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出生证是什么样的? [2012/07]
- 赵皓阳:失传的屠龙术:勇士变成了恶龙怎么办? [2018/09]
- 又一个“吴京华” [2008/12]
- [网文摘录]李志绥的神秘之死——为何被中情局谋杀? [2018/02]
- 转贴:年薪50万美元在纽约的悲惨生活 [2009/02]
- [网摘] "唐朝明光铠"...模型 [2010/04]
- 我所喜欢的女人 [2007/04]
- [网摘] 站桩 - 四平大马步桩 [2010/08]
- [网摘]西洋名画,霍尔班《法国大使》 [2012/04]
- 网摘:【陈光标:对慈善捐赠的认识】 [2009/04]
- 那些鲜为人知不应忘却的抗战细节 (萨苏) [2014/12]
- 亦舒文摘 - 五十句话 - 转贴 [2009/04]
- 转贴:郭德纲的一定场诗 [2008/12]
- 鲁迅:论辩的魂灵 [2018/03]
- 阿根廷输了,我的世界杯结束了 [2010/07]
- 网摘:俗话说的好,好?! [2009/08]
- 网摘:如果你的女人猫性消失了,说明她要离开你了 [2009/06]
- 何以共产党竟容许如此是非颠倒的电影上映? [2009/09]
- 网摘:一个解放军副团职军官09年4月涨工资后的工资单 [2009/05]
- 我干了,你随意 [2009/12]
- 俺媳妇的梦想...之一 [2009/11]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009/09]
- 生气有啥用? [2009/08]
- 网摘:老婆 - 未知作者 [2009/12]
- 对于劝离用户的不同意见 [2009/03]
- 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2009/01]
- 为什么很多人没有人味? [2009/08]
纳萨尔派简介:印度纳萨尔派武装印度的纳萨尔派(Naxalites),是印度毛泽东主义革命武装的一支,之所以被称为纳萨尔派分子,因为这支毛泽东主义者革命武装1967年首先在西孟加拉邦一个叫纳萨尔巴里的村庄开始)。纳萨尔派是近年比较活跃的一支南亚革命武装,其革命活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涉及的地区也越来越广。印度12个邦的125个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纳萨尔派毛泽东主义者活动的影响。 据印度政府估计,这支武装作战人员上万,支持者则无法统计,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最具实力的反政府革命武装。纳萨尔派毛泽东主义者所到之处,驱逐恶霸地主及其私人武装,把土地和粮食分给农民,推行男女平等,通过枪杆子来确保当地农产品的价格,从而保证了当地穷人的收入。它赢得了居住在印度偏远的丛林地区,生活最贫穷的民众的强烈支持。在这里,根本就没有电,更不用说电脑了。(来自百度百科)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月8日报道,印度警方称,该国军方7日与毛派反政府武装组织在位于东部的恰尔肯德邦发生交火,造成7名军警死亡,至少9名军警受伤。
贾坎德邦警察厅长拉思透露,武装分子共袭击了50名安保人员,双方交火持续了7小时。7名死亡军警的尸体已被运走。
图左为2006年3月,加尔各答,毛派支持者举着印有毛泽东头像的旗帜参加反美游行。 图右为2004年7月,海得拉巴,毛派武装领导人在烈士纪念碑上高喊口号,举行反政府集会
盘踞在印度中部和东部多个邦的毛派反政府武装分子,自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武装叛乱活动,被印度总理辛格称为“国内安全的最大威胁”。
2009年6月,印度警察在中部恰尔肯德邦遭遇毛派共产党游击队埋下的地雷,至少11名警察与安全人员死亡,重伤六人。与此同时,毛派共产党还在偏远地区建立了共产主义政权。报道说,毛派共产党主要集中在印度中部的切蒂斯格尔邦、恰尔肯德邦和安德拉邦,武装成员据说有3万人左右。成员以城乡贫困激进青年为主,经常袭击政府军警,勒索工程包商,甚至在若干偏远地区成立税收、司法等“行政机构”,俨然地方政府。
毛派拥有完整的指导武装斗争的理论框架。2007年1月,其在秘密召开的全国第九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指导该党今后工作的5个纲领性文件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曾多次公开表示,毛派共产党叛乱问题已成为印度内政安全最大的威胁,要求中央与地方政府合作解决此一问题。
印度毛派简介
印共毛派革命始于1967年,以西孟加拉邦的下层阶级为获得土地而暴动袭击地主为发端,事发村庄“纳萨尔巴里”遂成为毛派的别名。这被看成印度人民战争的一个转折点。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春雷隆隆”(a peal of spring thunder,意译),对这一起义给予高度评价。毛派的纲领是解放没有土地的贫农和低种姓阶层,实现印度社会的变革。
1969年,以武装起义为斗争手段的印共(马列)成立,但不到两年,这个政党就分裂了在整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印度毛派支离破碎,但是坚持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和人民战争理论,仍然是他们的共同点。直到1993年4月11日,读者在《印度时报》上又读到了一段文字:“极左分子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有明显的回潮趋势。”
1993年开始,印度绵延的贫困山区为毛派提供了舞台,他们的势力也从原来的4个邦扩展到印度28个邦中的13个邦。1992年,印度前总理拉奥诚恳地向民众道歉,认为政府始终没有解决好土地改革的问题,而相关的承诺其实早在独立前就已经做出。此后,一个选举接一个选举,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并为因此改善。而毛派的核心目标——土地革命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大资本。在印度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印度农民的自杀率近年来也扶摇直上,社会分化加剧。印度国内贫富分化极其严重,有人形象地形容,印度10.5亿人口中有80%以上生活在“牛车经济”中,连自行车都买不起;另有15%的人生活在“两轮车经济”中,他们买得起小型摩托车;只有2%的人生活在“飞机经济”中,他们独占了印度经济“奇迹”的成果。
印度官方公布的印共(毛主义)游击队活动范围
印度毛派领袖相信,毛泽东主义是马列主义的发展,而他们的理论变化是,不再用上所有的力量去打赢一场战争,而是一边采取偷袭战术,一边巩固自己的根据地,毛泽东的游击战争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很深。
在许多地区,毛派游击队已经取代政府来管理当地,并依靠税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比如恰蒂斯加尔邦的丛林里盛产竹子,毛派就向往来于丛林的竹子商人收取赋税,并要求当地的道路建设公司同样为之。而当政府带领军队来到山区清剿毛派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受到当地农民的保护。印度毛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建立了严密的地下组织,这使得不了解当地情况的军队和警察很难对他们有所行动。
进入新世纪后,面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由印共(马列)分裂出来的几个主要党派均希望能重新合并,以带领农民运动走出低谷。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9月,印共(毛)正式成立,由贾纳帕蒂出任总书记。
印共(毛)甫一成立,便显露出凌厉的攻势。其采取的第一个比较大的行动是在北方邦金道利县进行的伏击战,共打死19名警察。之后,类似的袭击活动就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
2005年11月,1000多名毛主义分子袭击了比哈尔邦的杰哈纳巴德监狱,释放了大约350名毛主义囚犯,其中包括该党领导人之一的A.卡努,并抢走了几百条枪和大量弹药。这一年印共(毛)共发动了1608起暴力事件,造成了566人死亡。2006年印共(毛)发动的暴力事件次数虽略有下降,为1509次,但造成的死亡人数却上升了,为678人;2007年其发动的暴力事件又有所增加,为1 565起,造成了696人死亡。2008年印共(毛)进一步加大了袭击力度。2月,毛主义分子袭击了奥里萨邦一座警察训练学校兼军火库,打死了10名警察,抢走了一批武器弹药;6月,警方特种部队在渡江追剿毛主义分子时遭遇袭击,有3 9名特种部队官兵溺亡;7月,一辆满载警察特种部队人员的装甲车触雷爆炸,乘员24人悉数丧生,地雷系由毛主义分子埋设。
随着袭击活动的不断增多,印共(毛)控制的地盘也迅速扩大。在2003年末,印度只有9个邦 55个县处于各个毛主义派别的影响之下,但到了 2004年,这一数字增加到13邦156县。目前,印共(毛)已在28个邦中的16个邦拥有了自己的活动范围,在600个地区中的165个地区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其活动范围从印度与尼泊尔的交界处一直延伸到印度的西海岸,影响面积达9.2万平方公里,处于其影响下的人口更是多达1.8亿——也就是说印度每 6个人中就有1 个人生活在印共(毛)的“红色旗帜”之下。
据估计,印共(毛)的武装人员有2.5万人,在村一级的外围成员有5万人,拥有的武器超过了2万件,大多是步枪、冲锋枪和火箭弹。
印共(毛)并非只是一介草莽。它有着完整的指导武装斗争的理论框架。2007年1月,其在秘密召开的全国第九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指导该党今后工作的5个纲领性文件——《高举马列毛主义的光辉旗帜》、《党纲》、《党章》、《印度革命的战略和策略》以及《关于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决议》。
在《党章》中,印共(毛)决心以“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作为其指导思想,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印共(毛)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划分为3个阶段:近期目标是建立一个紧凑的红色革命区域,这个区域从尼泊尔边界到比哈尔邦再到安得拉邦,同时寻求人民民主;中期目标是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在印度继续开展已在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以“间接统治、剥削和控制”为形式的新殖民主义;终极目标是通过长时间的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