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健康和个人财务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2010/12]
- 10种让你活到100岁的强力营养剂 [2010/01]
- Part 2: 绿茶的益处,绿茶具有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 [2011/01]
- Part 1:绿茶非常有益健康。一杯绿茶(含有多酚类抗氧化剂10-40毫克)的抗氧化作用比一 ... [2011/01]
- α-硫辛酸在德国被批准作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Part 1) [2011/01]
- 女性忧郁症盛行率是男性的两倍(来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1/02]
- 中老年人减肥 一步步来 (来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1/02]
- 追求健康快乐的老年 (来自联合早报) [2011/03]
- 医生受到的教育是要对疾病感兴趣而不是健康,公众受到的教育是健康就是疾病的康复 [2010/12]
- 沒有健康就沒有自由 [2010/12]
- 长寿是由70%的生活方式+25%的遗传+5%的运气所决定 [2011/01]
- 减轻体重 预防肌肉骨骼疾病 (来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1/02]
- 健康就是財富 [2010/12]
- 防治冠心病新知 作者:陈淮沁 (2011-03-17) [2011/03]
- 2030年患者料超过四亿人 半数二型糖尿病患在亚洲 (来自联合早报网) [2011/02]
- 降低胆固醇 有助免疫系统抵抗感染 [2011/03]
- 生活方式健康有助防癌 [2011/02]
- 简单健康之道:为你的日常生活添加优质健康价值。 [2007/01]
- Hello [2006/10]
他家住18楼,每两三天他就爬一次楼梯,每次坐电梯到底下一层,然后慢慢往上爬。
他受访时说,自己慢慢从50层,增加至100层,后来把自家组屋的楼梯爬了无数遍后,开始到附近的组屋爬楼梯。
张有成表示,的确有些人把爬楼梯当作运动,似乎现在也很流行这种不花钱的运动方式,不过爬楼梯每个人各有心得,爬多少层也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
他说,组屋一层约有12个阶梯,一般来说,每天爬50层以上才算有效果。他刚开始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节奏爬楼梯,爬到25层楼后再坐电梯到底下一层,重复爬上几次,坚决“只往上走,不往下走”。
张有成说,自己担心运动伤害,因此爬楼梯前请教过当教练的朋友,所以才决定只往上爬,不往下走楼梯的策略。
坚持,就看得到成果。不知是不是爬楼梯带来的好处,以前时不时一个月就感冒一次的他,现在抵抗力增强了,高血压也改善了;五年来,他的体重慢慢从78公斤减少到67公斤。
“人家减肥还要算好卡路里来减,”他说:“我白天上班,晚上晚餐后大概9点,就和太太约好一起爬楼梯,爬半个小时,然后冲凉睡觉,睡得特别香。”
尝试不一样的运动
张有成有时把女儿也一起拉上,一家三口边爬楼梯边话家常,反倒成了“家庭沟通时段”。
问他爬楼梯有没有什么秘诀,可以让总把“没时间”挂在嘴边的白领学到点窍门,张有成笑说:“爬楼梯要看各自的心得体会,有时我会去跑步,一跑就是8公里,星期天会和太太一起去骑脚踏车,要健康就得尝试做做不一样的运动。
“你觉得固定一个时间爬楼梯麻烦?其实平时坐地铁时,不搭电动扶动,自己走台阶上来也行,每天大概爬七八百级阶梯也算是一种养身之道。”
![]() |
一般人从30岁起,肌肉平均每年萎缩1%:为了不让肌肉萎缩,自己每天走楼梯搭地铁。——蓝秉汶(保健促进局前局长) |
不让肌肉萎缩
事实上,爬楼梯近几年来已蔚然成风,保健促进局前局长蓝秉汶早前接受本地媒体访问时就曾说,为了不让肌肉萎缩,自己每天走楼梯搭地铁。
他说,一般人从30岁起,肌肉平均每年萎缩1%:“想想几十年后肌肉萎缩20%就很可怕了!”
他的下属说,看不到局长搭电梯,楼梯走道上倒是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蓝秉汶以前的办公室在保健促进局的6楼,爬一次就是180级阶梯,他每天上上下下好几趟。
“我们的楼梯走道还安装风扇,这样比较通风,希望更多员工改走楼梯。”
他笑说,爬楼梯是自己从小养成的习惯:”有时走楼梯比搭电梯还要快,所以开会我都不会迟到。”
爬楼梯运动 50岁以上先做身体检查
新加坡医疗集团(Singapore Medical Group)关节和软骨手术中心医务总监李文龄医生受访时表示,爬楼梯是一项有氧运动,强健心肺。
不过50岁以上的人若要把爬楼梯当作一项运动的话,则必须在进行任何有氧运动前找家庭医生做检查。如果本身有膝盖疾病的患者,他则提醒不适合把爬楼梯当作运动来看。
李医生解释说,爬楼梯时,额外的压力作用于位于膝盖骨和大腿骨之间的髌股关节上,因此要是有膝盖毛病的患者再去爬楼梯,则会让病情更加恶化。
膝盖病患有年轻化趋势
有数据显示,膝盖疼痛给社会带来的医药保健负担和经济损失,单在美国就达到每年650亿美元(约845亿新元);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估计将达到950亿美元。
![]() |
爬楼梯是一项有氧运动,强健心肺。但爬楼梯时,额外的压力作用于膝盖骨和大腿骨之间的髌股关节上,因此有膝盖毛病的患者再去爬楼梯,则会让病情更加恶化。——李文龄医生 |
李医生说,以前常看到60岁以上的人患膝盖骨关节炎,但过去十年,前来做膝盖治疗和换膝手术的患者有年轻化趋势,好些都是50岁出头的病患。
他认为这个现象或许和越来越多人从事激烈运动有关,诸如跑步、滑雪、足球、橄榄球、篮球等运动,都有可能造成运动伤害,给膝盖“施压”。
此外,肥胖也是一个膝盖关节炎的发病风险因素。
李医生指出,年长者软骨内的水分和蛋白质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软骨承受压力的能力也降低,因此老年人的软骨比较容易“憔悴”。
而年青患者喜欢从事激烈碰撞性质的运动,因此容易拉伤韧带,半月软骨也容易受伤。
如何治疗膝盖疼痛问题,得看患者是拉伤、肌腱炎、软骨或是韧带受伤;可以通过服用镇痛药、物理治疗、关节镜手术、软骨修复或换膝手术诊治。
陈瑞珍(62岁,护士)的膝盖疼痛是20多年的老问题了,一开始左膝盖痛,后来慢慢转移到两个膝盖都痛,因为怕做手术,多年来靠吃止痛药缓解疼痛。
“有时痛,有时又不太痛,医生说最好不要爬楼梯,但上班时经过天桥,大约有20多个阶梯,往上爬没问题,但向下走就需要跳,否则就很痛。”
因为膝盖的问题,陈瑞珍不太喜欢出门作客,也不喜欢旅行,因为想到出游,就觉得是件麻烦事。
之后,她看到母亲的两个膝盖做了换膝手术,近20年来没问题,她逐渐对换膝手术增加了信心。
2008年12月她先后动了两次手术,把左膝盖和右膝盖都“换”了。除了手术后胃口稍微有些下降,手术后头几个月需要吃止痛药,现在她已能如常行走、爬阶梯也没那么吃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