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8:摩洛哥(2)梅尔祖卡 -“撒哈拉”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6/7:摩洛哥(1)马拉喀什,艾提本哈杜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9:摩洛哥(3)沙漠日出 + 菲斯古城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5:马耳他(2)首都瓦莱塔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10:摩洛哥(4)菲斯 瓦卢比利斯 卡萨布兰卡 [2021/05]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4:马耳他(1) 姆迪纳古城 马萨施洛克渔村 史前石庙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11:摩洛哥(5)卡萨布兰卡 (完) [2021/05]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9:威尼斯 公交船环岛游 [2021/03]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2:突尼斯城(1)新城+老城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3:突尼斯城(2)迦太基遗址+蓝色小镇 [2021/04]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8:威尼斯 圣马克广场 叹息桥 里奥托桥 [2021/03]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7:佛罗伦萨/菲冷翠 下午去威尼斯 [2021/03]
- 照片回顾:2017/10-11 哈瓦那坎昆 D1-2 哈瓦那 维达多区,艺术村 [2020/12]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6:闲逛佛罗伦萨/菲冷翠 [2021/03]
- 2020/21 d5-6-7-8-9 圣诞元旦跨年活动 长途拉练曼哈顿 [2021/01]
- 山西陕西 9。革命圣地 延安 [2015/10]
- 2016/9 绍兴二日游 1。咸亨酒店 书圣故里 [2016/09]
- 酒经沙场 - 旅途中的酒照片 [2015/09]
- 2018/8 印度六日:D3 瓦拉纳西/恒河晨浴/神庙 (后附印度史学习笔记) [2018/09]
- 8天越洋回家过年小记 [2017/02]
- 2017/9/3 上海多伦路名人街、千爱里、1933老场坊 [2017/09]
- 1。澳大利亚 - 墨尔本 [2015/08]
- 2017/12 普吉 D1 芭东海滩 海鲜市场 [2018/01]
- 2015/5/7 以色列 D8 特拉维夫老城 耶路撒冷 圣殿山 橄榄山 圣墓教堂 [2017/12]
- 2015/5/9 以色列 D10 耶稣出生地伯利恒 巴以隔离墙 最后晚餐地点大卫王墓 [2017/12]
- 2017/12 普吉 D2 海滩餐馆 海豚表演 [2018/01]
- 维瓦尔第VIVALDI:四季 - 冬(FOUR SEASONS - WINTER) [2017/02]
- 两颗牙 - 葡萄牙西班牙 - 8。格拉纳达 阿尔巴辛区 [2015/10]
- 2017/10/27-11/5 坎昆 哈瓦那 - D4 离别哈瓦那 [2017/11]
- 2015/5/3 D4 约旦 瓦迪拉姆沙漠 [2017/12]
第一站,欧亚分界线纪念碑。如上所述,有两个。比较壮观的是州政府建的,离叶堡近50公里,比较远。俺们来看的这个是市里建的,里的较近,17km。两个地方都有公交从市里过去,但是俺们只有一天的时间,不能把时间都耗在坐公交上。
很不起眼的个地方,大家来这里只是图这么个意思,边上的树上挂了好些彩布条,这大概还是藏传佛教的遗风吧。
新婚夫妇喜欢到这儿来海誓山盟,喝完了的香槟瓶子就放到这座香槟墙上
欧亚分界线碑地处俄罗斯叶卡捷琳堡欧亚大陆分界线上,地处乌拉尔山脉东麓,伊赛特河由西北向东南城而过。整座城市沿着乌拉尔山脉东侧一字排开。叶卡捷琳堡因位于欧亚分界线而闻名于世。俄国地理学家塔季肖夫发现受气流影响,乌拉尔山脉两侧动植物差异明显,因而提出以此山为界划分欧亚大陆,并得到普遍认可。人们通常参观两个欧亚分界线碑。老的界碑位于叶卡捷琳堡市西郊新莫斯科大道17公里处。该界碑底座由暗红色大理石建造,中间是灰白色大理石作为分界线,两侧分别标明欧洲和亚洲,界碑为尖形金属塔。新的界碑位于叶卡捷琳堡市西北郊42公里处,界碑底座由灰白大理石制成,分为5个阶梯,每个阶梯6个台阶,亚洲和欧洲俄文字体分布在底座两边,界碑柱由深红色大理石制成,高25米,重500吨,顶端安置双头鹰标志。现已成为游客必去之地。
跑了半天就是看这个来了,很小的个物件儿。意义不小。左边写着亚洲Азия,右边写着欧洲Европа。
白桦林
第二站,千年石棚。网上看介绍的意思是这地方公元前3000多年此地就有人类活动,用这些天然石头抵御风雨,搞祭祀活动什么的。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但是这家伙可能是偷懒没带俺们去那个更出名儿的地点,因为看照片不一样!好在这个本来俺们就没打算,无所谓啦!树林里蚊子特多。
没觉着那石头棚子咋样,觉得这白桦林挺美
第三站 嘎尼那 亚马 - 译自维基百科:1918年七月17号,因为白俄军队逼近,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七口被布尔什维克在市内在现在滴血教堂处的一所房子里枪决,然后运到这儿的一个矿洞里毁尸灭迹。一周后白俄军队攻入叶堡,开始寻找沙皇一家的下落。最后的报告认为是被布尔什维克火化了。而布尔什维克意识到抛尸的地点已暴露又回头把尸骨换了个地方,他们的内部报告没有明确描述把尸骨转移到了什么位置,但是有些线索。70年代的一个秘密调查找到了第二个地点,并且DNA确定了尸骨的身份就是沙皇一家。 但是俄罗斯东正教庭不认可DNA验证,还是依据白俄将军队的报告,给沙皇一家封了圣,并于2001年在伽尼那 亚马 - 第一个抛尸灭迹的地方修建了寺院以示纪念。寺院里又七座教堂分别纪念这一家七口。
所以说这地方是不是尸骨所在地还不一定。正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教会也不列外!
寺院的入口。有很多前来朝拜的。女同学进门要头巾包头,没穿长裙的门口会借你个包布当筒裙,人家的规矩。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 即尼古拉二世(俄语:Николай 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68年5月18日-1918年7月17日),俄罗斯帝国末代皇帝(1894年到1917年在位)。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他登基之时,沙皇制度已经开始摇摇欲坠,他对外扩张、对内改革却不尽人意。1905年俄罗斯在清朝的租借地旅顺被日本攻克之后,首都圣彼得堡发生流血星期日事件,引发了俄罗斯1905年革命。为了稳定国内形势,尼古拉二世签署了《整顿国家秩序宣言》宣布俄罗斯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2] 再加上斯托雷平的改革才勉强粉饰太平,但是又陷入更复杂的巴尔干问题。之后俄罗斯军队在一战前线损兵折将的消息更是彻底摧毁了皇帝“小父亲”的形象,此前这个形象在俄罗斯百姓的心目中保持了几百年。其执政末期俄罗斯先后爆发了波澜壮阔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前者推翻了他的统治,后者最终结果了他的性命。
末代皇帝半身像,座基上刻着尼古拉二世的名字和头衔(沙皇),底下是他媳妇和五个孩子的像
这里面有七座教堂,纪念他们一家七口。这是皇后的,孩子们的都是小教堂。有些让进有些不开门。
译自维基百科: 俄罗斯东正教的十字架和基督教的不一样,他们还用的是希腊、拜占庭式的,也就是正常的十字架上下各加一横。上面一横原来是用来写“荣耀之王”出自约翰福音。下面一斜横是耶稣的脚蹬 - 耶稣的右手边向上(指向天堂)左手边向下(指向地狱)。另一个说法是当年耶稣同学被抓起来玩“三选一”时靠他右边的那个小偷在忏悔,而左边这个却不忏悔。结果革命群众投票把耶稣同学给钉了,什么事儿啊!
朝拜的人群络绎不绝,这个是皇后和五个孩子的雕像
这人也不知是不是神父,带着媳妇来的,娃是媳妇一路抱着
步行街,周六大中午的也不咋热闹
1905广场上的列宁同志雕像。雕像底座上写着: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表明我们依赖于来自工人和农民的奇迹般的力量!-列宁(股沟翻译)
位于市中心著名的1905年广场上的叶卡捷琳堡市政府大楼。
德米奇 马民-斯比亚可雕像,俄国作家,他的有关乌拉尔山生活的短篇小说很出名
此时街上传来刺耳的警笛声,回头一看,是个摩托黑侠引得两个警察叔叔狂追不止,速度向当地快
在伊赛季东部河畔,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漂亮建筑——谢瓦斯捷娅诺夫宫。谢瓦斯捷亚诺夫曾是采矿工业部门一位大臣,后在战争期间发财起家,1858年退休后购买这栋楼房。1866年以哥特式建筑风格对楼房进行改建,而后卖掉这座楼房移居圣彼得堡。在叶卡捷琳堡,这座建筑典雅别致、最具特色。2009年6月15日,“金砖四国”首脑峰会在这里举行。
旧书摊儿
人工湖,连心锁
迎接2018世界杯,叶卡是个赛点
在伊赛季东部河畔,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漂亮建筑——谢瓦斯捷娅诺夫宫。谢瓦斯捷亚诺夫曾是采矿工业部门一位大臣,后在战争期间发财起家,1858年退休后购买这栋楼房。1866年以哥特式建筑风格对楼房进行改建,而后卖掉这座楼房移居圣彼得堡。在叶卡捷琳堡,这座建筑典雅别致、最具特色。2009年6月15日,“金砖四国”首脑峰会在这里举行。
叶卡捷琳娜教堂,98年重建的
有轨电车
无线电学院。俄罗斯人坚持认为是他们的A.S. 波波夫发明了无线电。查了维基百科貌似西方世界不太认同。而且俄罗斯人认为自行车也是他们发明的,但是木有普及推广和商业化。
滴血教堂是东正教堂,始建于2000年,2003年7月建成启用。高60米,面积3000平方米,有三个升座、五个圆顶,属俄罗斯-拜占庭风格。教堂底层右侧有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枪杀的象征地、沙皇及其妻子儿女的圣像和生辰年代介绍。1998年,教堂进行沙皇一家遗骨的安魂祈祷仪式后,遗骨被送到圣彼得堡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教堂安葬。
滴血教堂建在伊帕契耶夫楼原址上。该楼建于1880年末,1908年工程师伊帕契耶夫购买此楼。1918年7月16日夜,尼古拉沙皇一家在盖楼地下室被枪杀。1977年该楼被拆毁。
乌拉尔考古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890年采矿时在四米深的矿井里发现,矿主捐给了乌拉尔自然科学学会。这个图腾是有一整颗落叶松刻成。考古学家经长时间的研究把它拼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估计图腾的总高度为5.3米,最下面的两米不知啥原因丢失了。瞧这事儿办的!1997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一个实验室用同位素c-14测定该图腾的年代为9500年,推算起来这东西应该是石器时代中叶的产物,有头,身上有复杂的几何图线和图像。这个,这个,呵呵, 太深奥了!
伏尔加乌拉尔军区总部和门口的朱可夫雕像
看完了博物馆,时间不多了,赶紧溜达回旅店
同学们玩的还行,挺高兴
然后就顺利的来到了机场!下一站莫斯科!
感兴趣的可以参阅俺的旅游日记全篇:
https://www.backchina.com/blog/59607/article-27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