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部电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作者:trunkzhao  于 2013-1-26 12:1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大话影视|已有22评论


 

题目之所以叫介绍,而不是推荐,是因为这部电影争议很大。

粉丝们都说,这电影真好,演得好,因为角色们个个都是大牌,很出彩;电影改编得好,要知道,这部小说很难改编的,如果忠实原著,估计电影院都会改催眠诊所了。

而反对者最典型的意见是:拜托了,导演,观众进电影院是为了消遣,而不是锻炼脑力。观众只是想当一个傻瓜,而不是要成为侦探。

的确,正反双方说的都是事实。

这部电影,每一个镜头包含的信息量极大,导演又不肯让演员多说一个字,没有多余或者必要的语言进行说明,所以需要眼睛不眨地顶着看,不错过每一个镜头画面,脑子也要同时高速运转。即便看过原著的人一遍也未必能看得很懂,遑论普通观众。有些粉丝一看就是三五遍,每一遍都有新发现。

如果你喜欢看电影放松,最好就不要看这部电影了。实在想看,如果你想一遍看明白,最好做做功课,看看粉丝们的研究成果,就可以集中精力来品味电影本身和演员的表演了。

我看过两遍。第二遍是因为夫人要看,我充当解说员。看完后,夫人说:你说,一部电影拍得让人看不懂,那它还能称作好电影?IMDB给了七分多,也就是这水平了。但是对于一部集中了无数大牌红星的电影来说,这可真不是一个好分数。

虽然我认为七分少了点,当时也不得不承认夫人的话有理。一部让大众看不明白的电影,的确算不上一部好电影。

可过后一想,不对呀,《盗梦空间》不也很多人看不明白,很多人不也推崇备至吗?当年《最后一班地铁》入境,我看得几乎睡着,可周围的人都说好。可见电影好坏标准不是唯一的。

我简单介绍一下原著作者和电影吧:

作者约翰 勒卡雷(笔名。勒卡雷似乎是法语),像他笔下的很多聪明人物一样,在冷战初期当过几天间谍(小说《他从寒冷走来》似乎就有他工作时的影子),凭着语言天赋教过语言(这部电影里的吉姆估计就是照着他自己的样子写的),又凭间谍经验和多国语言进了外交部,人到中年厚积薄发,写了一部又一部的间谍小说,被称作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间谍小说作家。

我看他的书不多,因为实在不习惯那种开头沉闷,精彩只在最后两三章的写作方式。《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这部书二十岁的时候读过几页,马上就放弃了。直到如今,都是咬着牙读完的。

电影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英国情报机构的头子Control怀疑机关高层有苏联间谍,给他所怀疑的五个人起名为锅匠,裁缝,士兵,乞丐和穷人。苏联特务机关(估计是克格勃)头子卡拉布了几个局,当然都是环环相扣的。

为了把control弄下台,卡拉假称苏联高层有一个人,把很多机密情报卖给了英国情报机关一个失势的高层,于是这个高层就在内政部那里走红了。

随后,透露有一个匈牙利将军有重要情报要交给英国人,control就派亲信中层干部吉姆去接头。结果吉姆被枪击,匈牙利间谍网被一锅端。于是control黯然离去,同时带走了五个嫌疑人之一的斯迈里。那个走红高层顺势入主英国情报机构,买了一栋房子作为交换情报的场所,使得那个苏联高层间谍提供的情报源源不断流入。同时,英情报机构也给那个苏联间谍提供一些真真假假的情报。

而实际上,那四个嫌疑人中的真间谍给苏联人提供的都是真正的机密情报,可以堂而皇之不受怀疑地送给苏联人。

最重要的是,卡拉的目标根本不在于英国人,而是美国人的情报。

英美两国虽然有情报交换,但是鉴于英国情报机构的无能和不断传出的间谍丑闻,美国人根本就不给英国人什么太多有用的东西。只有英国人拿出比美国人更有力的东西(也就是卡拉提供给英国人的那些),美国人才肯拿出有用的跟英国人交换。英国人知道了美国人的东西,苏联人当然也就知道了。

直到一个基层情报员里脊(顺便说一句,演员Tom Hardy真漂亮,是那种让男人都说漂亮的主儿,所以他才能勾引苏联女特务)的遭遇,表明control生前担心的烂苹果的确存在。于是内政部决定派斯迈里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找出这个烂苹果。

斯迈里调查方式也很老套,走访原当事人员,查阅档案原始记录,最后锁定间谍,设了一个套,使间谍落网。顺便说一句,这个间谍,就是电影《国王的讲演》里的主角。

随着调查层层深入,几次插入对一场圣诞晚会的回忆,揭示了人物关系,一步步走向真相。和阿加莎的作品不一样,这里很多真相最终也没有揭示,全靠观众自己猜,自己想去。

在这场晚会上,勒卡雷自己扮演了一个小丑列宁,指挥大家唱苏联国歌。

电影还有一个人物,就是斯迈里的前妻安,从来没有露过一个正脸,却自始至终贯穿于电影,可能也为下一部埋下了伏笔。

男主角斯迈里的扮演者Gary Oldman在这部电影里出色的表演获得了许多奖项,奥斯卡只是提名却没有胜出。

以前,我对英国人那拿腔捏调的说话实在不习惯,一听就好笑。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使劲憋着才不至于当面笑出来。可在这部片子里,要是改成美音,反而失去了韵味。

有一个评论我很赞同:《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就是《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它不是邦德,也不是Bourne.

最近还看了一部老书《抓间谍者》,也是二十多年前翻了一下就看不下去的书,可能跟年龄有关,我竟然看得津津有味。

如果把两部书对照来读,不由得更加佩服勒卡雷的洞察力。

《抓间谍者》出版于八十年代中期,而《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成书于七十年代初。《抓间谍者》作者是情报机关的高层,信息资源丰富;而勒卡雷却只是一个低层,而且早就脱离情报部门。就凭着报纸对菲尔比等案件的报道,所写的竟然与事实相差无几。

电影里被枪击的吉姆是个同性恋,他早就知道了他的爱人是间谍,却不肯告发,即便发现爱人勾搭斯迈里的妻子安,被打成残废赶到一所学校教书。他的爱人是个双性恋,出身良好,却对西方社会不满,向往社会主义苏联,如同现实社会里的菲尔比。

看完电影,很多人问,吉姆是同性恋,比尔是同性恋,彼得也是同性恋,哪来这么多的同性恋呢?

还有人对身处西方自由世界,却向往那暗无天日铁幕之后的苏联感到不解,能有这样的人?要知道,菲尔比等人不是愚昧无知的文盲,而是出身高门,受过精英教育,掌握所有信息资源,有着过人智力的精英,他们对苏联共产党的种种暴行,对苏联社会了解得清清楚楚。可他们却选择出卖祖国,逆流而动,究竟是为什么?

这些都能在《抓间谍者》中找到答案。

在英国上流社会里,很多出生在二十世纪初的精英分子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马列主义的影响。工党里也有很多人和共产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宣传共产主义并不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有些研究透彻的人就投靠了共产苏联,并且不断拉拢其他人加入。而绝大多数人都选择沉默,即便拒绝,也绝不告发。

二战期间,为了在东西两线对付共同的敌人,一贯反共的丘吉尔也放下身段和苏联联合起来,英苏两国情报机构也有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合作,所以才给了苏联可趁之机,在英情报机构安插培植了许多间谍,甚至包括英反间谍机构首脑,有几个都是带着爵士头衔的。

而当时很多功成名就的人都搞同性恋,而同性恋确实见不得光的丑事。所以苏联间谍机关就拿此作威胁,胁迫加入。所以很有几个间谍是同志。

在《抓间谍者》书中,作者更是描绘了美国人如何不满英国情报机构,如何鄙视侮辱英国情报机构,几次想要彻底断绝和英国情报机构的合作关系。所以电影小说里描述卡拉想通过英国人套取美国人的情报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不知道克格勃是否想过或者真的这么干过。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8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3 回复 浅色 2013-1-26 12:31
前半篇看了,下半篇不看,等我看完电影,再来看。
俺看电影前坚决不看影评。
2 回复 芸湛 2013-1-26 16:48
同性恋有没有后天的
3 回复 trunkzhao 2013-1-26 19:29
浅色: 前半篇看了,下半篇不看,等我看完电影,再来看。
俺看电影前坚决不看影评。
我这篇不是影评,只是乱七八糟的观后感。只有中间一点是剧情介绍,其它与电影本身关联不大。
还有一个教训就是一定要在脑子清醒时看这部电影。
我花了几个晚上睡觉前看完这片子,结果脑子不给力,看了个稀里糊涂。电影说吉姆和比尔好,我就没往别处想,后来彼得把男伴赶走,我还纳闷,这是为啥呢。
3 回复 trunkzhao 2013-1-26 19:36
芸湛: 同性恋有没有后天的
没研究过。我觉得有可能,跟环境有关。
中学有过两个同学,有些女性化,可能跟家里女性多,母亲将他们当女孩养有关。可成年后,毕竟都结婚生子。因为当时社会环境不允许产生同性恋。
出国以后,发现这边有同性恋滋生的环境,所以一个人如果不控制自己,也许就会放大那一部分,变成完全的同性恋。
3 回复 fanlaifuqu 2013-1-26 21:50
trunkzhao: 没研究过。我觉得有可能,跟环境有关。
中学有过两个同学,有些女性化,可能跟家里女性多,母亲将他们当女孩养有关。可成年后,毕竟都结婚生子。因为当时社会环 ...
娘娘腔遍地皆是,不知与同性恋有多密切的关系。
3 回复 活水涌泉 2013-1-26 22:34
去看看~~
2 回复 芸湛 2013-1-26 23:55
trunkzhao: 没研究过。我觉得有可能,跟环境有关。
中学有过两个同学,有些女性化,可能跟家里女性多,母亲将他们当女孩养有关。可成年后,毕竟都结婚生子。因为当时社会环 ...
嗯,记得孔祥熙的二公主就是小时候当男孩子‘培养’玩枪耍剑骑马后来好像一直有同性恋倾向。另外就是,一些人身体内部如果雌性荷尔蒙和雄性荷尔蒙比较相当的话后天环境就有机可乘了
4 回复 浅色 2013-1-27 01:57
trunkzhao: 我这篇不是影评,只是乱七八糟的观后感。只有中间一点是剧情介绍,其它与电影本身关联不大。
还有一个教训就是一定要在脑子清醒时看这部电影。
我花了几个晚上睡 ...
  
不看你的剧透,你居然在回复里剧透,我的天哪,逃~~~~~~~~~~~
2 回复 Giada 2013-1-27 13:34
法国片?带英文字幕?
2 回复 yulinw 2013-1-27 14:52
   上次看你的介绍就下载了看,看了两次都看不下去啊~~删了~·
4 回复 trunkzhao 2013-1-27 21:23
浅色:   
不看你的剧透,你居然在回复里剧透,我的天哪,逃~~~~~~~~~~~
那不是剧透。Sorry,你是沾不得一点荤腥的人。
3 回复 trunkzhao 2013-1-27 21:23
Giada: 法国片?带英文字幕?
美国公司,英国演员,北欧导演,讲英文的。
4 回复 trunkzhao 2013-1-27 21:28
yulinw:    上次看你的介绍就下载了看,看了两次都看不下去啊~~删了~·
抱歉,我应该提醒一下。
说实在的,那是我正在看的第一遍当中,也看得稀里糊涂。但是因为看过小说,所以对影片的理解比你强点,但是有限。
我喜欢这几个演员,剧情倒是在其次了。
2 回复 trunkzhao 2013-1-27 21:57
fanlaifuqu: 娘娘腔遍地皆是,不知与同性恋有多密切的关系。
没研究过,也没接触过几个同性恋,甚至连娘娘腔都见得不多。
4 回复 yulinw 2013-1-27 23:40
trunkzhao: 抱歉,我应该提醒一下。
说实在的,那是我正在看的第一遍当中,也看得稀里糊涂。但是因为看过小说,所以对影片的理解比你强点,但是有限。
我喜欢这几个演员,剧 ...
   和情绪也有关系,净看打打杀杀的战争片了~·
2 回复 浅色 2013-1-28 06:45
trunkzhao: 那不是剧透。Sorry,你是沾不得一点荤腥的人。
  
3 回复 Giada 2013-1-30 13:58
trunkzhao: 美国公司,英国演员,北欧导演,讲英文的。
原来是国际俱乐部。是碟是电影?好像没见这里演。
2 回复 trunkzhao 2013-1-31 03:53
Giada: 原来是国际俱乐部。是碟是电影?好像没见这里演。
2011年的电影了。有碟卖,网上也可以看。
3 回复 Giada 2013-2-3 11:53
trunkzhao: 2011年的电影了。有碟卖,网上也可以看。
好,谢谢!
3 回复 早安太阳 2013-2-12 11:49
听着名字就比较复杂,估计我这文科脑袋看不懂,盲顶一下吧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5 20:1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