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8:摩洛哥(2)梅尔祖卡 -“撒哈拉”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6/7:摩洛哥(1)马拉喀什,艾提本哈杜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9:摩洛哥(3)沙漠日出 + 菲斯古城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5:马耳他(2)首都瓦莱塔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10:摩洛哥(4)菲斯 瓦卢比利斯 卡萨布兰卡 [2021/05]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11:摩洛哥(5)卡萨布兰卡 (完) [2021/05]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4:马耳他(1) 姆迪纳古城 马萨施洛克渔村 史前石庙 [2021/04]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9:威尼斯 公交船环岛游 [2021/03]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2:突尼斯城(1)新城+老城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3:突尼斯城(2)迦太基遗址+蓝色小镇 [2021/04]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8:威尼斯 圣马克广场 叹息桥 里奥托桥 [2021/03]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7:佛罗伦萨/菲冷翠 下午去威尼斯 [2021/03]
- 照片回顾:2017/10-11 哈瓦那坎昆 D1-2 哈瓦那 维达多区,艺术村 [2020/12]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6:闲逛佛罗伦萨/菲冷翠 [2021/03]
- 2020/21 d5-6-7-8-9 圣诞元旦跨年活动 长途拉练曼哈顿 [2021/01]
- 山西陕西 9。革命圣地 延安 [2015/10]
- 2016/9 绍兴二日游 1。咸亨酒店 书圣故里 [2016/09]
- 酒经沙场 - 旅途中的酒照片 [2015/09]
- 2018/8 印度六日:D3 瓦拉纳西/恒河晨浴/神庙 (后附印度史学习笔记) [2018/09]
- 8天越洋回家过年小记 [2017/02]
- 2017/9/3 上海多伦路名人街、千爱里、1933老场坊 [2017/09]
- 1。澳大利亚 - 墨尔本 [2015/08]
- 2017/12 普吉 D1 芭东海滩 海鲜市场 [2018/01]
- 2015/5/7 以色列 D8 特拉维夫老城 耶路撒冷 圣殿山 橄榄山 圣墓教堂 [2017/12]
- 2015/5/9 以色列 D10 耶稣出生地伯利恒 巴以隔离墙 最后晚餐地点大卫王墓 [2017/12]
- 2017/12 普吉 D2 海滩餐馆 海豚表演 [2018/01]
- 两颗牙 - 葡萄牙西班牙 - 8。格拉纳达 阿尔巴辛区 [2015/10]
- 2017/10/27-11/5 坎昆 哈瓦那 - D4 离别哈瓦那 [2017/11]
- 维瓦尔第VIVALDI:四季 - 冬(FOUR SEASONS - WINTER) [2017/02]
- 2015/5/3 D4 约旦 瓦迪拉姆沙漠 [2017/12]
五月八号 耶路撒冷 西墙(哭墙)苦路十四站 五月八日 (五)
连着几天活动量都不小,她俩到了六点也没有醒的意思,大概是累着了。俺自己就扛着相机出去溜达了,这时候应该街上没什么人,拍片子的好时机!
从亚美尼亚 区开始沿着跟昨天一样的方向走,区别是昨天在城墙上,今天在地上。这个点儿出来的确是没什么人,早上准备开店门儿的,送货的之类的。好像没看见什么晨练的。一路溜达到了哭墙,合着人都在这儿呢!不得不佩服犹太人的虔诚,这一大早哭墙那里就很多人了,诵经,念经,沉思,哭的,笑的,苦大仇深的,没事儿人一样的,老的,小的,中不溜的,干嘛的都有,貌似女部人少一些。哭墙分男女两部分,中间有栅栏隔着,面对哭墙男左女右。
这个哭墙是圣殿山西 边的一段石墙,犹太人认为这是他们祖先在圣殿山上建的第二座犹太教圣庙被罗马 人彻底捣毁后留下的遗迹。第一座圣庙是在公元前十世纪犹太王所罗门在此建立的,后被巴比伦人烧毁,之后在此地又建了第二座圣庙,并在公元前20年由西律王扩建,期间故事无数。里面供奉了装有十戒牌子的金箱子。公元70年罗马 人彻底捣毁了第二座圣庙,之后公元132-135年犹太人起义木有成功 ,而且被彻底赶出了耶路撒冷 流落世界各地。公元七世纪穆斯林攻占了耶路撒冷 ,在犹太圣庙的遗址上建了圣石金顶dome of rock。
重建圣庙迎接弥赛亚的到来是犹太人的的梦想。可那块地方现在是穆斯林的圣石金顶。此地为犹太人的第一圣地(犹太人传说上帝为了试探亚伯拉罕的诚心让他在这块石头上用他儿子伊萨克祭天),穆斯林的第三圣地(传说先知穆罕默德从此石此升天得到了真主的亲切接见,面授机宜)。这两家商量点事儿太不容易了!
旅店的前台
旅店的入口,正对着的就是昨晚的餐厅。早上送的面包就挂在门上。
清晨街上很幽静
圣城的月亮
耶路撒冷旧城[编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耶路撒冷旧城(阿拉伯语 :البلدة القديمة;希伯来语 :העיר העתיקה / ha'ir ha'atika)是位于现代耶路撒冷 城市内一块面积为 0.9 平方公里的区域。1860年代以前,这一区域就构成了耶路撒冷的整个城市。旧城拥有一些重要的宗教圣地:犹太教 的圣殿山 及其西墙 ,基督教的圣墓教堂 ,以及伊斯兰教 的圆顶清真寺 和阿克萨清真寺 。
传统上,耶路撒冷旧城被分为4个区域:穆斯林区、基督徒区、犹太区和亚美尼亚区。
1980年,约旦 申报耶路撒冷旧城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遗产 ,登录名称为“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墙”。1981年获得批准。1982年,约旦又要求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 名录。
亚美尼亚区:亚美尼亚区是旧城4区中最小的一个。虽然亚美尼亚人 也是基督徒 ,但是亚美尼亚区与基督徒区是分开的。基督徒区: 基督徒区位于旧城的西北角,圣墓教堂 位于该区。犹太区:犹太区(希伯来语 :הרובע היהודי, HaRova HaYehudi)位于旧城的东南部,南面是亚美尼亚区,东到西墙 和圣殿山 。自公元前8世纪起,该区几乎一直有犹太人居住。1948年,住在该区的大约2,000名犹太人被包围,被迫全体离开。该区被阿拉伯人洗劫一空,古代的犹太会堂 也被摧毁。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 中,以色列的空降部队从外约旦手中夺取该区。此后该区得到重建,到2004年人口为2,348人 ***东北角。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圣地,阿克萨清真寺位于该区域。苦路的前半部分也位于穆斯林区。
一直没太搞清楚为啥亚美尼亚在基督教里的地位,从它在圣城里单独有一席之地就意义非凡。粗略看了一下,大概得缘由是亚美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并且坚持原基督教的教义和理论体系。是基督教原始教意的忠实捍卫者。
路牌:亚美尼亚东正教管区路
圣詹姆斯教堂(建于12世纪,亚美尼亚区的主教堂)旁边有个酒吧,网友说很有特色值得一去,路过几次都是关门儿,难不成也要按门铃儿?
古老的街道,这时候出来看才有那个意思,等满街都是人了就没了这个意境
顶着盘子送面包
城墙,月亮
警察巡逻
教堂清真寺满街都是
这个虔诚的老奶奶一边看书一边念念有词儿,不时地看着清真寺比划一下
进入犹太区了,犹太区明显比别的区都干净整洁一些
路牌:犹太区街
店铺准备开张
还是早晨出来好,到处空空荡荡,拍片子清清爽爽
这也不知是个犹太人的什么地方,很多地方都有英文介绍,这个没有
清真寺犹太教堂比肩
过了安检就来到西墙广场了,玻璃罩里是个犹太人的烛台,不知是否纯金的
俯瞰西墙,金顶下面就是西墙,那个天桥是上圣殿山的通道
西墙广场上的净身水池,穆斯林拜真主前也有这个习惯。那可不,这俩本是一家人嘛!
哭墙男部。栅栏那边是女部。
对着哭墙诵经的,呢喃细语的,念念叨叨的,坐着没事人的,发愣的,不一而足。有全套黑西服革履戴宽边帽子的,有戴瓜皮帽的,草帽的。。。还有披着白单子的,头上戴着一个黑色立方形方块,方块还连着一根黑绳子绑在身上,都是出于对上帝的敬畏。。。俺带着棒球帽也蒙混过关了,呵呵。。。
以色列国旗,月亮
远处的清真寺
圣殿山墙角下的考古遗址
进入哭墙的安检分男女,男左女右
犹太人的圣经,他们叫图拉 torah。听网上犹 太人说穆斯林看见可兰经被丢在地上就去杀人,犹太人看见图拉 被丢在地上就去祈祷,有道理吗? 这兄弟俩的脾气太不一样了!
哭墙
哭墙左手边还有个室内部分
没想起来写啥俺就没去给上帝塞纸条
顺着穆斯林区回了旅店
圣城井盖儿
艺术防盗门
送来的面饼就挂在门上
阿拉伯人的装束
回了酒店吃了早饭带着她俩又出来溜达,这是圣詹姆斯教堂里面
接着溜达。各种管道,自来水?煤气?
孩纸对这个更感兴趣
又折回了西墙
西墙[编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墙,又名哭墙(希伯来语 :הַכֹּתֶל הַמַּעֲרָבִי,HaKotel HaMa'aravi),阿拉伯人称之为布拉克墙(阿拉伯语 :حائط البراق,Ḥā'iṭ Al-Burāq)位于耶路撒冷老城 内,圣殿山 山下西侧。这是环绕第二圣殿 庭院的古城墙的残存部分。在四面墙之中,西墙被认为是当年最靠近圣殿的,使它成为犹太教信仰中除圣殿山本身以外最神圣的地点。
通常认为,西墙由大希律王 兴建于公元前19年,但最近的发掘表明希律王生前并未完成此项工程。墙底部的大石块区段是于希律王时期修筑;上方中型石块区段于奥米亚王朝 时期修筑;顶部小石块区段修筑时间于奥斯曼帝国 时期之后。现存西墙总长488米,犹太人聚集祈祷的那段位在圣殿山西南端犹太区里的大广场,其他部分隐身在穆斯林区的建筑物后。
许多个世纪以来,西墙一直是犹太人祈祷和朝圣的地点。最早记载犹太来此祈祷的文献可以追溯到4世纪。从19世纪中叶起,犹太人试买下西墙和其邻近地区,但没有成功。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在20世纪早期兴起后,西墙成为犹太社区和穆斯林袖之间摩擦的原因,穆斯林担心西墙被用于犹太民族主义对圣殿山和耶路撒冷主权的宣示。西墙下的暴力行为变得司空见惯,于1930年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以解决穆斯林和犹太人对西墙所有权的问题。
1948年以阿战争 后,约旦 控制了西墙,长达19年之久都禁止犹太人前往,直到1967年六日战争 以色列占领老城。占领后三日,以色列拆掉西墙边有770年历史的摩洛哥区 (英语:Moroccan Quarter ),让犹太人有更多祈祷的空间。
实事证明,能打赢才有真理,能打赢才有生存空间!
这个出口通过一个市场,真的有些疑问这是爱好还是生意,这一天能卖点啥?
苦路[编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亚多勒罗沙(拉丁语 :Via Dolorosa),因为原本就有“受苦难的道路”的意思又译为苦路 ,是耶路撒冷旧城 的一条街道,耶稣 曾经背着十字架前往十字架受死 的路。现在的路线自18世纪确立,取代好些早期的版本***
天主教各圣堂或朝圣地皆有模仿于此的庭园或画像,信友们按照顺序,一处一处地祈祷,此祈祷活动称之为拜苦路 。
14处苦路[编辑 ]第一处:比拉多审判基督第二处:基督背负十字架第三处:基督第一次被十字架压倒第四处:基督遇见母亲第五处:外方人西满帮基督背十字架第六处:圣妇为基督拭面容第七处:基督第二次被十字架压倒第八处:背十字架的基督劝慰悲恸的妇女们第九处:基督第三次被十字架压倒第十处:基督被剥掉衣服第十一处:基督被钉十字架第十二处:基督死于十字架上第十三处:圣母怀抱基督尸体第十四处:基督被埋葬
下个节目就是走一趟苦路。这个苦路是耶稣从被判刑背着十字架走到圣墓教堂 被钉死的路,途中发生了十四件事儿,现在这十四个地方都建有教堂来纪念。话说耶稣被犹大出卖被官方拿下以后,官方知道他有些来头不想自己杀他,所以把耶稣交给了罗马 人的官想借刀杀人。罗马 官说你们犹太人自己干仗关俺神马事儿。犹太官说他说他是the king of jewish - 犹太王。这东西有两个解释,如果说是精神上的,罗马 官肯定无所谓,如果说是行政上的,这就是谋反啊!罗马 官问耶稣这个犹太王是啥意思,他也不愿意解释。所以罗马 官就按当时流行的判法,把耶稣和另外两个犯人,一个小偷还一个是啥忘了,绑到广场上示众,让路人来决定哪个该杀。guess what? 路人们选择了杀耶稣!
第一站,判刑 - 钉十字架; 第二站 官兵给他戴上了荆棘作的“王冠”取笑他,让他背上了十字架开步走;第三, 七,九站,耶稣摔倒在地;第四站,耶稣看见他亲娘;第五站,西蒙帮耶稣背十字架的地方;第六站,维罗尼卡用自己的汗巾给耶稣擦血擦汗的地方,传说擦完后汗巾上就印出了耶稣的头像,有一大堆资料在研究这个汗巾现在在哪里,请大家自学;第八站,在此碰见了虔诚的女信徒们并给她们讲道;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站,都在圣墓教堂 里,记录耶稣被脱去长袍,钉上十字架,放到停尸石板上,放入墓穴里,复活!
俺们除了第一,二站没去其他都走了,第一站在狮子 门附近,在现在的什么学校里,第二站就在街对面。俺们问清楚了没过去,俺俩不知为啥事儿杠上了。
第三站 耶稣摔倒的地点
第四站 耶稣遇见亲娘
这是在第四站的教堂里,地上的脚印据说是圣母留下的
苦路的拉丁语路牌,念法:维亚 叨唠如萨
途中要穿过好几个市场。 俺的老板前几年来了,他家是天主教,德国波兰后裔组合,还不是很认真的那种。回来以后很失望,说是由于小时候的教育,在他心目中耶路撒冷应该是个很神圣的地方。现在去看就是一个大市场,完全商业化了。很奇怪为啥俺要去,他知道俺啥都不信。俺说,都是像俺们这样的游人把耶路撒冷变成了现在这样。大概他觉得失望的地方正是其他游人想去的原因。
听他说感觉耶路撒冷太商业化了,俺就想起来耶稣当年去耶路撒冷砸人家敛钱场子的故事。他老人家要是知道现在搞得这么商业化是否又要回来了?不过俺们去的教堂好像都没有收费一说,有些教堂会收停车费,这个貌似合理。
苦路从老城的狮子门附近的第一站开始。这苦路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说法。
苦路线路图
士兵巡逻
期间还有个教堂说是圣母的出生地,不开放
集市
第五站 西蒙帮耶稣背十字架的地方
第六站 维罗尼卡用自己的汗巾给耶稣擦血擦汗的地方,传说擦完后汗巾上就印出了耶稣的头像,有一大堆资料在研究这个汗巾现在在哪里。
第七站 耶稣摔倒的地方
第八站 在此碰见了虔诚的女信徒们并给她们讲道
第九站咋没找到照片呢?下面是第十至第十四站,都在圣墓教堂 里面。今天这里就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了啊!这么小的各教堂里面其实有六个教堂,里面的地盘划分的很清楚。
圣墓教堂,耶稣遇难和复活的地方,基督教的圣地
摆在楼上的这个小梯子可是有历史说法的。圣墓教堂里有六个教会,各有各的地盘,结果还经常起纠纷,闹得风风雨雨的,到了12世纪他们闹得有些大,当时的地方长官就订了条规矩,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起,所有的地盘划分原封不动,从此不许有任何纠纷!这个梯子当时摆在那里,从那以后也就没人敢挪动它了。
看看今天这人多的!
走完了苦路,回旅店吃吃喝喝,睡个午觉。这是吃饭时拍的门口来往的人
午觉后本打算去看看圣母安息教堂 dormitioin abbey。结果走了弯路,到了教堂时人家关门儿了。晚上哭墙有什么宗教活动,满街都是犹太人穿着他们的各色礼服往西墙那边去。感觉学了好多宗教知识。。。
俺们的旅店,紧挨着雅法 门。今天也很有意思。
耶路撒冷老城墙也是联合国遗产(1981),老城自公元前好多好多年就有防御城墙,之后是毁了建,建了毁,各方大神轮流到此一领风骚,总得干点啥,不是毁就是建。现存的主体城墙是奥斯曼帝国时期苏莱曼一世下令重建被毁的城墙。建筑时间是1537-1541年。现存的城墙长4018米,平均高度12米,平均厚度2.5米,总共有34个瞭望塔,7个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