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reneLambert878 于 2025-4-2 10:08 编辑
大陆媒体再现「王朝灭亡前征兆」文 民心思变
2025年4月1日 作者:梅凌霜
最近,大陆一些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又出现了曾经被删除的以古喻今的文章,文章题目是「古代王朝出现这四种征兆时,离灭亡就不远了」。笔者搜寻后发现,在这个题目下,有两篇内容略有不同的文章,但核心之意都是「历史的滚滚车流实乃王朝铸就,而每个新朝变旧朝后,出现四种征兆之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一篇发布于山东省,作者是「 旅游新计划哦」,其认为王朝灭亡的四大征兆分别是:一、多重危机、外压内弱;二、经济崩溃、财政危机;三、军政集权丧失、领土分裂;四、官民对立、思想动荡、大规糢人口迁移。文章最后总结说,《左传》曾言「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尚书》所记载的四患并作,政乱、财匮、民怨、兵弱刚好回答了「何为妖孽」,也就是这四个征兆。
另一篇的作者是艺笙君,他认为一个王朝的灭亡并非偶然,它们都会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往往伴随著一系列显著的征兆,这些征兆犹如大厦将倾前的裂缝,预示著其根基的动摇与崩塌。其文章中列出的四个征兆分别是:一、阶级固化,老百姓再难翻身;二、人口锐减,老百姓不敢生育;三、统治者自以为是,不愿听实话;四、赋税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少。
两篇文章各自列出的四个王朝灭亡前兆与当下中共政权很是契合。拿后一篇文章为例,最近几年「阶层固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普通人感受最深的是社会「上升通道逐渐关闭」、「阶级壁垒」、「社会发展停滞」等。曾经在改革开放后通过良好的教育改变阶层的变迁,已经成为泡影。
现实就是富有的权贵以及依附他们的阶层,比如知识分子,凭借著权力和财富,不断巩固地位和资产,而没有任何资背景的普通人在成为韭菜的同时,也很难找到跨越阶层的通道。这也意味著被房贷、车贷、失业等重压下的普通人,将会越来越绝望,而他们的怒火在喷发时,将成为中共政权的严重威胁。最近几年各地恶性杀人、撞车事件频繁发生,就是佐证。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拒绝生孩子,即便中共当局放开了二胎和三胎。官方数据显示,从2017年起,全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从1723万人减至2022年的956万人,首次跌破1000万人。
另据中国民政部的数据,2021年中国有超过764万对夫妇结婚,比2020年减少6%,这已是连续第8年结婚人口下降。在这些新婚夫妇中,48%年龄在30岁以上,这个数字在10年内增加了18个百分点。而2024年结婚登记人数只有610.6万对。
一项西南财经大学几年前的调查指出,有近八成(79.4%)的中国家庭不愿意继续生育,「有孩家庭」之中仅有13%有意愿继续生育。
为什么中国人不愿意生孩子?有专家分析有三个原因:一是「心理上不愿生」;二是「物质上养不起」;三是「生理上生不了」,现在不孕率从1980年的1%至3%提高到现在的18%。其中心理和物质上的生不起、不敢生,都拜中共所赐。在年轻人看来,与其生下来就让孩子当人矿,一生不快乐,给本就压力山大的自身增加更多负担,还不如不生。让本该热血的年轻人早早就丧失希望,这样的政权哪里还有存在的必要?
然而,对于中共治下的惨况,中共各级官员是欺下瞒上。据说,现在中共内部、政府内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人敢讲真话,每天重复的就是套话、屁话。最高层说什么,下边就只有掌声。而一直指点江山、指点世界的最高层在表面的轰轰烈烈和身边佞臣的阿谀奉承中,很是自以为是。如此闭目塞听的结果,就是一旦危机爆发,民众的怒火被点燃,政权沉没的速度无人可挡。
此外,一般在民主国家,如果民众失业率高,政府通常会给予补贴。但在中国大陆却恰恰相反。三年疫情以及外资的大量撤离、民营企业的躺平,外部的制裁,消费的不振,导致经济严重下滑,大陆失业率也是居高不下,老百姓的收入只降不升。
官方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2月,全国税收仍在下降,同比减少3.9%,但含罚款在内的非税收入则继续增加。中共的「非税收入」由专项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政府性住房基金收入等组成。其中,「罚没收入」主要是来自地方收入,收入主要集中在公安和法院等,包括公安、交通、税务、法院、市场监管等一般罚没收入,以及公安、市场等缉私罚没收入。这不是盘剥老百姓又是什么呢?
显然,一旦老百姓无法再忍受政权的压迫,王朝的灭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从文章下边的评论看,中国人活得是越来越清醒了。看看网友们的精辟点评:
——「这篇被和谐过,你发我就继续收藏」,点赞824人。
——「最后一段,作者的苦心所在」,点赞524人。
——「我只说文章写的好,其他的我什么都不说」,点赞267人。
——「评论区精彩」,149人点赞。
——「说得好」,「经典篇」,「点一万个赞」,「评论区真有明白人,还不少」,「我承认自己是来看评论的」,「心服口服」,「了不起」
……
中共红朝即将走向灭亡,民意如此,天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
(人民报首发)
中国人口巨减 “区县合并潮”又来了?(图)
2025年4月1日 作者:李木子
中国人口近年连续出现负增长,中共早已开始了“合村并镇”,但这还远远不够。据报,中共因为城市人口收缩,已开始“撤区复县”、“撤街设镇”,民间质疑“区县合并潮”将临。
区县合并潮要来了吗?官方表态
腾讯网“冰川思想库”1日文章,中国行政区划的“逆向调整”正在成为新趋势。中国民政部部长近日发文提到,“围绕提升行政资源配置效率,探索人口收缩地区行政区划优化路径。稳妥优化基层行政区划设置,为基层优治理、促发展赋能增效。”
如今,中国在人口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官方人士的表态为收缩地区的“区划”调整按下了加速键。那么撤区复县、撤街设镇,甚至“区县合并潮”要来了吗?
收缩型城市的概念从2019年开始见诸于官方文件,近两年呈愈演愈烈趋势。据统计数据显示,2020--2022年,323个公布人口数据的样本城市中有197个地级以上城市人口出现下降,减少了836万人。
而收缩型城市越来越多,收缩强度越来越大,以六普到七普10年为周期看,甚至出现了人口减少超过了20%的重度收缩型城市。
多地已经撤区复镇、撤街并镇
文章称,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行政区划的逆向调整,行政等级进行下移式的降级。例如2023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将碾子山区富强街道撤销,设立华安镇。广东潮州撤销枫溪区,恢复枫溪镇,实现“撤区复镇”。
而黑龙江伊春市,在2019年撤销15个市辖区,新设8个县区。2023年再次开启区划调整,乌翠区下辖的乌马河、锦山2个街道撤并为乌马河镇,向阳、曙光2个街道撤并为翠峦镇,友好区双子河街道变成双子河镇,铁林街道变成铁林镇。
在收缩型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这些特殊地区的“逆城市化”调整,只是一个开始。人口不足的城区、街道回归县城、乡镇建制,流失严重的区县直接合并,在未来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类似案例。
对此,有黑龙江、浙江网民说,“我家就在东北的收缩型城市,这几年明显感觉人口越来越少,很多店铺都关门了。撤区设县、撤街设镇确实能减少行政成本”、“中国人口出生率全球倒数第二名,每年死亡人口超过出生人口,中国人口形势非常严峻!如何逆转?”
人口巨减 河南等6省“合村并镇”早已先行
新浪财经2024年12月13日文章指,目前中国农村人口持续减少,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20%,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2022年全国乡村常住人口为4.91亿人,而到2023年已降至4.77亿。锐减的农村人口,导致不少村庄成为“孤岛”。目前国家开始推进“合村并镇”政策。
近期大陆社交平台上热传消息指,河南、山东、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6省将进行“合村并镇”政策试点,河南省几乎涉及所有辖内17个城市,不少河南网民称现在人口确实少,有网民直言,“早该合村并镇了,一个村都不见一人!”
不过也有农民表示反对。抖音博主“真姐”近日发视频直言,“合村并镇就是瞎胡闹,你可别再祸害农村人啦!”她表示,首先就是补偿款问题,“你把老家里连房带院几百平的房子拆了,还得交几万块钱”,才能够住进七八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很多家庭因为这个都“拉了饥荒(欠债)”。
大陆无人村遍布多地
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发布消息称2024年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遭到大批网民回怼数据“不可信”,有X网民说,“中共从不说真话,中共国实际人口不足10亿,这是国际骇客组织攻入中共公安部人口数据中心网络后窃取的数据,再从中共计刬生育政策180度大反转也可证明这个数据是可信的。”
《干净世界》平台“人民报”3月15日推出的视频消息,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广西、云南等许多省份“有大量的无人村”。分析认为,中国人口减少的规模是非常巨大,很明显,三年疫情后从城市到农村,萧条触目可见。2020年疫情爆发后至今,由于中共一直隐瞒疫情真相,外界无法确知实际染疫的死亡人数。
近日,马斯克的人工智能推理模型Grok 3根据中国民众的新年消费数据和客运量、GDP增速、失业率等推算出,在三年疫情期间中国人口减少了1.5亿-2亿。而中国民众今年以来也发现城市没人、农村没人,街道没人,商场没人,不知道人去了哪里。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1月15日,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大师就曾指出,中共一直在掩盖疫情真相,实际上中国在疫情期间已经死了4亿人。
当时有不少人质疑“4亿”数字,曾有一位读者的留言让很多网友如梦初醒,“三年多死4亿人,平均摊下来一天30几万,全国有2000多个县,一个县180人,所以没有多少感觉啊。而一个县又有几十个乡镇上百个自然村。只是最近这一个多月死的人比平常更多,来势汹涌,在农村到处看见办丧事,很多城里火化不过来排队几个月。”
小米SU7电动车起火 安徽3名女大学生被活活烧死(图)
2025年4月1日 作者:蔡思云
日前,安徽高速路上有一辆小米SU7撞上护栏起火,车门锁死,导致车上的三个女大学生被活活烧死。相关消息在抖音和微博上迅速被封杀。
3月30日,网传视频显示,一辆小米SU7在中国高速路上起火燃烧。另有现场图片显示被烧毁的车架,车头基本全毁。
有知情网友透露,这是在安徽池州G0321德上高速发生的事故。一辆小米SU7撞上护栏起火,车门打不开,车上三名女生全部遇难。
安徽高速出行服务网站信息显示,在G0321德上高速池州路段,3月29日23:12分,有车牌号为鄂AAV1226的小车撞中分带护栏后发生自燃,祁门往枞阳方向路段封闭。
网名“静守流年”的网友发帖表示,她是其中一名罹难女生的母亲。她的女儿和另外两个女孩开车去安徽池州考事业编。3月29日晚上10点45分发生事故,车子撞到护栏起火,车门却自动锁死,导致三人无法逃生。大火烧了一个小时,消防和交警才出现。
这名母亲沉痛地控诉:“为什么?小米的技术人员该死,不成熟的东西为什么要推出来害人?”“我的孩子大学生们,花一样的年龄,不该遭这种罪啊!”
另一个网友说,出事的是她的外甥女,23岁,快大学毕业了。她和两名女同学一起开车去安徽池州参加3月30日的公考考试。不料,在安徽铜陵枞阳的高速上,车子突然失控撞击护栏,车门锁死,电池爆燃,“直接活活烧没了”。
罹难者亲属发文称,自家亲戚发帖揭露此事却被封号。在微博和抖音平台上,该事故的相关视频都已被删除。
这起不幸事故发生后,网友纷纷表示:“唉,这下又是3条命,活生生被关在里面烧死了”、“说好的只会往下喷,咋烧到车里了,说好的半机械式,却在关键时刻打不开,听说还是粉丝家的孩子”。
有不少网友认为电动车技术还不成熟,有安全问题:“电车成了最大的安全隐患”、“电车一撞就会车毁人亡,不要生产电动车了,不要拿生命开玩笑了好不好?油车也会出事故,但是不会像电车开着提心吊胆,一碰就完,反正油车已经比较成熟”。
有网友指出,有数据显示,电动车起火概率虽低于燃油车,但电池爆燃的致命性更高。车企在追求长续航、高性能的同时,应该更重视安全设计。此外,也应向用户普及应急逃生知识,避免过度依赖自动化功能。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应推动强制性的碰撞后车门自动解锁标准,减少人为操作依赖。
快科技消息,针对小米SU7被曝“在高速路上碰撞后爆燃致人员伤亡”一事,小米汽车客服人员回应记者称,目前公司已经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赶赴现场。
客服人员表示:“我们会全力配合警方和家属,对事故进行详细的还原调查,协助家属处理后续情况,将根据后续实际调查情况在官方渠道公布。”
4月1日中午,澎湃新闻致电小米汽车官网客服热线。客服工作人员表示,若遇到车辆断电车门锁死的情况,可尝试在车辆下方找到应急解锁。“车辆配备了机械把手,在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打开。”
随后,记者询问在售车时是否会告知购买者相关设置或进行安全培训,小米客服人员表示不清楚。当被问及近期是否有收到车门锁死无法打开的反馈时,对方表示目前没有收到相关信息。
澎湃新闻从小米汽车官网的SU7用户手册查询了解到,在介绍“车内开启车门”的部分,手册提示:“当全车上锁后,如车门内解锁按钮失效或遇紧急情况需要开启车门时,您可以拉动车门内应急机械拉手,应急开启车门。”不过,可能很多购车者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事实上,大陆电动汽自燃事故经常发生。2024年4月,山西运城一辆华为问界M7电动汽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起火燃烧。路人试图施救,却发现车门车窗锁死,无法打开,最终车内3人不幸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