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城20年元旦彩妆游行,创意无限 [2020/01]
- 费城20年元旦彩妆游行,肖像速写 [2020/01]
- 山的另一边 [2017/04]
- 各司其职 [2017/09]
- 宾州新希望小城(New Hope),闲逛著名跳蚤市场 [2019/08]
- 美国费城独立日游行(2011),欢庆时刻 [2022/07]
- 上海世博会(2010),新意展馆 [2021/03]
- 春暖花开 [2017/03]
- 晨光中倩影 [2017/04]
- 春天的呼唤 [2017/04]
- 迎候春天 [2017/03]
- 成长的过程 [2017/09]
- 我的日子 [2017/08]
- 岁月 [2017/08]
- 上海居家男人做的一桌美味佳肴,色香味俱全 [2014/01]
- 旧金山日本城,看看和唐人街有何不同 [2014/10]
- 卖掉你北京上海的房子,就可以有这样的家园 [2014/03]
- 清晨的步行街,我看到的听到的 (原创作品) [2013/01]
- 体验游船生活,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2014/12]
- 阔别三十年,古镇一切都变了 [2014/06]
- 千年古镇,我是这样来表现的 (原创作品) [2013/03]
- 儿时玩耍的地方,现在已认不出来了 [2013/03]
- 游船上的惊心一幕,让我抢拍到了 [2013/06]
- 漫步千年同里路,品味梦里水乡情 [2013/04]
- 重访初恋的地方,体验过往的人生 [2013/02]
- 我记忆中的这个城市,整洁,有序 [2013/07]
- 这里有我很多童年的记忆 [2013/02]
- 坐花轿,品小吃,置身宋城,恍如隔世 (原创作品) [2013/03]
- 这种动物太萌了,有谁知道名字吗?高手请进 [2013/12]
徐家汇天主教堂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蒲西路158号,现为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其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St. Ignatius Cathedral),建筑风格为中世纪哥特式。
徐家汇原是上海西郊属于法华乡的一个普通的村庄,从上海城向西伸展的主要航道肇嘉浜经过此处。中国明代著名天主教徒徐光启安葬于此。1842年,天主教耶稣会重新来华后,在1847年选中徐家汇建立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总部,陆续在此建成包括主教府,大、小男修道院,2所女修道院(拯亡会和圣衣会),徐家汇藏书楼,气象台,土山湾印书馆,徐汇公学(后名上海市徐汇中学,男子中学),启明女中(现上海市第四中学),育婴堂等等一系列机构,以此为基地,将教务开展到江苏、安徽二省。上述机构内部一般都有小型自用教堂。
1851年建立了一座公用的中型教堂(现已不存),以耶稣会的创始人依纳爵命名,外形属于希腊风格,可能是中国第一所西式教堂。
现在的这座主教座堂于1904年破土动工,1910年9月大堂落成。1910年10月23日举行祝圣礼,奉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为这座教堂的主保圣人。当时被称为远东第一天主教堂,可以同时接纳2,500名信徒。当时在教堂名册上已经有上万名教徒,其中许多是教会养大的孤儿。
新建圣堂后,旧堂改奉无原罪圣母为主保,改名为无原罪圣母始胎堂,简称始胎堂,新堂则延续旧堂奉圣依纳爵为主保,现存圣堂为新堂。
徐家汇天主堂是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教堂。它座西朝东,总长83.3米,两翼最宽处34米,堂脊高26米,塔楼高56米,椅子坐满约3千人,全堂塞满4千多人。平面呈长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顶,教堂前部的两座钟楼高达60米(其中尖顶部分高31米),宏伟庄严,南北对峙,高耸入云。徐家汇天主教堂以其规模巨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在当时被誉为上海的第一建筑,在1920年代以前曾经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
徐家汇天主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堂受到毁坏,钟楼尖顶被拆毁,彩色玻璃窗被砸碎,被上海市果品杂货公司占用作仓库[1]。1979年1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批示,使用单位迁出,还补偿3万元给教会作修理费。当年11月1日诸圣瞻礼日,大堂尚在维修中,先整修出大堂后两间厅堂,举行文化大革命以后的首次弥撒。
1988年2月,张家树主教去世后,其骨灰安置在该堂。
转载维基百科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