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关税战下摆地摊内卷加剧 中国小人物叹辛酸 2、“贪官都是怎么悄悄收钱的”遭微博秒删 3、铁饭碗不铁了 多地公务员教师被欠薪

[复制链接]

1698

主题

1791

帖子

1万

积分

六级贝壳核心

Rank: 5Rank: 5

积分
106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关税战下摆地摊内卷加剧 中国小人物叹辛酸 2、“贪官都是怎么悄悄收钱的”遭微博秒删 3、铁饭碗不铁了 多地公务员教师被欠薪





本帖最后由 IreneLambert878 于 2025-5-10 10:23 编辑

关税战下摆地摊内卷加剧 中国小人物叹辛酸

2025年05月09日     作者:宁海钟、顾晓华

中美关税战之下,中国外贸行业大量倒闭,许多人失业。被官方归入“灵活就业”的摆地摊摊贩突然增多,而且更趋年轻化。

摆地摊内卷严重 年轻摊主突然多了起来

5月6日,一位摆摊卖凉粉凉面的年轻摊主发视频说,摆地摊现在卷得厉害。“这么小的地方,这点人流,卖凉粉凉面的有七家。”

一位博主说,发现今年摆摊的年轻人比往年多了好几倍,摊位现在也不好租了。“以前商场里面买买买的九五后、零零后,现在全在夜市里面卖宵夜、小吃。为什么呀?因为钱难赚了。以前月薪五千元(人民币,下同),现在工资都砍半了,房贷照还,信用卡刷爆了,消费,拿命消费呀!”

在中美关税战下,加入摆地摊的大陆年轻人突然多了起来。(视频截图)

博主说,年轻人不是不想花钱了,而是真的没钱了。公司裁员,行业寒冬,不是他们想摆摊,而是打工根本活不下去。但摆摊根本不是退路,一条街十个摊位,八个卖烤肠的,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才挣几十元。城管一来,全部没收,白干。这点钱也不够交房租。

在中美关税战下,加入摆地摊的大陆年轻人突然多了起来。(视频截图)

博主认为,主要是消费链断裂,恶性循环开始了。“网上打价格战,各个环节的收入减少,年轻人不消费,实体店又倒闭,失业的人更多,摆摊内卷,大家更穷。最后谁受益?只有那些收摊位费的和卖设备的,还有那些教你日入三千的镰刀手。”

深圳前企业主诉说摆摊辛酸

深圳一位摆地摊者余祥生(化名)5月8日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说,他原来开的公司在2023年倒闭,负债200万元,自己投资4000多元摆摊做炒粉炒饭,才刚做十几天。但竞争太激烈了,他说,“这段时间很多人加入炒粉炒饭行列,网上培训出来好多炒粉的。”

余祥生说,现在出来摆摊的有很多年轻女孩子。“3月份我门口那个地方只有一个炒粉的,加上我就两个。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四五家了,很激烈的竞争。很漂亮的美女都在炒饭,我们老头子哪干得过她?”

他说,主要是现在经济不好,各行业都不行了,特别是外贸行业,很多人失业。人们收入减少,也影响他们的炒饭生意。

“出口不行,你知道吗,就是很差。这会影响什么呢,影响工厂,影响收入。收入不好的话,人家用钱就(不大方)。加肉加蛋10块钱,现在我都不能叫10块钱,叫8块钱。”余祥生说,他从早上六点一直工作到下午一二点,才做了差不多10个生意,“我都换了三四个位置,觉得位置不行就换”。

据余祥生介绍,他原来当过两年老师,1997年到深圳,进外贸公司打工,然后自己做生意,做亏了回来又打工,然后又做生意,开过工厂倒闭了,又开贸易公司,还去越南开了半年的公司,回来再开实体工厂,开了十年,到2023年工厂倒闭,负债200多万元。

他说,“我大半年没有收入了,所以要搞一个事情(事业)来弄一下。其实白天我是帮朋友卖蓝牙音箱的,但是生意不好。”

余祥生本来打算上亚马逊或TikTok(抖音海外版)做电商,但刚好碰上关税战,所以就摆摊卖炒饭。他说,“我的学生说,余老师你在摆摊啊,我说是,他说你是做秀的吧,我说做什么秀啊,没有钱了。我说实实在在到了低谷期了,没办法了,你们不要笑话我。我的同学在省厅也有,市局也有,最差的也在教育部门的领导比较多。”

他表示,现在摆摊的确实大多是年轻人,甚至有医学院毕业的。“我旁边有卖酱香饼的,有卖新疆烤羊的,有卖牛扒的,有卖小龙虾的,有卖冰红茶的,都是年轻人,都是二十来岁的。我旁边那个卖小龙虾的是医学院毕业的。我说医学院毕业不去干医生,跑来摆摊干嘛?有高学历的,也有低学历的,像我年纪那么大的还真的比较少。”

“很辛苦,风里雨里的,你还得小心城管,所以摆摊真的要有很强的意志力才能够坚持下去。辛苦了能赚钱也行,但是这个不赚什么钱,除非你搞了一个很好的位置,像能够炒个一百份,七八十份那种,要不然就很难搞。”余祥生说。

大陆摆地摊流行线上线下结合 网上教学是割韭菜

现在大陆做摆地摊生意也流行线上线下结合,利用自媒体引流,确实也有人做得比较成功。

来自山东临沂兰陵县的摊主小明(化名)靠摆摊卖烧烤小有所成,向记者介绍他的赚钱诀窍。他说,单纯摆摊赚不了多少钱,加上直播就不一样了。“你随便编一场直播,进我直播间有个五六千人。当中有五六十个来买我的东西,很轻松。我现在每天都是两千多元。我卖羊肉串,虽然我卖的便宜,但是我还有60%左右的利润。”

小明说,现在创业最好的方法就是线上结合线下,运营自媒体账号。“我这个模式是最新鲜的,最容易赚钱的,因为我靠网络上宣传,我不靠线下,线下买也有,但是不如我线上卖的多。”

现在许多摊主还兼做网上教学培训,就是训练新手入行。

东平(化名)在山东聊城一家学校门口卖棒棒鸡等小吃,平时也兼做教学(做小吃)赚钱。

他对记者说,现在流行两种方式,“一个是搞账号运营,搞直播,他们至少得七八个、甚至十个人。我们是正常的摆摊,然后加上拍短视频。”

东平在学校门口摆摊几年了,平日一天卖六七百块钱,夜市上有固定摊位的得交摊位费,像他这种流动摆摊的就不需要摊位费。有时官方搞什么行动、有人过来检查,就让你几天不要出来,平时不怎么管,不像之前管得严。

前边那位在深圳摆地摊的余祥生也在学做自媒体,不过他说,那种网上教学就是割人韭菜。“那样是可以赚钱的,我刚刚开始做。炒饭我是自己学的,我没被别人割韭菜,我怎么好意思去割别人的韭菜?”

他说,“网上那些做流量培训的那些人,都赚钱了,这两年基本上都在搞那个摆摊培训的直播,一个收2900元,一个月收两批,每一批都有100个人,100个人就30万,200个人就60万,一年赚600万,除了广告的费用,还有300万。没有那方面的经验,那你就用钱买吧!”

更多的人摆地摊干不下去,河南郑州一位女士美玲(化名)摆三个月摊就不干了,她卖的是冰水和鸭货。

美玲5月8日对大纪元记者说:“摆摊没有挣到钱,我们这小城市,没什么消费能力,摆摊的人太多,竞争激烈。摆摊面对的消费人群就那么多,地域限制太大,摆摊不如跑外卖。摆摊你还要尝试不同的产品,我们这里摆摊不行,反正我没挣到钱,我们这满大街都是摆摊的。我就干了三个月,没挣到钱,可能我太笨了,不会经营。”

博主:“地摊经济”被迫兴起

中国人历来有摆地摊的传统,许多人靠摆地摊渡过临时的经济危机。但中共极权政府以市容整治为由,多年来严格控制摆地摊,“城管”人员经常与摊贩爆发冲突。中共已故总理李克强生前则曾公开支持“地摊经济”。

2020年5月的中共“两会”,李克强表示中国还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月入仅1000元人民币,直接打脸习近平的“全面脱贫”。2020年6月李克强考察山东时高度赞扬“地摊经济”能创造就业岗位,是“人间的烟火”。但习亲信蔡奇主政的北京官媒就高调称大城市不适合搞,“地摊经济”提法还一度遭封杀。

不过,自2023年解除疫情封控后,因中国经济持续下行,一些地方摆地摊已悄然放开。

一位博主拍视频说,地摊经济是被迫兴起的。“现在晚上出去,马路边为什么那么多摆摊的?你看看楼下的商铺就知道了,不是出租就是转让。这些老板去哪里了?有一部分开始摆摊创业了。有人说这么多摆摊的人能赚钱吗?还不如去工厂打工。你再看看工厂,大部分不是裁员,就是在面临倒闭的路上。地摊经济是被迫兴起的。”

一位博主拍视频说,“地摊经济”是被迫兴起的。(视频截图)

有武汉博主说,现在想摆地摊还得排队等批准,人太多了。“我们这条夜市,摊位全部都摆满了,已经没有位置了。听说后面还有很多想摆摊的人都来物业公司登记排队。唉,这足以说明了,现在失业找不到工作的人太多太多了。上个月武汉这边又关了几个车企的大厂,在车厂待了十几年的老员工也面临被裁员。年纪大了,找不到工作,就去跑外卖、摆摊、做家政,等等。我以前深圳那边也有好几个做设计的老同事,都给我反馈说又失业了,找不到工作,有的回老家了。大家都挺不容易的,都是为了生活。”

一位博主表示,“现在做摆摊的太卷了,晚上三点多了,你看他们白天还上班,晚上还(出来摆摊)跟我熬到三四点钟,我真的是服了,我都认输。”

中国大陆摆地摊内卷越来越严重。(视频截图)

有博主指出,这些在门口摆摊卖菜的,因为没有房租,菜价也都便宜,这肯定让正常社区的生鲜店变得很难做,有一天这些生鲜店大部分都会被摆摊的搞死、关门了。

中共硬杠美国大打关税战,一直声称“奉陪到底”,但除了民怨四起,体制内人士也认为当局过于乐观。

深圳卫视财经主持人陈姝婷近日在《出口制造业需要急救》的文章中说,在中美关税战的背景下,中国许多做出口美国的制造商都已经停工歇业,如果情况无法有所改善的话,他们也只有关门倒闭这一种结局。同时,出口转不了内销,实际上是“内卷”,因为内销已经饱和。一旦订单外迁可能是永久性的,今天的停工潮就会变成明天的失业潮。◇

“贪官都是怎么悄悄收钱的”遭微博秒删(图)

2025年5月9日    作者:李木子

中共官员贪污腐败早已臭名远扬。近日,大陆社交平台上传播一张题为《贪官都是怎么悄悄收钱的》短文图片,短文将中共官员腐败行为按“低、中、高”三个层次分类。该短文引发舆论关注,目前已被中共官方屏蔽。

“贪官都是怎么悄悄收钱的”

据“今日澳洲App”X帐户消息,5月8日,一张题为《贪官都是怎么悄悄收钱的》图片在社交平台上传播,该图用低、中、高三个层次总结概括了官员的贪污手段。目前微博屏蔽了此消息,遭此情况的刑辩律师蔡雅奇发文问,“今天我的这条微博怎么成这样了?”一名网友回复,“因为你泄露了天机”。

《贪官都是怎么悄悄收钱的》文章中,把贪官分成了三个层次。低层次:现金红包、招采回扣、贵金属;街上基本无人问津但是长期存在的精装礼品盒,你猜猜什么人会去买?某些人的小舅子、小姨子、妹夫又是什么角色?

还有,每逢节假日就有人购入大量百货、超市、电器械的不记名购物卡,这些卡都去哪了?某地产商突然有几套低价出售的低价1折房源,你或妻子或亲戚很幸运的抽中了被销售名额。

中层次:突然有人设立奖学金,自家孩子刚好今年又在学校被评为三好,顺利保送名贵私校;今年本地有企业顺利上市,自家的小舅子、小姨子、妹夫在上市前刚好是股东,然后在估价出来后转卖掉股份;别墅、豪宅,特别是国外的,自己的老婆孩子只是住过,有钥匙,装修也是提供了参考建议,但是产权完全是其他人的。

高层次:某部电影投资5亿,票房做到4亿,有投资人是X属XX群岛的离岸投资公司;某币、某股突然暴涨,持币或持股者疯狂出货,通过在香港注册的投资公司,再溯源实际控制人,发现又是X属XX群岛的离岸投资公司。

还有,澳门某商场内,突然有客户狂赢数千万;某士得,清乾隆款青花折枝花卉梅瓶拍价1.2亿,拍得者和该件宝贝的拥有者均为神秘客户,台前叫价的都是代理人。

低层官员收礼成日常 中层收礼被“合法化” 高官贪腐更隐蔽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贪官都是怎么悄悄收钱的》的图片中提及的“茶叶礼品店”让人联想到中国官媒曾报道的原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案,秦长期与地方富商交往密切,多次以“茶叶”、“收藏品”为名接受巨额财物,包装手法日益精致,金额却数百万计。

而在被称作“低层次”的收钱方式中,图片中列举的现金红包、招标回扣、购物卡等,均是纪委通报中最为常见的贪腐模式。如原四川省甘孜州政协副主席李兴华便被查出接受企业主赠送的超市卡、购物卡、高档茶叶和名酒等。这些礼品多是通过节假日拜访、单位集体采购“变相分发”形式完成,隐蔽且日常。

到了“中层次”,腐败手法则表现为与教育资源、股权利益绑定。这类行为更加注重“合法”外衣,实质上却是利用政策便利或内幕信息谋取私利。如2022年落马的湖北省原副省长曹广晶,其子在地方某能源企业持有股权,该企业在当地政策支持下高速发展。

最引人关注的是“高层次”腐败行为。湖北曾从事房地产业的彭先生披露“层外层”贪腐行为,即使中共中纪委也很难在短期内找到高官贪腐证据。他说,高官已经停止收取现金和财物,即使聚餐也是官员亲自埋单:“不收你的钱也不收你的房子,什么礼品都不收,但当你(十几年)退休以后,你有一份资产由代持人转到你的名下,从你亲戚的名下划给你,他现在不收你钱,你(外人)看不见他收了房产等贿赂,他什么都不要。他周边代持财产的也不一定是他的亲戚,但是他非常信任的人,没办法查。我跟高级别的金融界的领导干部吃饭,连账单都不要你付,都是他们自己埋单。他说‘我埋单好’,他还说他埋单好。”

彭先生说,这张网络图片虽然无法作为法律证据,但是却具有一定的社会观察价值。它不仅呈现出贪腐行为从粗放到精致、从地气到金融的“演化路径”,也揭示了制度漏洞如何被“技术型贪腐”持续利用。

“贪官都是怎么悄悄收钱的”引发网评翻车

X网友纷纷留言评论。墙外微光:“连‘贪官怎么收钱’都成了不能说的秘密,可见中共最怕的不是腐败本身,而是人民看清腐败的结构性根源。言论被屏蔽的瞬间,腐败就在原地升级。”

赖:“贪官们用手里的权力屏蔽了这张图,表明国内的贪官们已经有不少人混到了禁评阶级,意味着他们已经拥有了操纵舆论的权力,可以轻易决定什么能发得出来,什么发不出来。”

电工老王:“顶级层次,援助非洲500亿,实际给10亿,其它进瑞士银行个人账户。或者贷款给对方500亿,实际给10亿,其它进瑞士银行个人账户,最后新闻联播宣布免除债务。”

有网民嘲讽,“他没敢说真正的高层次:出书、援非、一带一路”、“体制内+事业单位+垄断性国企…有一个算一个,抓起来先枪毙,没一个冤假错案”、“根本不用悄悄地收,早就明目张胆地干了”、“这微博真该死,这也封禁。就不能让我们老百姓学学怎么进步吗?不然送礼都不会”、“已经学会了,现在就等着当官啦!”

https://tinyurl.com/22dj5bzo

>> More...

相关帖子

1698

主题

1791

帖子

1万

积分

六级贝壳核心

Rank: 5Rank: 5

积分
10684
沙发
 楼主| IreneLambert878 发表于 2025-5-10 10:21 | 只看该作者

   

铁饭碗不铁了 大陆多地公务员教师被欠薪

2025年05月09日    作者:方晓

中国经济衰退,地方财政收入持续下滑,不仅各行业减薪、裁员,多个省份更出现了教师与公务员工资被拖欠、津贴削减甚至“打折”发放的情况。受影响的地区包括河南、山东、广东等地,多名民众反映,他们的收入已被压缩至仅剩“基本工资”,时常延迟发薪,引发基层公务人员群体的不满。

河南公务员仅剩“基本工资”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近日,河南省郑州市多个区的教师工资和福利被延迟发放,公务员也仅领到“基本工资”,不再包含各种津贴和补贴。山东、广东等地亦出现类似现象。多名知情人士透露,基层公务员的月薪原为50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在福利取消后仅剩3000元,而且常常延迟发放。

河南退休教师贾灵敏5月9日说,财政紧张是主要原因:“他们(政府)财政紧张,去年就开始,有些公务员就在抱怨他们只剩下基本工资了……现在他们各种补助都没有了。基本工资也就是那两三千块钱,他们说3000块钱左右。”

贾灵敏分析道,地方政府财政吃紧,与土地出让收入骤减及房地产市场低迷密切相关:“土地财政一退市,房地产楼市疲软以后,各个地方政府的财政都非常紧张。”

在小红书一则贴文下面的留言区,众多教师回应称,“工资都拖欠两个月了”“绩效考核也拖欠”“班主任费也拖欠”。

山东、广东公务员被欠薪

山东居民李霞证实,当地不仅教师被拖欠工资,就连公务员也难以幸免:“我听说有的地方就连公务员都没发出来……现在往后拖个十天、半个月。有的县区工资有欠薪,有的延迟发放。现在有好多乡镇欠薪比较严重。”

她透露,乡镇及居委会一级的基层公务员月薪大约5000元,但现在往往只能拿到三四千元:“发个3000、4000。上级意思是少发一点工资、延迟一点(发薪水)时间,去年就有(这种情况)了。”

在广东东莞,从事建筑行业的张诚表示,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拖欠工资早已司空见惯:“早年经济还不是这么差的时候就有拖欠教师工资,何况现在经济这么差。现在全国各地到处都在减薪,年薪减几万块钱。”

企业员工罢工抗议欠薪

美中关税战以来,大量外贸企业美方订单骤停,企业被迫停工放假。近期中国多地频发拖欠薪资、工人讨薪及罢工维权事件,凸显当地经济陷入困境与社会矛盾激烈。

4月28日起,千余名生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生迪光电”)员工因公司拖欠工资,连续两天举行罢工,并在厂区及乌镇镇政府门前聚集维权,要求支付自2024年1月以来未发的薪资。

据多名员工透露,生迪光电自今年年初起已连续三个月未发放工资,员工的不满情绪逐渐累积,最终在4月28日爆发大规模罢工。次日,工人集体前往乌镇镇政府抗议,继续施压要求解决方案。

一名生迪光电员工告诉大纪元记者:“我们一千多名员工去政府抗议,工人的工资半年没发了,厂里老板欠政府太多钱,这个厂早就该倒闭了。”不过,近两年中国不少工厂传出重大亏损,但当局却不允许企业宣布倒闭、破产,让企业陷入困境。

经济衰退 民众遭殃

近年来,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各行业企业倒闭、员工降薪、拖欠工资已成常态。今年3月,大纪元采访了多名来自不同地区的从业者,他们的亲身经历勾勒出当前中国经济下滑的残酷现实。

山东泰安的私营企业员工石先生表示,企业拖欠工资的情况屡见不鲜,“有的工厂好几个月都没发工资,我们公司已拖欠了三个月的薪资”。

四川打工人王先生表示,拖欠工资的情况多得很,老板也困难,打工人也困难。自己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现在哪一行业都不好做,不管是做什么生意都很困难。他表示,有些话自己不敢说。

在江苏昆山从事市政工程的张伟(化名)透露,昆山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

他说,“很多台资企业已关闭或搬迁,大概40%都走了。厂房出租都没人要。昆山的人口从320万骤减到200万,一年内流失了120万人。”

据报导,云南昆明自去年年底起,有区级机关单位已连续三个月未足额发放工资和年终绩效,津贴和加班费几乎全部取消。

https://tinyurl.com/22dj5bz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2 05:3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