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jewellery/', 'ad' => '1', ), 40 => array ( 'title' => '美国打折网 - 全天24小时实时监控全美数千家网店', 'link_url' => 'https://www.21usdeal.com/zh/', 'ad' => '1', ), ); ?> 中国民众为何总抢盐?不是怕没盐,是太懂这社会 - 大千杂闻 - 倍可亲
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民众为何总抢盐?不是怕没盐,是太懂这社会

京港台:2023-9-4 04:59| 来源:读宋史的赵大胖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民众为何总抢盐?不是怕没盐,是太懂这社会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01

  前天本来已经说过这个话题了,但是我开车去西藏的路上,又发现一个很好玩儿的事情。从如美镇去觉巴山的路上,有一辆铲车在路上安装路灯杆,挡住了道路,大家只好排队等候。我当时是排第四个 ,排第三的看到队列的左边可以摆下一辆车,于是从第三的位置挪出来,到队列的左边把车头挤在第二的前面,自己当了第二。我当时觉得特别诧异,等道路畅通了,第二和第三出发也就是五六秒的差距,一个开车走318国道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差这五六秒的时间。但是他还是抢了。

  02

  联想到我们说的抢购盐巴的问题,从官方媒体到民间大V都不厌其烦地说过几十年了,我们国家不缺盐,我们国家产的盐甚至能把全世界的人都腌制起来,还能富余。但是每次遇到风吹草动都有人抢购,而且这种抢购行为很像溃坝,就是说,无论某些人有多坚定,只要看见有人开始抢了,他就会像大坝的缺口一样,立刻加入到坍塌的行列中去。说句心里话,抢盐这件事如果再发酵一下,我都要去买,这玩意儿比不得其它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是生活必需品啊,家里的盐真吃完了两三天之内买不到的话,我就只能喝酱油汤了。

  03

  很多人把抢购这种事归结为素质,意思是他们没有分析能力,没有判断能力,听风就是雨,举一就是三,所以最容易陷入这种骗局中去。还有人说,缅北骗局为什么这么通行无阻,就是因为有这么大的基本盘。但是我觉得还是得区分开,抢购跟霸座、暴走团抢地盘、排队插队这样的情况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他们毕竟是在自由市场上按照标价真金白银地掏钱购买的,只不过他们买得多一些、早一些而已。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绝大多数购买的目的是自用,而不是囤积居奇。这种事情吧,你还真不能怪他们素质不高,真要素质不高就去参加零元购了。尤其是抢购盐这种超级富矿,除了刚好存盐撑不过一周的极少数家庭,基本上没啥受害者。

  04

  有人把这种事情归结于“资源匮乏时代的恐慌记忆”,最常见的说辞就是,他们经历了非常困难的时期,所以对饥饿、等待、匮乏……这一类词语具有非常深刻的记忆 ,现在只要在他们的能力允许范围内,就会尽可能地把自己觉得应该用得着的东西都囤积起来——只有到了自己的手里,心里才踏实,虽然也并不那么保险。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说法还是不够准确,不管当初怎么缺,现在的他们是能够判断资源的充足程度和自己的需求程度的。也就是说,他们是知道“国家能够产多少盐”和“自己需要多少盐”的。但是他们依然要抢,所以我觉得,核心在于我刚才说的那一句:“虽然也并不那么保险。”他们担心的是,拿不到手,即使拿到手里的,也并不完全是自己的。

  

  24日下午,北京某超市内,消费者正在购买食盐。中新经纬 林琬斯摄

  05

  我再把话说明白一点,他们其实不是对物资的充盈程度不信任,而是对某些分配机制不信任。在计划经济时代,他们担心自己分不到;在商品经济时代,他们担心自己买不到。所以,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些物资都放到自己的手里,那是对他们而言最保险的一种方式 ,最最保险的方式就是马上用掉,该变成营养的变成营养 ,该变成人脉的变成人脉,到时候吐都吐不出来,那才真正算是自己的。就碘盐而言,有太多的切身经历告诉他们,这玩意儿再多,但是一旦有人不让他买,他一样买不到,甚至也许买到了也不属于自己的,拿回家都难,可能在小区门口就被扔进垃圾桶了。

  06

  捋到现在,我有点明白我在第一个小标题里面写的那个插队的司机的想法了。虽然第二名和第三名之间看上去只有几秒钟的差距,但是他们真正的差距不在于时间,而在于名次的区别。他潜意识里担心的不是这几秒钟的差异,而是担心有一张无形的嘴会下一道绝情的命令下来:“只有前X名可以通行。”这就像一个录取名额一样,排名越靠前越保险,能够第二,绝不第三。还是那句话,我不支持这么做,但是我能理解他的思维方式。不过,你知道为什么原本排第二的那位会心甘情愿让他插队吗 ?道路畅通以后,原本排第二的走了不到五十米就拐进马路边一个院子了,他根本就不是我们这个排队阶层的。

  (本文作者,龅牙赵,原文标题为《我仔细捋了捋抢盐这事儿,越来越不想嘲讽了》。)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3 10:2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