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家乡 余西 南通 江苏 转一篇文章

作者:Warran_cao  于 2009-7-23 20:1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1评论

抗倭民族英雄通州余西场曹顶(曹鼎)。 

曹顶,通州余西场人。生于正德九年(1514),牺牲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

据曹氏家谱载:北宋末年,曹彬后裔,山东武惠堂曹姓、中原季、任、刁、姜、李等众姓,携家谱、典籍,举家携庄客南渡;元末明初,避兵火,自金陵、句容,经常熟北渡,迁通州余西场。

史载:余西场亭户曹大宾庄客,生儿发旋三顶,遂名“顶”,亦名“鼎”。及长,强悍豪爽,多膂力。受顾盐贩,驾舶往来江海。

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犯太仓。总督张经征兵于通州。曹顶应募,隶千户姜旦。江中战倭,顶以长叉刺其操舟者堕水,跃登其舟,沉其铁缆,焚其舟。倭乱,江南兵乘势奋击,贼大败去。由此,顶望著,统哨船30艘,卒500名,驻江南剿倭。

      每战,顶亲冒箭矢,率部击寇。战酣,寇众,击落顶盾,长枪刺来;从卒未及呼喊,顶右腋夹定贼枪,左手飞拾盾,挡贼枪,奋进,寇遁。又,顶入贼阵,救回部卒,且俘一寇。曹顶率军,倭寇丧胆。

嘉靖三十三年(1554)四月初二,倭船百艘,自狼山江面乘潮而来,寇3000余登岸,烧杀掳掠,屠戮老幼数千人,通州遭空前惨祸。

贼锋锐,攻计百出。顶率水兵五百壁于城外江面,伺间叠出挠倭。相持两旬余,贼恶其逼,退至狼山。又4日,徐、宿、邳援兵至,合兵击贼。寇乘舟败走。通州城围始解。

       鼎身被数十创,杀倭百余,辞赏,解甲还乡,操业刀切面。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倭寇自掘港登陆,再犯通州。顶偕官军,自辰至午,战于通州城北50里,与寇激战,冒雨追寇于单家店(平潮),马蹶壕堑。鼎壮烈殉国,时年44岁。噩耗传出,天地同悲,万民敬仰!

通城南郊狠山脚北侧,建有曹顶墓、曹公祠;曹顶殉难地单家店(平潮)建有曹公亭;曹顶故乡余西镇武惠堂曹氏宗祠,供奉有曹顶公祖先牌位,处余西小学祠堂沟西岸,在笔者家宅街南之西大弄子南顶头,余幼时常去游玩,幽静肃穆。1956年,余西地方干部为建大会堂,(若直白建剧场,南通县政府不批准,)折除了曹氏祠堂,仅存一埭朝西边屋,本生产队曹朝忠一家数口居住,现已圮废。

       通州州志,人物志中收有曹顶本传。建曹公亭时,费范九向全国征集诗稿,张謇、陈衍、梁启超等45人来稿;集53首诗词赋,汇编成《南通平潮曹公亭诗》一册出版。张謇还为曹公祠、曹公墓撰写楹联。

任焕文(任尧章)为曹顶作传,载入任焕文笔记,篇入乡土教材,有师山顾贵亭为之作序,并成为精进书院、余西小学、通源小学等小学必读教材,激励学子,御侮图强,忠勇爱国。

顾怡生为余西小学作校歌:美哉我校,美哉我校,邻有夫子堂堂庙,乡有将军义勇曹。天风怒号,海潮狂啸。我保我卫先我教。夫子之道高,将军胡弗效?学生努力各有造,家邦真正生英豪。”

2009-02-04 江苏南通州余西龙城古梅山庄任侠家记。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2 回复 田苗 2009-8-7 19:48
你是余西人?如果是真的,我和你家相距仅30公里!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3 06:0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