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8:摩洛哥(2)梅尔祖卡 -“撒哈拉”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6/7:摩洛哥(1)马拉喀什,艾提本哈杜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9:摩洛哥(3)沙漠日出 + 菲斯古城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5:马耳他(2)首都瓦莱塔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10:摩洛哥(4)菲斯 瓦卢比利斯 卡萨布兰卡 [2021/05]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4:马耳他(1) 姆迪纳古城 马萨施洛克渔村 史前石庙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11:摩洛哥(5)卡萨布兰卡 (完) [2021/05]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9:威尼斯 公交船环岛游 [2021/03]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2:突尼斯城(1)新城+老城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3:突尼斯城(2)迦太基遗址+蓝色小镇 [2021/04]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8:威尼斯 圣马克广场 叹息桥 里奥托桥 [2021/03]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7:佛罗伦萨/菲冷翠 下午去威尼斯 [2021/03]
- 照片回顾:2017/10-11 哈瓦那坎昆 D1-2 哈瓦那 维达多区,艺术村 [2020/12]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6:闲逛佛罗伦萨/菲冷翠 [2021/03]
- 2020/21 d5-6-7-8-9 圣诞元旦跨年活动 长途拉练曼哈顿 [2021/01]
- 山西陕西 9。革命圣地 延安 [2015/10]
- 2016/9 绍兴二日游 1。咸亨酒店 书圣故里 [2016/09]
- 酒经沙场 - 旅途中的酒照片 [2015/09]
- 2018/8 印度六日:D3 瓦拉纳西/恒河晨浴/神庙 (后附印度史学习笔记) [2018/09]
- 8天越洋回家过年小记 [2017/02]
- 2017/9/3 上海多伦路名人街、千爱里、1933老场坊 [2017/09]
- 1。澳大利亚 - 墨尔本 [2015/08]
- 2017/12 普吉 D1 芭东海滩 海鲜市场 [2018/01]
- 2015/5/7 以色列 D8 特拉维夫老城 耶路撒冷 圣殿山 橄榄山 圣墓教堂 [2017/12]
- 2015/5/9 以色列 D10 耶稣出生地伯利恒 巴以隔离墙 最后晚餐地点大卫王墓 [2017/12]
- 2017/12 普吉 D2 海滩餐馆 海豚表演 [2018/01]
- 维瓦尔第VIVALDI:四季 - 冬(FOUR SEASONS - WINTER) [2017/02]
- 两颗牙 - 葡萄牙西班牙 - 8。格拉纳达 阿尔巴辛区 [2015/10]
- 2017/10/27-11/5 坎昆 哈瓦那 - D4 离别哈瓦那 [2017/11]
- 2015/5/3 D4 约旦 瓦迪拉姆沙漠 [2017/12]
远的就不扯了,印度历史从印度河谷文明从公元前3300年开始到公元前2300年左右达到鼎盛逐渐形成了多个城市中心,具体体现在砖结构建筑,道路下水系统,多层建筑,以及一定形式的市政体系。古印度河起源于现在的巴基斯坦,后几经变迁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印度河文明到了公元前1700年时大多城市都被遗弃了。但是印度河文明不是突然消失的它的诸多元素得以一定程度的流传了下来。
古印度南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史书,可考的资料只能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左右。北边资料稍微全一些,大概能追溯到公元前1800年。但是很多资料里面的年代是相对的(比如某某王第几年,没有参照物来把那个年份转换成公元年份)历史考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间流传的故事,诗歌,宗教书籍以及周边国家关于印度的记载。基于这个情况年代的考证很困难很不准确。好在有些事件是别的国家(希腊,伊朗,中国等)的史书里也有记载的,而这些国家的历史年代是有比较详细的记载的,印度史的很多年代是这样来反推出来的。于是便有了从公元前1500年往后的历史故事。当然印度人对史诗里的东西是深信不疑地,别跟人家理论这事儿。
今天记录一段印度的开国神话。可谓剧情错综复杂,跌宕起伏,惊天地泣鬼神,让俺深深的感觉到了俺的欣赏层次很难赶上印度人的思维。
年代公元前1500-1400年。此年段众多的小王国(称作拉吉raj)林立,各家分管自家的那点事儿。每个小拉吉都有一个由皇亲国戚及名门贵族组成的长老会那么个咨询机构。有时也有女王和太后什么当掌柜的。还有些大拉吉则是那些混大了拉吉吞并了邻国而形成的。最早的印度传统是由用梵文写的摩诃婆罗多史诗,类似于荷马史诗写希腊人和特洛伊人干仗的事儿。在印度则是家族里的两支表兄弟妹们血拼。
哈斯蒂纳普尔(哈国)是德里东北边100多公里外的个地方,梵文里面提到这个拉吉的时候用的就是大拉吉。该国是个雅利安人的地盘,周围还有其他的雅利安人的拉吉,各自有他们自己的国王(拉贾raja)管理。但是这些雅利安人的拉吉多多少少都和周边的土著说非雅利安人的王国有冲突。雅利安人是从欧洲和西亚那边来的,在中亚建立了他们自己的王国然后逐渐往印度渗透,在旁遮普和印度斯坦的西北部建立了他们的小王国。 他们认为土著印度人是魔鬼和食人族,其中比尔斯人在南边山林里, 拜蛇的那嘎斯人则是从克什米尔迁徙到了恒河岸边。
哈国的拉贾(国王)三塔怒(san'ta'nu)自称是征服全印度的英雄巴拉塔(bharata)的后人。在三塔怒的长子已成年时他想娶个年轻女子为妻,可她家爹娘给三塔怒提出了苛刻的条件:1. 废除长子继位权;2. 长子不得结婚生子;3. 继位权留给她家闺女的孩子。这下子可难坏了三塔怒。可是没成想长子逼死马(bhishma)孝心满满答应了所有的条件。三怒塔得以顺利成婚,婚后育有一子,然后就驾崩了。逼死马恪守承诺,辅佐还是婴儿的弟弟和继母打理国家大事,攘外安内,还外伐给弟弟讨来两个媳妇儿。当时的风俗是想人家的女儿必须得和她爹过招,打赢了就娶,打输了就白瞎。偷偷把人带走就是个下三滥儿。
结果逼死马的弟弟没当几年大拉贾就乘鹤西去了,留下两个婴儿 - 老大德力塔拉史特(dhritarashtra,徳侄)是个瞎子,长老会的同学们都不同意他继位;老二潘度(pandu,潘侄)便得了继位的机会。现在逼死马大叔又得攘外安内还得加上教育两个侄子,还得干替他们抢媳妇儿的勾当。真心不容易!瞎子德侄跟甘达拉(gandhara)国的公主甘达丽(gandhari)成了婚,当她知道了德侄是个瞎子,她用个手绢把自己的眼睛也蒙上了为了不显得她占优势。瞧瞧这觉悟!而潘侄则娶了两房媳妇儿,孔蒂(kunti)和马德丽(madri)。潘侄平庸无建树,掌勺几年后弃位不干了上森林里去打猎为乐,结果死在了森林里。孔蒂和马德丽俩人为谁去跟潘侄殉葬争得不可开交,最后马德丽以自己更年轻受潘侄的宠爱为由跟潘侄去了,感人至深!孔蒂则带着潘侄的五个儿子回到了哈国的宫里。孔蒂的三个儿子是宇地什提拉(yudhishthira,宇地),比玛(bhima),阿俊拿(arjuna),马德丽的两个儿子是纳库拉(nakula)和萨哈达瓦(sahadava)。
没辙了,长老会只能立瞎子徳侄为王。德侄有好几个儿子,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长子多里欧达纳(duryodhana,多里欧)和他弟杜撒撒那(duhsasana,杜撒撒)。德侄和潘侄的儿子们都在哈国的宫里长大,此时逼死马大爷已经老了,干不动了。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就交给了德罗那 (derona) - 一位在哈国避难的盼查拉国王子。他也是因为继位的问题被流放,流浪到此地。他给王子们当老师的条件是:当王子们功夫练好了他们得帮老师去抢回他的王国!德侄和潘侄家的孩纸们为了谁家老大将继位心生妒忌,并为此事有过节。
德罗那老师悉心尽力教孩纸们知识和武功。貌似他特别关照潘侄家的孩纸们。宇地学矛术,但是那孩纸不成器。体型硕壮的比玛学棍术,阿俊拿则成了当时最有名的射箭手。纳库拉学驯马,萨哈达瓦学算星象。德侄家的孩纸们也学了武功。德罗那的儿子阿斯瓦塔玛(aswatthama)也跟着王子们学武术。他们中谁也比不过阿俊拿的功夫,所以多里欧特别嫉恨阿俊拿和比玛兄弟俩。
泰姬陵
位于印度古都阿格拉,离德里200多公里。是个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美丽建筑,结合了莫卧儿,波斯,奥特曼土耳其和印度本土的建筑风格。号称世界八大奇观之一。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