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男人 by Redbud 转载请注明 解读上海,是幼年时看电视连续剧上海滩,彼时年纪小还看不懂其中的爱恨情仇,却知道那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城市,是另外一个世界。 及至少女时代,看电视连续剧,十六岁的花季,展示了另外一种生活,那个城市是上海,少年少女的心事被演绎在屏幕上,令我羡慕。于是下次姑妈带我去逛街的时候,暗地里我示意她给我买了一个跟喜欢的女主角之一陈菲儿一样的粉红色的双肩背包,默示了对于上海的生活方式的喜欢。 成长起来时,上海已经成为热门城市,热门的户口,热门的工作。读大学时,除了一次又一次读红楼梦,间隙读了许多的文学期刊,收获,十月,都市男男女女的故事,其中有个城市是上海。再接触多了,王安忆的系列作品,茹志娟的作品,张爱玲的作品,我就这样一次一次地认识了上海,还有我喜爱的30年代的作家,徐訏的小说系列,那段时间,即便没有去过上海,已经在书中认识了上海,一个灯火迷离的城市。 没有认识上海男人以先,我是先从书中认识了上海的女人的。他们优雅、小资、精明、爱打扮,有女人味,这是我从这样的作品中得出的印象,又有一种说法叫他们作女,其实用英文来说就是,fussy,也许红楼梦里的妙玉可以用作来形容,喝茶要用哪天哪天的雪水,衣服要穿哪个牌子,旗袍要什么料子,什么色彩。也许因为这“作",他们对于上海男人的要求也很高,于是有了上海女人,就有了上海男人。在想象的世界里,上海女人和男人是另外一个世界,离我很远很远。研究生毕业时,闺蜜和男友拎着几个行李箱就去了上海,开始了新生活,并且极力向我推荐上海。我也不是没有找到一份上海的工作,只是出于对于热门城市和热门户口的逃避,我一向避免做大家都去做的事,热门的上海工作和上海户口在我有了去香港的机会之后,毅然放弃,每次度假回去闺蜜让我考虑在上海工作,跟闺蜜说,我跟上海是没有缘分的,听惯了大家在上海这个拥挤的地方打拼的故事,让我本能的逃避,我不喜欢跟别人竞争。 在我的世界里,我宁愿一个人漂泊,于是就有了从香港到英国的一个小城市的经历。许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即便那时去了上海的同学和朋友们个个事业有成,在那个城市站稳了脚跟,有着体面的生活,相比之下,我要落魄很多很多。多少年在我的世界里,没有女人,也没有男人,就只有一个人的心灵之旅,灵魂是纯净的,爱是值得向往的,物质是随时可以放弃的。 在异乡生活稍稍稳定可以喘息下的时候,开始考虑男人,女人,灵魂,自我。这样的时候,开始上社交网(贝壳村),不经意间,遇见自己欣赏的男人,年少于我年长于我的,竟然都是上海男人。他们什么样子呢?虽然隔着网络,却也可以透视他们的灵魂。 上海男人是细腻而温情的,这细腻却又不是软弱。他们不会大男人主义地让你接受他们的一切,却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一个眼神(网络的)和鼓励,而这眼神和鼓励往往正是你需要走下去的关键力量。一个男人拥有这样的观察力,要心智很成熟才可以做出来。 上海男人是时尚的,估计跟他们的大都市成长背景有关,他们是见过世面的。所以他们看事情看人的眼光有时候有些挑剔,也许初初不让你舒服,但是当你真的需要成长提高自己的时候,他们恰到好处的评语往往让你恍然大悟,审美时装知识一下子进步不少。 上海男人是深邃的,他们轻易不参与那些家长里短,爱国不爱国的评价。这不是说他们不爱国,而是他们看透了国家政治之后也还是生活,与其在空大的政治口号中寻找自我,不如在哲学、艺术、和思想上面寻找人文的出路。所以他们往往很有生活情趣,做得一手好菜,安排一家人出游,喜欢运动。 上海男人是独立的,他们有着自己的见解,不轻易附和别人的观点,喜欢自己思考。 上海男人是成熟的,他们往往是体贴的男友,温柔的父亲,谦谦君子如同父兄般的感受。 ...... 上海男人如水,如风,也如山,他们骨子里很像理想中的男人,有骨气,懂得女人,成熟,体贴,温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