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出生证是什么样的? [2012/07]
- 赵皓阳:失传的屠龙术:勇士变成了恶龙怎么办? [2018/09]
- 又一个“吴京华” [2008/12]
- [网文摘录]李志绥的神秘之死——为何被中情局谋杀? [2018/02]
- 转贴:年薪50万美元在纽约的悲惨生活 [2009/02]
- [网摘] "唐朝明光铠"...模型 [2010/04]
- 我所喜欢的女人 [2007/04]
- [网摘] 站桩 - 四平大马步桩 [2010/08]
- [网摘]西洋名画,霍尔班《法国大使》 [2012/04]
- 网摘:【陈光标:对慈善捐赠的认识】 [2009/04]
- 那些鲜为人知不应忘却的抗战细节 (萨苏) [2014/12]
- 亦舒文摘 - 五十句话 - 转贴 [2009/04]
- 转贴:郭德纲的一定场诗 [2008/12]
- 鲁迅:论辩的魂灵 [2018/03]
- 阿根廷输了,我的世界杯结束了 [2010/07]
- 网摘:俗话说的好,好?! [2009/08]
- 网摘:如果你的女人猫性消失了,说明她要离开你了 [2009/06]
- 何以共产党竟容许如此是非颠倒的电影上映? [2009/09]
- 网摘:一个解放军副团职军官09年4月涨工资后的工资单 [2009/05]
- 我干了,你随意 [2009/12]
- 俺媳妇的梦想...之一 [2009/11]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009/09]
- 网摘:老婆 - 未知作者 [2009/12]
- 生气有啥用? [2009/08]
- 对于劝离用户的不同意见 [2009/03]
- 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2009/01]
- 为什么很多人没有人味? [2009/08]
摘自文学 city - 书香之家
***********************************************
这两天网上常有柴静的文章出现,就热点新闻,跟踪议论,表达观点。读后不禁思想不已,感慨颇多:在浮躁的媒介,还有这等的冷静与深刻,着实令人在混浊中看到了清流,在阴霾中看见了亮光,在人云亦云的是世俗里,还有这样卓尔不群的新闻人。
发生在广东宝安的联防队员强奸民女案,别人看到的是那个受害人老公很窝囊,而她想到的是不可以先入为主地就这么认定,并以此来谴责他。 而是应该弄明白他为什么惧怕,当中的因果要了解清楚。
当记者们一窝蜂地涌进受害人家里的时候,她为受害人痛心疾首,忿忿不平。她的话,言之灼灼,掷地有声:
“他们夫妇来自农村,可能不知道媒体强行进入私宅涉嫌违法,不知道报道中对性犯罪的受害人必须给予隐私保护,避免二次伤害的新闻伦理,也不知道即使在庭审阶段也需要对此类案件进行非公开审理。这样一个新闻,被毫无尊严地,粗暴地曝光于他们的邻居,父母,孩子面前。……是的,这是一场羞辱,但不是他们的。”
保安事件不仅暴露了国内社会问题的冰山一角,也暴露出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的不堪。难怪能发生某刊物激怒孔庆东教授的事情。如果网络报道无误的话,那篇采访提纲等同于是对孔教授的公然挑衅与辱骂。为此孔教授忍无可忍地以牙还牙是有道理的。
实际上“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比成灾。”看今日之中国,各种矛盾交织,重重危机四伏,其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在转型时所必然发生的产痛,可是一些不良记者的行风作浪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上蹿下跳,唯恐天下不乱。
刚刚离任的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在参与美国下界总统初选的电视辩论上,就直言不讳,语言相当露骨。居然公开宣称要利用美国政府在中国内部的内应、网民和年轻人搞垮中国,只有这样美国才能重振经济,保住世界霸主地位。
这个小丑式的政客所说的内应是谁?不能不令人警醒与深思。帝国主义的亡我之心不死,自八国联军始,至今没有改变。人们没有理由不相信,那些善于妖言惑众的媒体和它的从业者,决不是人民的良心与代言人。
柴静在进入央视,进入观众的视野之前在湖南主持过三年的电台节目,在《夜色温柔》栏目里,她总是以“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为开头语。经过多年的学习与磨砺,如今的柴静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知名度甚高的新闻人。但唯一不变的是,她还是那根小小的火柴,孜孜以求地发出那微弱却是晶莹的光亮。
2009年9月,柴静参加了北京女记者协会的讲演比赛,荣获了特等奖。她的这个演讲只有不到6分钟的时间,可是却讲了四个故事,个个生动感人,在最后只用了相当于上面一个故事的篇幅,作了总结,在一串令人震撼的排比句中,柴静是这样结束讲演的: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力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法理、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柴静的心由此可鉴。所以柴静才能这样的自我定位:记者不仅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的真相。她又说:假如没有对人的真正的关切,就不能成为记者;假如仅仅停留在对人的关切,而不是对问题的求解上,就不会成为一个好记者。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
深刻如柴静者很多,良知如柴静者也不少,可是清澈清醒如柴静者却不多,坚持坚韧如柴静者则也不多。从她年轻有为的从业历程中,我们看见这个瘦弱的女子,有着坚强的信念与信心。从她勇敢地在第一线与非典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采访起,人们就不曾怀疑过她是一个忠于职守的新闻人,有着对祖国对同胞发自内心的挚爱。
如今,我们又在她的一系列文章与电视节目中,感受了她的精神与力量。她的存在实在是中国新闻传媒界的一个巨大的亮点与希望。火柴不大,可是作用很大。它能够点亮灯火,驱逐黑暗,带来光明。柴静就是这样一个坚持不断,在人们的心中,用良知与深刻点亮灯火的人。……
相关链接:
http://**/chjguancha (柴静博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0NTcwNzg0.html (柴静演讲youku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FtukTxfyLc (柴静演讲,youtub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