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式思维 [2015/02]
- 胡适:共产党统治下决没有自由 [2011/04]
- 从灭门案看华人的金钱观 [2014/02]
- 怎样消灭小飞虫 [2013/07]
- 汽车电瓶引发故障现象 [2014/01]
- 斗胆预测不厚书记的结局 [2012/03]
- 我所知道的越南人 [2014/05]
- 大阅兵未观后感 [2015/09]
- 加拿大较美国的优越性 [2013/06]
- 谈谈几个有用和无用的汽车装备 [2012/02]
- 包公、李瑞环和薄熙来 [2012/03]
- 加拿大人的笨与中国人的灵 [2008/12]
- 相会老照片 [2013/05]
- 入籍宣誓 [2008/12]
- 闲论Costco [2016/07]
- 捐,还是不捐 [2013/04]
- 善用云资源 [2014/12]
- 写给六一出生的龙年小姑娘 [2012/06]
- 假如我是邓小平 [2012/06]
- 流氓骗子的故事 [2013/05]
- 爷爷的故事 [2013/06]
- 拙嘴笨腮闯红灯 [2013/06]
- 别剑兄书 [2012/05]
- 怀念几个令人难忘的网友 [2012/02]
给孩子买了一套玩具,是一套齿轮传动组装方面的。有齿轮,链条,可以组装出不同的东西,直观地展现了齿轮啮合原理。而且通过改变齿轮的大小,教育孩子在传动比方面的认识。可以这么说,玩完这套玩具,以后讲什么汽车档位问题就一点就通。
陪孩子玩着,我由衷地感叹,真行啊,发明这套玩具的人。不知道中国有没有同样的东西。
记得在迪斯尼科技馆,坐着历史小火车,走完了人类科技历史的进程,悲哀地发现没有一处提到过中国。虽然自己也有同样的认识,但还是由衷地感到忧伤。的确,虽然我们小时候,也许现在仍然是,学到中国古代文明发达的篇章,但是在科技史上,中国的确没有多少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尽管有一个大声鼓吹的李约瑟。
关于齿轮,中国历史书上号称公元前中国就已经应用了齿轮。其实古希腊时期也有简陋的齿轮运用,彼此彼此。中国对于齿轮运用的高潮在东汉三国时期,标志是浑天仪,司南车和木牛流马。可惜的是这么伟大的发明不见流传于世,只有语焉不详的片言只语。
欧洲也有黑暗的中世纪,前人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不过欧洲人不骄傲于自己的祖先,而是谦虚地向保存祖先文献的阿拉伯人学习,有了复兴时代。
而中国人,假如曾经有过辉煌的话,经过了黑暗时代,一切都不存在了。
早年的齿轮,啮齿都是方形的,咬合度很低,根本无法精确,只能用于提水灌溉。更别提木制品易磨损。所以司南车基本是空想,或者没有精度。木制品的差速器,呵呵,我不敢苟同。
现代化的齿轮,由欧洲人创造,产生于我国宋元时期。铸造工艺和齿轮理论都有相当的水平,所以才造就了齿轮的应用。由此而产生了钟表,钟表催生了天文钟,天文钟促进了航海,航海促进了科技,军事。西方文明在此一方面,至少领先中国四百年。
当年西班牙人进入南美,发现玛雅人连轱辘都不会,文明都不是一个数量级。所以现代忽悠说什么玛雅人的高度文明,外星遗民,都是笑谈。
当十七世纪西方人进入中国,大约也是跟西班牙人一样的眼光看待中国人吧。当英法军人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大肆屠戮僧格林沁的铁骑时,他们也同样如同西班牙人收割印第安人生命一样吧。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要认清现实,摆正地位,而不是编造或者纠结一些欺骗骄傲自己的历史。
喜闻中国GDP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了。
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最开始引入中国时,更多地谈论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以后,大约为了考察官员政绩,就把外国部分不计了,让官员专注于本地。
我的专业不是统计,但是却和统计非常密切,必修课的主课也有统计系的,师兄弟在统计局任职的也不少。因此对于GDP还是比较了解的。
记得有一年好象是要保八争九,或者保九争十。全国所有的省市增长都是两位数,而国家统计局最终结果却是不到十,成为世界性笑谈。搞统计的同学告诉我,由于各地水分太大,国家统计局只好自己动手排水。至于是抽样风干还是拍脑门抽湿,那是国家机密,我懒得问,师兄不敢说。
虽然中国统计数据的水分世人皆知,可中国的经济的增长趋势还是现实。因此,虽然经济总量超越美国,在统计学上实在没有什么现实意义,美国依旧是第一大经济体,可中国的发展速度依旧值得庆贺与高兴。
到这里,想起一件可笑的事。不知道那个天才历史统计学家统计出来,清朝时中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四十。
要知道,统计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即便是现在,所谓的GDP也是一个估计值。往往会随着统计口径的变化而修正。所以那个两人吃狗屎为GDP做贡献的笑话其实并不是笑谈。在当年连人口都不能实现普查的条件下,竟然能统计出那一年世界和中国的GDP,这个天才至少应该获得一个极有分量的奖项。可现在竟然连名字都没有传出,实在是一件憾事。
如果有人问我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只能遗憾地说,我自己也不知道。
我这篇文章堪比《出师表》——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