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龄的尴尬 [2008/12]
- 这世界变化太快 [2008/12]
- 外婆的澎湖湾的原唱到底是谁呢? [2009/11]
- 和日本人打交道,真是。。。超郁闷中 [2008/09]
- 腰酸背疼逛 AEON LAKE TOWN [2008/10]
- 谈谈日本的工蜂和加班问题 [2009/03]
- 银座变了? [2008/10]
- 向左走?向右走?无所适从 [2008/09]
- 年关难过 [2008/12]
- 谈谈我出国的力量 [2009/02]
- 出稼ぎ労働者 [2008/12]
- 我对他忍无可忍了!!! [2009/10]
- 说是微软要起诉中国, 然后国内该如何应对 哈哈,觉得与我没有多大关系。转发而已 [2009/10]
- 讨厌的花粉症 [2009/02]
- 今天去看房子 [2009/04]
- 心在哭泣 [2009/06]
- 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淌 [2009/05]
- 合同不见了,是谁在犯罪?我差点儿成了千古罪人。。。 [2009/11]
- 归家的路是那么漫长 [2009/08]
- 心静如水 [2009/03]
- 郁闷之极,因为她 我该怎么办呢? [2009/09]
- 我或许能成为国内的新地主 [2009/07]
- 牙齿美化问题 [2009/05]
- 从此说再见 [2009/10]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幸福和成功是要以道德、品行作为根基的,所以有见识有智慧的父母,一定会从小教诲子女做人道理,让他们能在一生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形成优良的品德时,他走到哪里都能受到别人的喜欢和尊敬,自然就能招感贵人的相助,促使他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美满。
孩子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对小孩一生影响很深远。如果父母叫我们时表现出拖拖拉拉的样子,那就是一种傲慢,恭敬心就没有了。所以孝第一要培养的是敬。如果对父母没有恭敬心,那么养父母跟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哪能叫尽孝呢?所以,孝必定要跟恭敬心联系起来。如果一个人在家里已经养成了这种对父母温和柔顺的态度,踏入社会,他的这种修养一定会引起大家对他的重视和尊敬,这就是他幸福成功的源泉。一切人伦之道都以爱敬心为基础。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子女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父母的责备大部分都是出自于爱心,所以即使是父母说错了,我们也不必跟父母顶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爱之深,责之切”,为人子女要体会父母这至深至爱之情。犯了错,不但不能接受父母师长的教诲,反而阳奉阴违。说的遍数多了,还起厌烦心,甚至说出冒犯父母的话,让父母伤心至极。我们要深深感念父母不厌其烦的教导和成就我们的苦心。
为人子女,对父母要时时关心、处处留意。早晨起来要向父母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这些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处处都表现出一个孝子的那种孝心。我们要知道,从孩子有了生命那天开始,父母就对子女百般呵护,衣食住行照顾得无微不至。作为感恩,子女关注留意父母的冷暖,这是天经地义的,况且子女给予父母的关爱比起父母的付出,再多也不为过。慈有度,孝无限。而当一个人对父母的爱护、关怀久久养成了习惯后,他不管待人、处事、接物都有那种温、良、恭、俭、让的态度,这种人也就自然能得到大家的尊敬、爱戴。这样一生无过、无悔,虽是平凡,也是现今社会中的不凡之人了。
子女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父母批准了才可以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这些都是必要的礼貌。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不要任意改变。长大以后,应居有定所、事业专注,切勿荒废、空过一生,让父母为我们担忧。
孩子犯错,做父母的千万不可以含糊过去,要给予严厉的指责,这样他会终身记住,不会再犯。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如果我们能抓住机会,心平气和地把道理给他讲清楚,再教他正确的做法,这种处理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既充满关爱,又不失威严,并且能够加深母子之间的感情。当我们有了这些正确的观念时,孩子犯错,自然而然就会意识到,这正是教育他的最佳时机,就不会因为乱发脾气,而把教育的机会点错过了。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子女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要从衣食住行上细心观察;父母所爱之物,我必爱之,父母所爱之人,我当敬之,父母所愿意的事,我当奉行;要时时顺着父母的心意,不要等父母开口,就应读懂父母的心声、父母的需要,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当父母喜爱我们时,孝顺是很容易的事情。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时,我们一样要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孝顺并不是一定要对父母百依百顺。人无完人,父母也难免有过错。作为子女,爱父母,就有劝导帮助父母的责任,关键是你的态度和方式方法。因此,子女绝对不可板着面孔,一派指责的言语,好似在教训父母一样,这样父母肯定是没有办法接受的。而应当见机行事,以虔敬的心、请适当的长者来帮忙,这样效果才更好,也会使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更加融洽、家庭更加和睦。为人父母者读到这一条,也应该反省自己有无过失及不良的习惯,如果有,就要及时把它改正过来,这样才能做好榜样让子女效法。
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地照顾,想一想当子女生病时,做父母的恨不得自己去替孩子生病,那心血的付出是世上少有的。如今父母生病了,最需要自己的子女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我们岂能因为工作太忙或没有时间,就放弃这种尽孝的机会呢?等父母过世后,才想到要奉养父母,那时就悔之晚矣!
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把孝养父母当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业,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心胸坦荡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千万不要上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生悲剧,这种心痛一定会缠绕我们一生的……使我们的内心经常会在自责与后悔的阴影下痛苦地煎熬着,无法得到安宁。切记,切记!如果生前不尽心奉养,让父母寒心而去,死的时候花一大把钱,那就是太颠倒了,这是大不孝啊!
所以,我们要把孝深深地根植在心中,尊重、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仅此一恩已经足矣,更不用说难以报答的养育之恩。莫论父母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他们也是人,岂能事事明理、处处正确?无论如何,当他们老了,糊涂了,脾气古怪了,不通情理了,我们要把他们当孩子疼、当孩子爱。原谅宽容每一位天下的老人,珍惜老人的好心情,哪个不是我们的白发亲人,我们哪个又不会变成别人的白发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