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7 巴尔干+奥地利 D2 萨拉热窝

作者:BANGZI  于 2019-8-2 01:4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旅游归来|已有8评论

2019/7/12/五 萨拉热窝

昨晚从迪拜准点出发,今早七点就到了萨拉热窝。俺们没有托运行李所以很快就出机场了。可是机场大巴要等到八点多才有,俺们又舍不得打车,所以在机场里里外外转了会儿腰子,喝了点饮料才盼来了机场大巴。还有个走法是坐公交,可是俺的手机当时奇慢无比没法查地图,只好放弃。提款机倒是利利索索的吐钱了,顺利地拿到了波黑马克,1美元约1.75马克。

大巴的终点站在老市政厅附近,这么早去旅店估计人家也没房间给俺们。所以就地开始游览。先看了市政厅,然后沿河去了拉丁桥,过河到对岸看犹太教堂,再溜达回老城这边,永恒之火,步行街,大教堂,吃了午饭后去旅店放下背包。接着出来看奥斯曼帝国留下来的巴扎市场,清真寺,穆斯林商业街,然后去城边的山上看墓地和市容。唯一的遗憾是没去波黑国家博物馆看它的镇馆之宝 - 13世纪从巴塞罗那流传过来的犹太人的经书,因为两位领导怕累不愿意走,其实也没多远。还有个景点俺们也漏了,山上的84年奥林匹克冬运会场地,现在已经荒废了,人们可以去缅怀一下萨拉热窝当年的风光。
 
 萨拉热窝是个挺不错的欧洲小城。还有很多貌似20多年前战争毁坏的建筑,很多建筑上还留有弹孔。不过这一切掩饰不了萨拉热窝曾经的辉煌 - 奥匈帝国和奥特曼帝国交汇之处!两大帝国都很重视这地方。在此发生的刺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更别提很多小伙伴儿们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情结了!对俺们来说一天正好!本来是打算包车明天一早去贝尔格莱德,顺便途中停几个景点,后来还是图省钱坐大巴。跟旅店约好了明早送汽车站。

萨拉热窝中国是个不陌生的名字。为嘛聂?因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1977年在中国上映的南斯拉夫故事片在当时可谓旋即红透大江南北。为嘛聂?因为当时除了国产的故事片之外人们还能能津津乐道为数不多的几部外国电影。而所谓外国只限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北朝鲜(鲜花盛开的村庄,卖花姑娘,看不见的战线),越南(琛姑娘的松林),阿尔巴尼亚(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罗马尼亚(多瑙河之波),南斯拉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匈牙利(废品的报复)等国。和老大哥翻脸后也不上映老大哥的新电影了(只记得看过列宁在1918和列宁在十月)。记得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地:苏联电影老一套,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又搂又抱。总结的还挺形象的。这些电影里经典片段和台词是广为流传,“听说一天能挣六百公分呐”,“把枪交给吉尔基”,“掐,掐,掐,掐脖子”,“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面包会有的”,“安娜是个好姑娘……你要好好照顾她!”,“好看的脸蛋,能长出大米来”,“你拿的什么书?歌曲集?什么歌曲?阿里郎!”,能看明白俺写的都得是五张多了!呵呵。。。


萨拉热窝机场大厅,貌似只有一层。

 


这么历史厚重的地方还是值得把概况介绍一下。文字有些多。


百度百科: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Sarajevo)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二战后萨拉热窝曾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在中部萨瓦河支流博斯纳河上游附近。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古城。人口37.5万,连郊区44.9万(1981)。建于1263年。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国皇储在此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个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陆运交通枢纽。工业有动力设备、汽车制造、金属加工、化学、纺织、陶瓷、食品加工等。

旧市区中心以产东方特色的铜、银手工艺品著名。设有大学、科学院、博物馆等。市中心保存土耳其时代的旧建筑。城郊有帕莱、伊利扎疗养地。

 

历史沿革

古代

萨拉热窝河谷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学家发现萨拉热窝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最著名的例子是萨拉热窝地区的布特米尔文化。布特米尔文化是1893年奥匈帝国在萨拉热窝郊区的伊利扎建设一个农学校时发现的。该地区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燧石。这在当时是巨大的发现,1894年,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还因此在萨拉热窝举行了会议。

伊利里亚文化是萨拉热窝又一个突出的文化。古代人大多认为伊利里亚人生活在西巴尔干地区。在被罗马帝国征服之前,在萨拉热窝地区有多个伊利里亚人的居住点。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城市的名字是硫磺温泉(Aquae Sulphurae),位于今日萨拉热窝郊区的城市伊利扎。罗马帝国之后,哥特人占据此地,之后斯拉夫人在7世纪来到这里。

中世纪

在整个中世纪时期,萨拉热窝都是波斯尼亚省的一部份。城市的名字改为乌尔夫-波斯拿(Vrh-Bosna)。圣座的文件记载,1238年教会曾在这里建设圣保罗大教堂。斯拉夫人的城塞自1263年到城市被奥斯曼帝国征服的1429年为止都一直存在。


机场外观,机场大巴站出门往右,离这个咖啡厅不到20米

 

百度百科:萨拉热窝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1450年代建立了萨拉热窝。1461年,在奥斯曼帝国波斯尼亚州首任州长伊萨·贝格·伊萨科维奇的统治下,城市得到了巨大的发展。1461年之后,伊萨科维奇监督了城市旧市区的建设,修建了供水系统和清真寺、带屋顶的巴扎、公众浴场、州长官邸。城市改名波斯纳萨拉伊,发展为这个地区最大的都市。在这个时期,许多基督徒改宗伊斯兰教。而这一地区则被称为萨拉伊奥瓦斯(saray ovası),在土耳其语中的意思是“有宫殿的平地”。

格兹·胡色雷·贝格在1521年就任波斯尼亚的第二任州长,建设了城市最早的图书馆、伊斯兰学校、苏菲主义的学校、萨哈特库拉钟楼(Sahat Kula)等建筑。旧城区的大部份地区都是在他的任内修筑。萨拉热窝以其的大市场和众多的清真寺而闻名。在16世纪中期,清真寺的数量超过100个。在帝国的鼎盛时期,萨拉热窝是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大和重要的都市。1660年,萨拉热窝的人口估计超过80,000人。相比之下,贝尔格莱德在1838年的人口是12,963人,萨格勒布在1851年人口是14,000人。由于政治上的重要性,萨拉热窝也成为战场。



机场去市区的路上,等着过街的人们

 

百度百科:萨拉热窝

奥匈帝国

1697年,在大土耳其战争期间,哈布斯堡君主国的欧根亲王发起袭击,占领了萨拉热窝。城市遭受了瘟疫的袭击并被烧毁。萨拉热窝虽然在之后重建,但并没有完全恢复。1807年,萨拉热窝的人口只有大约60,000人。奥斯曼帝国虽然将萨拉热窝作为重要的行政据点,在1850年,波黑还是被奥匈帝国征服。1878年,按照柏林条约,城市的统治权交给奥匈帝国。波黑在1908年被合并入奥匈帝国。萨拉热窝在维也纳之前试验导入了路面电车等新开发的设施。奥匈帝国的统治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修建了各种工厂和其他建筑,许多机构都西化和现代化了。萨拉热窝的居民还在历史上首次开始使用拉丁字母。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人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暗杀了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奥地利皇储)和他的妻子索菲·霍泰克,这起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导火线。进入战争之后,巴尔干半岛的战事大多在贝尔格莱德附近,萨拉热窝在战争中逃过了大规模破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尔干半岛西部合并入南斯拉夫王国,萨拉热窝成为德里纳河省的首府。


进城了!

 

百度百科:萨拉热窝

南斯拉夫时期 

在一战之后,萨拉热窝成为南斯拉夫王国的一部份。虽然萨拉热窝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政治重要性并且是波斯尼亚地区的中心城市,但国家并没有像过去那样重视萨拉热窝。这个时期除了现在的波黑国家银行大楼之外,萨拉热窝城市并没有太大的发展。1941年4月,纳粹德国入侵了南斯拉夫,轰炸了萨拉热窝。当时有约10,500名犹太人以及罗姆人、正教徒塞尔维亚人居住。包括萨拉热窝在内的波黑领土被划入乌斯塔沙的克罗地亚独立国。乌斯塔沙对塞尔维亚人展开了迫害。城市在1943年至1944年遭受了盟军的轰炸。在约瑟普·布罗兹·铁托率领的游击队的抵抗之下,1945年4月6日,萨拉热窝从纳粹的占领之中解放。

在解放之后,萨拉热窝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波斯尼亚与赫塞哥维纳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共产党在萨拉热窝投入巨资,建设了许多新的住宅,新建设了新城区和新萨拉热窝,城市的市区面积得到了扩大。萨拉热窝再次成为巴尔干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战争结束时萨拉热窝的人口有115,000人,而南斯拉夫解体时萨拉热窝的人口有429,672人。萨拉热窝快速发展,成为南斯拉夫的一个重要的区域性产业中心。萨拉热窝发展的高峰期是在1980年代初期萨拉热窝举办冬季奥运会的时期。


一路能看见很多建筑都是这样弹痕累累。俺们没去新城那边。所以看见的这边老建筑都是经历了南斯拉夫分裂战的。

 

百度百科:萨拉热窝

波黑战争

1992年3月,波黑爆发了波黑战争。萨拉热窝爆发了一场现代战争史上时间最长的都市包围战萨拉热窝围城战。塞尔维亚人势力(塞族共和国)塞族共和国军队(VRS)和南斯拉夫人民军(JNA)从1992年4月5日到1996年2月29日包围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围城战是波黑战争期间发生的都市保卫战,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武装势力(塞族共和国军队)为回击宣布自南斯拉夫独立,刚刚新组织的波黑政府的军队(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军;ARBiH),在山上驻扎了军队包围了萨拉热窝。塞尔维亚人势力拒绝参加刚刚新独立的波黑,目标建设塞尔维亚人国家塞族共和国。波斯尼亚政府被包围在城内,其防御力量薄弱难以突出重围。

战争导致了大规模破壊和人员伤亡。11,541人在包围战中遭到杀害,其中超过1,500人是儿童。56,000人受伤,其中将近15,000人是儿童。死伤者的85%不是军人而是市民。199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战前城市和附近地区的人口有525,980人。由于众多市民被杀害或者被迫移居,1995年时萨拉热窝的人口减少到只有战争前的64%,有334,663人。众多市民都通过地下隧道等方式逃离被包围的城市。另外,在萨拉热窝的塞尔维亚人市民当中,也有逃往塞尔维亚人势力支配地区的人。而在塞尔维亚人势力占领下的地区,以波斯尼亚人(穆斯林人)为主的非塞尔维亚人市民遭到了杀害,或者遭受了强制驱逐等民族净化行为。

2003年1月,塞族共和国军萨拉热窝-罗马尼亚军团的第一司令官斯坦尼斯拉夫·加利奇因对萨拉热窝的包围和恐怖袭击,在前南斯拉夫国际战犯法庭被判犯有反人道罪,判处无期徒刑。罪状中也包含了第1次马尔加雷屠杀等罪行。2007年,接替加利奇的萨拉热窝-罗马尼亚军团指挥官塞尔维亚人将军德拉戈米尔·米洛舍维奇因第2次马尔加雷虐杀和包围萨拉热窝,对市民的恐怖袭击而被判有罪,判处33年徒刑。法庭认定马尔加雷市场在1995年8月28日遭到了自萨拉热窝-罗马尼亚军团处发射的120公厘迫击炮的轰击。

 

今日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的复兴开发是在1995年11月签订岱顿协议之后开始的。今日的萨拉热窝是该地区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城市各处都在建设现代的办公楼和高层建筑,其中最有名的有波斯摩城市中心、BBI中心和阿瓦兹大楼(也是巴尔干地区最高的摩天大楼)。萨拉热窝与卡卡尼之间近来亦完成一条新公路连结两地。城市的大部份地区都得到了重新开发,在市中心已经很少看见被战争破坏的建筑物。


这就是所谓的市长桥Šeherćehaja bridge,奥斯曼时期建的。不过萨拉热窝很多桥战时被摧毁,所以也不知道这座是原装还是重建的。二位领导到此一游立存。

 

百度百科:萨拉热窝

人口

 

波黑在1991年进行正式的人口普查之后,直到2008年为止都未曾进行人口普查。在1991年人口普查中,萨拉热窝及附近的10个区共有人口527,049人。萨拉热窝都市区的人口有416,497人。包括萨拉热窝在内的波黑全国因波黑战争而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很多至2008年都仍未能回到家乡。

直到2008年为止,萨拉热窝的人口都无法进行正确的统计,只有联合国统计局和波黑联邦联邦统计局以及非盈利机构的估算数据。

按照2011年时的估计,萨拉热窝4个区的人口合计估计有311,161人,包括这4个区的萨拉热窝州的人口有438,757人,萨拉热窝的面积有1,276.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约2,202.9人/平方公里。萨拉热窝4个区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新萨拉热窝,人口密度达7524人/平方公里。而萨拉热窝4个区中人口密度最低的是旧城区,为2742人/平方公里。

由于战争的影响,城市的民族和宗教特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萨拉热窝数世纪以来都是多文化都市,也有“欧洲的耶路撒冷”之称。在战争之前的1991年时,波斯尼亚人占萨拉热窝人口的49%,其次是主要信奉正教会的塞尔维亚人,占34 %,主要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人,占7%。



这座桥边的房子名叫Inat kuća,英文Spite House,意思是赌气屋。故事梗概:奥匈帝国时期,此屋原本在河对岸,政府要盖市政厅和电车站,让屋主拆迁。可屋主死活不愿意,价格翻翻也不行!经过长期的协商政府最后同意的屋主的要求,除了拆迁费,还要一砖一瓦地把房子拆了在河对岸原样把房子盖好。这个故事就这么流传起来了。现在此地是一个餐厅。百度百科萨拉热窝词条下关于此屋的故事是错误的,俺这个来源是萨拉热窝旅游网,应该比较靠谱吧。www.sarajevo-tourism.com/inat-kuca-spite-house


 


百度百科:萨拉热窝

政治

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都。此外,萨拉热窝是波黑的两个政治主体之一的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联邦的首都,也是萨拉热窝州的首府(东萨拉热窝)。另外,波黑的另一个政治主体塞族共和国在法律上的首都也是萨拉热窝(塞族共和国实际上的首都是巴尼亚卢卡)。国家、政治实体、州在萨拉热窝都设有各自的议会和法院。并且许多国家在萨拉热窝都设有使领馆。

波黑联邦主席团和波黑宪法法院都位于萨拉热窝。波黑的议会也设在萨拉热窝,在波黑战争中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为了维持正常的业务运行,人员和文书都被移动的附近的大楼。议会的重建在2006年底开始,2007年结束。重建费用的80%是希腊政府通过希腊-巴尔干复兴计划(ESOAV)承担的,20%由波黑政府负担。

萨拉热窝是由萨拉热窝州下属的4个区中央区、新城区、新萨拉热窝、旧城区构成,每个区都有自己的区政府。4个区还组成了拥有自己宪法的萨拉热窝市政府。萨拉热窝市政府(Gradska Uprava)由1名市长和2名副市长以及内阁构成。立法机构是市议会(Gradsko Vijeće)。市议会有28人,其中1人是议长、2人是副议长、1人是书记官。议员由各区按照人口比例来选出。市政府还有司法机构,基于驻波黑国际高级代表的“高级司法检查委员会”制定的战争后的法律体系运作。

构成萨拉热窝的除了区之外,还有街区(Mjesne zajednice)。街区的设置目的是承担萨拉热窝的部份行政任务,并且让一般市民也有参加城市行政的机会。街区是以城市的街道为基础划分的。


[译自萨拉热窝旅游网Sarajevo-tourism.com] 奥匈帝国时期的老市政厅,摩尔风格,1892年亚历山大 维特克设计Alexander wittek,为此他去了开罗两次研究建筑风格和技术,灵感来自哈桑二世清真寺和学校。据传他本人因礼堂的采光不足而自杀。后由西里尔 艾维克维奇ciril m. ivekovic完成设计。

20年前塞尔维亚人围攻萨拉热窝时该建筑被烧毁,包括当时也设在此建筑内的国家和大学图书馆的所以馆藏书籍。后重建。

 

附近的街景,街上时常有穿袍子飘然而过,这个包花头巾的大婶看着像穆斯林,东正教和天主教有些也包头,但是不是从头黑到脚,也不用捂脸。看介绍这边的穆斯林经过前南斯拉夫的洗礼已经不是那么追求正统穆斯林的规矩了。但是现在波黑缺银子沙特伊朗土耳其都抡圆了施展影响力,推广正统穆斯林。

 

市政厅门廊。门口的牌子上介绍塞尔维亚罪犯一把火烧掉了两百万册书籍。市政厅的重建资金来自欧盟,西班牙,奥地利和匈牙利。这地方二战时是德军的司令部。

 


内廷,的确很精美

 

 

百度百科:萨拉热窝

文化

 

萨拉热窝有众多不同的宗教共存,城市的文化也十分多样。波斯尼亚的穆斯林、正教徒、天主教徒、犹太人在同一个城市居住,同时也一直维持了各自独特的认同感。然而,战争之后穆斯林的人口比例增加。随着战后时间的经过,人们也逐渐回到了城市。另外,来自东亚的移民也有増加。在历史上,萨拉热窝是奥斯曼帝国时代多位波斯尼亚诗人和思想家的故地。诺贝尔奖得奖者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就是萨拉热窝出身。另外,奥斯卡奖得主达尼斯·塔诺维奇也是萨拉热窝出身。诺贝尔奖得主伊沃·安德里奇的人生大部份时间都是在萨拉热窝度过。

 

博物馆

萨拉热窝有众多博物馆,包括了萨拉热窝博物馆、Ars Aevi现代美术馆、波黑历史博物馆、波黑文学和戏剧艺术博物馆和波黑国家博物馆(开设于1888年)收藏有萨拉热窝哈加达(Sarajevo Haggadah)、泥金装饰手抄本和最老的塞法迪犹太人档案。犹太人哈加达在博物馆永久展出,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份带插画的塞法迪哈加达。国家博物馆长期展出当地和区域性及国际性文化及历史遗产,收藏了超过5,000件波黑历史文物。阿利雅·伊泽特贝戈维奇博物馆博物馆在2007年10月19日开放,位于旧城区。博物馆收藏了波黑首任总统阿利雅·伊泽特贝戈维奇相关的一些文物。

萨拉热窝还有设立于1919年的萨拉热窝国立剧场。另外还有萨拉热窝青年剧场。其他的文化设施有萨拉热窝文化中心、萨拉热窝市图书馆、波黑艺术画廊等。波斯尼亚协会是以波斯尼亚人的历史为焦点的私有图书馆和美术馆。

在战争导致的破壊 和复兴开发中,有多座设施和文化、宗教象徴消失。其中包括了格兹·胡色雷·贝格图书馆和国立图书馆、萨拉热窝东方协会、关于1984年冬季奥运会的博物馆。各级政府在之后设置了保护文化财产的法律和机构。萨拉热窝的文化财产保护机构有波黑文化历史自然遗产保护协会和波黑国立纪念物保存委员会。

音乐

萨拉热窝流行摇滚(Sarajevska škola pop-roka)是自1961年至1991年期间发展的音乐。这种音乐由Indexi、白纽扣乐队等乐队和创作歌手凯末尔·蒙特尼奥等人发起。萨拉热窝流行摇滚在诞生后的1980年代也在持续,有普拉维·奥尔科斯塔尔、禁止吸烟乐团、红苹果乐团等人活跃。在1992年因战争爆发而结束。战争结束后首次在萨拉热窝举行演唱会的乐队是爱尔兰的U2。萨拉热窝还举办有这一地区最大规模的爵士音乐节萨拉热窝爵士音乐节。

文化活动

萨拉热窝举行的主要文化活动有萨拉热窝电影节和萨拉热窝爵士音乐节。萨拉热窝电影节开始于1995年,是巴尔干顶级的电影节。此外还有有名的萨拉热窝爵士音乐节和持续数周展示当代文化、音乐、舞蹈的活动“巴什察尔希亚之夜”。

萨拉热窝电影节在萨拉热窝市中心的国立剧场举行,由世界有名的演员和电影导演、音乐家担任主持。史蒂夫·布西密、博诺、Coolio、约翰·马克维奇、尼克·诺尔蒂、丹尼尔·克雷格、威廉·达佛、安东尼·明格拉、凯特琳·卡特利吉、亚历山大·佩恩、索菲·奥康尼多、斯蒂芬·弗里尔斯等都曾是萨拉热窝电影节的主持人。自从1995年萨拉热窝电影节开始以来,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名人参加,电影节升级为国际级水平活动。首届萨拉热窝电影节是在战争仍在持续的1995年的萨拉热窝举行的。萨拉热窝电影节在进入2000年代后,是巴尔干半岛最大也最著名的电影节。

萨拉热窝爵士音乐节 吸引了波黑国内外的爵士乐迷,理查德·波纳、约翰·巴特勒三重奏、克莉丝蒂娜·布兰柯、达佛·约塞夫等都曾参加爵士音乐节。音乐节在波黑文化中心(“主会场”)、萨拉热窝青年舞台剧场(“奇妙的果实会场”)、沃伊斯卡·费德拉齐会馆(“个人会场”)、CDS(“团体会场”)举行。

体育

萨拉热窝是198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场。南斯拉夫当时在男子大回旋项目中由尤尔·弗兰科获得了一枚银牌。许多奥运设施都在战争中幸存,或者被重建。其中也包括泽塔奥林匹克体育场和阿希姆费尔哈托维奇体育场。之后萨拉热窝还共同举办了东南欧友好大会,也被选为2009年的冬季特奥会会场,但后来这个计划中止了 。

足球在萨拉热窝相当盛行。萨拉热窝的足球俱乐部有“FK萨拉热窝”和“FK泽列兹尼察萨拉热窝”,都是参加过欧洲及世界规模大赛的球队。除此之外,还有“FK奥林匹克”、“NK SASK纳普里达克”等球队。足球以外,篮球也很兴盛,“KK波斯尼亚”是1979年欧洲篮球联赛的冠军得主。国际象棋俱乐部“波斯尼亚萨拉热窝”在1980年代开始成为冠军级队伍。萨拉热窝举办过网球和踢拳等各种国际体育大赛和活动。攀岩也很盛行,距离市中心不远处就有攀岩用的岩壁,还有达利维亚萨拉热窝国际赛道(Dariva Sarajevo International Speedway)。


周边群山环抱

 

沿河街边的小巷子很有意境

 


沿河两边有很多古色古香的老房子

 


有轨电车装扮成士力架snicker bar做广告,这颜色看着有些压抑

 


[译自维基百科]皇帝清真寺emperor's mosque,建于1457年,奥斯曼征服波斯尼亚后的第一个清真寺。该清真寺是为了效忠征服者墨海默德 Mehmed the conqueror - 康斯坦丁的征服者!被称为是奥斯曼时期巴尔干地区最美的清真寺。这边的桥称为皇帝桥,没啥特点。

 


河边老房子 

 


然后就来到了拉丁桥latin bridge。

 

百度百科:拉丁桥

拉丁桥的旧称是普林西普桥。这座桥是奥匈帝国的帝位继承者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妻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杀害的萨拉热窝事件的现场。桥梁过去是木造桥,在洪水中被破壊,1798年重建。1914年,在这座桥的北侧,大公夫妻被暗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为纪念南斯拉夫爱国主义,桥梁曾改名为普林西普桥,南斯拉夫解体之后其名称恢复为拉丁桥。


桥边纪念1914年刺杀奥匈帝国继位人弗朗兹 费尔迪南夫妇的玻璃屏。

 

桥的另一边是个石椅

 

桥面是这样滴

 


穿城而过的米尔亚奇卡miljacka河,总长21公里,最后流入波斯尼亚河。河北边是老城波斯尼亚人居多,河南边是塞尔维亚人的地盘儿

 

 

拉丁桥上的爱情锁

 

萨拉热窝博物馆,暗杀地点实际上不在桥上,而是街对过的博物馆这边。

 


博物馆外墙上有标牌,就在此地。

 

百度百科:

萨拉热窝事件(塞尔维亚语:Сарајево инцидент,德语:Attentat von Sarajevo)于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黑手社”的波斯尼亚青年学生)枪杀。这次事件导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事件经过
1914年6月28日,这一天是星期天,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阳光明媚,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携妻索菲亚来这里作特别访问。他此行的目的是想使妻子得到她在维也纳得不到的皇室荣誉。
然而他却忘记了,这块土地是奥匈帝国在1908年所吞并,对他充满了仇恨、刺杀他的阴谋正在酝酿着。当枪弹打穿斐迪南的脖颈和他妻子腹部的时候,随着两股鲜血的喷出,一场把全世界都卷入的战争开始了。
为纪念这位“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而献身”的塞尔维亚青年,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政府在1977年作出决定,在普林西普刺杀皇储站立的石板上,用水泥浇铸一双脚印,并在旁边的墙壁上嵌入了一块约一平方米大小的白色大理石板,石板上用黑色的塞语和英语两种文字刻写着: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洛·普林西普就是从这个地方刺杀了奥匈帝国斐迪南皇储及其夫人索菲亚王妃。
南政府同时决定,将此桥改名为“普林西普桥”。前南解体、波黑独立后,该纪念物及大理石板均被拆除,小桥也再次易名为“斐迪南桥”。大理石石板一直被存放在萨拉热窝市内一座废兵营内,此后该兵营又被意大利驻波黑大使馆征用。
1995年代顿协议签署之前,当时的美国总统就巴尔干问题特别代表霍尔布鲁克在见到此桥时,首次称普林西普为恐怖分子。
战争危机
德法之间的矛盾也促使法国向英国靠拢。法国企图从德国手里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为此积极准备“复仇”战争。德法两国为争夺北非摩洛哥,也有着尖锐的矛盾。推动法国与英国接近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盟国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大大削弱,如果德法发生战争,法国不可能指望俄国的有力支援。
在这些情况下,英法两国于1904年4月8日签订协约,法国承认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特权。两国也调整了在纽芬兰海岸、冈比亚和尼日尔、暹罗、马达加斯加和新赫布里底斯群岛的矛盾。英法协约的签订是准备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
英法协约签订后,英俄两国也逐渐接近。德奥势力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危害着俄国的利益,沙俄一直把巴尔干和土耳其看成是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德国也想控制这一地区。
1903年,德国同土耳其签订条约,取得了巴格达铁路的建筑权。一旦铁路修成,德国将控制黑海海峡的通道,俄国出入黑海将受到德国的限制。日俄战争后,俄国的经济日益依赖英法两国,英俄两国的矛盾也因俄国国力的削弱和英德矛盾的加剧而暂时缓和下来。
1907年8月,英俄两国签订协定,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作好了组织准备。两大集团中各国一面利用外交会晤进行和平欺诈,一面疯狂进行扩军备战。双方剑拔弩张,战争的叫嚷甚嚣尘上,战争危机频频发生。
矛盾激化
1905年初,摩洛哥发生了危机。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扼守着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门户直布罗陀海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法国统治着摩洛哥的大部分国土,德、英、意、西等国都想扩大自己在摩洛哥的势力。法国为了巩固自己在摩洛哥的“特殊地位”,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从1900年到1904年,法国先后同意大利、英国和西班牙签订协定,规定了它们各自在摩洛哥的利益。
1905年1月法国向摩洛哥苏丹提出一个对其行政、军事、财政的全面“改革”方案,接受这个方案无异于承认法国的保护权。德国不容许法国占领这个地中海上重要的军事基地和铁矿产地,决定破坏法国的计划。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的丹吉尔港,发表挑衅性演说,提出要“维护”摩洛哥的主权和独立。德国向美、英、法、西、俄等国照会,指责法国违反了马德里公约(1880年签),并以战争相威胁。法国考虑到这时如发生战争将对自己不利,决定让步,把同德国的关系暂时缓和了下来。
1906年1月16日,在西班牙南部海港城市阿耳黑西拉斯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俄、英、美诸国甚至意大利都支持法国,德国陷于孤立。会议决定承认摩洛哥“独立”,摩洛哥的财政由国际监督,警察组织由法国和西班牙分别管理,由它们负责摩洛哥的“治安”,这就等于承认法国对摩洛哥的控制。德国虽然失败,但并没有放弃对摩洛哥的野心,争夺摩洛哥的斗争成为战争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战起因

19146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美国等国。

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的关系,加入到了协约国方面作战。

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博物馆外景,刺杀地点就在图中博物馆的左边墙这边。有一双浇筑在地上的脚印。

 

过了拉丁桥就是阿特梅耶丹公园at mejdan。此地原为处决犯人和奴隶交易的地方,后来建了清真寺和学校,奥匈帝国时期改成了这么个音乐塔和公园。

 

河北边的居民区

 

眺望沿河两岸

 


阿什科那泽犹太庙Ashkenazi Synagogue,建于1902年,当时是欧洲第三大,仿布达佩斯那边一个犹太教堂风格。奥匈帝国占领萨拉热后犹太人大批涌进此地。[译自萨拉热窝旅游网站http://sarajevo.travel/en/things-to-do/sightseeing/attractions]

 

从这边过桥回河北边老城区。

 


1894年建的城市市场markthalle,英文the city market,新文艺复兴风格,1895年开业,至今仍是个市场。萨拉热窝的第一路有轨电车就从此经过,萨拉热窝成为中欧,巴尔干,和奥匈帝国第一个用上有轨电车的城市。[译自萨拉热窝旅游网]

 

萨拉热窝步行街,穿过奥匈帝国留下的欧风区连接奥斯曼帝国留下的穆斯林区。

 


二把手捞到一个冰激凌灰常高兴。在我爱萨拉热窝标志前留影。

 

步行街的名字是ferhadija street,这条街的西部是奥匈帝国遗留下来的街区,东部是奥斯曼帝国留下的穆斯林街区,东方和西方连接在一条街上,沿街满是商铺,餐厅,咖啡店,酒吧,金银铜器,手工艺铺子

 


[译自维基百科]

这是为纪念二战中死亡的士兵和平民而建的永恒之火the eternal flame /Vječna vatra。于1946年四月6日启用,其时是萨拉热窝从纳粹德国和法西斯克罗地亚解放一周年纪念!上面碑文的意思是(等哪天有功夫了翻译一下):

With courage and
the jointly spilled blood
of the fighters of the Bosnian-Herzegovinian,
Croatian, Montenegrin, and Serbian brigades
of the glorious Yugoslav Army; with the joint efforts and sacrifices of Sarajevan patriots
Serbs, Muslims and Croats on 6 April 1945
Sarajevo, the capital cit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 was liberated.
Eternal glory and gratitude to the fallen heroes
for the liberation of Sarajevo and our homeland,
On the first anniversary of its liberation—
a grateful Sarajevo


步行街西边始于永恒之火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文化中心,俺猜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和英文差不多

 


步行街两边都是商店餐饮,还有教堂和清真寺

 


1894年建的城市市场markthalle,英文the city market,新文艺复兴风格,1895年开业,至今仍是个市场。萨拉热窝的第一路有轨电车就从此经过,萨拉热窝成为中欧,巴尔干,和奥匈帝国第一个用上有轨电车的城市。[译自萨拉热窝旅游网]


城市市场内部,副食店的意思,室内主要是熏肉香肠奶酪生鲜肉类,室外部分没去。。。

 

维基百科:圣母圣诞主教座堂(塞尔维亚语:Саборна Црква Рођења Пресвете Богородице / Saborna Crkva Rođenja Presvete Bogorodice)是位于波斯尼亚与赫塞哥维纳萨拉热窝的一座塞尔维亚正教会主教座堂,也是巴尔干半岛最大的教堂之一。教堂献给圣母圣诞。教堂修建于1863年至1868年期间。


这个教堂没进去看。小广场附近一堆大老爷们在下国际象棋。这边的城市貌似都有这个景色。

 


这个雕像是Spomenik multietničkom čovjeku - 多民族纪念碑,取意与他的位置 - 在附近的东正教,清真寺,天主堂之间。祈望各民族宗教的和平共存。

 

回头接着溜

 


萨拉热窝圣心教堂The Cathedral of Jesus’ Sacred Heart,建于1889年。匈牙利设计师Josip vancas的新哥特式建筑,他还设计了法国和捷克的几个教堂。是波斯尼亚天主教的主教座。教堂里面供奉着约瑟夫 斯塔德勒大主教的墓。门口还有个保罗二世的雕像纪念他于战后1997年造访萨拉热窝。[译自萨拉热窝旅游网站]

 

教堂内部

 


奥匈帝国的风范。这个架势和布达佩斯的很多建筑如出一辙。规模不如布达佩斯。

 

中午在这家吃的饭。和中欧的捷克匈牙利那边很类似,古拉什什么的,奥斯曼影响的菜有Ćevapi,在巴尔干这边很流行,貌似是土耳其kebab克巴布烤肉串的变易。但是这边的肉串更像香肠。可以一试,味道不如克巴布好,感觉佐料放的不够。

 


这边餐馆的价格很宜人,俺们仨人吃饱喝足20多美元。两个500毫升啤酒,两个可乐,三个菜。

 


萨拉热窝啤酒,大路货

 


吃饱喝足接着走

 


到了巴扎这边就是浓浓的奥斯曼穆斯林风格了,东西分界的地方地上本来还有个标志指向一边是欧洲风的奥匈帝国遗风,另一边是奥斯曼的东方风情。可是当地在重铺路面,把标识给拆了。貌似他们在用崭新的石砖替代有年代感的老石砖,修旧如新。这难道是跟天朝学的吗?


加齐-胡斯列夫总督市场gazi husrev bey's bezistan,是这个奥斯曼时期总督专款于1540年修建的。当时该市场室内部分主营纺织品,室外部分都是金银铜器的作坊和商铺。紧挨着市场的西墙当时还建有石头旅馆stone inn,旅馆被1879年的一场大火烧毁,现在只有遗址在边上。 

[译自萨拉热窝旅游网站http://sarajevo.travel/en/things-to-do/gazi-husrev-beys-bezistan/490]

 


市场附近的加齐-胡斯列夫总督清真寺和钟楼。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有钟楼的镜头。这也是影迷津津乐道的地方。

 

清真寺外墙上的饮水处

 

加齐-胡斯列夫总督清真寺,或简称总督清真寺,建于1530年,波黑最大,是个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代表性建筑。设计师是阿德在穆-爱塞尔-阿里adzem esir ali,是个波斯人,他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首席建筑师。这个清真寺也是总督专款修建的。胡斯列夫总督在1521至1541年期间任奥斯曼帝国的波斯尼亚总督。很多波斯尼亚领袖葬于该清真寺里。[译自萨拉热窝旅游网http://sarajevo.travel/en/things-to-do/gazi-husrev-beys-mosque/176]


该清真寺在最近的战争中也遭到毁坏,重建修复工作始于1996年。

 


清真寺庭院当中喷泉,几乎是所有清真寺的标配,信徒进寺礼拜之前净身的地方,洗洗手脸脚什么的。

 


市场外面石头旅店stone inn 遗址

 


穆斯林区,奥斯曼风格的街区

 


市场的室内部分

 


东西交汇之处,此地是奥匈帝国风的结束和奥斯曼帝国风的开始,老街路面正在翻新,让你找不到一丝历史的感觉!

 

清真寺里的目的

 


清真寺的入口。俺们去的这个点儿不开放。一把手白带了一条头巾。

 


门廊的圆顶

 


加齐-胡斯列夫和其他大牛的墓也在清真寺的院子里。下面这个大个的就是他的。

 

这个是老街的路面,不过看着也不像是五百多年的路面。

 

 


黑袍大仙们。不知这是本地的还是别国过来的。

 

街边商铺

 

喝茶抽水烟

 


建于15世纪的巴什查什亚清真寺Baščaršija Mosque,快到步行街的尽头了

 

这边就是金银铜器作坊和手工艺商铺了

 

 

精美的手工器皿

 

 


赛比齐sebilj奥斯曼时期的木制喷泉,建于1753年。

 

维基百科:

塞拉耶佛圍城戰役

 

塞拉耶佛圍城戰役是波斯尼亞戰爭的一部分,是現代戰爭史上最長的圍城戰役。波斯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首都塞拉耶佛從1992年4月5日至1996年2月29日遭到南斯拉夫人民軍與塞族共和國軍圍困,共计1,425天。塞拉耶佛圍城戰役時間超過史達林格勒戰役三倍,比列寧格勒圍城戰還要長一年之久。

 

波斯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宣布從南斯拉夫獨立後,波斯尼亞的塞尔维亚人计划独立建立一個塞族人的波斯尼亚塞族共和國(塞爾維亞語:Republika Srpska),因此派遣13,000名部隊駐紮在萨拉热窝附近的山区进行围城。塞族军队使用炮击、坦克與步槍对市区进行攻击,并于1992年5月2日开始进行围城。城内保卫政府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军共有70,000人,他们武器匮乏,無法突破重圍。

 

13,952人在塞拉耶佛圍城期間被殺害,包括6,137名政府军士兵,5,434名平民。塞族軍隊有2,241名士兵喪生。 1991年人口普查顯示塞拉耶佛及其周邊地區有525,980人。围城前市區人口為435,000人,目前塞拉耶佛人口约在30萬至38萬人之間。[來源請求]

 

戰爭結束後,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判處前南斯拉夫官員犯下反人類罪。斯塔尼斯拉夫·加利奇與德拉戈米爾·米洛舍維奇分別被判處無期徒刑與29年有期徒刑,莫姆契洛·佩里希奇被判處27年有期徒刑,在上诉后于2013年2月释放。时任塞族共和国总统的拉多万·卡拉季奇受到的11项指控中亦包括该次围城的罪责。


接着向东走往山上去就能看见一大片墓地。这就是萨拉热窝城边上的科瓦奇墓地Cemetery Kovači。很多战士和平民葬于此地。能看见很多墓碑的日期止于1992-1995这几年。

 


再往前走到城边的山上一处奥斯曼时期的黄色旧兵营俯瞰萨拉热窝。底下的墓地大多都是90年代的那场战争里死去的平民和战士。好好的南斯拉夫,说分就分了,分就分吧,还得打的你死我活的。看了几部纪录片,铁托在前南斯拉夫国家老百姓中的口碑相当好!赛尔维亚是东正教,波黑这边是穆斯林东正教天主教,克罗地亚这边是天主教,其中还混了些犹太教,所以萨拉热窝有欧洲的耶路撒冷之称!此地的基本格局是塞尔维亚人是东正教,波斯尼亚人是穆斯林,克罗地亚人是天主教。波黑这边穆斯林是主力,塞尔维亚人居次,另有少部分克罗地亚人。这是对面山上的墓地。

 


俯瞰萨拉热窝

 


科瓦奇墓地旁边的波黑战争纪念碑,白墙上刻满了死者的名字

 

白墙上刻满了死者的名字

 

 

 


这也是墓地附近拍的,这是遍布巴尔干的1的世纪左右的老墓地,已入选联合国世界遗产,这地方规模很小。

 



回到赛比齐sebilj奥斯曼时期的木制喷泉,建于1753年。

 


原来的路面

 

新修的路面

 


至此萨拉热窝的主要打卡点就结束了。剩下一个没去的是博物馆里的一部13世纪犹太人从巴塞罗那带来的圣经故事画册haggadah,是用漂白羊羔皮写画成的。据说二战期间希特勒同学下令要把此书劫到捷克去当"灭绝的"犹太人博物馆的一部分。当党卫军来到犹太教堂时大拉比说另外一个党卫军官已经把书拿走了,然后他把书交给了清真寺的阿訇保管,直到战后交还。另外还出现了很多穆斯林保护犹太人的美好故事。。。可惜俺家那两个非文化人嫌远不愿去看。其实俺也乐得少走些路。晚饭还是在中午那家吃的。很不错。就此结束了萨拉热窝一日游!


夕阳下的钟楼。


 


第二天早上不到六点就起了,赶赴汽车站搭早六点的车去贝尔格莱德。这个点儿街上空无一人。

 


燃蛾,那个昏头昏脑的司机把俺们送到东站去了。六点的车却是在总站发车。又破费了10美元打车去中心站。好在结局圆满,开车前三分钟上了车!多亏可以用信用卡买票。


维基百科: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波斯尼亞語:Genocid u Srebrenici)是于1995年7月发生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斯雷布雷尼察的一场大屠杀,造成大约8000名当地平民死亡。屠殺由拉特科·姆拉迪奇帶領下的塞族共和國軍隊在波斯尼亞戰爭期間執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在欧洲的最严重的一次屠杀行为[5]。海牙的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將此次屠殺定性為種族滅絕[6]。其後國際法庭也確認為種族滅絕[7]。


路上看见“永不忘记施莱布尼察”的涂鸦,说得就是这个大屠杀。

 


从萨拉热窝去贝尔格莱德的路上,田园风光

 

山谷中的小城和墓地

 


路边的房屋

 

小镇

 

清真寺天主堂交相辉映。过境塞尔维亚后就看不见清真寺了。

 


小镇车站

 

田园风光

 

 

 

教堂。马上就要到波黑塞尔维亚边境了!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5 回复 海外思华 2019-8-2 23:16
你们跑得地方真不少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棒!
5 回复 BANGZI 2019-8-2 23:28
海外思华: 你们跑得地方真不少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棒!
孩子放暑假,闲着也是闲着。近年生意又差,不忙。苦中作乐吧!
4 回复 海外思华 2019-8-2 23:34
BANGZI: 孩子放暑假,闲着也是闲着。近年生意又差,不忙。苦中作乐吧!
你的脑子很好用的,你对当年那些电影的顺口溜记得很清楚啊!看着亲切呢!
4 回复 BANGZI 2019-8-2 23:51
海外思华: 你的脑子很好用的,你对当年那些电影的顺口溜记得很清楚啊!看着亲切呢!
嘿嘿。。。其实电影俺不怎么爱看。但是那些经典台词都是上学时小痞子们挂在嘴边上的,所以耳熟能详。可能俺比较早熟,看了多瑙河之波印象很深刻。对其他小伙伴儿们津津乐道的瓦尔特什么的倒是印象不深。
3 回复 TravelLover 2019-8-13 10:46
好文章。谢谢分享,介绍很仔细
3 回复 BANGZI 2019-8-13 22:00
TravelLover: 好文章。谢谢分享,介绍很仔细
您喜欢就好!
3 回复 TravelLover 2019-8-18 23:11
谢谢 , 收益很多
3 回复 BANGZI 2019-8-19 23:33
TravelLover: 谢谢 , 收益很多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BANGZI最受欢迎的博文
  1.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8:摩洛哥(2)梅尔祖卡 -“撒哈拉” [2021/04]
  2.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6/7:摩洛哥(1)马拉喀什,艾提本哈杜 [2021/04]
  3.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9:摩洛哥(3)沙漠日出 + 菲斯古城 [2021/04]
  4.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5:马耳他(2)首都瓦莱塔 [2021/04]
  5.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10:摩洛哥(4)菲斯 瓦卢比利斯 卡萨布兰卡 [2021/05]
  6.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11:摩洛哥(5)卡萨布兰卡 (完) [2021/05]
  7.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4:马耳他(1) 姆迪纳古城 马萨施洛克渔村 史前石庙 [2021/04]
  8.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9:威尼斯 公交船环岛游 [2021/03]
  9.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2:突尼斯城(1)新城+老城 [2021/04]
  10.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3:突尼斯城(2)迦太基遗址+蓝色小镇 [2021/04]
  11.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8:威尼斯 圣马克广场 叹息桥 里奥托桥 [2021/03]
  12.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7:佛罗伦萨/菲冷翠 下午去威尼斯 [2021/03]
  13. 照片回顾:2017/10-11 哈瓦那坎昆 D1-2 哈瓦那 维达多区,艺术村 [2020/12]
  14.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6:闲逛佛罗伦萨/菲冷翠 [2021/03]
  15. 2020/21 d5-6-7-8-9 圣诞元旦跨年活动 长途拉练曼哈顿 [2021/01]
  16. 山西陕西 9。革命圣地 延安 [2015/10]
  17. 2016/9 绍兴二日游 1。咸亨酒店 书圣故里 [2016/09]
  18. 酒经沙场 - 旅途中的酒照片 [2015/09]
  19. 2018/8 印度六日:D3 瓦拉纳西/恒河晨浴/神庙 (后附印度史学习笔记) [2018/09]
  20. 8天越洋回家过年小记 [2017/02]
  21. 2017/9/3 上海多伦路名人街、千爱里、1933老场坊 [2017/09]
  22. 1。澳大利亚 - 墨尔本 [2015/08]
  23. 2017/12 普吉 D1 芭东海滩 海鲜市场 [2018/01]
  24. 2015/5/7 以色列 D8 特拉维夫老城 耶路撒冷 圣殿山 橄榄山 圣墓教堂 [2017/12]
  25. 2015/5/9 以色列 D10 耶稣出生地伯利恒 巴以隔离墙 最后晚餐地点大卫王墓 [2017/12]
  26. 2017/12 普吉 D2 海滩餐馆 海豚表演 [2018/01]
  27. 两颗牙 - 葡萄牙西班牙 - 8。格拉纳达 阿尔巴辛区 [2015/10]
  28. 2017/10/27-11/5 坎昆 哈瓦那 - D4 离别哈瓦那 [2017/11]
  29. 维瓦尔第VIVALDI:四季 - 冬(FOUR SEASONS - WINTER) [2017/02]
  30. 2015/5/3 D4 约旦 瓦迪拉姆沙漠 [2017/12]
其它[旅游归来]博文更多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6 00: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