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7
今天是俺们在印度的最后一天。早晨起来在皇宫般的酒店里吃了早饭退了房就跟着司机走了。除了刚到德里的时候取了一万卢比之后就再也没遇见过能取钱的提款机了。在瓦拉纳西用的是美元现款跟导游兑换的。到现在手里真的没几个卢比了。第一件事儿是去想法弄点钱,结果试了两个提款机还是无果。怕耽误游玩的时间就没再去找了。今天第一站是风之宫,第二站是城市宫,然后从水宫殿路过看一下,最后就是琥珀宫了。然后就是一路奔着德里回去了。俺们的航班是明天凌晨两点多的。时间上是不着急,但是东斋普尔回德里旅程不算远可是挺耗时间。他们要是修个高铁那么阿格拉和斋普尔都是德里早出晚归就行了。在印度呆了六天能引起俺们很大兴趣的东西真的不多了,尤其是德里阿格拉斋普尔这个所谓的金三角基本上都是莫卧儿王朝的波斯和印度的混搭风格。所以今天的游览就有些偷懒了,到了琥珀堡俺们连进去的想法都没了。外面兜了一圈子完事儿。
本来还想回德里去看看那个大印度庙的,结果到了德里边上车那个堵啊,所以也就算了,不折腾人家司机了。直接去机场。去琥珀宫的时候发现手上只有几百卢比了,问司机能不能借点,他把手上的1300卢比全都跟了俺们。等俺们上了回德里的路司机问俺还剩多少卢比,俺说大概还有200多,他说过路费还得三百多呢!结果找了个旅游商店拿美元买了个可乐才算把过路费凑足。然后到了机场又去找地方换钱,最后总算解决了。所以出门还得带点现金才保险。这司机心也够大的!
然后就在机场里一通瞎溜达,安检区外真没啥吃的喝的。有家三明治店招牌写的是啤酒结果买出来是“根啤”root beer,特么根本不是啤酒,图片照的跟啤酒一样一样地,气死俺了。然后就是毫无悬念地到了上海,小伙伴儿连程回北京,俺呆在魔都人模狗样儿地开几天展览会。印度之行圆满结束!
乌麦德巴望酒店umaid bhawan,据说原来是个本地的王宫。不知里面的格局装饰原来就是这样的还是后来改装的。很有印度特色。俺只能说有钱人真的很会享受!俺太能适应这样的生活了!这是俺们的卧室。
客厅
屋顶餐厅
墙上的仕女图
屋外的走廊

墙上有哈利辛格爵士陛下的肖像。估计这就是他家的行宫了。这主是查莫和克什米尔国王(当时是英国附属国)。年轻时的光辉事迹包括1921年在巴黎被一个妓女勒索了30万英镑。呵呵。。。

一楼的大厅


门廊

斋普尔的一个老城门

百度百科:斋普尔最有特色的地标性建筑—风之宫殿(Palace of the Winds),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粉色砂岩建筑,这个令人眩晕的五层建筑看上去如同一个精致的蜂巢拔地而起。它于1799年由王公Sawai Pratap Singh建造,目的是让王室中的女性成员可以观看城市生活和游行。在顶层的一端可以看到简塔·曼塔天文台和城市宫殿的壮观景色,另一端可以看到Siredeori市集。
风宫建于1799年,风宫名为“宫殿”,其实只是一幅“墙”,牌坊型式的建筑物墙上密密麻麻布满953扇窗,据说以前是用来供宫中深闺的妇女们偷看外面的花花世界。“墙”面极之浩大。这些窗户是用红砂石镂空而成,呈半个八角形。风宫的背面。窗户并非单为通风之用,而是为了方便古时宫中妇女观看外面的花花世界。窄小的窗户满足妇女们的好奇心,厚厚的墙壁则隔绝了抛头露面的机会。风宫的墙壁上开了很多窗户,使得宫殿内任何地方都有风吹入。
风宫,很奇特的建筑造型

风宫的正面。风宫的英文是哈瓦玛豪hawa mahal。泰姬陵叫个taj mahal泰吉玛豪,埋在里面的那个王后也不叫泰姬,她的真名是Mumtaz Mahal穆穆塔兹玛豪。至于为啥叫泰姬陵taj mahal好像没有个正式的解释。mahal这个字的本意是宫殿的意思。

风宫的窗户

两边也都是这个风格的老房子,沿街是店铺

后面的那个老汉是耍蛇的。貌似没人感兴趣他的小把戏。

风宫也可以进去。不过俺们没进去。风宫的侧脸儿。

皮具小店

百度百科: 斋浦尔(Jaipur)是拉贾斯坦邦(Rajasthan)首府,印度北部的一座古城,在新德里西南250公里处,人口62万,面积11117.8平方公里,为印度北方重镇,也是珠宝贸易中心。1727年始建,市街按棋盘方格式设计,高大、古老粉红色的建筑表现出印度建筑艺术的优美,有“印度粉红色之城”之称。毛织品著名。有炼铜、机械、电器、丝纺织、棉纺织等工业。并以精制宝石和黄铜器著名。文教中心。
和印度的其他古城不同,斋浦尔有着良好的城市规划和笔直宽阔的大街,这要归功于三百年前那位天才的王公萨瓦伊·杰伊·辛格二世(SAWAI JAI SINGH II),做为莫卧尔皇帝奥朗则布(AURANGZEB)最重要的庭臣,他不仅是那个年代伟大的政治家、武士、梵文和波斯文学者,还是伟大的天文学家和建筑师,斋浦尔就是在他的规划下修建起来的,时至今日,仍然是全印度最美的城市之一。王公名字中的萨瓦伊其实是皇帝授予他的头衔,意为“才智”,世代承袭。所以一点也不用惊奇,当听到现代印度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JAWAHAR LAL NEHRU)对他的评价时,“萨瓦伊·杰伊·辛格二世无论在任何地方还是在任何年龄,都是最伟大的”。
斋浦尔现分为新旧两城,旧城多为古旧建筑物,亦是粉红城所在地,有城墙环绕着旧城并有七道城门,每条街道,都可通往城市宫殿(City Palace),还有著名的琥珀堡、老虎堡、风之宫殿等众多古老华丽的典型印度建筑。新城则为火车、巴士运输站及大酒店等新式楼房所在地。
在斋浦尔有众多由宫殿遗产改建成的“遗产饭店”,如比绍宫、姬马哈陵宫邦、德黑兰宫等。这些宫殿饭店具有古老的历史,十分豪华,甚至可与皇宫媲美,价格自然最为昂贵,在2000至上万卢比之间。此外还有各类豪华旅馆和经济型旅馆,价格在1000到3000卢比左右。比如Umaid Bhawan Heritag,为一位退伍空军将领所拥有,是由旧遗产所改修而成的家庭式旅馆,曾被一些国际性的旅游导游手册评为Jaipur最佳的遗产旅馆。
下一站,城市皇宫city palace,皇宫大门。感觉印度18世纪厅阔气,咱们天朝18世纪可没留下这么装饰考究的豪宅大屋除了皇帝的那点子家当。这个皇宫只是斋普尔这边一个王国的王宫。

百度百科:印度海娜手绘是一种古老的身体装饰艺术,在东南亚,中东,北非等地区比较盛行。海娜手绘并不局限于婚礼使用,在印度,这项艺术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印度的大街小巷经常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群手艺人,他们被称为手绘师,一块铺 地的塑料布,几个圆锥形颜料筒做的画笔,便是他们的创作工具。而手绘的材料,被称之为海娜,人们采摘下这种灌木的叶子,将其磨成极精细的糊状物,便成为印度手绘师重要的绘图原料。除了手绘外,海娜也被用做染发,许多印度老人头上看不到白发正是托了海娜的福,海娜也被誉为天然的植物染发原料。
手绘的小摊子,近来好像也有传言这东西过敏。总之好奇心别那么重神马都试试就对了。二把手在别的地方看到过,几次想试一下被俺们拦住了。

百度百科: 斋浦尔皇宫( City Palace)
皇宫位于粉红城的中心,内有花园,天阶及宫殿等,几乎占了旧市街的1/4。斋浦尔王宫是拉贾斯坦城邦臣服于莫卧儿帝国后兴建的宫殿,如今马哈拉加王族后人仍在此居住,是印度保存得最为完好得古迹之一。它建于1728年,有多个宫殿组成,单是城门就有8个之多,建筑奢华,瑰丽夺目。
整座主殿以大理石建成,宫门两边各有一只由大理石造成的大笨象。城市宫殿的建筑混合着拉贾斯坦和蒙兀儿的风格,外墙由Jai Singh所建,其余的宫殿是历任王公逐步增建,有些部份还是20世纪才加入的,像是建于19世纪末的贵宾接见厅(Mubarak Mahal),接见厅是国民向君主表达意见,或君主宣布大事的地方;接见厅内有两个全球最大的银壶,是当年爱德华七世加冕时,当地君主为了亲身到伦敦庆贺,特别下令打造,以便盛载恒河圣水供旅途使用的,真有气派!
宫殿部分地方改建成博物馆,收藏古代武器、地毡、绘画等,历史及艺术价值极高。宫旁还有间Palace Cafe,在幽雅的庭园中,慢慢细味香醇的咖啡,闭上双眼,感受印度王族的盛衰起落,也颇有意思。
内宫入口

门上雕龙画凤


这种吊灯在埃及也见过,不知从哪里发源的,穆斯林的影响的确不小

迪瓦奈卡斯宫diwan-i-khas,貌似是印度这边王宫的标配,是国王接见朝臣议事的地方,都是这种拱形排列的风格


接见厅内有两个全球最大的银壶,是当年爱德华七世加冕时,当地君主为了亲身到伦敦庆贺,特别下令打造,以便盛载恒河圣水供旅途使用的”每个银壶的容量是四千升,自重340公斤,纯银打造,吉尼斯上纪录的。


穆巴拉克宫,现在是个纺织博物馆展出服饰什么的

昌德拉宫,现在还是王族后人们的住宅,一层是个博物馆。俺们转悠了一下也想进去看看,但是被告知这个要另买票,3500卢比一张。俺们想想还是留着银子喝酒算了。

昌德拉宫的庭院,四个门各有名称,孔雀门代表秋天,莲花门代表夏天,绿门代表春天,玫瑰门代表冬天,这几个门都是通向昌德拉宫的



鱼眼一个庭院

走回到议事厅,这貌似是中学老师带着上历史课。全是女的,女子中学?

印度产马辛德拉吉普,看着很眼熟。没错,美国的吉普在跟它打官司呢!基本就是美国二战吉普的翻版。

内饰

城市宫参观完毕

这个老弟的摊子刚开张,拿着瓶水在到处撒,洒水生财的意思,大概。。。这是买冰激凌的。

又是个老城门

水宫殿这边,这个机器是多功能榨汁机,上面的两个滚轴是榨甘蔗汁的,车上放的都是椰子

译自印度旅游网站:水宫殿(Jal Mahal)是由玛窦辛格一世国王(Maharaja Madho Singh I)建造,是他的猎鸭派对的地点。该宫殿是拉其普特和莫卧儿帝国关系紧密的见证。 宫殿的建筑风格反映了拉其普特和莫卧儿两种建筑的结合。宫殿在历代的国王的努力下变得更美了。例如,贾辛格二世国王(Maharaja Jai Singh II)通过建立花园增添了宫殿的美丽,使水宫殿更加风景如画。 经过几代人的创造,我们今天拥有“水宫”的辉煌。
最远处的水中建筑就是水宫殿。维基上说前面那几个台子是火葬用的。看样子这火葬在印度是深入人心的升天之道!


这老汉摆个摊子也不知是买啥。跟大妈聊了好半天。

下一站琥珀堡。这是大象下班儿了。早晨去的话可以骑大象上琥珀堡,当然是要收费的。

百度百科:琥珀堡amber fort位于斋浦尔城郊的一座小山上,是印度古代藩王的都城, 建于1592年。游客可骑大象上山参观。由于城堡建在一座叫琥珀的小山上,故称之为琥珀堡。城堡内面积较大,有数座独立建筑物。堡内有一座设计独特的镜宫,曾是土王的寝宫。宫殿用玻璃嵌壁,在阳光的反射下,整个宫殿熠熠生辉。琥珀堡建筑宏伟,装饰华丽,让人流连忘返。
琥珀堡是斋普尔的古都,是由MAN SINGH 国王于1592年始建的。堡内的建筑物,由多个不同时期的宫殿组成,并依山势兴建,层层叠叠,极为壮观,是最典型的RAJPT风格。里面最为著名的是1675年建的玻璃的宫殿(Sheesh Mahal),宫墙上有无数面小镜子,在阳光下,流光溢彩,非常漂亮。其镶嵌镜片和彩色宝石手法,与阿格拉著名的泰姬陵如出一辙。只需燃起一点烛光,即可反射出千点光芒闪烁,堪称世上绝无仅有的奇观。虽然目前宝石已改成赝品,但是在黑暗中点燃一盏烛光,仍可看见镜片经过光线折射后,有如芒钻漫天飞舞、非常奇妙。琥珀城堡所在位置地势险要,下方有一条护城河,周围环绕着蜿蜒的高墙。整座城堡居高临下,捍卫着斋普尔城。据说这里曾经作为印度的首都长达6个世纪之久。宫殿的拱形屋顶、几何图形的细格子窗棂、大理石廊柱和花朵植物雕刻,都是受到莫卧儿建筑风格影响。(其实也就是有较重的伊斯兰教风格)琥珀城堡上方还有一座杰加尔堡(Jaigarh)。
琥珀堡。


这个大概就是杰尔加堡了。在山顶上,过了琥珀堡还得走不少路才能上去。

走去琥珀堡转了一圈


琥珀堡对面的山上还有城墙,远看和咱们的长城很像,只是单薄了很多。

入口里面的庭院,图中的大门通向城堡

鱼眼一下,这个效果一般

大门。俺们到了售票处了感觉没兴趣进去看了。这几天这石头城堡看见快要吐一地了。在外面瞎转悠就挺好。

俯瞰山下

仰望山上的另一个城堡

这是个妇女带着家里几个孩纸在路边,满地爬,可能乞讨的意思,这边的乞丐好像不缠人,爱给不给。

这个穆斯林大姐抱着孩纸撵鸽子

结束

这个不知是干啥的,看着很好吃的样子,色彩斑斓,没敢尝试

小吃摊子
这边是大象村,走的时候司机带俺们去看了一下。可以买香蕉给大象吃。俺们已经懒得下车了。

卡车都画的花里胡哨的的,这个上面写着伟大的印度great India!

这个写着:horn please 请鸣笛,use dipper at night晚上用弱光大灯

路边等车

公交小三轮

德里的堵车。印度行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