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的预言 (论语别裁)

作者:chico  于 2010-5-13 01:4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国文补课|通用分类:流水日记

关键词:

接下来是孔子历史哲学的观点。也是中国政治哲学思想一贯的名言: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
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
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
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
孙,微矣。

这两节和前面整个是连接的。也可以看出来,春秋战国历史的演变,是社会的
演变史,也是政治演变史的资料和原则,不要轻易放过了。研究起来,有很多道理。
根据这些道理,把资料找来,用白话文可以写十几万字,又可以拿学位了。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里“天下”两字,和刚才讲到“社
稷”两字的意义,是代表全中国整个国家。时代安定,国家上了轨道,不论文化、
教育、政治、经济、军事等等,中央政府可以事权专一。当时代变了,政权有了问
题,地方的势力起来了,不管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等,中央政府没有办法贯
彻命令,由地方势力揽权。用唐代的历史来说,就是藩镇专擅,外藩权力膨胀;以
现代史来说,就是军阀的割据专权,妨碍了国家民族的建设进步许多年。

讲到这里,想到中国过去历史上,大家都知道有几种祸乱,是相当厉害的。除
藩镇之祸外,有宦官当政、外戚揽权,以及女祸为害。如汉朝、明朝受宦官的影响
很大,许多大臣都难得见到皇帝,一切大权操在宦官手里。外戚之患,为皇后娘家
人专权。女祸,例如武则天算一个,汉高祖的吕后也算一个,清末的慈禧太后也算
一个。历史上其他不成气候的还有,不去说它。历史上这几个因素,差不多轮流在
转,几乎在每一变乱的时代,毛病都出在这几个因素上。但不要以为国家大事才有
如此现象,其实每个阶层都有,任何人负了重责时,都会有这种可能。
以一个公司
来说,你是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分公司的经理就是你的藩镇;凡是左右亲近的
人,就可能是宦官;至于外戚,更是每个人都有;再说女祸,今日世界上许多国家,
都发生桃色问题,所谓绯闻案,此起彼落。不要以为这几个名词只是历史名称而已。
我们要了解,任何文化思想不要被名词限住。时代不同,文字不同;“人”,则古
今中外仍然是这个“人”。“人”的毛病,古人有,现在也有,将来也一定有。这
个历史、这个世界是人形成的,人的所有毛病,是没有时空差别的。
所以做主管也
好,当老板也好,被这些东西包围,是必然的,这要注意。

所以孔子说,到了变乱时代,诸侯专权的时候,最多十世——三十年一世——
也就是两三百年以内,这个历史没有不转变的。再下来更不对。春秋战国时代,齐
桓公、晋文公这些霸主,都是地方藩镇势力,最多维持十世。等而下之像季家这样
大夫专权的,顶多五世,一百多年而已,没有不变的。再下来由陪臣执国命,大臣
们可以左右国家的命运,主事的人才越来越差了,时代越来越衰微,数十年而已,
顶多三世,没有不变的。

不过这个“世”字不要看得呆板,孟子有句话“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是
活的事实,就是说一般人的起家:第一代辛苦创业;第二代尚能守成;第三代享受
了;第四代花得差不多了;第五代忘了上代的辛苦,花光了;第六代又重新开始。
所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到了第五代就断了。祖宗再有道德、再有好的修持,
他的德性,遗留过不了五代。在教育上每代自己要知道进修,不进修就完了。再回
到原文,天下有道的时候,政治的权力,就不会落在大夫的身上,中央政府一定能
够贯彻他的权力,老百姓也不会有议论,过平安日子,不怨天,不尤人。孔子继续
讲当时实例,他说古代分封的禄位,离开公室已五世了,政权旁落到大夫的手里已
经有四代了。孔子所以告诉冉有、子路,依据历史演变的道理,三桓的子孙——就
是季家三兄弟的问题,马上要出来了,不必等到出兵去打别人,本身就要垮了。

这一段从文字上看,好像不大重要,如果研究历史思想,就非常重要,这一段
可作中国哲学史纲来看。是中国过去历史哲学的重要资料之一。中国的历史哲学是
唯心史观,《易经》是最重要的一部研究资料,很早就有了。也可以说:我们中国
文化讲历史哲学,是讲“变的史观”;不管你唯物也好,唯心也好,社会、人、时
间、空间随时都在变;天下没有不变的事物。对于讲“变的历史哲学”,中国文化
中最多了。现在孔子这些话,也就是讲“变的历史哲学”。了解了这变的哲学,才
能把握时代的变。
所以发挥起来,不只是历史哲学的一个大问题,也可以是政治哲
学运用上一个大问题。

懂了真正的变,就晓得如何“适变”,不等到“变”来了以后才变,而先领导
变。我常说第一等人是自己制造机会,领导了变;第二等人机会来的时候,把握了
机会,如何去应变;第三等人失去机会,被动受变,随物化去了。


除此以外,这一节书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孔子的学问智慧,他的确是有
先见之明。我们只要多多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再冷静地反省一下,他这些话,
都是对历史社会演变史的预言,下的断语,一点都没有错;春秋以后的历史,正如
他所说的演变之路。而且,以他这个原则看后来的历史,乃至将来,同样没有错。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7 13:0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