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复天翻》巴郎
如火青春今安在,何当似水流年?自1975年离开山乡去闯荡, 一晃近50年过去了,浪迹天涯的游子,今日回返山乡。
五十年后返故乡,
满腹感慨泪盈眶。
千古高峡湖面浮,
当年城镇江底藏。
乡音依旧颜貌改,
故土难寻山水忘。
日新月异看世界,
抚今追昔徒感伤。
现在的三溪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硬化公路穿过村里,与镇区公路相连,也离高铁和火车站不远,出行和运输交通十分便利。政府关心村民生活,在公路沿途修建了村落庄院,称之为“新农村”。完善了各种配套设施,村民可以用上自来水电灯电话电器,使用天然气,取暖烧饭。
生产上呢,自然也是今非昔比,变了模样。采用了农业科学的新技术,在乡里科技人员的热情指导下,犁田耘田栽秧挞谷等,一系列农活都使用了机械来完成,减轻了农民的繁重体力劳动,解放了众多的劳动力,去进行多种经营。土肥水种的优选,化肥农药的应用,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使水稻从一年一季变成了一年两季,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国家给予农业极大的投资,政府按亩计算,每年给予农户相当的福利补贴。国家富裕了,不再需要农民缴纳公粮。农民手上的粮食多了,除了供应市场,还促进了饲养业和食物加工业的兴旺发达,工厂、作坊、和农家乐方兴未艾。多种经营也很是兴旺,村民们承包了堰塘池湖和稻田,用来养殖鱼虾; 退耕还林,经营蚕桑、果园、和猪鸡牛羊饲养场地。甚至有城里人到乡村,建立农场厂矿,开发农牧渔副,创收多种经营。
从前由于燃料缺乏,村民们只好砍伐树木,当成柴火来满足煮饭的需要,使山林成了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而今有了天然气,不再需要柴禾做饭,山林中树木又郁郁葱葱枝繁叶茂,重新变成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