店,当然是必备的项目之一了,其实我这次回去,有一个很大的心愿,就是做一款旗袍,我过去有一条布做的旗袍,是蓝色碎花的,可是不够正式,我想做一件正式一点的。我找布料,挑旗袍店,看来看去,没有一件是满意的,我不喜欢那种亮亮的料子,看着好看,但并不是纯真丝的,也不喜欢那种普通的款式设计,我理想中的旗袍应该是有一种江南的韵致在那里,因为我生的娇小,那种太大气的花色也不适合我,适合我的应该是精致的,清纯的,看来看去,没有一件合适的,苦恼至极在裁缝店里翻着旗袍的样书,突然一个念头蹦到脑子里,我可以自己设计一种样子,请裁缝做出来。于是姐姐跟我兴冲冲地再到真丝料子店,我扯了一块纯白色的丝绸,我希望我的旗袍上面是有绣花的,就从书上挑一个花样,选择一个款式,还有盘扣和滚边的颜色,告诉裁缝,量了尺寸,一个礼拜做好,就这样搞定了。当然真的做出来,因为裁缝的手艺和做工都差强人意,又改了几次,勉强达到了我想要的样子,还有绣花不够精致,不过这样我才花了150块人民币,就做了一件我自己特别喜欢的旗袍。这只是我的第一次尝试,下一次回国,要提起预备,做一个更加精致的设计来实现。
迷失在丝绸店里,特别有灵感。我们教会的人,特别喜欢我的衣服,每次都会问,哪里买的,china, china, all china!送什么礼物给他们呢?每次我穿自己丝绸的裙子去教会,她们总是要来摸一摸那柔软的质地,就送丝绸好了!给教会那个帮我也喜欢淡绿色的系列的老姐妹扯一块水荷色的丝绸,给我们教会另外一个带我教会的姐妹送一块水粉色的丝绸可以让她做睡裙,给那个小朋友买一套小旗袍,给跟我同龄的姐妹买一件典型的中国式旗袍,然后再买上各种各样的丝巾一堆,这样,我花了几十磅的样子,就搞定了整个教会姐妹的礼物。
回来送给她们,每个人都喜欢的不得了,那个老姐妹说,她晚上将那块精致的丝绸披在身上,对着镜子看着自己在丝绸的光泽中的样子。
丝绸,让我成了一回中国文化的宣传者,也让我在异国的街头,还感觉到自己的心连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