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香港青年走上街头做违法事 背后还有这个原因(图)

京港台:2019-12-6 11:04| 来源:上观 | 评论( 13 )  | 我来说几句


香港青年走上街头做违法事 背后还有这个原因(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香港最新动态!

  这几个月香港(专题)修例风波中,常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警队公布的数字也显示,截至11月30日警方共拘捕5890人,其中2345人为学生,约占四成。

  是什么让他们甘愿自毁前途来做违法之事,真是有些媒体所说的只是政治原因吗?近日,香港媒体“01”刊发一组“青年困境”报道,向外界揭示香港青年的另一面。

  越来越多的“穷忙族”

  据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今年4月至6月,本港15岁至19岁青少年失业率达10.2%,20岁至29岁青年失业率达5.2%,均高于同期总劳动人口2.9%的失业率。

  更严重的是,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成为“穷忙族”,也就是那些每周工作40小时或以上,但薪水仍不到最低薪资的人。他们无论如何拚命工作,也无法摆脱最低生活水准。2017年全港整体贫穷人口为100.9万,其中有16.7%(16.9万人)为在职人士,其中青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穷忙”消耗着年轻人的时间与精力,却换不回足够的资历和金钱,更不要说投资未来提升自我。

  人们说,贫穷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无法摆脱贫穷的深渊。2014年香港智经研究中心发表《激发原动力,开拓新思维,助青年闯出一片天》研究报告,指出近10年香港青年向上流动收窄,出现了所谓“阶层停留”的状况。

  这就是香港社会阶层固化、欠缺社会流动性的缩影。而摆脱贫穷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多的向上流动机会,其中包括收入、职位、社会地位等方面能否更上层楼。

  起跑线输输一世

  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香港基层青年凭个人努力向上走,变得愈来愈难。

  阶层的固化早在求学时就已开始。2016年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研究显示,父母收入为香港最低10%的组别,其子女(18岁至24岁)只有19.7%曾入读或正就读大学学位课程;父母收入为全港最高的10%组别,比例则高达47.3%。前立法会议员罗冠聪也提到一个问题:“清贫学生从小受限于家境,分担家务、兼职及财政重担……难以像家境较优的青少年一般,轻松专注于学业。”

  过去香港的一些措施也拉大了不同阶层学生间的距离。比如,1991年开始推行的直资(直接资助)学校计划,2001年更允许直资学校加收学费。直资学校的高额学费和严格入学考核将基层子弟拒之门外。更严重的是,2001年至2015年间,虽然全港学生数由95万降至69万、中小学减少233间,但直资学校却由29间增至82间。

  过去,基层孩童可以凭努力争取到一席名校学位,如今大多因为经济问题而止步。直资学校入学面试大多包含体育、艺术这类需要额外财力培养的项目,这也加大了基层子女的劣势,关上了基层孩童向上攀爬的大门。

  不再吃香的大学生

  即便靠个人努力进入名校,也不代表打开了向上的通道。香港将高等教育称为专上教育(大专及以上)。特区政府发表的《2016年贫穷情况报告》显示,拥有专上学历的在职贫穷人口数连续4年上升,由2012年的1.84万人增至2016年的2.83万人,其中拥有大学学位者1.7万,较2012年0.93万人多了八成。

  最重要的原因是,单方面增加学额后,劳工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高技术职位。上世纪90年代,香港的大学学额有1.45万个,入学率18%。2000年初,政府承诺将专上教育普及率由33%提升至60%。之后专上教育急速扩展,最初10年拥有专上学历的15岁至24岁青年人口比例上升近20%。

  然而,劳工市场并没有准备好接纳那么多高学历求职者。2016年,立法会《人力调整为香港带来的挑战》指出,1994年至2015年香港新增85.4万学位持有人,可同期较高技术职位只有66.6万个,以至于部分毕业生只能流向低技术职位。

  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5年间,持大学学历的新增工作人口中,约26%从事文员、服务及销售等工作,为1994年至2001年的两倍多。高学历青年流向低技术岗位,减少了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可能性。

  

  单一的产业结构

  除了学历通胀,香港产业结构单一也导致部分年轻人难以向上流。

  当下香港产业发展偏重于金融、物流、专业服务和旅游业等传统四大产业,产业单一化限制了许多青年的发展。正如香港大学教授叶兆辉分析那样,“本港产业链狭窄,部分大学生仍在从事只需要中学学历的工种,市场上没有适合他们的工作,难以被吸纳,向上机会低”。

  香港扶贫委员会发现,近年来香港人文学科学生收入跌幅达8.9%,为众学科之首。这是因为,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不能为人文学科、纯理科专业提供足够的职位,以至于这部分青年最终只能流向普通文员、销售等岗位。

  令人无奈的是,根据目前发展情况,香港产业结构难有大的突破。特区劳工及福利局《2022年人力资源推算报告》预计,2022年四大支柱产业的人力需求将占总需求的51.9%。也就是说,年轻人要么从事自己不擅长或者不感兴趣的支柱产业工作,要么可能就找不到工作。

  媒体认为,如果政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那么产业结构单一导致的香港劳动力需求失衡状况,将持续影响大量香港青年人的职业生涯,进而形成向上流动的阻力。

相关专题:香港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港澳特区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8 18:0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