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式思维 [2015/02]
- 胡适:共产党统治下决没有自由 [2011/04]
- 从灭门案看华人的金钱观 [2014/02]
- 怎样消灭小飞虫 [2013/07]
- 汽车电瓶引发故障现象 [2014/01]
- 斗胆预测不厚书记的结局 [2012/03]
- 我所知道的越南人 [2014/05]
- 大阅兵未观后感 [2015/09]
- 加拿大较美国的优越性 [2013/06]
- 谈谈几个有用和无用的汽车装备 [2012/02]
- 包公、李瑞环和薄熙来 [2012/03]
- 加拿大人的笨与中国人的灵 [2008/12]
- 相会老照片 [2013/05]
- 入籍宣誓 [2008/12]
- 闲论Costco [2016/07]
- 捐,还是不捐 [2013/04]
- 善用云资源 [2014/12]
- 写给六一出生的龙年小姑娘 [2012/06]
- 假如我是邓小平 [2012/06]
- 流氓骗子的故事 [2013/05]
- 爷爷的故事 [2013/06]
- 拙嘴笨腮闯红灯 [2013/06]
- 别剑兄书 [2012/05]
- 怀念几个令人难忘的网友 [2012/02]
古代中国皇帝这个职业一般都是终身制的,极少有人愿意辞职,退休。
在和平年代,一般都是指定接班人,或者皇帝死后由实权人物商定。接班人一般都传给自己的儿子,保证血统皇权的延续,中外古今皆是如此。也有传给侄子外甥养子的,也有指定隔代接班人,或者是平辈兄弟堂兄弟,甚至还有往上交接给叔叔的。正因为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候选人很多,所以聪明的南北朝皇帝们一上台就把兄弟们统统干掉,增加皇位的稳定性。
在动乱年代,皇帝还真不是个好职业,平均就业时间很短,不仅随时面临下岗,而且往往会搭上性命。朝代更替有暴力和和平两种方式。
暴力方式就是起兵造反,杀掉皇帝或者擒住后废掉皇帝再杀,自立为王。
而和平方式则文明得多,有固有的程序和仪式。一般来说就是旧帝写辞职信,脱下黄袍,请新人即位,新皇帝再封成为平民的旧帝一个高爵。至于旧帝,是杀是留,或者什么时候杀,都取决于新帝的心情,一般来说几天或者十几年都有可能。
这个过程叫禅让,还是尧舜发明的,可惜被禹把这个优良传统破坏了。除了尧舜之外,中国皇帝能够主动辞职的还真不多,就我所知,南宋前三个皇帝都是尧舜,后世乾隆爷也是一个。不过乾隆这太上皇当得也很舒坦,嘉庆这皇帝当得窝囊,很多事做不得主的。所以看野史,乾隆死后,嘉庆不着急发丧,先把和绅找来,赏一特制黄马褂,还让他当面穿上。和绅怎么折腾也穿不进去。嘉庆问为什么不穿,和绅说袖口太窄(特制的),嘉庆冷笑:恐怕不是袖口太窄,是你的拳(权)太大。和绅一听知道有变,求见太上皇,只能对着尸体哭了。可见乾隆并不是真的裸退,一旦去世,儿皇帝可算舒了一口气。
即便是父子相传禅让,也有被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干掉了哥俩,进了宫,估计场景是这样的:
世民:爹,你不行,我来干。
李渊:(大怒),小兔崽子,你凭什么?老爹我身体还倍棒,还没过足瘾呢。
世民:好吧,那我就走了。(转身就走)
这时敬德蹬蹬蹬上来,把手里的两颗人头往地上一扔,李渊立刻叫道:世民,回来!秦王殿下,请留步!有话好好说嘛!
北宋最后两个皇帝也是奇葩:金兵威逼汴梁,徽宗见大势不好,就把位子让给儿子,自己南巡去了。等到金兵退兵,徽宗又觉得太上皇终究不如皇帝舒服,就结束南巡,重新回汴京要重操旧业。儿子哪里肯干,闹得不可开交。谁知金兵杀了一个回马枪,把爷俩一块儿弄到东北那旮瘩坐井观天去了。也不知爷俩在井底还闹不闹,反正这俩皇帝在一起的日子肯定不如单独关押舒坦呢。
金人也没什么见识,把俩皇帝关到死。后世的瓦剌人就很聪明,看手里的皇帝没啥用,就卖了点钱,又给明朝送回去。结果俩皇帝争权夺利,弄得乌烟瘴气,国家乱成一团,还搭上一个能干的于谦。如果金人把二帝送还,三个皇帝在一块儿,估计能斗得天翻地覆,南宋不分裂也要元气大伤。
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禅让都是“被”的。
首开先河的应该是王莽,逼迫小皇帝禅让给他,终结了汉家天下,开创了十五年的朝代。不过后世竟然不把新朝算做一个朝代,理由是时间太短,实则因为篡位。五代当中周朝也不过十年,也算做一代。红朝批判王莽不是因为篡位,而是王莽复辟古礼。
篡位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做的,尽管有条件。王莽之前的周公霍光,谁敢说他们没动过这个念头?之后的曹操,把前期一切工作都做好了——封魏王,加九锡,这是后世准备禅让的标准程序,表示承天命——可最终还是放弃了,把这事交给了他儿子去干了。
后世郭威两家满门都被小皇帝杀了个一干二净,血海深仇比伍子胥还多一倍。郭威带兵攻入京城,干掉小皇帝。此时如果顺势自立称帝,恐怕无人能说三道四。饶是如此,郭威还是不敢贸然自立,而是假惺惺地要立其他人,自己领兵退出。然后部下拿一黄旗给他披上,就算是被逼无奈,只好勉为其难了。
早期篡位,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包括人事上,更重要的是舆论上的,证明天命所在。所以篡位者不仅要手握兵权,而且要独揽朝政,戏君王于掌上。而到了五代十国,差不多点的人就想当皇帝,禅让就成了家常便饭,程序就马虎多了。五代末期,赵匡胤只不过才是刚刚提升的一个部门经理,手里有几个兄弟,带了一点兵,就敢起兵当皇帝了。舆论上呢,也没什么准备,只是找了一个业余天文爱好者用肉眼看了一下天象,说有俩太阳,新的把老的打败了。那时也没有雾霾,没有工业污染,怎么可能有俩太阳?说实在的,这都是因为制片人赵匡胤和总导演赵普没有多少文化,实在没有什么创意可言,只能一切照搬老师郭威的,还给郭威他孙子。
导演还稍微做了一点改动,把郭威的黄旗换成黄袍。这件道具本不是特别重要,可就这件道具让整台戏穿帮。制片的构想是把赵匡胤完全撇清,因喝醉酒对部下行动一无所知,等酒醒就已经稀里糊涂被赶鸭子上架,黄袍加身是部下一时激愤所致。可这黄袍,古时可是皇家专用,没有准备,急切间哪里拿得出来?
赵匡胤找到符太后,哭丧着脸说:嫂子,我也没辙,都是被他们逼的,不好意思啦。
于是赵匡胤脱黄袍,上演又一出禅让戏,演完后再次穿起黄袍。一件道具穿了脱,脱了穿,很有电影元素呢。
七岁小皇帝柴宗训发表离职讲演:
我们的干部政策一向是德才兼备,尤其皇帝这个职业更是如此。我个人距这个标准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非常符合条件的赵匡胤先生,由他出任我们新一届的领导人。同志们呐,我很高兴,因为皇帝这个职业太累,现在我是如释重负呀。
这都是场面话,这种重负历来都是人人抢着担的,扛在肩上就不肯放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像英国的查尔斯王子,当了一辈子太子,一直当到退休,一辈子就干了两件能让人记住的事:跟戴安娜结婚,跟戴安娜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