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45》《罗田老场》巴郞
回乡扫墓祭扫完毕,我们驱车到罗田古镇观光。
罗田场镇,在清康熙年代就开始存在了。位于渝鄂两地交汇处,与湖北省利川市谋道、建南两镇紧紧相邻。古时周边无场,自古商贸活跃,辐射半径30公里,是渝鄂两地的边贸经济中心,古时为川鄂两省的必经要地,有“老318”国道之称。川鄂两地的各路商人纷至沓来,路上行人络绎不绝,一派边贸繁荣景象。
那时候,盐铁专卖,大量的川盐从各地汇集在长江南岸的西沱和溪口码头,由背夫和挑二翻山越岭,沿着茶马古道,来到马头罗田场,然后翻过七曜山到利川恩施,将盐巴等物质运到鄂湘各地。可以说,是大量盐商和背夫的出现,才有了罗田老集镇当年的繁盛。它曾经奇迹般的在巴盐古道上繁华了数百年,促进了川鄂湘古代经济文化交流。
民国时期,罗田曾是马头乡的一部分,人民中国成立以来,罗田和马头分开,各自为乡,隶属于龙驹区。在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后,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将原来的罗田乡马头乡中山乡和新胜乡整合在一起,成了副县级的罗田镇,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人口3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