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占领延安?毛泽东如何撤离

作者:yongbing1993  于 2023-5-24 19:3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39评论

这里是网友评论第2页,点击查看原文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39 个评论)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4 23:11
首先重申:这篇博文里不存在《双标》!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4 23:12
这篇博文是在讲述一段历史事实。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4 23:12
这段历史事实己是过去式。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4 23:27
双标是什么意思?

《双标》:作为网络语的《双标》,完整的说法是《双重标准》。《双重标准》该词通常用来吐槽那些用不同的标尺来衡量两个(及以上)物品(或事件),或者对《人》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比如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标准不一样(对别人要求高对自己低)的人。《双标》简单来说就是对待别人和自己有不同的标准的人。

《双标》就是拥有双重判断标准的性质。例如双标男(女人)就是拥有双重判断标准的男人(女人)。对别人,如女友(男友),有明确要求,这要怎么样,那要怎么样。可对自己就不会这么要求,会随着自己的意思,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通常会要求别人,却放纵自己。现代社会中的有些国家领导人就有这个特性,自己可以放任自流,而对自己不喜欢的国家这个不准那个不行,不听就制裁。某些到处评论自说说话,对别人说三道四指手划脚,这个不对那个错了,充当教师爷角色,但又知识面不够,说不到点子上,胡说八道,云里雾里。这就是《双标》。不想当《双标》就自己写博文,而不是到处乱窜搞《双标》。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4 23:31
本博文中主人翁对自己要求很严也很高,对部下要求严,但不强求,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做思想工作。这是内部事务。与《双标》没有关系。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4 23:31
本博文中主人翁没有要求“蒋介石“如何如何。也根本不存在《双标》。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4 23:31
本博文作者复述一段历史事实。没有对任何人提出《标准》,也根本不存在《双标》。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4 23:31
读博文要认真仔细。不懂不要装懂。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4 23:32
看不懂博文,就请闭嘴。不要乱喷,污染空气。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4 23:32
没有读完博文,就别评论。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4 23:32
只看个题目,就别乱扣帽子。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4 23:32
反共要用事实来证实。可以自己写博文。不要如野疯犬一样,东窜西窜都狂吠几声,到处乱拉屎尿乱放臭屁,污染别人家的博客院的清静干净。
1 回复 浮平 2023-5-25 00:15
一旦情绪化之后就容易进入 defensive reaction,更难以细致深入系统的去理解以言论事实为基础的被指出的自相矛盾和双标之处。

【A defensive person has trouble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speech and actions. They have difficulty with constructive criticism and may mistakenly take it as a perceived threat.】

如果不喜欢看到 constructive 的批评反馈,只喜欢自己在公开场合宣完之后等待献花和掌声,或者鸦雀无声,“寂静安静和干净”,就可能有得有失。看出问题的他人就只会躺平或者在背地里批评,而作者本人却一无所知,只是看不见听不到而已,问题依然存在而且还可能不断发酵。在自由选择的权利范围内 ---- 都行。
1 回复 浮平 2023-5-25 01:31
yongbing1993: 一些反共分子就是这样反共的。胡搅蛮缠,颠倒黑白,无是生非,无中生有,造谣传谣,说谎成性,胡编乱扯,不懂装懂,张冠李戴,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次又拿《双
哲学层面不是以自我为标准反这反那拥这拥那,而是依据你不会主动故意去自己反自己的人性层面作为基本假设来分析论点,比政治要高一个层次。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5 02:29
哲学?懂吗?还哲学“比政治要高一个层次“?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5 02:46
说说《论持久战》中的哲学思想:

抗日战争爆发后,首要的仍是军事斗争问题。日本侵略者打进来了,中国未来将是一个什么局面?中国会不会速亡、能不能速胜?战争的结局将会如何?应该如何应对?要从哲学层面去思考。要思考必须要有学习知识的积累,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指明正确的方向如何解决。

在《论持久战》写成之前,毛泽东对抗战形势及其走向、前途等问题在小范围的中央会议上讲过两三次。陈云感觉讲得很有道理,建议在大范围给更多干部讲一下。毛泽东采纳了这个建议。

《论持久战》一文就是根据毛泽东同志1938年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记录整理而成的。这篇讲话对抗日战争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抗日战争的特点、进程和结果作了预测,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与前三篇文章一样,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思想方法。毛泽东为写作这篇文章夜以继日、废寝忘食,饮食起居都颠倒了,饭菜热了又凉、凉了再热。由于劳累过度,文章一写完他就晕倒了。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精辟分析中国紧迫现实问题的又一经典之作。他批判了当时在认识抗日战争前途问题上的唯心论和机械论,指出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不可能使中国灭亡,中国人民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将会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大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点、中国人民的胜利结局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及走向作出了具体而透彻的分析与判断。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兵民乃胜利之本”、广泛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积极开展人民战争的思想,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正确道路,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对于取得全国抗战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

《论持久战》一发表,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内,而且在全国各个政党和广大民众中,如同拨云见日,使人们豁然开朗。当时,国内各界都非常关心抗日战争的形势问题,但对形势的认识莫衷一是,各种奇谈怪论都有。毛泽东在文章中对此给予了澄清和回答。因此,文章的发表震动全国,在世界上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一些影视剧中说蒋介石对《论持久战》不以为然,这是不对的。事实上,蒋介石看完《论持久战》后十分佩服,觉得分析得非常好。他曾对周恩来说毛泽东的辩证法用得好。这实际上是承认共产党的理论分析和政治判断能力超出国民党很多,国民党内没有人能达到这个高度。

抗日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同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的分析与预测基本一致。《论持久战》提出的思想、观点及其蕴含的方法论,不仅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5 02:50
说说《战争和战略问题》中的哲学思想

《战争和战略问题》是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结论的一部分。毛泽东先是讲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问题,批评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路线,接着又讲了革命战争和战略问题。王明回国后主持中央长江局工作,他以为蒋介石真的愿意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抗日,到武汉不久就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错误思想。所谓“一切经过”、“一切服从”就是一切听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反对和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独立自主原则。毛泽东批评王明的错误思想和路线后,接着讲战争和战略问题,就是给王明再上一课。这既是给王明讲道理,更是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包括说服那些对革命战争和战略问题认识不清的人,对他们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教育。所以说,这篇文章也是高度哲学化的。

为了批评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毛泽东重新回顾了10年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及其应该采取的正确战略,讲得有理有据。王明自认为是大理论家,如果不从哲学认识论、方法论的高度把道理讲清楚,王明是不会服气的。毛泽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既批评了王明的错误及其实质所在,又澄清了其错误带来的思想分歧和混乱,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全军的思想。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5-25 02:58
毛泽东的五篇文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毛泽东是一位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大家,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永远值得学习和运用的。

这五篇文章虽然针对的问题和重点阐述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这五篇文章深刻、全面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更彻底、更有说服力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这五篇文章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1 回复 浮平 2023-5-25 08:36
yongbing1993: 毛泽东的五篇文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毛泽东是一位马
现在是以谁的思想为主啊?
12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8 01:5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