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8:摩洛哥(2)梅尔祖卡 -“撒哈拉”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6/7:摩洛哥(1)马拉喀什,艾提本哈杜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9:摩洛哥(3)沙漠日出 + 菲斯古城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5:马耳他(2)首都瓦莱塔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10:摩洛哥(4)菲斯 瓦卢比利斯 卡萨布兰卡 [2021/05]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4:马耳他(1) 姆迪纳古城 马萨施洛克渔村 史前石庙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11:摩洛哥(5)卡萨布兰卡 (完) [2021/05]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9:威尼斯 公交船环岛游 [2021/03]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2:突尼斯城(1)新城+老城 [2021/04]
- 照片回顾 2019/10 法突马摩 DAY 3:突尼斯城(2)迦太基遗址+蓝色小镇 [2021/04]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8:威尼斯 圣马克广场 叹息桥 里奥托桥 [2021/03]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7:佛罗伦萨/菲冷翠 下午去威尼斯 [2021/03]
- 照片回顾:2017/10-11 哈瓦那坎昆 D1-2 哈瓦那 维达多区,艺术村 [2020/12]
- 照片回顾 2009/11 意大利 day 6:闲逛佛罗伦萨/菲冷翠 [2021/03]
- 2020/21 d5-6-7-8-9 圣诞元旦跨年活动 长途拉练曼哈顿 [2021/01]
- 山西陕西 9。革命圣地 延安 [2015/10]
- 2016/9 绍兴二日游 1。咸亨酒店 书圣故里 [2016/09]
- 酒经沙场 - 旅途中的酒照片 [2015/09]
- 2018/8 印度六日:D3 瓦拉纳西/恒河晨浴/神庙 (后附印度史学习笔记) [2018/09]
- 8天越洋回家过年小记 [2017/02]
- 2017/9/3 上海多伦路名人街、千爱里、1933老场坊 [2017/09]
- 1。澳大利亚 - 墨尔本 [2015/08]
- 2017/12 普吉 D1 芭东海滩 海鲜市场 [2018/01]
- 2015/5/7 以色列 D8 特拉维夫老城 耶路撒冷 圣殿山 橄榄山 圣墓教堂 [2017/12]
- 2015/5/9 以色列 D10 耶稣出生地伯利恒 巴以隔离墙 最后晚餐地点大卫王墓 [2017/12]
- 维瓦尔第VIVALDI:四季 - 冬(FOUR SEASONS - WINTER) [2017/02]
- 2017/12 普吉 D2 海滩餐馆 海豚表演 [2018/01]
- 两颗牙 - 葡萄牙西班牙 - 8。格拉纳达 阿尔巴辛区 [2015/10]
- 2017/10/27-11/5 坎昆 哈瓦那 - D4 离别哈瓦那 [2017/11]
- 2015/5/3 D4 约旦 瓦迪拉姆沙漠 [2017/12]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城市,其都市区人口超过200万。位于南部伊犁阿拉套山脉山麓,靠近吉尔吉斯斯坦边境,是哈萨克斯坦重要的文化、商业、金融和创新中心。该市海拔700-900米。它是中亚第二大城市。阿拉木图在苏联时期是哈萨克斯坦首都,独立后还是首都,直到1997年迁都至阿斯塔纳。阿拉木图有自然风光国家公园以及大阿拉木图湖,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乐土。附近还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溜冰场和滑雪胜地。阿拉木图的主要地标和景点包括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升天大教堂、绿色集市、阿尔巴特步行街。
史前阿拉木图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900年的青铜时代,第一批农民和畜牧者在阿拉木图地区建立了定居点。在萨卡时期(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初),这片土地被萨卡部落和后来的乌孙部落占领,他们居住在天山山脉以北的地区。该地区有很多古墓和古代定居点,尤其是萨卡沙皇的巨型古墓。
15-18世纪,随着丝绸之路这一段贸易活动的减少,这座城市逐渐衰落。这一时期是民族和政治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准噶尔人入侵,并在一段时间内统治了哈萨克人。哈萨克人为保卫自己的土地和维护独立而战。1730年,哈萨克人在阿拉木图西北70公里的阿尼拉凯山脉击败了准噶尔人。大哈萨克部落(乌里·朱兹)管辖着该地区。在18世纪,这座城市和地区大致位于浩罕汗国的边境附近。 19世纪50年代,它被并入俄罗斯帝国,建立的名为韦尔尼的镇子。1887年5月的一场地震在10多分钟内几乎完全摧毁了这地方。到1906年,该市人口已增至27000人,其中三分之二是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1911年的地震在此摧毁了这座城市。1921年并入苏联,改名为阿拉木图。1926年苏联批准建突厥斯坦西伯利亚铁路,1930年公路铁路建成,对该地的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阿拉木图机场也于1930年启用,至今仍是地区航空枢纽。苏联1936-1938年的大清洗运动蔓延至哈萨克斯坦,众多知识分子、活动家、领导人、教师等被杀害。苏联政府控制着当地民众。20世纪30年代,哈萨克游牧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被破坏,他们饱受饥荒之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更好地组织后方,并集中工业和物资资源,政府从苏联的欧洲部分撤离了2.6万人和众多产业到阿拉木图,不看30多家工业设施、8所撤离的医院、15所研究所、大学和技术学校,以及约20家文化机构。当时,来自列宁格勒、基辅和莫斯科的电影制作公司也迁至阿拉木图。这使得大量俄罗斯族人迁入,哈萨克族成为该地区的少数民族。
哈萨克斯坦于1991年12月16日宣布脱离苏联独立。 1998年7月,哈萨克斯坦通过法律,确立阿拉木图作为科学、文化、历史、金融和工业中心的特殊地位。随着城市的发展,阿拉木图的空气污染问题依然严重,汽车是主要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