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3 上海多伦路名人街、千爱里、1933老场坊

作者:BANGZI  于 2017-9-28 03:2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旅游归来|已有63评论

昨天前天到海宁那边去流窜了两天,喝了场酒就回上海了。明天回家,又得坐十几个钟头的飞机,所以今天不能玩儿的太晚。前几天在微信里看见了另一条上海步行路线,从多伦路出发,经四川北路-甜爱路-山阴路-溧阳路-四平路,最后到达1933老场坊。


多伦路及周边有很多名人故居,鲁迅,矛盾,郭沫若,丁玲。。。现在也开发成小商铺餐饮聚集的地方,貌似人气还不够旺。甜爱路/千爱里老街区街道两边搞了很多大型涂鸦,很别致,突出爱字,还有许多名人名言跃然墙上,见到不少小情侣来此膜拜。然后山阴路溧阳路四平路那边没有啥稀奇东西,但是老洋房住进了贫下中农也是上海一景,生活气氛很浓厚。1933老场坊则是原来的工厂区转型高大上的休闲功能。


兜完了这一圈儿还是觉得多伦路那块儿不错,骑着小黄车回到了多伦路,找了间临街的酒吧坐下,静观世界从眼前流逝。这地方要比南昌路那家有潜力,视野好。不过他家的啤酒选择太不给力了,喝到了半夜就赶紧散会了。路边吃了碗儿刀削面就回旅店歇菜了。这次出差也就到此嘎然而止,回家好好研究下一趟去哪儿!


百度百科:多伦路(原名窦乐安路)是上海的一条小街,位于虹口区东江湾路146号,南傍四川北路商贸闹市,北邻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背靠内环高架、轻轨明珠线,动静相间一里有余。街短而窄,却蜿蜒蛇行,曲径道幽。夹街小楼,栉比鳞次,风格各异。小街虽在地图上难有立锥之地,但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走进多伦路迎面而来的就是鲁迅同学和几个小伙伴儿的雕塑

 



百度百科:一个多世纪来,上海走过了从开埠时期的沙船渔村到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场直至形成今日东方大都市的沧桑历程,多伦路及其周边地区从一个侧面集中地展示了这个历程印迹和文化缩影,真可谓“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其间鲁迅茅盾郭沫若苏雪林叶圣陶等文学巨匠及丁玲柔石左联作家的文学活动,铸就了多伦路“现代文学重镇”的文学地位,而名闻遐迩的公啡咖啡馆(遗址)、鸿德堂,风格各异的孔(祥熙)公馆、白(崇禧)公馆、汤(恩伯)公馆、范(光陵)公馆更使多伦路成为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从瞿秋白陈望道赵世炎王造时内山完造景云里、中华艺大、上海艺术剧社,名人故居、海上旧里,积淀成今天多伦路上浓厚的文化气息,使人流连忘返。


为了重现这一段的辉煌,1998年在中共上海市委龚学平副书记的关心支持下,虹口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多伦路改建为“文化名人街”,根据整体发展规划和“修旧如初”的原则,修葺翻新后,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沪上的人文风情。路面用石块铺成,路两边的各式洋楼涂饰一新,门面洞开,皆为雅商,字画,古董,红木器具,一路列过去,甚是风雅。 多伦路地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近代历史遗址群落,利用沿线的历史名人故居、纪念馆、艺术馆,与步行系统中有机布置的一系列文化名人纪念小品一起,道出“文化名人与您同行”的主题,继承和延续该地区特有的城市文脉。从而以独特的文博景观和典雅的文化品位成为上海的旅游热点之一,并以众多的博物馆、展览馆、古玩字画、书屋文苑、茶室吧廊成为国内外宾客怀旧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消费的好去处。



矛盾 1896-1981, 新文化运动巨匠之一,卓越的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浙江桐乡人。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曾三次居住虹口。(不是俺写的,介绍牌上的)

 


多伦路59号鸿德堂HONGDE TEMPLE,英文为啥叫个temple?难不成是个摩门教堂?门口的人跟俺说是新教。

 

百度百科:鸿德堂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59号。鸿德堂始建于1925年,1928年10月落成,系长老会沪北堂的新堂,为纪念美华书馆负责人费启鸿,取名“鸿德堂”。该堂为极少数采用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的教堂。鸿德堂是上海唯一一座具有中国宫殿式外形的教堂,共有三层,其底楼为小礼拜堂,二楼为主堂,两侧成对的罗马双柱构成拱形走廊,具有西式风格,三楼为楼厅。整幢建筑风格堪称中西合璧,建筑面积1137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礼拜。1932年一·二八事变,鸿德堂因接待抗日爱国人士,蒋时叙牧师一家4人及信徒等10人惨遭日军杀害。
  1958年,教会实行联合礼拜,鸿德堂是虹口区联合礼拜场所之一。“文革”期间礼拜中断。1992年8月恢复礼拜。1994年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2004年圣诞前夕,底楼置换重归教会,使鸿德堂楼上楼下成为一个整体。经过装修,2005年圣诞节举行鸿德堂底楼献堂典礼,并正式对外开放。重铸的青铜大钟悬挂钟楼,每逢主日 礼拜前钟声悠扬,传及方圆数里。


里面德布置,正在放映耶稣到耶路撒冷砸厂子的那段儿。

 

彩玻利,名副其实,一点花也没雕

 


百度百科:多伦路主要以文化景观来带动文化经营网点的形成。文化景观主要是多伦路文化街沿线的具有特色的建筑风貌与文化氛围的凸现,加之弹阶路的铺设、道路绿化、路灯等市政设施的设计点缀,展示其文化街的基本风貌。在此基础上进行诸如“公啡咖啡馆”、“内山书店”等旧有著名文化景观的恢复重建和“世纪钟楼”、“街心花园”、“名人雕塑广场”等文化休闲景点的

新建,尤其是引进设立近三十家“民间收藏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形成以文博为特色的文化街市。[2]  作为上海最大规模的线状休闲街市及四川北路商业街的主要支马路,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的文化品味及商业效益都较为突出。一方面强调具有三十年代的特色,同时广招中华精品入市参与国际竞争。比如,名人画廊、艺术陶瓷、文房四宝、古玩市场、石库门客栈等等。



鸿德书房前面是内山完造,内山书店店主,国际友好人士,鲁迅同学的好基友,日本冈山人,1916至1947年始终居住在虹口。这家伙该不是间谍吧?

 

多伦路66号“薛公馆”,建于1920年。抗战时期曾做侵华日军海军武官府驻地。

 


虹口区多伦路90号(名人茶艺馆)

 


沈尹默 1883-1971,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诗人,书法家。1946年定居虹口海伦路504号直至1971年病逝。

 


城市吧街景地图:位于多伦路119号。名称取自鲁迅先生著名文集《朝花夕拾》。钟楼顶端所置机器人为上海交通大学高新技术产品。其古钟为青铜冶铸。整幢钟楼棂体用花岗石砌成,既表现超越时空的动感,又有凝重的哲人气质。机器人同时具有电脑语音系统功能,能说话、会唱歌。编人程序的电脑语音系统,可以准确报时,井能简略地向您介绍本地区近代历史演变的大事典故。被包围在老建筑中的这个钟楼不是很起眼,如果独立开来,还是很漂亮的一个景色。


窗户里面还有窦乐安简介。不知这钟楼跟他有啥瓜葛。

 

百毒百科:窦乐安(1865年-1941年,英语:John Litt Darroch),英国传教士,清朝游学进士。
隶属于英国内地会。光绪十年(1884年),来六安传教。光绪二十年,在县城老衙门台南建立“内地会六安福音堂”[1][2],之后任职于山西译书院。光绪三十三年,光绪帝赏山西译书院译员窦乐安游学毕业进士。光绪三十四年,由窦乐安主持,黄鼎、张在新、郭凤翰共同译述,许家惺校订并作序的《世界名人传略》出版,此书从英国张伯尔的《世界名人字典》中选择重要名人千余人编译而成[3]。后留有窦乐安路。


找到联系了,摘自百度贴吧:维多利亚时代吧,这个应该算是多伦路的来历了:

多伦路是位于上海虹口区中部偏西的一条道路,原名窦乐安路(Darroch Road),以曾受到清朝光绪帝授予“进士”称号的英国传教士伦敦圣教书会总部干事窦乐安(John Litt Darroch)命名。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时以内蒙古多伦县改为今名[1]。多伦路修建于1911年-1920年,虽在理论上隶属华界,但却是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筑路的产物。多伦路全长550米,宽10-13米,呈L字型,东起四川北路,向西折北再与四川北路(1945年以前称北四川路)交汇。多伦路的建筑多是中国早期民族资本家发达之后建造的别墅,后又被时代的风云人物所占据。其中有国民党时期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孔公馆白崇禧在抗战后一度居住过的多伦路210号别墅,台湾作家白先勇也曾在小时候短暂居住在这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法式别墅汤公馆曾先后作为汤恩伯陈仪的住所。这里还有上海现存的唯一中西合璧的基督教堂鸿德堂,具有南洋廊式风格的中华艺术大学学生宿舍,典型的石库门里弄景云里、永安里等等,为海上旧式里弄和海派建筑的缩影。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多伦路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左翼知识分子最活跃的地区。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窦乐安路233号中华艺术大学成立。鲁迅、郭沫若茅盾叶圣陶王造时等知识分子曾经居住在多伦路和附近的景云里。丁玲沙汀瞿秋白等一大批左翼作家也一度在多伦路附近的虹口地区居住和创作。 1998年,虹口区政府将多伦路改造为集旅游和文物保护为一体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沿街开辟了文物收藏馆和名人故居,并开设了中国第一家官方的当代艺术馆多伦现代美术馆


郭沫若像

 

这是多伦路93弄1号,查不到是个什么来头

 

老电影咖啡馆旁边的里弄

 


老电影咖啡馆

老电影咖啡馆是多伦路上非常有名的老字号Café,坐落在一座小洋房内,店里的

背投式电视不间断地播放着黑白片子,从无声时代到三四十年代国内、国外的经典影片,当日的电影安排在门口的小黑板就能看到。店里吱吱作响的楼梯,昏暗的灯光,木质的地板,处处透露出张爱玲时代的“老上海感觉”,喜欢怀旧的你,不妨邀上三五好友,一起到这里品咖啡,看电影吧。

 


多伦路100号:良友轩;盛典画廊;吉祥阁(收购古玩、字画);海璞轩(玉石、项链专营)。

 


叶圣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原名叶绍钧,苏州人,1927只1935年居住虹口,任小说月报主编,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

 


多伦路135弄1-5号,景运里 1925。

百度百科:景云里(名人之路):位于多伦路135弄背后。建于1925年,为砖木结构石库门房屋。二、三十年代鲁迅、陈望道、茅盾、叶圣陶、冯雪峰周建人、柔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有历史文化名里之称。

 

百度百科:

多伦路是上海虹口区的一条小街,毗邻山阴路长春路隔街相望,全长五百多米,路虽短却幽深,夹街小楼,栉比鳞次。象这样的小街小巷,在上海的大小马路中实在是太多了,而这多伦路不同在于它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条五百米的街道居住着众多的文化名人,像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柔石、冯雪峰及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等,都曾经在这条小街上生活居住过,多伦路可以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界的大本营,中华艺术大学旧址曾经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的会场,多伦路上铭牌介绍:夏衍冯雪峰、瞿秋白、柔石、许幸之潘汉年张爱萍都在这条小街上活动过;抗战胜利后,这里还有汤恩伯孔祥熙白崇禧的公馆,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的童年就是在多伦路210号的白公馆里度过的,在一条500多米的小街上集中了如此多的著名人士遗迹在上

海是罕见的。

除了名人故居遗址外,多伦路上有许多小型私人收藏博物馆。包括“筷子博物馆”(多伦路191号)、还有目前亚洲最大的一家古钱币展览馆(四川北路203弄35号原汤公馆)、南京钟博物馆(多伦路193号)、文风奇石藏馆(多伦路189号)等,其他的私人收藏馆还有:藏书票馆、集报馆、古陶瓷收藏馆等,而给这些店铺的牌匾题名的几乎都是文化名人。[2] 

在多伦路建成开放以前,这条小路一直被四川北路农贸市场占据着,搭了个钢结构彩钢板瓦屋顶,将两旁的别墅和名人故居都遮掩掉,做菜场的多伦路每天充满了喧腾与生机。有路边菜贩的吆喝声,菜场的夜排挡也是非常红火,更有形形色色的市井写照……这条小马路充溢着生活里柴米油盐的点点滴滴,一切都是上海市民生活的写照,因此以前经过四川北路,没有人会想起这条路和上海别的路有什么不同,太不起眼了啊,当然也没有人想起这条路的历史是多么厚重,文化的历史积淀又是多么深厚!



永安里南侧有段围墙,上面有这些名人的生活工作浮雕图

 


老旧的公寓

 


旁边就是永安里

 


里弄

 


摘自新浪博克ailun:上海石库门里弄有多少式样?新式与老式有什麽区别,我知之甚少,当然很多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未必知道更多。实际上多伦路我走过数次,只因写博客提前查阅资料才清楚这栋长长的有遮阳棚的三层楼是上世纪二十年的新式石库门建筑,而且是很有知名度的永安公司为其高级职员建造的宿舍,取名永安里,还有信息讲周总理以及舞蹈家陈爱莲早年在此里弄住过。先说说这栋沿街建筑。它是多伦路152—192号,从右到左一门一号共21号,全长约八十多米,1930年之后建造。2003年12月16日被虹口区文化局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2005年10月31日确定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因为是中西结合的民居建筑,与周围花园洋房并没有形成太大反差,反而感觉蛮有特点。

 


里弄乾坤

 


商铺,右边是郭纯享家庭集报馆

 


多伦路181号:大上海(多伦路地区海派文化馆、上海制冷历史博物馆、报纸博物馆)。

 

“海瓷堂”位于多伦路185-187号,是一家中国古陶瓷私人藏馆,自1999年开馆以来, 藏馆先后接待了来自世界四十余国的国际友人与国内收藏爱好者。藏馆主人以馆藏珍品为基础,结合传统与现代技艺,兼容并蓄中西文化,将中国文化再现于限量版文化产品之中。追求卓越的材质与品质,专注于每一个细节,是“海瓷堂”对其文化产品的承诺。

文风奇石藏馆(多伦路189号)

 


百度百科:  相去不远的215号是一座西班牙式花园别墅,全国最大的古钱币博物馆——金泉古钱币博物馆就落户在别墅对面的弄堂里;顺着215号建筑往里走,藏书票收藏馆、南京钟藏室、藏筷馆、奇石馆和苏韵阁等极具个性特色的收藏馆顺序排列,凸现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文博街市”的主体特色。


从别的地方看来的:多伦路215号是汪伪行政院长梁鸿志的旧居,1924年又广东商人李观森建造。

 


柔石1902-1931, 左联五烈士之一,早年从事教育工作,专心致力于文学活动

 


街景

 


瞿秋白1899-1935, 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革命文学事业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常州人,1931年来沪,1933年搬入虹口,与鲁迅共同领导左翼文化运动。

 


摘自新浪博客多伦风情:燕山别墅位于多伦路257弄,这是一幢不起眼的日式洋房,深深的庭院,优雅的环境,别致的小楼屋宇,耸立在青翠绿掩的树木之中,三十年代日本著名作家鹿地亘夫妇曾在此弄14号居住过,1936年10月17日下午,鲁迅先生为鹿地亘送来了刚出版的《珂勒惠支版画集》,这是鲁迅先生最后一次来到多伦路上的燕山别墅,且距离他逝世只有两天时间,可以不夸张的说,鲁迅先生生前最后的脚印,留给了中国年轻的版画艺术,留给了多伦路。

 


百度贴吧老上海吧:上海优秀历史建筑(虹口)——多伦路250号原孔公馆

建于1924年,占地面积为1082平方米,建筑面积637平方米,砖木结构二层,西班牙、伊斯兰式花园住宅。平面呈扇形布局,沿街立面作弧面处理,主入口设于转角正中处。底层门窗柱伊斯兰式,修长圆柱。门窗均凹进,拱券,木制朱红色门窗框。窗下均有精美浮雕装饰,上部有马赛克贴面画装饰。东侧墙壁下部为圆拱形窗和修长的立柱连续组合;上部为连续的直窗和假窗虚实并举,凹凸有致。屋顶设有两座敞亭。大厅彩色瓷砖铺地,从地面到天花板,包括楼底扶手皆雕文刻镂。厅前有一露天小庭,三面壁立,拱券成行。
该建筑曾被孔祥熙占为沪上三处豪居之一,俗称“孔公馆”。

 

 


多伦路的门楼子

 


孔公馆

 

 

 


窦乐安路老路牌,不知是否原装

 

 

 

 


走到这边就到头了,回头往来的那边去

 


 

 


摘自知乎- 上海哪里有旧书店?:名著书店(内山书店),多伦路169号。书店本来叫名著书店,地处多伦路。后来在区文化局的建议下,又挂了个“内山书店”的牌子,多个噱头。书店不大,有好书。价格不算贵。

 


永安里

 

 


多伦路90号,一楼时餐厅酒吧,丁玲铜像就在这儿。俺们转悠完了就回这儿喝的酒。

 

 


老邮筒

 


四川北路上的上海虹口区实验中学

 


又一个古色古香的大铁门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0in;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百度百科:雷允上 (吴门名医)

吴门名医雷大升(1696--1779年)字允上,号南山,自幼读书习医,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弃儒从医。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雷大升在苏州阊门内专诸巷天库前周王庙弄口,开设了诵芬堂老药铺,始创雷允上药业。雷大升著有《金匮辨证》、《要症方略》、《经病方论》、《丹丸方论》等典籍。由于医术高明,治病有方,于是“雷允上”名声遍闻苏州,蜚声杏林。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进攻苏州。雷氏家族不得以将店迁至上海。在上海开设了“雷诵芬堂申号”药铺。

吴门名医雷大升(1696--1779年)字允上,号南山,自幼读书习医,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弃儒从医。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雷大升在苏州阊门内专诸巷天库前周王庙弄口,开设了诵芬堂老药铺,始创雷允上药业。雷大升著有《金匮辨证》、《要症方略》、《经病方论》、《丹丸方论》等典籍。由于医术高明,治病有方,于是“雷允上”名声遍闻苏州,蜚声杏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自古人文荟萃,千百年来,形成了辉煌灿烂的吴文化,吴门医派即是吴文化的精华之一。吴门医派及其创立的“温病学说”在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享有无可替代的显赫地位。雷允上创始人雷大升(字允上,号南山)就是吴门医派中的重要一员。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雷大升弃儒从医,研究并吸收吴门医派精华,将温病学说的理论体系付诸实践,把行医和制药结合在一起,虔修中药丸、散、膏、丹,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吴门名医雷大升在苏州阊门内专诸巷天库前周王庙弄口,开设了诵芬堂老药铺,始创雷允上药业。由于医术高明,治病有方,于是“雷允上”名声遍闻苏州,蜚声杏林。雷大升著有《金匮辨证》、《要症方略》、《经病方论》、《丹丸方论》等典籍。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进攻苏州。雷氏家族不得以将店迁至上海法租界兴圣街(今新北门永胜路)京江弄口开设了“雷诵芬堂申号”药铺。后太平军败退,雷氏家族重返苏州,并在原址重新开设了“诵芬堂”药铺,但上海的“雷诵芬堂申号”药铺仍就保留,由此形成了以苏州为总号,上海为分号的雷允上诵芬堂药铺局面。

 


发现走错了方向,绕回到甜爱路这边。这是内山书店的旧址。

 


甜爱路的涂鸦

 


甜爱路

上海虹口区的甜爱路,被誉为上海“最浪漫”的道路。路口设一只特别的爱情邮筒(爱心邮筒),从这座爱心邮筒投出的每一封信函,都将被盖上一枚英文爱的戳,让收件人通过这个邮戳感受一份爱心与浪漫,留作永久的纪念和收藏。邮筒邮戳,和道路两侧由28首中外著名爱情诗篇组成的“爱情墙”,将让这条浪漫之路在2009年焕发出新的甜蜜气息。其独有的寂静和舒缓的情调浸透其间。这里被誉为“上海最浪漫的马路”,与山阴路不同的是,甜爱路两边多有围墙,抵挡了视线,于是又增添了几分神秘,那可是一个恋人甜蜜拥吻的好去处。

甜爱路南起四川北路,北至甜爱路315弄。长526米,宽13.0米,车行道宽7.0米。

原系靶场内小路。民国9年(1920年)筑,名公园靶子场路。又因与千爱里相通,又称千爱里(路)。抗战胜利后(民国34年后),起谐音改称“甜爱路”。沿路为住宅。

 


都是故事啊,你们就编吧!

 

 


糊弄小情侣的玩意儿

 

 

 


各式涂鸦

 

 

 

 

 


还以为这又是啥遗迹呢,闹了半天是个珠宝店

 

 


老树根把人行道占满了

 


甜爱路

 


千爱里

千爱里,这是在甜爱路和山阴路之间的小弄堂。如果光靠自己能找到千爱里,要找到这有着甜蜜名字的地方恐怕颇费周折。山阴路2弄,连接着甜爱路和山阴路,暗红色的砖墙,葱郁的爬山虎。千爱里有这么好听的名字,缘于它隔壁那条远近闻名的浪漫马路“甜爱路”。当时在此居住的均为日侨,3号是幢坐北朝南的新式里弄花园洋房,它的主人就是内山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他在这里住了11年,据说当年鲁迅先生和夫人也常来此散步。

甜爱路甜爱咖啡馆

甜爱咖啡馆,位于甜爱路与甜爱支路的交界处,甜爱路上为数不多能歇歇脚的地方,显然,这里俨然就是为情侣开设的,门口的海报蛮有特色,累了也不妨进去一坐。

 

 


顺着山阴路转过去,贫下中农把人家洋房住的乱糟糟地,很有生活气息

 


兴业坊

山阴路的兴业坊(165弄)建于1927年,是浙江兴业银行建造的职工住处。在兴业坊建成后两年,兴业银行又在狄斯威路(今溧阳路)建造了浙兴里。

 


山阴路[1]  是中国上海市虹口区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南起四川北路,北至祥德路,长651米。山阴路原名施高塔路(Scott Road),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1911年越界筑路。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租界时更名为山阴路。山阴路一带已经被辟为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加以保护。与其交会的道路有四川北路、四达路和祥德路。


 


 


位于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 鲁迅先生1933年起居住于此,直到1936年去世。

 


恒丰里

四川北路进入山阴路,右手边的前半部分是一大片由四达里、恒丰里和恒盛里三条弄堂组成的建筑群。这三条里弄的建筑式样大抵相仿,基本都是清水红砖的三层楼房,总共包括三百多幢房子;弄堂之间的小巷似纵横阡陌,四通八达,外来人走进去仿佛到了迷宫,所以居住在附近几十年的我,除了四达里外,一直搞不清恒丰里和恒盛里的具体区分。恒盛里的门牌号现在是属于宝安路160弄,而且四达里和恒丰里的大部分属于石库门,恒盛里则属于新式里弄,有矮墙围住的小花园,门楣和窗框的石头装饰很漂亮,后门有圆狐形门廊,三楼朝南有半圆形铸铁阳台。

 


四达里

山阴路的四达里曾住过当年的左翼文学青年沙汀。沙汀(1904-1992),原名杨朝熙,四川安县人,民国18年(1929年)来上海,先住东横浜路德恩里(今秦关路44弄)13号,自学并在中华艺术大学听课。民国19年与杨伯凯等在北四川路四川里(今1604弄)办辛垦书店,被推为董事长。民国21年10月,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出版,始用沙汀笔名,同年退出辛垦书店,迁居四达里,加入左联,民国22年任左联常务会秘书。同年秋,迁居姚神父路天祥里(今天平路)。

1928年19月,由张友松夏康农创办的春潮书局在四达里104号成立,曾出版过《春潮》月刊和《二月》《小小十年》《小彼得》等书籍。

中国耶稣教自立会主席俞国桢(1852-1932)也曾在四达里暂居。1932年“一.二八”事变引发凇沪抗战,19路军在军长蔡廷锴的指挥下奋起抗战。当时江湾为战区中心,自立会总会所在的江湾永志堂和俞国桢住所均毁于战火。永志堂屋顶被炮弹击中,损失惨重。俞国桢只得临时将自立会总会事务所设在四达里林鸿斌住所。同年俞国桢应邀前往浙江温州讲道病逝于那里。

 


 

转上溧阳路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个酒吧的位置选得相当有学问

 

 


这个四叉路口有浦东四大金刚做背景

 

这就到了所谓的1933老场坊了

 

 


1933老场坊

1933老场坊原来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1933年,由工部局出资兴建,著名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设计,中国当时的知名建筑营造商建造的上海工部局药厂在上海虹口区沙泾路正式建成。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建筑层数:5 层,结构方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边看看还行,但是没找到哪家店俺们想进去吃吃喝喝的,没找到感觉。

 

 


据史料记载,建造这个宰牲场光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

,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可见这栋建筑当时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风格样式:1933老场坊的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方内圆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风水学说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1933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情。


整幢建筑风格朴实无华,大气而不张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从它似乎不经意的精美装饰细部中,感觉到当初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如此流畅的生产工艺,精密的房屋结构,卓越的建筑设计,出现在近百年前的上海,可谓开一先河。即使在当时,全世界这样格局规模的宰牲场也只有三座,而1933老场坊是唯一现存完好的建筑,其他的也都无从可寻了

 

 


蹬着小黄车回到了多伦路,坐在路边吧台上看人来人往,美好的一天就又过去了!

 

 



2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6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63 个评论)

12 回复 fanlaifuqu 2017-9-28 03:39
好兴致!好地方!上海现在的确地域差别不那么严重了!
8 回复 BANGZI 2017-9-28 05:14
fanlaifuqu: 好兴致!好地方!上海现在的确地域差别不那么严重了!
闲着没事儿就到处乱窜。上海可供瞎窜的地方不少!
8 回复 酸柚子 2017-9-28 06:35
我出国后,我父母曾在多伦路住过一段时间,石库门的弄堂,看上去很亲切,很有上海滩的味道
13 回复 BANGZI 2017-9-28 06:52
酸柚子: 我出国后,我父母曾在多伦路住过一段时间,石库门的弄堂,看上去很亲切,很有上海滩的味道
这个区生活气息很浓,不像有些地方那么做作。
10 回复 秋收冬藏 2017-9-28 07:32
跟着你一路行来东张西望
是手机拍的吗?
13 回复 gushu 2017-9-28 08:16
熟悉的路名,陌生的路。
8 回复 BANGZI 2017-9-28 10:05
秋收冬藏: 跟着你一路行来东张西望
是手机拍的吗?
您这是想夸俺手机照的好还是相机照的臭?
8 回复 BANGZI 2017-9-28 10:06
gushu: 熟悉的路名,陌生的路。
魔都日新月异,这几年消停多了。
12 回复 gushu 2017-9-28 10:40
BANGZI: 魔都日新月异,这几年消停多了。
这两年基础建设是消停了,生活习惯又大革命了。没有手机支付简直寸步难行。
现金已经沦为辅助支付手段。
22 回复 BANGZI 2017-9-28 11:35
gushu: 这两年基础建设是消停了,生活习惯又大革命了。没有手机支付简直寸步难行。
现金已经沦为辅助支付手段。
呵呵,的确是。俺既没支付宝也没微信支付。
12 回复 gushu 2017-9-28 13:02
BANGZI: 呵呵,的确是。俺既没支付宝也没微信支付。
支付宝实在是没有持有的必要。微信平时还是用的。讨点红包就可以用了,非常方便。比如回去时帮朋友带点东西,然后微信收钱,回去这钱就可以微信支付使用了。
10 回复 BANGZI 2017-9-28 13:17
gushu: 支付宝实在是没有持有的必要。微信平时还是用的。讨点红包就可以用了,非常方便。比如回去时帮朋友带点东西,然后微信收钱,回去这钱就可以微信支付使用了。
现在微信需要绑定银行卡才能收红包和支付,可麻烦了。搞通了的确方便。
16 回复 gushu 2017-9-28 13:24
BANGZI: 现在微信需要绑定银行卡才能收红包和支付,可麻烦了。搞通了的确方便。
不是吧?你家人没有一个在中国了?
随便用家人的不用的银行卡绑定一下就可以了。
当然绑定的时候,需要本人手机,一定要回去的时候绑定,在国外没办法。
实在不行,自己办个银行卡,也不是很难。
12 回复 emuch 2017-9-28 20:35
去年去上海,就是在多伦路附近一家连锁酒店住的。甜爱路上的孙悟空、如来和李小龙的涂鸦当时也看到了,感觉很有趣,没想到是政府主导的结果。山阴路大陆新村的鲁迅故居去年在修缮,没对外开放,好像只是路对面的瞿秋白故居却只有一块指示牌,来来回回找了半天,应该确定仍有住家住在里面,没有变成展馆。两相对比,颇显凄凉,不禁唏嘘。
6 回复 BANGZI 2017-9-28 22:23
gushu: 不是吧?你家人没有一个在中国了?
随便用家人的不用的银行卡绑定一下就可以了。
当然绑定的时候,需要本人手机,一定要回去的时候绑定,在国外没办法。
实在不
俺婆娘两个都有对俺来说有没有就不紧迫了。小黄车的押金已经交了,呵呵。出差一般也轮不着俺花钱。感觉那东西转钱太霸道了,即转立收!
9 回复 BANGZI 2017-9-28 22:26
emuch: 去年去上海,就是在多伦路附近一家连锁酒店住的。甜爱路上的孙悟空、如来和李小龙的涂鸦当时也看到了,感觉很有趣,没想到是政府主导的结果。山阴路大陆新村的鲁
这个是个大工程,没有政府主导办不成的。小瞿同学从前还是反面人物,现在好歹还平反了。看介绍名人故居不少,俺们没有仔细搜寻。做好功课再去会更有意思。俺没啥文化主要是找喝酒的地方。
7 回复 嘻哈:) 2017-9-28 22:51
写的细仔、周全!
6 回复 BANGZI 2017-9-28 23:27
嘻哈:): 写的细仔、周全!
瞎转,瞎看,主要是找喝酒的好地方。
6 回复 xqw63 2017-9-28 23:50
老弄堂这么干净,上海市民素质还是比一般城市高
9 回复 BANGZI 2017-9-28 23:59
xqw63: 老弄堂这么干净,上海市民素质还是比一般城市高
素质高是一方面,扫地的也不少。
123... 4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BANGZI最受欢迎的博文
  1.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8:摩洛哥(2)梅尔祖卡 -“撒哈拉” [2021/04]
  2.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6/7:摩洛哥(1)马拉喀什,艾提本哈杜 [2021/04]
  3.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9:摩洛哥(3)沙漠日出 + 菲斯古城 [2021/04]
  4.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5:马耳他(2)首都瓦莱塔 [2021/04]
  5.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10:摩洛哥(4)菲斯 瓦卢比利斯 卡萨布兰卡 [2021/05]
  6.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11:摩洛哥(5)卡萨布兰卡 (完) [2021/05]
  7.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4:马耳他(1) 姆迪纳古城 马萨施洛克渔村 史前石庙 [2021/04]
  8.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9:威尼斯 公交船环岛游 [2021/03]
  9.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2:突尼斯城(1)新城+老城 [2021/04]
  10.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3:突尼斯城(2)迦太基遗址+蓝色小镇 [2021/04]
  11.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8:威尼斯 圣马克广场 叹息桥 里奥托桥 [2021/03]
  12.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7:佛罗伦萨/菲冷翠 下午去威尼斯 [2021/03]
  13. 照片回顾:2017/10-11 哈瓦那坎昆 D1-2 哈瓦那 维达多区,艺术村 [2020/12]
  14.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6:闲逛佛罗伦萨/菲冷翠 [2021/03]
  15. 2020/21 d5-6-7-8-9 圣诞元旦跨年活动 长途拉练曼哈顿 [2021/01]
  16. 山西陕西 9。革命圣地 延安 [2015/10]
  17. 2016/9 绍兴二日游 1。咸亨酒店 书圣故里 [2016/09]
  18. 酒经沙场 - 旅途中的酒照片 [2015/09]
  19. 2018/8 印度六日:D3 瓦拉纳西/恒河晨浴/神庙 (后附印度史学习笔记) [2018/09]
  20. 8天越洋回家过年小记 [2017/02]
  21. 2017/9/3 上海多伦路名人街、千爱里、1933老场坊 [2017/09]
  22. 1。澳大利亚 - 墨尔本 [2015/08]
  23. 2017/12 普吉 D1 芭东海滩 海鲜市场 [2018/01]
  24. 2016/9 绍兴二日游 2。龙山后街 仓桥直街 [2016/09]
  25. 2015/5/7 以色列 D8 特拉维夫老城 耶路撒冷 圣殿山 橄榄山 圣墓教堂 [2017/12]
  26. 2015/5/9 以色列 D10 耶稣出生地伯利恒 巴以隔离墙 最后晚餐地点大卫王墓 [2017/12]
  27. 2017/12 普吉 D2 海滩餐馆 海豚表演 [2018/01]
  28. 2017/10/27-11/5 坎昆 哈瓦那 - D4 离别哈瓦那 [2017/11]
  29. 2015/5/3 D4 约旦 瓦迪拉姆沙漠 [2017/12]
  30. 维瓦尔第VIVALDI:四季 - 冬(FOUR SEASONS - WINTER) [2017/02]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4-9 22:0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