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式思维 [2015/02]
- 胡适:共产党统治下决没有自由 [2011/04]
- 从灭门案看华人的金钱观 [2014/02]
- 怎样消灭小飞虫 [2013/07]
- 汽车电瓶引发故障现象 [2014/01]
- 斗胆预测不厚书记的结局 [2012/03]
- 我所知道的越南人 [2014/05]
- 大阅兵未观后感 [2015/09]
- 加拿大较美国的优越性 [2013/06]
- 谈谈几个有用和无用的汽车装备 [2012/02]
- 包公、李瑞环和薄熙来 [2012/03]
- 加拿大人的笨与中国人的灵 [2008/12]
- 相会老照片 [2013/05]
- 入籍宣誓 [2008/12]
- 闲论Costco [2016/07]
- 捐,还是不捐 [2013/04]
- 善用云资源 [2014/12]
- 写给六一出生的龙年小姑娘 [2012/06]
- 假如我是邓小平 [2012/06]
- 流氓骗子的故事 [2013/05]
- 爷爷的故事 [2013/06]
- 拙嘴笨腮闯红灯 [2013/06]
- 别剑兄书 [2012/05]
- 怀念几个令人难忘的网友 [2012/02]
刚看了一则新闻,苹果公司无名创始人如今一贫如洗 靠救济金度日,https://www.backchina.com/news/science/2013/09/00262058.html
说的是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因对公司没信心,干了十天就退出,顺便退股,换了八百美金。如果这点股份留着,值个百八十亿。
人生就是这样,命也,运也。该你的跑都跑不掉,不该的,到手也是过一道手而已。古书三言两拍好多故事都是讲这个的。
但是,性格也决定命运。
患得患失,四平八稳,最终也不会有大突破。
我的一个朋友的故事。
我朋友四十岁那年,因种种变故,决定离开供职十几年的公司,重新开始。
他原来是一家大公司的大区销售经理,已经驾轻就熟。变成美资公司以后,待遇更上一层楼。很多人表示惋惜不解。
他们公司的那个美国人总经理禁止和离职同事告别吃饭。因此尽管有十多年的交情,同事们竟然没有一个来告别的,可见公司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哪知仅仅过了半年,这些人就纷纷开始跳槽。两年之内,大家基本上都在各个场合以不同公司的身份相会了。
朋友应聘的是一家民营企业的销售副总。到任没几天,公司股份制改造,准备争取上市。公司要求员工集资入股,但不强求。
当时,包括现在,这个行业的状况是:由于条件限制,国内产品成本高居不下,每吨成本要比伦敦交易所高出一千多人民币。国内经济景气时,内销创利,外销走量。当国内经济下滑时,他们行业就首当其冲,所以只能靠外销维持产量。
然而,外销价格倒挂,多出口,多赔钱。所以整体行业就是比谁死得慢。如果资金链跟不上,那么就哗啦啦倒下了,市场和设备就由后来人接过。
业内的人都明白,既然整体行业都不挣钱,说不定哪天就轮到自己了,干嘛要把钱扔到一个不保险的窟窿里呢?所以职工们积极性不高。
老板有点着急,要求干部们带头。我这朋友就掏了几十万入股。
公司有另外一个销售副总,老板多次动员他入股。最后逼急了还说,如果没钱可以借给他。就这样他也不肯松口。还嘲笑我朋友:人家打工挣钱,您这是打工给人发钱。
我朋友说,我也没别的想法,就是既然来了,就好好干,大不了就相当于三年白干,还能有什么呀。
过了几年,公司上市成功,朋友手里的股票市值达到好几百万。当然了,要变现也不是一下能卖光大,每年只允许卖掉现有股票的四分之一,还要避开窗口期,还要公告。要是年年卖,老板也有看法:怎么着?没信心了?
公司的账目做得不错,股价高企,公司里入股的一般干部都很有钱,那个没有入股的副总这下可不平衡了。
当初没有决心赌,他又后悔,就把情绪带到工作上了,于是半年时间基本上就闹别扭。最终离职自己另开公司去了。
我想起另一个例子:Facebook初创,捉襟见肘。一个粉刷匠刷漆。结帐时Facebook问他,你是要钱呢,还是要股份?粉刷匠选择了后者。他当时大概也是想, 大不了就相当于我白干了一次而已嘛。结果Facebook上市,他成了亿万富翁。
Facebook那个粉刷匠年轻,最多白干一次活而已,他输得起。没成想却无心插柳。
我的朋友也愿意拿三年时间和收入来赌,他输得起。成功也是运气,因为还有无数家公司倒闭,或者不能上市,或者上市后不到解冻期就出了问题。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和那个销售副总都是人到中年,他们输不起,因为有家要养,有房贷要还,还要生活。他们的决定不能说是错的。泰戈尔说过,雄鹰系上了黄金的链子,就再也飞不高了。
不历经风雨,怎能见彩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富贵险中求,性格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