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适:共产党统治下决没有自由 [2011/04]
- 上海式思维 [2015/02]
- 从灭门案看华人的金钱观 [2014/02]
- 怎样消灭小飞虫 [2013/07]
- 汽车电瓶引发故障现象 [2014/01]
- 斗胆预测不厚书记的结局 [2012/03]
- 我所知道的越南人 [2014/05]
- 大阅兵未观后感 [2015/09]
- 加拿大较美国的优越性 [2013/06]
- 谈谈几个有用和无用的汽车装备 [2012/02]
- 包公、李瑞环和薄熙来 [2012/03]
- 加拿大人的笨与中国人的灵 [2008/12]
- 相会老照片 [2013/05]
- 入籍宣誓 [2008/12]
- 闲论Costco [2016/07]
- 捐,还是不捐 [2013/04]
- 善用云资源 [2014/12]
- 写给六一出生的龙年小姑娘 [2012/06]
- 假如我是邓小平 [2012/06]
- 流氓骗子的故事 [2013/05]
- 爷爷的故事 [2013/06]
- 拙嘴笨腮闯红灯 [2013/06]
- 别剑兄书 [2012/05]
- 怀念几个令人难忘的网友 [2012/02]
我们附近有两所银行,一家在隔壁的Bank of laurentian(劳伦特银行),就是特别爱遭抢的那家(《抢银行》https://www.backchina.com/space-4888-do-blog-id-19203.html);另一家在马路对面的CIBC(帝国银行)。我们以前一直是在CIBC开户,各方面服务都不错,用起来得心应手。只是唯一的缺点是太贵:基本服务费之外什么都收钱,每一个交易收钱,存钱算一个交易,还另外按千分比收费。三年多前,我听说隔壁银行正促销,五十次交易,四十五块钱包月服务。我虽然以前没有进去过这个银行,那是里面的人大多都认识,除了两个意大利人觉得还顺眼,其他人都跟乡下老太太似的,所以一直不喜欢这个银行。不过盘算一下,如果悠着点,一个月五十次交易是足够了,即便在旺季个别月份超了多交个十几二十几块钱,还是比CIBC要便宜一百多,一年就是小两千块钱呢,折成人民币要万八千的呢。再说了银行不就是存钱花钱,再差还能怎么样,就把账户从CIBC挪过来。
搬过来以后,马上就感觉到这个银行,从人到整个系统的素质都跟CIBC不可同日而语。比如说,我想要在线查询服务,柜台和顾问都做不了,还让我打电话到别的地方去自己联系。每次存钱,我都想要一张最近交易清单,这在CIBC不用说每次都给的。而这个银行,Teller还要请示客户服务,客服有找顾问,最后给了一张单子,只有代码金额,要想查询支票号,还要回去查支票本。幸亏每张支票的金额都不一样,要不然还要猜谜。当然了CIBC是大银行,Laurentian是个不知名的小银行,看在钱的份儿上,我就忍了。
在开户的时候,那个越南投资顾问问我们要不要Credit Line,勉强翻译成可透支,其实我吃亏就是吃在这潜意识的可透支概念上。我说不要了,按正常的经营,我们不会出现金融危机。可是那个越南顾问一个劲劝,万一呢。我的合伙人也说,加一个吧,反正不要钱。这家伙,跟中国人一样,只要是不要钱的都感兴趣。
听人劝,吃饱饭,我没有必要执拗,就加了一个一万块钱的信用线。其实这是一个信用账户,里面有一万块钱,没有利息,所有权是银行的,我也可以用,只不过用就要花钱,付利息。所以基本账户编号是-01,这个账户是-02.。我当时不明白,以为这个账户是基本账户的一个子账户。我们以前在CIBC也是有信用,可以透支的,我想当然地以为都是一样的。
开户以来一直风平浪静,波澜不兴。每月我们都要收到两封信,分别是两个账户的对账单。当然,那个-02账户一直是没有动过。
到了08年,到了报税的时候,我们把支票寄给了税务局,结果税务局一直都拖着不兑现支票,我因故又把账户里的钱挪用了。我的合伙人担心,警告我:你可小心点,这些天有很多帐要付,跳了政府的票可不得了。我说,没事儿,我算过了,最多差个一两千,我们不是可以透支吗?
收到-02账户的对账单,我原以为会透支一点呢,结果上面显示为0,我很高兴,这次又过去了。过了两天,又收到了基本账户的对账单,我发现有一天的余额为负,说明这天透支,透支额就几百块。可为什么在透支账户里不显示出来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而且还收了我们四十块钱,说明发生了跳票,我这时心里期盼的就是千万不要跳政府的票。
过了几天,答案来了,我接到省税务局的一封信,说你们的支票跳票,必须立即缴清税款、利息和罚款。我拿到信头都大了,赶紧上银行理论。那个越南投资顾问倒是慷慨,二话不说,立马就把四十块钱的跳票罚款抹了。解释说,基本账户和信用账户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账户,如果没有你的指令,银行也不会动用。我哭笑不得,如果在我能知道我什么时候缺钱,我何必用你的钱,自己拿点钱存上不就完了吗?如果不能实现自动转账,我要你的信用干嘛使?
那个顾问一听我这么说,就说,如果你想的话,我可以给你把两个账户关联起来,实现自动转账。我说那敢情好。心里却用最恶毒的语言把她问候了十八遍,早干嘛去了?
这一次折腾,省和联邦的罚款加利息有五千多,从CIBC省下的钱都交给政府了。
今年四月份,我们进货比较多,销售却还是在淡季,资金又出现紧张,再一次出现透支。我们总共有两次透支,一次四百多,一次六百多。到了月初,来了对账单,显示用了1098加元,收费五块多。
五月份的对账单我没见到。
六月份的来了,我又一次被激怒了:我们透支的那一千多还在账上挂着,月月还收我的利息。那个越南人渡假去了,我找的是另一个意大利人顾问。我先请他赶紧把贷款还了。他还问我:还多少?利息也还吗?我说,全部,都还,我不想下个月账单上见到任何收费。然后,我问他为什么不替我还钱?他说,我们不知道你到底想不想还钱,想还多少。我请他设置成自动还账,一旦基本账户有钱立即归还。他说系统没有这个功能。我说我们以前在CIBC也透支,人家就是这么设置的。
我绝望了,多么愚蠢的破银行呀。想当初在CIBC没有人告诉我们什么,可是他们的系统所作所为和我们希望的一样,是真正地为客户着想,实现顾客利益的最大化;而这个银行也同样没人告诉我们什么,每次我们都要花钱买来知识,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蠢的银行,他们的目标就是实现银行的利益最大化。
我想起两个月前的一件事来。一次,一个南美的新移民找我还钱,跟我说他到隔壁银行换钱,一张十块换成俩五块。柜台问,你有这儿的账户吗?他说没有。结果递过来八块钱和一张两块钱的收费收据。
一分钱一分货,一点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