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扩散,将世界带向何处?

作者:长白山  于 2013-4-18 03:4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沈丁立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朝鲜进行了第三轮核试验后,引得美韩强硬回应,联合军演如火如荼,联合国更为严厉的制裁接踵而至,风波一直持续至今。围绕朝鲜核问题,朝鲜半岛上似乎面临新一轮危机。

需要认真思索的是,所谓的朝核危机是否为伪命题?我的回答:既“是”又“不是”。一方面人们可以看到,朝核问题在持续升温,相关各方多年来也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困之道,但到目前为止人们仍看不到解决的前景。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事态不断进展未必不是通向新的安全格局的路径。

核扩散问题上的美国现实主义逻辑

朝核问题持续发展的可能结果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二任期的末年或者是其继任者上任后的前两年将最终接受朝核发展不可逆转的现状——即在事实上承认朝鲜拥有核武器,尽管在口头上仍可能不予接受。此后就同朝鲜相商事实上拥有核武器后应该遵守的规矩。这一判断可以用核扩散的历史经验来说明。

中国成功核爆炸是在1964年,美国直到今天也没有正面接受中国拥有核武器的事实。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美国在客观上还欢迎了中国于1991年作为核武器成员国加入了《核不扩散条约》。美国可以反对,但它没有反对。美国觉得反对中国作为一个事实上的核武器国家将无济于事。相反,将中国列为被国际条约所接受的核武器国家,还可以拉拢中国,让中国配合其不扩散核武器的政策。中美因此在中国核武器合法性的重大问题上达成了妥协。

美国对中国是这样,对盟友以色列拥有核武器也曾反感并予制裁,但是制裁不久就撤消。美国的态度是,以方需借助核武器自卫,对此充分理解;但是以色列不能承认拥有核武器。假若承认,对美国领导的国际社会防止核扩散的努力不啻是严重损害。在以色列“掩耳盗铃”的作态配合下,美国放弃了对以色列的制裁

又如印度。印度1974年进行了“和平利用核能”的核试后,美国在次年组织了“核供应国集团”,要求成员国不同《核不扩散条约》的非成员国开展民用核能合作,其目的就是针对印度,美国因此遏制了印度发展核能长达30多年。但即使被美国霸权的技术垄断所限制,印度仍靠自主研发获得了核武器。由此可见,核扩散很难防范,尤其是对于印巴这样有着庞大自然禀赋,并都产生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国家来说。美国既然控制不住印度发展核武器,在1998年印度试验核武器十年后,也就是到2008年彻底废除了因印度发展核武器而实施的核技术制裁,即事实上认可了印度的核武力。

美国对印度发展核武器采取的是现实主义的逻辑。图为1998年5月17日印度政府提供的地下核试验后的现场图片

美国对印度发展核武器采取的是现实主义的逻辑。图为1998年5月17日印度政府提供的地下核试验后的现场图片

再看美国对于巴基斯坦核问题的态度。巴基斯坦曾是美国眼中的军人独裁国家,因发展核武器而获美国制裁。但巴基斯坦1998年核试爆后,美国在对巴基斯坦实施新制裁后过了不多时间,就因“9•11”事件放弃这种制裁,并将巴基斯坦升级为非北约盟国。当然前提是巴基斯坦要配合美军进驻,支持美国对阿富汗采取军事行动。在美国44个盟国中,巴基斯坦取得了相当于日本、韩国等国的地位,而印度还没有资格。

由此可见,在核扩散问题上,美国的逻辑是:盟国最好不要有核武器,由它提供核保护;有了核武器则有可能被制裁,但也就是浮云掠过。对手也最好不要有核武器,有了必将制裁。但要是制裁无效,美国还得面对现实,争取对手,加以利用。这种功利态度自然损害美国将防扩散作为原则的成效,其结果必然是将防扩散当作国家安全的工具而非原则。长期以来,美国一贯奉行这种现实主义逻辑。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必将遵循这一逻辑。

核扩散源自国际秩序不公平

朝核“危机”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的全球霸权。冷战后美国一枝独大,成为世界唯一警察,这对不愿被纳入其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国家形成重大安全压力。朝鲜、伊朗等国发展核能力,是其解决自身安全关切的直接反应。

在核扩散问题上,美国既是防止核扩散的主导者,又是激发核扩散的动力源。美国双重角色和由此所导致的双重逻辑,使得世界对核扩散的干预也只能是进行有限的管控,要完全阻止核扩散是不可能的。

美国最近十年的防扩散行为产生了十分复杂的后果。它在客观上达成两项“积极”后果,但却引发两项更为消极的后果。十年前美军攻入伊拉克,伊拉克因此失去恢复核武器的可能,但美国先发制人造成十多万伊拉克人的死亡,美国却没有任何道歉和赔偿。作为伊战后果,利比亚主动终止其秘密发展核武器计划,但在美欧武力干涉下政权难保。伊拉克和利比亚完全放弃或失去秘密核武器计划,有利于地区性防扩散,但这两个政权被外来干涉所颠覆,无疑刺激了朝鲜和伊朗。因此,如果不检讨美国的霸权侵略,不予朝鲜和伊朗等国拒绝屈从西方不当压力的安全保障,这样的防核扩散机制至多是“治标不治本”。

中国在解决朝核“危机”中地位难堪。一方面,中朝有着传统邦谊和盟约关系,只要中朝互助条约继续有效,这两个国家就相互承担盟国义务;另一方面,中国的希望在于同世界接轨、融入国际体系,包括防核扩散国际体系,因此在朝鲜坚持发展核武器的背景下,两国相互照顾对方核心利益的盟约基础就受到很大侵蚀。于是,关于朝核的六方会谈呈现了这种局面:六国中核大国有中俄美三个,其他两国韩日受美国核保护,唯有朝鲜与核无关,而且被要求继续与核绝缘。在朝鲜缺乏来自外部的安全保障背景下,朝鲜试图发展核力量,恰恰是它寻求地区平衡得以恢复的手段,而且根据上述分析,美国最终会接受一个它无法驾驭的有核的朝鲜。

当地时间3月7日,朝鲜举行万人军民大会,声称要维护先发制人进行核打击的权利

当地时间3月7日,朝鲜举行万人军民大会,声称要维护先发制人进行核打击的权利

美国把中国视作霸权挑战者,由此尽管中国推动地区防扩散,美国仍难信任中国,所以它之前对印度“放水”,利用印度核力量牵制中国。今天中美合作压制朝鲜发展核武,令朝鲜国家安全利益受挫,但我们要考虑到依据上述美国的现实主义逻辑,待朝鲜核武器开发成熟,美国将十分可能予以变相承认,那时的朝核问题也就不再继续成为问题,届时中国将独自面对美朝媾和的战略难堪,此情形如同本世纪之初的美印媾和对中国提出的挑战。

世界复衡与核扩散消融

冷战期间,美苏之间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识形态,各自拥有相互对立的庞大军事阵营。因为美苏都害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造成共同毁灭,因此给予各自盟国安全保护,于是抑制了许多地区冲突。在冷战的长时期内,美苏双方的核力量达成了一定的平衡。

冷战后的世界,苏联解体,美国独霸,实际上造成了世界格局的失衡。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对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唯我独尊并不满意,但由于缺乏替代保护者的存在,只好各寻自保。发展非常规武器,就是它们寻求自卫、谋求自身政治诉求的极端手段。最近二十年来接连不断发生的地区性核危机,实际上是这些国家对现行国际秩序的反对。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出现了对中国改变美国独霸的期待。由中国等新兴国家协力扭转世界格局的失衡,在将来并非没有可能。中国目前的GDP已达美国一半以上、并超日本一半左右;中国名义军费接近美国20%、并超日本一倍、印度二倍。中国如能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到2020-2025年,中美经济总量可能相齐,同时中国可超过日本3倍以上。届时,世界可能重回两强制衡阶段。当中国具备了与美国接近的国力,中国也将有可能为世界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安全模式。

对中国来说,最具挑战的是崛起过程的当前年代。中国经济成长过快,可能影响生态保护与综合平衡;中国军费迅速增长,又对区域平衡产生压力,恐怕难受欢迎;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取向方面,中国三十多年来“摸着石头过河”,还有待形成对世界具有感召的中国梦。待中国渐度难关,形成一套相对成熟、世界可选的发展与安全模式后,构建更公正与平衡的国际秩序才有可能。

未来的中国道路与美国模式并非必然对立,而是有可能相互学习和借鉴。美国模式本身也在不断改变,在自由资本主义本色之上注入一定社会保障的国家干预,从而改善其社会的整体发展;中国的改革起步也是从学习他方的市场经济,从而取消绝对平均,鼓励发展效率开始的。在上述发展理念上中美没有必然冲突,双方对法制和公平有着共同的抽象尊重,并将按照各自国情予以实践。

中美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包容、相互妥协,有望建立有别于冷战格局的新型大国关系,一个多元的国际社会将更为稳定和安全。当世界格局更为平衡,国家不安与地区恐惧也将减少。基于集体安全缺失和对国际制度失信而寻求发展核武器的核扩散情形有可能得到显著改善。在一个平衡的国际社会,在一个集体安全保障和地区安全制度较为健全的体系中,核武器对国家安全的意义将与当今有相当不同。未来世界若有核武器,可能和平;没有核武器,也可能太平。关键是改善国际社会的公正与安全性,从而削弱核武器的安全作用。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5-1 03:2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