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出生证是什么样的? [2012/07]
- 赵皓阳:失传的屠龙术:勇士变成了恶龙怎么办? [2018/09]
- 又一个“吴京华” [2008/12]
- [网文摘录]李志绥的神秘之死——为何被中情局谋杀? [2018/02]
- 转贴:年薪50万美元在纽约的悲惨生活 [2009/02]
- [网摘] "唐朝明光铠"...模型 [2010/04]
- 我所喜欢的女人 [2007/04]
- [网摘] 站桩 - 四平大马步桩 [2010/08]
- [网摘]西洋名画,霍尔班《法国大使》 [2012/04]
- 网摘:【陈光标:对慈善捐赠的认识】 [2009/04]
- 那些鲜为人知不应忘却的抗战细节 (萨苏) [2014/12]
- 亦舒文摘 - 五十句话 - 转贴 [2009/04]
- 转贴:郭德纲的一定场诗 [2008/12]
- 鲁迅:论辩的魂灵 [2018/03]
- 阿根廷输了,我的世界杯结束了 [2010/07]
- 网摘:俗话说的好,好?! [2009/08]
- 网摘:如果你的女人猫性消失了,说明她要离开你了 [2009/06]
- 何以共产党竟容许如此是非颠倒的电影上映? [2009/09]
- 网摘:一个解放军副团职军官09年4月涨工资后的工资单 [2009/05]
- 我干了,你随意 [2009/12]
- 俺媳妇的梦想...之一 [2009/11]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009/09]
- 生气有啥用? [2009/08]
- 网摘:老婆 - 未知作者 [2009/12]
- 对于劝离用户的不同意见 [2009/03]
- 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2009/01]
- 为什么很多人没有人味? [2009/08]
作者:菩提道次第
***************************
这个本来发在仗剑里面,人太少了,在这里同步发一个
也谈谈我对武学最高境界的想象吧
首先谈谈内力的问题
前面在天涯里面有一个帖子谈到内力是通过协调体内的肌肉以最合适的方式把所有肌肉的力量在一个最短的时间内采用一种类似于寒战的方式集中在一点发出来,当时我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还赞扬了一轮
现在仔细想来,内力不是单纯的肌肉力量,而是在气,或者说精神力集束的爆炸性发作的前提下产生的一种能够在人体内部传递并且逐步加成的力量运用方式
普通人的肌肉反应速度在秒这个数量级上下,爆发力训练最有成效的应该算是铅球选手了,这个是典型的通过外家方式训练出来的最接近内家发力方式的运动形式,考察专业铅球运动员的发力过程:
铅球放在肩膀上
中等速度半蹲下来,积累一定的反弹力量
有力腿55度角发力,借助积累的反弹力量将身体加速
腰部扭动,形成一个旋转加力
最后才是三角肌和胸肌,三头肌发力,把已经加到很高速度的铅球形成接近最终速度
前臂肌肉带动手腕快速翻动,形成最后加速,铅球出手
整个发力过程在1-2秒左右,这个过程中的力量没有在身体当中传递,而是转化成动能,最后把这个动能当中不到30%的能量传递到铅球上面,你看专业铅球运动员铅球出手之后控制身体的费劲就知道了,一般专业铅球运动员的体重都在一百公斤以上,很大的动能最后变成了这个巨大身躯的跃起和旋转
铅球重量7.26公斤,世界纪录是 巴恩斯 美国 23.12 米
铅球飞行的距离的决定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运动员从推开始加在铅球上的力量的大小,一个是这个力量的作用时间,背推法的成绩好的原因是加大了受力距离,变相的加大了力量作用时间,实际上就是增加了腰部在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加力过程
这个例子在说明问题的时候还是很合适的,我们换个角度想,铅球是7.26公斤,能搞出去23米远,那么,换成70公斤的人体[可以算是一个不瘦弱的壮年男子了],在理想条件下飞出去三四米还是没有问题的,这里的理想条件是指能够传递到铅球上的功可以完整地传递到人身上,一个简单的模拟就是把铅球的重量增加到70公斤,提供一个良好的抓握方式,然后采用类似的方式推
好了,通过这个非常不严谨的推理,我们可以知道,采用外家发力方式的顶点是能够把人打飞三米远,但是事实上这个是通过一个长达2秒钟的作用过程‘推’出去的,完全不合战斗要求,但是,这个推理证明了肌肉力量的累加可以做到发人丈外
下面讨论一下介于外家和内家之间的李小龙
李小龙的武术生涯可以大致这样概括,开始的时候是走得传统的南派不内不外的咏春路子,估计这个阶段通过站桩等等方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内力,到美国之后,就开始了内外结合的训练方式,按照我的理解,是外功为主的训练方式,没有看到李的训练体系当中强调站桩静坐等等纯粹的内家训练方式,但是我感觉李应该还在坚持内家训练,没有在任何著作当中看到或许应该是李的秘密吧
首先推断一下李的死因,如果不是暗算的话,应该是李的内气修炼出了问题,突然头疼,然后仿佛是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死亡,这个是典型的修炼内功出偏差的症状,李的内功修为应该不高,但是有一定基础,死前应该是正要突破某个关卡的时候,但是没有名师指点,加上李自身的性格过于暴虐以及急躁,所以发生偏差是很正常的
言归正传,讨论李的内外兼修的发力效果和方法
李的绝对力量不算很大,比如卧推:
用72公斤重量进行3组,每组10次卧推,再用45公斤重量进行20~30次卧推
这个还不如我,在健身房里面到处都是这个水平的,但是李的三角肌力量巨大:
伊鲁山度说曾亲眼目睹李把56公斤的杠铃水平前举并停留片刻
这个就很少见了,基本上是专业举重运动员的水准了
另外,李的前臂和手指很有必要提一下:
“布鲁斯的前臂和身体的比例是我所见的人中最大的,他不但前臂异常发达,而且还拥有一双铁拳和十只钢指,真是太可怕了”
好了,可以讨论李的发力效果了,首先讨论著名的寸拳:
他曾将一个由钢丝条编制的头盔一拳击个“坑”,而这个头盔事实上已经经受住了好几次砸击
李小龙的绝招还有他的“寸拳”(One- inch Punch)。他击出的“寸劲”可将一名体重45公斤以上的人击出相当一段距离。泛美柔道冠军海沃德·小本(Hayward Nishioka)曾领教过这种拳的滋味,每当一提起这件事他就不无伤感地说,怎么也没想到李的拳头竟如此厉害。当时他从后面抱住李,以为李动弹不了,没想到李只抽动了一下身体,回头就是一拳,小本只觉得自己飞行一段后撞到墙上再摔倒在地上,就这一拳使小本躺倒很久才恢复
这里的描述已经和内家发力效果非常接近了,发力距离极短,但是力量极大,以李的卧推成绩,能够在三厘米[实际上接触敌方身体之后应该还有一个作用长度,而就是这个力量作用长度能够把推力转化成作用在对方身上的功],或者说十厘米的力距之内让一个成年男子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很明显已经突破了前面讨论的推铅球的方式
腿部发力:
那时李刚刚把家从卡佛城搬到洛杉矶贝尔空港。在李小龙新家的院内,悬挂有两只很重的沙袋,大约有135公斤重,我几乎都移不动它,然而李对我说,‘嗨,威利,看着!’接着他就飞起一脚把它踢悠得老高,几乎碰到了天花板,然后又重重弹回来,李小龙的力量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从卧推以及三角肌的力量可以推算,李的腿部力量在专业举重运动员当中不算高的,但是这个打击效果,全世界最强的力量项目运动员也做不到[我自己踢足球,在足球场上算是腿部力量巨大的,准确出球距离可以横跨半个球场,但是踢40公斤的沙袋基本上没有大的反应,要用蹬的才能让沙袋晃起来],这个打击效果也只能用内力解释
另外的只能用内力或者气解释的现象是李的手指:
‘他最喜欢和刚认识的女性玩的游戏就是让对方全力咬他的手指,然后上面不留任何痕迹’
一根手指做俯卧撑
这些讨论证明,确实存在超过采用现代西方科技方式能够解释的发力效果,或者说打击效果,这里的李小龙不过是半个内家,大半个外家,后面讨论纯粹的内家
也谈谈我对武学最高境界的想象吧
首先谈谈内力的问题
前面在天涯里面有一个帖子谈到内力是通过协调体内的肌肉以最合适的方式把所有肌肉的力量在一个最短的时间内采用一种类似于寒战的方式集中在一点发出来,当时我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还赞扬了一轮
现在仔细想来,内力不是单纯的肌肉力量,而是在气,或者说精神力集束的爆炸性发作的前提下产生的一种能够在人体内部传递并且逐步加成的力量运用方式
普通人的肌肉反应速度在秒这个数量级上下,爆发力训练最有成效的应该算是铅球选手了,这个是典型的通过外家方式训练出来的最接近内家发力方式的运动形式,考察专业铅球运动员的发力过程:
铅球放在肩膀上
中等速度半蹲下来,积累一定的反弹力量
有力腿55度角发力,借助积累的反弹力量将身体加速
腰部扭动,形成一个旋转加力
最后才是三角肌和胸肌,三头肌发力,把已经加到很高速度的铅球形成接近最终速度
前臂肌肉带动手腕快速翻动,形成最后加速,铅球出手
整个发力过程在1-2秒左右,这个过程中的力量没有在身体当中传递,而是转化成动能,最后把这个动能当中不到30%的能量传递到铅球上面,你看专业铅球运动员铅球出手之后控制身体的费劲就知道了,一般专业铅球运动员的体重都在一百公斤以上,很大的动能最后变成了这个巨大身躯的跃起和旋转
铅球重量7.26公斤,世界纪录是 巴恩斯 美国 23.12 米
铅球飞行的距离的决定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运动员从推开始加在铅球上的力量的大小,一个是这个力量的作用时间,背推法的成绩好的原因是加大了受力距离,变相的加大了力量作用时间,实际上就是增加了腰部在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加力过程
这个例子在说明问题的时候还是很合适的,我们换个角度想,铅球是7.26公斤,能搞出去23米远,那么,换成70公斤的人体[可以算是一个不瘦弱的壮年男子了],在理想条件下飞出去三四米还是没有问题的,这里的理想条件是指能够传递到铅球上的功可以完整地传递到人身上,一个简单的模拟就是把铅球的重量增加到70公斤,提供一个良好的抓握方式,然后采用类似的方式推
好了,通过这个非常不严谨的推理,我们可以知道,采用外家发力方式的顶点是能够把人打飞三米远,但是事实上这个是通过一个长达2秒钟的作用过程‘推’出去的,完全不合战斗要求,但是,这个推理证明了肌肉力量的累加可以做到发人丈外
下面讨论一下介于外家和内家之间的李小龙
李小龙的武术生涯可以大致这样概括,开始的时候是走得传统的南派不内不外的咏春路子,估计这个阶段通过站桩等等方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内力,到美国之后,就开始了内外结合的训练方式,按照我的理解,是外功为主的训练方式,没有看到李的训练体系当中强调站桩静坐等等纯粹的内家训练方式,但是我感觉李应该还在坚持内家训练,没有在任何著作当中看到或许应该是李的秘密吧
首先推断一下李的死因,如果不是暗算的话,应该是李的内气修炼出了问题,突然头疼,然后仿佛是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死亡,这个是典型的修炼内功出偏差的症状,李的内功修为应该不高,但是有一定基础,死前应该是正要突破某个关卡的时候,但是没有名师指点,加上李自身的性格过于暴虐以及急躁,所以发生偏差是很正常的
言归正传,讨论李的内外兼修的发力效果和方法
李的绝对力量不算很大,比如卧推:
用72公斤重量进行3组,每组10次卧推,再用45公斤重量进行20~30次卧推
这个还不如我,在健身房里面到处都是这个水平的,但是李的三角肌力量巨大:
伊鲁山度说曾亲眼目睹李把56公斤的杠铃水平前举并停留片刻
这个就很少见了,基本上是专业举重运动员的水准了
另外,李的前臂和手指很有必要提一下:
“布鲁斯的前臂和身体的比例是我所见的人中最大的,他不但前臂异常发达,而且还拥有一双铁拳和十只钢指,真是太可怕了”
好了,可以讨论李的发力效果了,首先讨论著名的寸拳:
他曾将一个由钢丝条编制的头盔一拳击个“坑”,而这个头盔事实上已经经受住了好几次砸击
李小龙的绝招还有他的“寸拳”(One- inch Punch)。他击出的“寸劲”可将一名体重45公斤以上的人击出相当一段距离。泛美柔道冠军海沃德·小本(Hayward Nishioka)曾领教过这种拳的滋味,每当一提起这件事他就不无伤感地说,怎么也没想到李的拳头竟如此厉害。当时他从后面抱住李,以为李动弹不了,没想到李只抽动了一下身体,回头就是一拳,小本只觉得自己飞行一段后撞到墙上再摔倒在地上,就这一拳使小本躺倒很久才恢复
这里的描述已经和内家发力效果非常接近了,发力距离极短,但是力量极大,以李的卧推成绩,能够在三厘米[实际上接触敌方身体之后应该还有一个作用长度,而就是这个力量作用长度能够把推力转化成作用在对方身上的功],或者说十厘米的力距之内让一个成年男子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很明显已经突破了前面讨论的推铅球的方式
腿部发力:
那时李刚刚把家从卡佛城搬到洛杉矶贝尔空港。在李小龙新家的院内,悬挂有两只很重的沙袋,大约有135公斤重,我几乎都移不动它,然而李对我说,‘嗨,威利,看着!’接着他就飞起一脚把它踢悠得老高,几乎碰到了天花板,然后又重重弹回来,李小龙的力量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从卧推以及三角肌的力量可以推算,李的腿部力量在专业举重运动员当中不算高的,但是这个打击效果,全世界最强的力量项目运动员也做不到[我自己踢足球,在足球场上算是腿部力量巨大的,准确出球距离可以横跨半个球场,但是踢40公斤的沙袋基本上没有大的反应,要用蹬的才能让沙袋晃起来],这个打击效果也只能用内力解释
另外的只能用内力或者气解释的现象是李的手指:
‘他最喜欢和刚认识的女性玩的游戏就是让对方全力咬他的手指,然后上面不留任何痕迹’
一根手指做俯卧撑
这些讨论证明,确实存在超过采用现代西方科技方式能够解释的发力效果,或者说打击效果,这里的李小龙不过是半个内家,大半个外家,后面讨论纯粹的内家
古代内家高手如张三丰,少林以及禅宗高手等等,很多事迹接近神话,后面讨论最高境界的时候再讨论
先讨论一下纯粹内家发力的代表人物郭云深
先讨论一下纯粹内家发力的代表人物郭云深
郭云深号称半步崩拳打天下,半步崩拳实际上是最简单的一路拳法,大概是形意拳五行拳里面练习要点最少的一路了:
半步崩拳的动作以“三体式”站立,左脚左拳在前,右脚在后,右拳置于右肋旁,虎口向右。进步时,左脚向前蹚而进,右脚随之跟步;同时右拳内拧向前打出,虎口向上;左拳在两拳相交时收回,虎口向左,置于左肋旁。如此两脚一日堂一蹬,总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拳一出一入,接连不断,势如连昧箭,在打崩拳时,出左拳为顺步崩拳,出右拳为拗步崩拳
但是,这路最简单的跟步冲拳,在郭云深的手上施展开来,成为一代传奇,最常见的描述是
莫樱其锋,当者必飞丈外
这里也包括了‘掌力将碗口粗的白蜡杆一格即断’的“鬼八卦”焦萝夫,三战皆飞
郭云深还有两个方面的武学能力表现,一个是动作快,电光石火,人动拳到;一个是反应敏捷,‘不管对方拳棒有多快,皆能避之’,结合上他的爆发力极强的崩拳,很是风光,堪称一代大家
郭的半步崩拳,纯粹以爆发力取胜,不管你的体重,防御能力,是否练过铁布衫等等,一律一拳击飞,还有,郭的崩拳已经到了只要接触一点点,就可以击飞壮汉的地步,这个爆发力已经超过李小龙很多了,属于典型的以内家功力取胜
郭云深的内力训练方式,基本上是形意拳的最基本训练方式,和现代体育系统的爆发力训练完全两个路数,可以说,所有中国内家功夫训练体系都和现代体育的训练体系截然相反
郭的半步崩拳,纯粹以爆发力取胜,不管你的体重,防御能力,是否练过铁布衫等等,一律一拳击飞,还有,郭的崩拳已经到了只要接触一点点,就可以击飞壮汉的地步,这个爆发力已经超过李小龙很多了,属于典型的以内家功力取胜
郭云深的内力训练方式,基本上是形意拳的最基本训练方式,和现代体育系统的爆发力训练完全两个路数,可以说,所有中国内家功夫训练体系都和现代体育的训练体系截然相反
现代体育训练系统当中,对爆发力的训练强调大重量,少次数,长恢复周期,铅球和举重运动员都是这个训练方法,并不进行高强度的耐力训练,我在上海源深运动中心见过一次国家田径队的一个铅球牛人训练,作半蹲,杠铃已经被压得非常的弯了,重量在四百公斤左右,只作三四次,然后就休息三五分钟,那厮整个力量训练过程中,每组间歇都很长,用的重量都极大
现代训练体系认为,高强度耐力训练对爆发力有损害,这个是典型的外家训练方式
而郭云深的训练体系,完全没有重量训练,按照现代训练标准看来,郭云深的训练体系是一个完全耐力性的训练体系:
“郭云深自幼嗜武如命,起初虽遍投武师,行走坐卧无不用功。能然先生待客会友时,众徒均可得闲稍歇,唯郭云深恭谨侍奉不离师之左右,能然先生与友长谈时,郭云深则站定三体式,立于师之身后聆听,任攀谈良久而终无倦色。能然先生常外出访友,坐骑是一匹脚力极健的大青驴,郭云深每逢师出即在后以崩拳紧紧跟随。能然师甚为感动,乃定郭云深为衣钵弟子,悉数相授平生拳法之所得,郭云深更寒暑不易,朝夕苦练,仅崩拳每日必操万遍”
每日万遍,这个运动量基本上超过跑个一万米了,那么,是什么因素让郭云深练出来如此之强的爆发力和反应速度呢?按照现代科学训练体系的方法分析,郭云深应该被训练成一个纯粹的长跑运动员才对呀?
这个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训练体系认为,高强度耐力训练对爆发力有损害,这个是典型的外家训练方式
而郭云深的训练体系,完全没有重量训练,按照现代训练标准看来,郭云深的训练体系是一个完全耐力性的训练体系:
“郭云深自幼嗜武如命,起初虽遍投武师,行走坐卧无不用功。能然先生待客会友时,众徒均可得闲稍歇,唯郭云深恭谨侍奉不离师之左右,能然先生与友长谈时,郭云深则站定三体式,立于师之身后聆听,任攀谈良久而终无倦色。能然先生常外出访友,坐骑是一匹脚力极健的大青驴,郭云深每逢师出即在后以崩拳紧紧跟随。能然师甚为感动,乃定郭云深为衣钵弟子,悉数相授平生拳法之所得,郭云深更寒暑不易,朝夕苦练,仅崩拳每日必操万遍”
每日万遍,这个运动量基本上超过跑个一万米了,那么,是什么因素让郭云深练出来如此之强的爆发力和反应速度呢?按照现代科学训练体系的方法分析,郭云深应该被训练成一个纯粹的长跑运动员才对呀?
这个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