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庄春江

作者:chico  于 2014-3-26 09:4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佛学文章|通用分类:信仰见证

关键词:身心反应, 建筑设计, 透视图, 认识自我, 如何

  第一节 人与人性的剖析

不离身心谈解脱

  佛法的修学,不论说是為了达到解脱,或者说是為了成佛,都同样必须完成烦恼(苦)的彻底止息。烦恼,是在身心反应中產生的,烦恼的熄灭,也就和身心作用息息相关。这一点,可以从第一次结集,先圣先哲们所集出的〈修多罗〉圣典,将〈五阴诵〉、〈六入处诵〉等,高度重视身心方面的修学,分别编排在第一、第二篇,看出身心如何被重视,而得到印证。我们不能离开身心的种种,来谈佛法的修学,所以,对自己身心的认识,便成了修学佛法的基本认识了。
  人有生理的构造,合併心理的反应,一般常以「身、心」来表示。以身、心两方面来对人作分析,这是通俗的分类,也是简要的分析。在佛法中,则有比身、心的分析,更细腻、更详实的说明,那是分别从「蕴、处、界」三方面所作的剖析。这三方面的剖析,将人从三个不同的面剖开,就像建筑设计裡的透视图,让我们得以从多方面的讯息中,更完整的观察自己。这样自我观察的目的,是要从其中,建立起佛法的修学,以完成烦恼的彻底止息[1]。

蕴处界的剖析
  蕴,也译為「阴」,是将同类的集在一起,是「聚集」的意思。
     处,也译為「入」,是指讯息进入的处所,从这裡可以有种种的发展与生成,是「生长门」的意思。
     界,是以一定特性作為分类,有「种族」的意义[2]。

如果从性质的不同来作分析,可以将人解析成「色、受、想、行、识」等五类,称為「五蕴」。其中,
,是指有形体、占一定空间、可见的物质类,涵盖了现代所说的皮肤、肌肉、头髮、骨骼、五臟六腑等各种器官的生理构造。
,是指心裡的感受,包括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中性感受等。
,是指心中的影像与映像,并包括对这影像与映像意义的想像、推敲、思考。
,是指心中的选择、决定,意向与意志力之类的。
,是指内心的分辨了别作用。后面的四类,都是心理层面的作用,是抽象、无形、不可见的。

这五种剖析,将生理部分,只以色蕴表示,而心理部分,细地分為其它四类,可以说是一种特别注重心理层面的分析。
  如果从我们接触境界,认识境界的功能来作分析,那麼,可以将人解析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类,称為「六入处」,也称之為「六根」。人类的所有认识,都是透过这六根,才能升起的。眼等前五根,是生理上的感官器官,也是五蕴中色蕴的一类,具有物质的特性,但微细不可见[3]。意根,是认识作用中,掌理意念发动、辨别认识、积聚储存、综合统一等等功能的,是属於非物质、抽象不可见的心理作用[4]。这六类的分析,属於生理构造就占了五类,可以说是特别注重生理层面分析的。

  如果以特性来分析,那麼,可以将人解析為「地、水、火、风、空、识」等六类,称為「六界」。其中,
地是指身体中,具有坚固性质的部分,诸如骨骼、毛髮、肌肉之类的。水是指身体中的所有液态类,特别强调其凝结的特性,诸如血液、唾液、汗液、尿液等。火是指人体中的温度,包括可以改变温度的各种热量產生与消耗。风是指各种气态类,特别强调其流动的特性,如呼吸的空气就是。引伸来说,地有支撑稳固的静态特性,与风的流动特性相对,虽然相对,但又可以相互循环变化。水有冷凝、凝聚的特性,与火的氧化燃烧、分解成热量的特性相对,虽然相对,但又可以相互循环变化。这四类特性,又称為「四大」,是普遍存在於所有物质类中的[5],当然是不限於人体方面的。空指的是空间,為提供四大存在的场所,也可以是四大中的空隙,例如我们的体腔。识,则是泛指我们觉知的心理作用。这六类的分析,前面五类,都是从物理性质上来分类的,可以说是特别注重物理层面的分析[6]。

  不论是重於心理层面解析的五蕴,或重於生理层面解析的六入处、重於物理层面解析的六界,依早期经典的纪录,佛陀总是教导我们,应当从这样的分析中,依著每一个分析,分别观察其无常、无我。例如,应当从五蕴中的每一蕴,观察到它的变化无常:生理是变化无常的,感受、思考、意向、认知,也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著的,虽然它们之中,有某些变化是那麼地细微不容易察觉。六入处的观察也一样,从每一处,以及经由每一处升起的各种心理反应(认识发展过程),观察到它们的变化无常。无常的观察,是体会无我的重要基础,而无我,又是进入解脱的重要关键[7],所以,不止观察无常,还可以观察苦、空(由观无常而心乐清净解脱,称之為空)[8]、不得自主的非我(无我)。这样的观察,都称為「正见」[9]。而六界,如佛陀回答他的儿子罗睺罗尊者说,可以依著地、水、火、风、空、识等每一项特性去分析,观察包括自身,以及外界的一切,看看有没有哪一种特性,可以有绝对的自主性,然后在这样的观察中,体验无我,断除自我的傲慢与执著,而契入解脱[10]。

依食而活

  除了蕴处界的剖析以外,还有一项普遍性,那就是:人的生存需要依赖食物。不仅是人类,一切眾生,都要依赖食物而生存[11]。食物的种类很广,佛陀依其性质的不同,分為四大类:一、麤摶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12]。

     第一类的麤摶食,是指物质类的食物,饭菜、汤水属之。这类食物,供给人体热量与营养,提供生理机能正常运作的需求。我们每天都需要这类的食物,物质食物的需求,引发人类的经济活动。人们的经济活动,则常常超过基本生理的物质需求很多,以至於变得麻烦与复杂,不但影响到精神生活,也影响到佛法的修学。即使只是单纯的基本生理物质需求,如果没有获得适当的供给,那麼,生理机能就难以正常运作。生理机能在无法获得正常运作下,必定也会影响到心智功能,而障碍佛法的修学。例如,释迦牟尼佛经过六年的苦行,当觉悟苦行无益於解脱时,心想「不可以此羸劣之体,求於上尊之道」[13],於是,重新接受了足够的食物,来调理生理,才有体力在菩提树下修禪观,智证解脱。又如,经中说,「有漏从用断」,这是说,除了饭菜饮食之外,诸如医药、住处、衣物等日用品,都与烦恼(漏)的断除有关:当使用这些日用品时,常要自我警惕,不可以為了名闻利养,也不是為了展现自己的高贵,而是為了维持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是為了不障碍佛法的修学[14]。

  第二类细触食,指的是对境界的认识(触识),所生起的感受、思想、抉择、喜爱……等,种种心理反应,这也是一种生命的滋养,类似於近代所说的精神食粮。

    第三类意思食,指的是活下去的希望(目标)与意愿。

    第四类识食,是指统摄身心的识。这个识,从一期生命的形成(识入母胎),到身心的成长(识缘名色),乃至於在一期生命结束之前,都需要依靠识的统合。识有这样强力的统摄特性,应该与强烈自我感下的爱染有关,所以,经中以「攀缘」来形容识,说识必定在色、受、想、行四个地方攀缘、安住、成长[15]。即使当生命中的色、受、想、行任一蕴败坏死亡了,也还不会停止这样强烈的执取力,所以会继续去攀缘、聚积、统摄其它诸蕴,以形成下一期生命。因為识具有这样强烈的执取力,所以又称之為「有取识」。

  在这四类滋养我们生命的食物中,前面三类,大致上现代的医学界与心理学界,也能有所涉入,但是第四类的识食,则很难被他们接受,因為以他们的能力,没有办法对识作出明确的定量与定性,即使作现象的观察记录,都有困难。缺少了对识食的理解,现代科学界对生命的认识,总会是少了那麼一大块。
自我中心的情爱世界

  从识食的特性引入,让我们继续来剖析人性。识食的识,有攀缘、执取的特性,这样的特性,是来自於一般人随时都存在的自我感(我执),所以,一旦离开了自我感,识的攀缘、执取动力消失了,识就像洩了气的气球一样,没有攀缘、执取的作用了。从这自我感出发,人性中充满著占有的爱:当下,爱自我,然后延展到爱自己喜欢的我所,不仅当下爱,还要在无限的未来中,期待(爱)自我能以各种型态长远地延续,也期望现在所有的,於未来继续长远地拥有[16]。例如,爱惜自己的身体与名声,爱我的家园,爱我的国家,乃至於保护生态爱地球,就是不会去爱跟自己毫不相关的,这些,都没有离开以这种自我(人类)為中心的爱。人们在这样的渴爱中,有著欢笑喜悦(合我意时),也充满著忧悲恼苦(不合我意时)。不论是欢笑或忧恼,总是在这以自我為中心(自我感)的情爱中,这是人性中最普遍的通性。
  另一种爱,是起於受人生忧悲恼苦逼迫的反动,对人生升起强烈的厌恶感,想摆脱生命以脱离苦迫,希望死后尘归尘,土归土,消散无餘。这种以否定自我所表现的爱,经中称為「无有爱」[17]。这是不能真正觉悟自我感的错误,没有正确把握苦迫的根源,仍然存有自我感的厌世,还不离爱的范畴,所不同的,只是以否定的形式来表现罢了。

毅力、记忆与思惟

  除了自我感的爱染通性外,经中说,人类有「勇猛强记」的特性,能造业,能修行,能成佛[18],这也是人性中的另类特性。勇猛,就是有坚强的毅力,可以令人不屈不饶,坚守著自己立下的誓言,或抉择的目标。人类的这个特性,如果用於向善、向正道,就是一种可贵的精进力量,如果用於恶行、邪道,就成了助紂為虐的邪恶力量,所以,正见的建立,就显得格外地重要。强记,是指人类有很强的记忆力,过去所经歷过的,即使经过长时间,仍然可以歷歷在目。记忆力有助於人们经验的累积,各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当然也包括智慧的增长。例如,经中说,要听闻正法,不仅听,还要「能持」[19],能持就是记忆,要记得住,才能继续作观察思惟,成就智慧。此外,过去的经验,留在我们的记忆裡,当我们经由感官接触到境界时,过去经验的比对,便成了当下认识的基础。如果发现现在所接触的境界,是过去记忆中的经验所没有的,那就成了一个新的经验。人们通常对一个新的事物,不知道如何反应,此时,会从记忆中,去寻找过去类似的经验,以為认识的参考。所以,可以说,我们是没有办法不活在过去的经验裡的。活在过去经验裡,有其正面的意义,例如,得以快速的判断反应,驾轻就熟,但也容易因而陷於执著成见的错误中。

  能作思惟,是人类的另一个特点。从生理结构来看,人类脑部的皮质构造,是所有动物中最独特的部分,它有著思惟的功能,让人类可以不只是凭著过去的经验来作反应。经中说,听闻正法后,还要能「内正思惟」[20],就是在心中作思惟观察,将道理彻底地融会贯通,知其然,也知所以然。往后,再经由思惟观察,人们可以从记忆中,检讨过去的错误与失败的经验,改正自己错误的认知,等到下一次行动时,才有如法导正的可能。所以,思惟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原动力;向善、向上、向解脱的推手。

人性中的善与恶

  人性中,有著深固自我感的爱染,这会是引发向下沉沦的恶行的。又有著能反省检讨,自我改正的思惟能力,这是能引发向上昇华善行的。再加上不同程度的勇猛坚毅,意念强记的强化力量,使得人性中,有著复杂的善与恶交错。古人有认為「人性本善」的,也有认為「人性本恶」的,还有折衷说「不善不恶、亦善亦恶」的,其实,从佛法缘起的观点来看,「本际不可得」[21],推想人性「最初」的本质如何如何,其实只是个虚幻不实,没有实质意义的想像而已。不过,人性中,确实有著善恶交错的聚积。

  顺著自我感的爱染发展,就有顺境中的贪,逆境中的瞋,以及不知不觉执著沉迷的痴。贪、瞋、痴,可以说是涵盖了所有的烦恼与恶行了,尤其是瞋,从瞋心引发,小自对他人的冷漠与伤害,大到战争与破坏,不但造成自己的暴戾不祥,也使得他人陷於恐怖不安中,可以将长久以来所累积建立的情谊,毁於一旦,那真是赤裸裸的恶。能反省检讨,自我改正的思惟,就是惭愧心了。经中说,由於人有惭愧心,才能维持人伦,使人类有别於畜生,也才能有益於清净解脱的修学[22]。惭是从思惟、仰慕先圣先贤的德行中,对自己所做的罪过与不足,產生羞耻心,因而改过向上,这是主动发自於自己内心的向善力量。愧是在社会伦理道德的舆论、修行团体戒律的约束下,对违反制约的恶行,產生羞耻心,因而改过向上,这是来自於外在约束的向善力量[23]。如果能够善用人性中的善,多发扬人性中的惭愧特质,减少自我感的爱染发展,就是向善、向上,向於解脱的修学了。


註解

[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雜阿含第四二經》

[2]「所知境中,或說名蘊,或名處界,由蘊、處、界三義別故。別義者何?頌曰:聚、生門、 種族,是蘊、處、界義。論曰:積聚義是蘊義,生門義是處義,種族義是界義……」《順正理論》(大正二九‧三四三中)。又如《俱舍論》說:「心、心所法生長 門義,是處義。」(大正二九‧五上)

[3]「佛告彼比丘:眼是內入處,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耳、鼻、舌、身內入處,亦如是說。」《雜阿含第三二二經》

[4]「佛告比丘: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雜阿含第八0經》

[5]「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雜阿含第六一經》

[6]「我們的身心自體,釋尊分別為:重於心理分別的是五蘊pañca-skandha;重 於生理分別的是六處ṣaḍ-āyatana;重於物理分別的是六界ṣaḍ-dhātava。身心自體,不外乎蘊、界、處。」《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二頁, 印順法師著。另在《佛法概論》中作:「蘊觀,詳於心理的分析;處觀,詳於生理的分析;界觀,詳於物理的分析。」

[7]「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雜阿含第二七0經》

[8]「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雜阿含第三二二經》

[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雜阿含第一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一切無常。云何一切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若眼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無常。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雜阿含第一九五經》

[10]「佛告羅睺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羅睺羅!若比丘於所有地界,若過去、若未 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亦復如是。……若比丘 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是名斷愛縛、諸結,正慢無間等,究竟苦邊」《雜阿含第四六五經》

[11]「所謂一切眾生由食而存。」《雜阿含第四八六經》

[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謂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雜阿含第三七一經》

[13]「爾時,我復作是念:不可以此羸劣之體,求於上尊之道。多少食精微之氣,長育身體,氣力熾盛,然後得修行道。當食精微之氣,時五比丘捨我還退:此沙門瞿曇性行錯亂,以捨真法而就邪業。」《增一阿含三一品第八經》

[14]「云何有漏從用斷耶?比丘!若用衣服,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但為蚊 虻風雨寒熱故,以慚愧故也。若用飲食,非為利故,……以行梵行故,欲令故病斷、新病不生故,久住安隱無病故也。若用居止房舍、床褥臥具,非為利故,……但 為疲倦得止息故,得靜坐故也。若用湯樂,非為利故,……但為除病惱故,攝御命根故,安隱無病故。若不用者,則生煩惱憂慼,用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用 斷也。」《中阿含第十經》

[15]「離色界貪已,於色意生縛亦斷。於色意生縛斷已,識攀緣亦斷,識不復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受、想、行……。」《雜阿含第六四經》

[16]「云何食集如實知?謂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樂著。」《雜阿含第三四四經》
 愛自性者,略有三種:一、後有愛,二、憙貪俱行愛,三、彼彼喜樂愛。如是三愛,略攝為二:一者、有愛,二者、境愛。後有愛者,是名有愛。喜貪俱 行愛者,謂於將得現前境界,及於已得未受用境,並於現前正受用境所有貪愛。彼彼喜樂愛者,謂於未來所希求境所有貪愛。當知此中由喜貪俱行愛故,名愛結繫; 由後有愛及彼彼喜樂愛故,名愛鎖繫。」《瑜伽師地論》(大正三0‧七八二上)
 「此自體愛與境界愛,如約現在、未來二世說,即四愛:愛,後有愛,貪喜俱行愛,彼彼喜樂愛。前二為自體愛,後二為境界愛。」《佛法概論》第八七頁,印順法師著。

[17]「復有三法,謂三愛:欲愛、有愛、無有愛。」《長阿含第九經》
 「無有愛云何?答:欣無有者,於無有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著愛染,是謂無有愛。此復如何?如有一類,怖畏所逼、怖畏所惱,憂苦所逼、憂苦所惱,苦受觸故,作是念言:云何當令我身死後斷壞無有,永絕眾病,豈不樂哉。」《集異門足論》(大正二六‧三八二中)

[18]「佛告比丘:閻浮提人,有三事勝拘耶尼人。何等為三?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行,二者勇猛強記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強記佛出其土。」《長阿含第三0經》

[19]「精勤方便,隨時往詣沙門,專心聽法,聞則能持……。」《雜阿含第九二九經》

[20]「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種入流分。何等為四?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雜阿含第八四三經》

[21]「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若無有始終,中當云何有?」《中論》(大正三0‧一六上)

[2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淨法,能護世間。何等為二?所謂慚,愧。假使世間無此 二淨法者,世間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親、師長、尊卑之序,顛倒渾亂,如畜生趣。……世間若無有,慚、愧二法者;違越清淨道,向生老病死。世 間若成就,慚、愧二法者,增長清淨道,永閉生死門。」《雜阿含第一二四三經》

[23]「云何為慚?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崇重賢善,羞恥過惡,對治無慚,息諸惡行。云何為愧?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謂依世間訶厭增上,輕拒暴惡,羞恥過罪,對治無愧,息諸惡業。羞恥過惡,是二通相。」《成唯識論》(大正三一‧二九下)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8 03: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