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云南南路美食街/夜市 [2016/09]
- 《清風徐來》電影《港囧》主題曲 - 王菲 [2015/10]
- 从刘志伟的孱弱看中国的奴性官员 [2012/02]
- 美国"一石三鸟"的斩首行动 [2020/01]
- 「我的天空」 王菲 [2013/09]
- 乌镇游 (上) [2013/06]
- 百慕達遊(三) 出海游船上的生活 [2013/11]
- 上海【成田屋】日式料理 [2015/11]
- “手撕牛肉” [2010/07]
- 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2011/09]
- 镇海保卫战 [2013/07]
- 荠菜豆腐羹 [2011/01]
- 镇海游: 郑氏十七房 [2013/07]
- 练毛笔字---思梅 [2011/01]
- 从康州枪杀案到“百善孝为先” [2013/03]
- 元宵节灯谜一 <字谜> [2010/02]
- 脑筋急转弯 (正经的) 12/20 [2011/12]
- 满人,日本人不是一回事 [2012/09]
- 从敲锣打鼓谈谈对平仄格律的看法 [2011/12]
- 我爱中国 [2012/07]
- 诗词小作业——《花香不断》接风天 [2013/08]
- 新一轮诗社作业: 咏荷 [2012/06]
- What is your justice? [2012/07]
- 《秋》古韵诗社第14轮 [2011/08]
- 临摹王羲之丧乱帖(行草) [2012/07]
- 学画国画 -- 花鸟 [2012/07]
也来闲谈《浣溪沙》
词牌名的由来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唐开元天宝前后,唐人不满足于近体诗的整齐格式,尝试将近体诗演化成为句读参差、声韵复杂的词曲,从《浣溪沙》便可看到由诗转变为词的痕迹,《浣溪沙》句式整齐,节奏明快,易于上口,三句一片,朗朗疏落。而且,《浣溪纱》是《全宋词》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牌,共七百七十五次。
若耶溪是绍兴稽北丘陵流入山会平原的最大溪河。若耶溪神秘而古老,禹得天书、欧冶铸剑、西子采莲、秦皇望海等历史上的神话传说就出自若耶溪,而使若耶溪闻名天下,是因为传说西施曾经在若耶溪浣纱。
西施,姓施,名夷光,越国人,春秋战国时期(约于公元前506年)出生在诸暨苎萝山麓若耶溪边的苎萝村。父亲砍柴卖柴,母亲浣纱织布。古时候苎萝村施姓有东西两村,夷光家住西村,所以被称为西施。当时越国已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谋复国。约在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索美女西施、郑旦,教以礼仪,习以歌舞,献给吴王夫差为妃。夫差还特建馆娃宫来藏娇(据说故址就是今苏州灵岩山上的灵岩寺)。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施尽百般妩媚,把夫差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公元前473年,越国终于灭掉吴国。因此,明代的西施祠,有副用鸟虫篆书写的对联:“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祗合铸娇姿 ”对西施给予高度评价。吴亡后,西施不知所终,一说是因为她太漂亮,勾践怕她会害人而将她杀了;一说随越国大臣范蠡驾小船去太湖隐居了。
今传唐人所作此调之齐言体,最早的是晚唐诗人韩偓的《浣溪沙》:
拢鬓新收玉步摇,背灯初解绣裙腰,枕寒衾冷异香焦。
深院下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残醉却无聊。
最有名的当属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据说晏殊三十七岁时一次途经扬州大明寺,对江都县尉王琪在大明寺的题诗十分欣赏,特地请他吃饭。筵席后,两人在花园中闲步。时值春晚,晏殊望着夕阳下的遍地黄花,有感而发:“王兄,我作了‘无可奈何花落去’,几年来,未能对出下句!”王琪抬头,手指天空的飞燕,大声道:“何不用‘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听了,豁然开朗,拍手叫绝。自此,晏殊常常在众人前戏称王琪是自己老师。
苏轼改《浣溪沙》为《浣溪纱》: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海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纳兰的《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见于唐韩偓词,仄韵变体始自五代南唐李煜。
李煜的仄韵《浣溪沙》:
帘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古人对词的格律的态度, 可见一斑。因此, 诗词创作不必用死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