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没有尊重人格的辩论,动不动就是围剿!“

京港台:2020-5-20 21:17| 来源:凤凰网 | 评论( 19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没有尊重人格的辩论,动不动就是围剿!“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凤凰网文化对话教育家刘道玉。

  刘道玉于80年代出任武汉大学校长一职,倡导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首创并推行了一系列高考改革,如学分制、插班生制、导师制、转学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等,都为全国所瞩目,从而使武汉大学成为当时教育改革领域上的急先锋,一度再现了北有北大(专题)、南有武大的说法。

  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刘道玉身体常遇问题。处在灾难中心的武汉,他严格遵守的生活作息也被打乱。但不论是年迈或者疫情,都未曾成为其精神生活的阻碍在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份对外界的关注与思考。对于疫情期间的诸多荒诞现象,刘道玉提出了自己尖锐的批评,一如当初在教育领域的拓荒,同样具有力量,且不乏鲁迅式的振聋发聩:国人是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了。

  

  刘道玉,教育家,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会长。曾在1977年出任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为恢复统一高考起到很大作用,80年代任武汉大学校长,被誉为武大的蔡元培。

  国人是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了。

  中国近现代没有这种自由、民主、尊重人格和隐私的辩论,动不动就是围剿,写匿名信攻击人身,扒人家的隐私。

  ▼

  情期间每天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和之前相比有哪些变化?这场疫情对您最大的影响和改变是什么?

  今年年初,武汉爆发了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我身处疫情的中心,自然不能置身度外。这场疫情来得既突然又异常诡谲,开始人们没有思想准备,不免有些惊恐。我是经过许多风浪的人,对疫情担心,但并不恐慌。但我对见识迟、行动缓的官僚主义作风感到惊讶和不满。我对罹难的同胞万分同情,对在抗疫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警察和建筑工人和物质供应的人们表示敬意!

  对影响最大的是打乱了我的工作和生活规律,平常我严格坚持85433的作息时间,即每天保证睡眠8小时,步行5公里,写作4小时,吃好3餐饭,早中晚做3次自我保健按摩。可是,疫情爆发后,这个规律完全打乱了,至今也没有办法恢复。但是,我的写作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已经完成了31.5万字第二本自传《其命维新》写作,此外就疫情为报刊写了3篇文章,现在又在《爱的教育》书稿增添部分文章。

   居家隔离期间都看了哪些书?您认为什么是一流的书,什么又是末流的书?

  我勉强算是一个读书人,一生60多年都是读书、教书和写书。可是,进入85岁以后,视力低下,我不得不蓄力,只有在必须时才用放大镜看最重要的资料。但是,我可以向读者推荐几本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它们是美国哈钦斯著的《乌托邦大学》,德国福禄贝尔著的《人的教育》,沈宁著的《培育自由-美国教育考察笔记》,华姿著《特雷萨修女-行走中的爱》,傅佩荣著《哲学与人生》等。我只读好书,自然就不知道什么是不好的书。

  刘道玉书单

  

  

  

  

  

  疫情带给您什么新的思考?

  这次疫情可能是我国近百年历史上罕见的,因此它也极大地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思想和行为。我认为有三个问题是值得警惕的,否则可能给中国的未来带来十分不利的。

  一是关于民粹主义膨胀的问题。有不少人盲目自大,自我标榜,以为中国什么都好,而西方帝国主义什么都不好。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无论是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制造模式或中国抗疫模式,都只能适合于中国,任何一厢情愿的妄图向外国推行,都是行不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无论是人均资源或是人均产值,都没有任何优势。

  二,如果我国被孤立了,一个缺乏原创性的国家,哪里还有什么中国制造?

  第三,抗疫模式问题、方方日记问题等,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父子反目、夫妻离婚、朋友断绝往来,等等。他们这些辩论习气怎么来的呢?我只能从中国思想文化先天缺失寻找原因,这就是中国没有欧洲的思想启蒙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欧洲启蒙领袖之一伏尔泰说,我坚决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利。这就是欧式的讨论和辩论的优良风气,而中国近现代没有这种自由、民主、尊重人格和隐私的辩论,动不动就是围剿,写匿名信攻击人身,扒人家的隐私。这一点,在科学研究中也有表现,致使我国从来就没有真正民主的、实质性的学术讨论,那些所谓的论坛和高峰论坛,都只不过的装门面和走过场而已,这就是我国科学理论落后的重要原因。国人是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了,否则我国永远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科学之林,也难于建成世界文明的国家。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3 21:4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