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强调不惜一切代价防范爆发颜色革命 [2019/02]
- 童大焕:中国两次错失为全球做出巨大贡献的机会 [2020/04]
- 冠状病毒如何传播? 这是3种令人惊讶的方式 [2020/04]
- 习近平“民意谷底” 中国仍有“良知声音” [2020/03]
- 新冠病毒是否源出于武汉病毒所? [2020/04]
- 情色营销:广告中的女性 [2019/02]
- 奥委会主席都和彭帅视频了-----彭帅在央视认罪了。 [2021/11]
- 情报官员称冠状病毒可能从中国实验室逃脱 [2020/04]
- 警署开枪,但“反送中” 持续 [2019/08]
- FDA将批准瑞姆昔韦治疗Covid-19 ,美国试验表明瑞姆昔韦对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2020/04]
- 华为的所有者到底是谁? [2019/08]
- CDC最新更新:冠状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在受污染的表面上“不容易传播 [2020/05]
- 六四30周年: 戒严军官与恶的距离 [2019/05]
- 示威者混乱“抓鬼” 中国“突破人性底线” [2019/08]
- 危险的大国博弈 [2019/06]
- 英国已告知中国,在冠状病毒大流行后,无法与中国“一切照旧” [2020/04]
- “到武汉后,我们都病了” 新冠病毒早在去年秋季就开始传播? [2020/05]
- 西方民主制度,又应如何避免在体制竞赛中输给中国模式? [2019/02]
- 中国疫情爆发比目前已知时间早约两个月 [2021/06]
- 好看的春晚也不过是动物福利 [2019/02]
- 中共孟晚舟签字承认了美国的指控, 清朝式人质外交再现 [2021/09]
- 中国崛起=纳粹德国???!!! [2019/08]
- 37对22,中国再下一局 [2019/07]
- 中共立体监控的中国与纳粹控制的1930年代的德国 [2021/07]
- 香港警方为实弹开枪狡辩 [2019/10]
- 腐朽de中共白皮书官宣“新型政党制度” [2021/07]
- 美国官员为台湾推文 中国反对无效 [2020/05]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港府和北京不能正面回应抗争者的诉求,如果警察滥权行为得不到制止,冲突就会升级,更多暴力就会出现,但是当权者仍然眼睁睁地看着香港变成战场。为了制止暴力,国际社会不应该袖手旁边,更不应该"责备受害者"。
"无论如何都不能使用暴力。"有些人不假思索地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她的意思是包括警察在内也应该放弃暴力吗?不是。恰恰相反,他/她希望警察使用更多的暴力,去镇压采取暴力抗争的民众。中国党媒一再呼吁"广大港人都应齐心对暴力说'不'! "。单就字面意思,几乎跟香港抗争民众的呼吁没有差别。但是,双方所指完全相反:一方认为应该制止警察滥用暴力,一方认为警察应该使用更多暴力"止暴制乱"。
98.4%的受访者都认为可以攻击警察
最基本的问题仍然无法回避:警察为什么可以使用暴力?或者说警察使用暴力的前提是什么?那就是通过民选政府获得民意授权。当超过一定规模的反对政府抗议活动发生时,政府唯一应该做的事情是交出权力。这种情况下指挥警察镇压民众,那就是非法使用暴力。
中国内地的舆论控制非常成功,对香港抗议运动的污名化登峰造极。很遗憾,香港警察是否滥施暴力,并不由中国内地的民众说了算--尽管在严格控制不同意见之后动辄号称有十四亿人民--也不由在海外"自由地表达爱国情怀"的华人说了算--事实上绝大多数华人并没有公开反对中共统治的自由--而是由香港民众自己说了算。
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上个月发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1.5%的受访民众对香港警察"零信任",59.2%的受访者对警察滥暴高度不满。尤其值得注意到是,只有1.6%的受访者认为"攻击警察"是难以接受的激烈行动。换句话说,98.4%的受访者都认为可以攻击警察。不难做出判断:这样的警察还有什么合法性可言?
有人会感到困惑:在政府权力合法性问题解决之前,人们就可以随意上街打砸抢烧吗?首先,这样的假设并不成立。即便没有警察,人们也不会随意上街打砸抢烧。香港抗议运动发生以来,真正无差别暴力攻击民众的人,恰恰是警察和疑似与警察合作的黑社会暴徒。其次,专制政权也有维持社会秩序的需要,尽管由于权力非法可能导致滥权和腐败,但是对于部分还算公正的裁决,比如让小偷将钱包还给你,你当然可以选择妥协和接受--这时候警察充当的是可以中立的第三方裁决者的角色。但是,当民众抗议政府的时候,接受政府指令的警察就不再是第三方角色,权力的合法性尤其重要。
请西方记者不要表演"责备受害者"
面对以强大的中共作为后盾的香港警察的滥权行为,国际社会呈现出软弱的无可奈何。这并不让人感到奇怪,他们对中共政权的绥靖政策已经持续了三十年。和这种绥靖政策配套的舆论,是"责备受害者"(Victim blaming)。
"责备受害者"是一种社会心理防御机制。人们面对受害的弱者不能提供帮助的时候,不愿意直面自己的怯懦和无能,也不愿意放弃世界不公正的信念(Just-world hypothesis),于是就扮演起"理中客"的角色,认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受害者也应该承担责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强奸案发生了,人们在敷衍塞责地谴责几句强奸者之后,把更多的兴趣放在发现受害者的过错上。假如受害者没有反抗,导致强奸犯顺利得逞,那么她会被质问"你为什么不反抗";假如受害者反抗,导致强奸犯使用更多的暴力之后才得逞,那么她会被质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反应过激(因此受到更多伤害)?"
是的,国际舆论都在批评北京和港府的冷漠和顽固,但是很多人同时把它视作无法改变的前提,因此把更多的兴趣用来观察反抗者,要求他们做"完美受害者"(ideal victim),反抗姿态要百般优雅,无可挑剔。多少年来,香港抗争者一直都是这样严格自律,抗议活动结束之后现场洁净如洗。我对舆论对此过度聚焦表达过疑虑,因为其中隐含着"完美受害者"的期待。我写道:
"我相信香港人能够继续做好抗议运动中秩序井然的楷模,但是我也想要对你们说:即便你们的游行队伍有点乱,即便你们没有收拾垃圾,没有为救护车让路,没有给外国记者递上安全帽……你们仍然有资格因为这场对抗专制极权的伟大运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香港抗争运动亟需国际社会支持,但是国际社会仍然在怯懦中观望。此时,"责备受害者"很容易派上用场。"看,你也有错!"慢慢地,就会变成"都是你的错!"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对"六四"学生领袖的痛恨远远超过出动坦克镇压民主运动的中共当局。有些西方记者把挑剔抗议者当作独立思考,甚至要求抗议者拿出香港未来的完美方案--好像他们真的不知道,应该拿出方案的是占着特首职位的林郑月娥。
已经有太多先贤提醒我们,在强权与抗争之间,你的"中立"就是助纣为虐,就是专制政权的帮凶。如果你真的希望香港结束暴力,那么请你加入敦促港府和北京直面香港民意,推动民主进程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