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云南南路美食街/夜市 [2016/09]
- 《清風徐來》電影《港囧》主題曲 - 王菲 [2015/10]
- 从刘志伟的孱弱看中国的奴性官员 [2012/02]
- 美国"一石三鸟"的斩首行动 [2020/01]
- 「我的天空」 王菲 [2013/09]
- 乌镇游 (上) [2013/06]
- 百慕達遊(三) 出海游船上的生活 [2013/11]
- 上海【成田屋】日式料理 [2015/11]
- “手撕牛肉” [2010/07]
- 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2011/09]
- 镇海保卫战 [2013/07]
- 荠菜豆腐羹 [2011/01]
- 镇海游: 郑氏十七房 [2013/07]
- 练毛笔字---思梅 [2011/01]
- 从康州枪杀案到“百善孝为先” [2013/03]
- 元宵节灯谜一 <字谜> [2010/02]
- 脑筋急转弯 (正经的) 12/20 [2011/12]
- 满人,日本人不是一回事 [2012/09]
- 从敲锣打鼓谈谈对平仄格律的看法 [2011/12]
- 我爱中国 [2012/07]
- 诗词小作业——《花香不断》接风天 [2013/08]
- 新一轮诗社作业: 咏荷 [2012/06]
- What is your justice? [2012/07]
- 《秋》古韵诗社第14轮 [2011/08]
- 临摹王羲之丧乱帖(行草) [2012/07]
- 学画国画 -- 花鸟 [2012/07]
"赵家人",这词太妙了!
2015年网络热词,印象最深的是“大撒币”和“赵家人”两词。“大撒币”与“大傻比”谐音,一词多意,把朝庭“宁赠外夷,不予家人”四处撒钱刻划得入木三分;“赵家人”更生动传神,寥寥三字把权贵和百姓楚河汉界、泾渭分明之界限、不可逾越之鸿沟、无法调节之矛盾言简意赅清晰表达。同时表明民众在逐渐醒悟,难再忽悠。感叹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中国网友才思敏捷,高手在民间。
“赵家”,这称呼真是太绝了,不得不服,有些东西,比如被称做“国家安全法”时,你可能会犯迷糊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当“赵家安全法”摆在你面前时,你立马就清晰了,类似的还有,“赵家主权”,“赵家宪法”,“煽动颠覆赵家罪”……转自盖博
赵家人,已然是网络最红的词汇,关键词、敏感词。可有些人不懂,所以在这里简明解词,有不恰当的请批评指正。
1、赵家人:赵家,自认为自家是皇家血统,天生是打天下坐天下的主儿,而天下无论是一个小乡村还是全国,都是赵家的。赵老太爷是赵家的当家人,他要赵家人长宜子孙,代代做统治者。而赵家人也记住了老太爷的话,爷爷搞了儿子搞,儿子搞了孙子搞,代代掌权,代代发财。赵家人自己抱成团,横行乡里,以为江山永固。“赵家人”出处是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
2、“你也配姓赵?!”
这是赵老太爷骂阿Q的话。阿Q太穷,就是给赵家做工当奴隶,赵家都看不上!阿Q后来被压怕了,不敢说自己姓赵,所以辛亥年连阿Q也跟着喊起来:“我要革命”。
不是赵家人,不配姓赵!你别想混进赵家!赵家要保持血统纯正,尤其是高贵,肥水不流外人田。
3、“赵家的狗”:“赵家的狗又叫了!”语出《狂人日记》。赵家的狗,狗仗人势,见穷人就吠,见富人就舔。它很会看赵家人的眼色,叫咬谁就咬谁。久之,灵敏到主子还没有发出信号,它已经敏感地嗅出气味,撕咬人。赵家人到处开黑钱户头,赵家狗拿了主子的钱一个个往外跑。赵家狗一跑出来就翻脸骂主子, 这就是所谓的"狗德行"...这也是后来鲁迅为什么要“痛打落水狗”的起因。
4、“做了女婿的”:做了赵家的女婿,富贵了,穿了貂皮大衣,自以为是赵家人了,忘乎所以。这种人有两种结局,一是真的成了赵家人,归入赵家血统;一是在赵家内部的矛盾中另有所谋,站错了队,被踢出了赵家门。鲁迅的杂文中“做了女婿的”,以邵洵美为原型。
5、赵家的账房先生:他本不姓赵,在赵家做久了,由忠诚的奴仆而上升为赵家的圈内人,由高等奴隶升格为“奴隶总管”。他总算摆脱了原来的身份,但依然是管账的,和主人还是略有区别,他和主人都心照不宣。
无论是本姓赵还是非姓赵,一心向着赵家就是赵家的人,赵家的狗;一旦被踢出去,非但不是赵家人,还要被骂一句:“你也配姓赵?!”
另外,赵家人也是分层次的,直系和旁系当然不一样,正如满清时正黄旗和镶黄旗不一样。赵家一代二代三代嫡系和非嫡系也是有亲疏之分的,得势的和失势的当然也不一样。
后来又有人衍生出“赵国(赵括的祖国)”、“赵家样(鞋样和帽样都不许变)”,“精赵(本不是赵家人,但为个人前途发达,成了精神上的赵家人)”,不在此解词之列,故不笺释。
注:此文是网传文章,作者不详。
赵家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