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强调不惜一切代价防范爆发颜色革命 [2019/02]
- 童大焕:中国两次错失为全球做出巨大贡献的机会 [2020/04]
- 冠状病毒如何传播? 这是3种令人惊讶的方式 [2020/04]
- 习近平“民意谷底” 中国仍有“良知声音” [2020/03]
- 新冠病毒是否源出于武汉病毒所? [2020/04]
- 情色营销:广告中的女性 [2019/02]
- 奥委会主席都和彭帅视频了-----彭帅在央视认罪了。 [2021/11]
- 情报官员称冠状病毒可能从中国实验室逃脱 [2020/04]
- 警署开枪,但“反送中” 持续 [2019/08]
- FDA将批准瑞姆昔韦治疗Covid-19 ,美国试验表明瑞姆昔韦对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2020/04]
- 华为的所有者到底是谁? [2019/08]
- CDC最新更新:冠状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在受污染的表面上“不容易传播 [2020/05]
- 六四30周年: 戒严军官与恶的距离 [2019/05]
- 示威者混乱“抓鬼” 中国“突破人性底线” [2019/08]
- 危险的大国博弈 [2019/06]
- 英国已告知中国,在冠状病毒大流行后,无法与中国“一切照旧” [2020/04]
- “到武汉后,我们都病了” 新冠病毒早在去年秋季就开始传播? [2020/05]
- 西方民主制度,又应如何避免在体制竞赛中输给中国模式? [2019/02]
- 中国疫情爆发比目前已知时间早约两个月 [2021/06]
- 好看的春晚也不过是动物福利 [2019/02]
- 中共孟晚舟签字承认了美国的指控, 清朝式人质外交再现 [2021/09]
- 中国崛起=纳粹德国???!!! [2019/08]
- 37对22,中国再下一局 [2019/07]
- 中共立体监控的中国与纳粹控制的1930年代的德国 [2021/07]
- 香港警方为实弹开枪狡辩 [2019/10]
- 腐朽de中共白皮书官宣“新型政党制度” [2021/07]
- 美国官员为台湾推文 中国反对无效 [2020/05]
这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2018年,中国的生育率连续第二年下滑。2018年的新出生人口为1523万人,比前一年减少200万,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出生率最低的一年。过去5年里,年龄在16岁到59岁的劳动力减少了2000万。按照这样的速度,到2050年,劳动力将从2011年9.25亿人的峰值降至7亿人,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退休人员。中国的平均寿命现在就高达77岁,而其平均收入才相当于保加利亚。
劳动力减少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平衡带来巨大挑战。越来越少的劳动力必须为越来越多年龄超过60岁的人的养老。本来就不太健全的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面临更大压力。
一孩政策的终结并没带来生育潮
劳动力减少的趋势很难逆转。2016年,北京放宽了一孩政策。80年代初,改革家邓小平想通过这一政策抑制人口增长,理由是太多孩子影响民众富裕。如今,中国已经接近实现富裕的目标。一对夫妇现在允许生两个孩子,但生育潮并未出现。在人口密集的山东省青岛,去年1月到11月间共出生了8.1万名婴儿,比前年同期减少21%。其中原因并非如某家大的德语报纸所说,"看上去人民对未来失去了信心",而是因为对中国许多年轻人来说,事业更为重要。父母情愿去工作,而祖父母不愿照看一个以上的孙儿孙女。养孩子也越来越贵。住房、医疗和教育的花费越来越高,因此,许多家庭都宁可专心养一个孩子,就像他们自己童年所经历的一样--他们中大多数自己也都是独生子女。此外,因为养老院很少,需要照顾的父母往往都住在子女那里。再则,一孩政策让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育龄女性不断减少。民工潮也是一个因素。到城里打工的人,没有地方、也没有时间给孩子。结果就是,在中国一些省的农村地区,生育率降低了三分之一。
和所有工业化国家一样的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仍以超过14亿的人口数量居世界各国首位,印度位居第二,人口13.4亿。但这样的情况很快将改变。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14.9亿的峰值,之后将不可阻挡地出现下降。不过,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趋势。几乎所有的工业国家都经历了这样的阶段,尤其是中国的邻国韩国和日本。但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依然很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今天的老年人比以前消费更多。中国可以通过接受更多移民来弥补人口的减少,就像美国、德国以及澳大利亚那样。中国现在还是比较封闭,但会越来越对世界开放。"新丝路"计划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现在在中国生活工作的外国人就比以前任何一个时候要多,来自非洲的越来越多。但中国还远远不是移民国家。西欧人或者非洲人要加入中国国籍几乎不可能。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写道,"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听起来很高调,但不能改变什么。唯一的办法就是,中国政府必须拿出更多措施,让事业和家庭能更好地结合。为此可以学习西方国家,比如弹性工作制、付薪育儿假,儿童津贴或者给有孩子的家庭减税。这些都已经在讨论之中。但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想说服企业执行有利于家庭的政策不容易。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家必须阻止企业少招女性。未来的挑战--老人护理
更好的老人护理体系也会带来减负。习近平在一次党代会讲话中表示要系统性地健全该体系。为此,中国需要更好的养老保险体系。据发改委介绍,中国的养老服务市场今后将更多向私人以及外国投资者开放。如果缺少护理人员,可以从国外引进。年轻人如果选择这样的职业,应该得到更好的酬劳。雇员请休假照顾老人应该变得更容易。在大城市里,已经出现了政府出资的街坊互助网络。但大多数时候,提供的服务还只是限于门诊咨询、量量血压和温度。同时,政府也在发展机器人护工和现代化仪器,但到大规模运用还尚需时日。不过,机器人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工厂自动化意味着需要的工人更少了。生育率降低、劳动力减少因此并不太可怕,生产力不一定就会降低。中国的工厂今后完全可以做到用更少的人创造更高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