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强调不惜一切代价防范爆发颜色革命 [2019/02]
- 童大焕:中国两次错失为全球做出巨大贡献的机会 [2020/04]
- 冠状病毒如何传播? 这是3种令人惊讶的方式 [2020/04]
- 习近平“民意谷底” 中国仍有“良知声音” [2020/03]
- 新冠病毒是否源出于武汉病毒所? [2020/04]
- 情色营销:广告中的女性 [2019/02]
- 奥委会主席都和彭帅视频了-----彭帅在央视认罪了。 [2021/11]
- 情报官员称冠状病毒可能从中国实验室逃脱 [2020/04]
- 警署开枪,但“反送中” 持续 [2019/08]
- FDA将批准瑞姆昔韦治疗Covid-19 ,美国试验表明瑞姆昔韦对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2020/04]
- 华为的所有者到底是谁? [2019/08]
- CDC最新更新:冠状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在受污染的表面上“不容易传播 [2020/05]
- 六四30周年: 戒严军官与恶的距离 [2019/05]
- 示威者混乱“抓鬼” 中国“突破人性底线” [2019/08]
- 危险的大国博弈 [2019/06]
- 英国已告知中国,在冠状病毒大流行后,无法与中国“一切照旧” [2020/04]
- “到武汉后,我们都病了” 新冠病毒早在去年秋季就开始传播? [2020/05]
- 西方民主制度,又应如何避免在体制竞赛中输给中国模式? [2019/02]
- 中国疫情爆发比目前已知时间早约两个月 [2021/06]
- 好看的春晚也不过是动物福利 [2019/02]
- 中共孟晚舟签字承认了美国的指控, 清朝式人质外交再现 [2021/09]
- 中国崛起=纳粹德国???!!! [2019/08]
- 37对22,中国再下一局 [2019/07]
- 中共立体监控的中国与纳粹控制的1930年代的德国 [2021/07]
- 香港警方为实弹开枪狡辩 [2019/10]
- 腐朽de中共白皮书官宣“新型政党制度” [2021/07]
- 美国官员为台湾推文 中国反对无效 [2020/05]
植物如何知道何时天亮、何时天黑的?
早在18世纪,科学家们就发现,植物是有生物钟的,这让它们白天叶子打开,晚上叶子合起来。即便是生长在黑不见光的环境下,植物仍会保持这个12小时昼开夜合的作息。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这背后的原因。到了上世纪70年代,以美国生物学家西摩·本泽(Seymour Benzer)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发现了果蝇身上的这种控制生物机体昼夜节律的基因。到了80年代,上文提到的那三位科学家--也就是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成功地分离出该基因。他们的研究显示,这一基因会让一种蛋白质在夜晚时分在细胞内积累,并在白天再次慢慢分解。慕尼黑大学研究时间生物学的教授罗内伯格(Till Roenneberg)对德国之声说,这三位科学家的发现显示了,"基因在调解生物钟"。
这种机制不仅适用于果蝇,也适用于人类和植物。机体因此"知道",当这种蛋白质充足的时候,就是黑夜;当其分解时,就是白天。这个自然循环让我们的生物节律恰好是地球的旋转周期。
生物钟是怎么运作的?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生物钟让我们在夜间的血压降低、呼吸平缓。这也为机体的夜间修复、休养提供启动信号。我们的身体在夜间3点到4点之间达到功率曲线的最低点。到了早晨,身体慢慢恢复活动状态。大部分人在上午10点至12点以及下午5点左右精力最好,在下午2点左右则容易感觉疲倦、犯困。太阳是我们"内部计时器"的外部参照,日光让我们的生物钟有了校准脉冲。生物学家罗内伯格说,"如今我们知道,生物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不仅是头脑中存在这样一个钟表,生物钟在我们机体内的每个细胞中都存在"。
以我们的肝脏为例。白天,肝脏从葡萄糖中积累糖原;晚上,肝脏将糖原分解,为身体提供葡萄糖。"如果积累和分解同时进行,就没意义了,"吕贝克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学者奥斯特(Henrik Oster)说,"必须在时间上有间隔。"
生物钟紊乱的危害
如果出现生物钟紊乱,我们会感觉虚弱、疲倦。如果"内部计时器"(个人生物钟)长期没与"外部时钟"(日出日落)达到和谐的状态,我们可能会生病。学者奥斯特说,生物钟"并不是生存必需,但对协调代谢过程和日常生活非常重要"。
如果从法兰克福飞到北京,我们的生物钟会有所滞后,这会导致困顿、疲倦,不过通常在短时间内可以再次恢复正常。
如果是两班倒、三班倒,就不一样了。"内部计时器"与"外部时钟"的持续不调,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增加罹患精神疾病、糖尿病、癌症的几率。
想要皮肤好,最好早睡觉?
我们是"熬夜型选手"还是"早起型选手",也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如果非要"逆天"(逆基因)行事,比如困了还不睡,那么迟早会遭到身体的惩罚。比如神经紧张、睡眠障碍、胃病,甚至是抑郁症、心脏病。
"生物钟对于机体的一切运行都有影响",罗内伯格说。
不过,每个人的生物钟都有所不同,因此有人是"夜猫子",有人是"早起的鸟"。不过,研究人员对"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人群的皮肤细胞进行了检测后发现,早睡早起一组的生物钟运行地稍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