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说陈情》巴郎

[复制链接]

1789

主题

1790

帖子

2万

积分

八级贝壳核心

Rank: 5Rank: 5

积分
221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巴郎 发表于 2025-8-12 1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游说陈情》巴郎





《游说陈情》巴郎

一家人进行了沟通,母子仨才平静下来,坐在桌边,慢慢地来商量应对措施。报名下乡被批准,生米已做成熟饭,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不可更改了。去请求改变,不说街道领导不会允许,还会担上一个落后扯后腿的帽子,搞得不好,会被冠上阻扰知青下乡工作,被当成反面典型受到批斗。所以,这不可行。但是,兄妹俩一齐下乡,请求被安排在一处,这种合情合理的要求,应该是能够被允许的吧?

于是,母子仨振作起来,再次到街道办去游说陈情,要求兄妹俩分配在一起。当时知青下乡,主要分两种方式。

一种是散分。即是根据接收村队实情,将知青打散分配,每个生产小队分上一个或两个,由小队在某庄院内,腾出一间空房,作为住宅,配套厨房茅厕等,称为安家落戸。这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联系要密切些,但由于是一个人,孤独寂寞也是难免的。

二是定点。有些村组条件好些的,专门修建住房,能够接纳十多二十名知青,称知青点。村组有专人,布置和带领知青们干农活,有点象是一个小型化的农场。知青们吃住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相濡以沫。定点相比散分,要好上许多,有谈话的人,理解关爱,会觉得下乡的日子要好过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27 06:4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