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出生证是什么样的? [2012/07]
- 赵皓阳:失传的屠龙术:勇士变成了恶龙怎么办? [2018/09]
- 又一个“吴京华” [2008/12]
- [网文摘录]李志绥的神秘之死——为何被中情局谋杀? [2018/02]
- 转贴:年薪50万美元在纽约的悲惨生活 [2009/02]
- [网摘] "唐朝明光铠"...模型 [2010/04]
- 我所喜欢的女人 [2007/04]
- [网摘] 站桩 - 四平大马步桩 [2010/08]
- [网摘]西洋名画,霍尔班《法国大使》 [2012/04]
- 网摘:【陈光标:对慈善捐赠的认识】 [2009/04]
- 那些鲜为人知不应忘却的抗战细节 (萨苏) [2014/12]
- 转贴:郭德纲的一定场诗 [2008/12]
- 亦舒文摘 - 五十句话 - 转贴 [2009/04]
- 鲁迅:论辩的魂灵 [2018/03]
- 阿根廷输了,我的世界杯结束了 [2010/07]
- 网摘:俗话说的好,好?! [2009/08]
- 网摘:如果你的女人猫性消失了,说明她要离开你了 [2009/06]
- 何以共产党竟容许如此是非颠倒的电影上映? [2009/09]
- 网摘:一个解放军副团职军官09年4月涨工资后的工资单 [2009/05]
- 我干了,你随意 [2009/12]
- 俺媳妇的梦想...之一 [2009/11]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009/09]
- 网摘:老婆 - 未知作者 [2009/12]
- 生气有啥用? [2009/08]
- 对于劝离用户的不同意见 [2009/03]
- 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2009/01]
- 为什么很多人没有人味? [2009/08]
位于广州的《南方周末》系党报,理应作为党的喉舌,这是最起码的道义和职业操守。《南方周末》曾经豪情万丈,为推动中国的进步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不过后来《南方周末》的立场似乎有所变化,这么多年来这家报纸的表现却让无数的中国民众感到失望。究竟是什么在悄悄地改变着这家报纸?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在抛弃《南方周末》,但这家报纸依然有一些铁杆的支持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些媒体人在微博上喊出了“守护南周”的口号,中国的某些媒体人再一次向我们表演了他们玩煽情玩悲情的才华。
像这次《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辞被广宣部更改,这件事在民间看来根本就不值一提,作为党报应无条件接受党宣部门的领导,这才是合理的逻辑。拿老板薪水当然就得听老板的,有哪一个为老板打工的员工没有委屈呢?老板当然也可能会做出错误决策,但员工作为执行者是不需要承担决策责任的,这也是游戏规则中的一种公平。
像在美国,犹太人控制了美国许多重要的媒体,老板就是犹太人,如果哪位记者不听犹太人老板的话,随意炮轰以色列,那么结果就是犹太人老板让不听话的记者滚蛋,根本不会理睬记者的哭哭啼啼。
媒体人在寻求外界理解的时候,也应当多想想自己是否理解了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一篇可能涉及到政治不正确的新年献辞文章,当然不可能被广宣部放行。但南方周末的媒体人都在放假中,可能还不大愿意配合修改,这种情况下你让广宣部怎么办?一篇不负责任的文章在广宣部的眼皮底下出炉,最终被问责的只能是广宣部。媒体人就知道哭哭啼啼地撒娇,有谁考虑过广宣部的处境?
我觉得南方周末的媒体人也应当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走入死胡同。广宣部改了文章,确保了某种政治正确,无论对广宣部还是对南方周末的媒体人,其实都是有好处的。如果广宣部改错了,责任问题当然会由广宣部完全负责。但如果广宣部放行了一篇不合适的重要文章,不但广宣部会被问责,南方周末的当事人同样会被问责,谁也跑不掉的。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理论上讲,广宣部应当通过正常的流程。但碰到事发突然,必须马上采取行动时,若再苛求流程必须正确,那无疑是一种书呆子气了。广宣部未必不知道流程的重要性,但在当时情况下,广宣部能做的选择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更何况这未尝不是对南方周末媒体人的一种保护。所以作为媒体人,应当能够理解这样的事情,如果连这一点委屈都受不了,何不离开这个体制?
但这次南方周末编辑部却在微博上将这件事情给捅了出去,这是非同寻常的行为,背后必有蹊跷。广宣部和南方周末是在党宣系统中的上下级关系,有什么问题不能通过这个系统去解决呢?况且下级必须服从上级,这是纪律,也是游戏规则的需要。下级公开向上级叫板,等于是将上级逼到墙角,这种公开叫板的结果要么双输,要么一输一赢,恐怕几乎不可能会出现双赢的结果。
有些人拿广宣部的“大禹治水发生在2000年前”的错误来说事,我看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根本就是枝节问题的笔误,有几个人能搞清楚大禹治水发生在哪一年的?就算写错了又有多大的关系?又不是在考试。
就南方周末原文提到的“中国梦,宪政梦”,我对此是有不同观点的。人民大众的“中国梦”应该是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对人民大众来说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中国梦,有了共同富裕,人民大众才能获得真正的尊严。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精英人士无视人民大众的“共同富裕”梦想,却将自己的“宪政梦”包装为“中国梦”向民众兜售,我看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南方周末叫板广宣部的事件很可能会升级,南方周末的支持者正在积蓄反扑的能量,广宣部能否顶住舆论压力将成严峻考验。南周事件的爆发看似偶然,实质必然。广宣部应以此为契机,大力整顿党刊媒体吃里扒外的妖风。
总之,好事可能会转化为坏事,坏事同样有可能会转化为好事。重要的是事在人为。
中国另一家官方报纸《环球时报》在第一时间就对南方周末叫板广宣部的事件写了一篇评论文章,我基本上赞同这篇文章的观点。这篇评论中讲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作为中国的媒体人必须理解中国的现实,不应追求不切实际的新闻浪漫。
比较《南方周末》和《环球时报》,虽然两者都是党报,都是中国的官方报纸,但传递出来的政治色彩却大不相同。也因此,外界将《环球时报》视作中国的官方报纸,却很少将《南方周末》视作中国的官方报纸。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南方周末》把“言论自由”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却在自己的报纸上搞“一言堂”,在这家报纸上你几乎看不到左派人士的文章。这家报纸似乎把他们心目中的“异见人士”统统给封杀了。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南方都市报》身上,这家报纸同样不会邀请左派人士在该报开设专栏文章。
而《环球时报》虽然不喊那些华丽的“言论自由”口号,却显得更有胸怀和更有气度。在《环球时报》你既能读到左派人士的文章,也能读到右派人士的文章。《环球时报》崇尚百家争鸣,因为只有百花齐放才是春。
最后希望《南方周末》和广宣部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沟通,相互取得谅解。虽然我会就一些公开时事话题展开评论,但我的基本原则就是不卷入中国政治。如果这件事情上升为一个政治事件,那么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冷静观察和冷静思考,不会选择站队。在我看来,政治问题应当交由那些有政治才华的政治家们去讨论解决。
最后我想说一句:有境界才有胸怀,有胸怀才有气度。谨以此与看到此文的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