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北上广深“新穷人” ;坐拥千万房产却节衣缩食

京港台:2020-5-22 21:23| 来源:幸福里 | 评论( 12 )  | 我来说几句


北上广深“新穷人” ;坐拥千万房产却节衣缩食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这些年来的经济增长非常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人都衣食无忧,虽然社会上有贫穷的人,有富有的人,但像过去一样,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非常少出现。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却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穷人”,他们拥有的资产不少,有百万甚至千万资产,但是却觉得自己非常贫穷,甚至是“身无分文”,尤其是大城市里,有着非常多这样的新型穷人。

  坐拥百万千万资产的新型穷人,称自己身无分文

  在深圳工作的刘先生,每月收入9000~10000元,正常工资水平,也不算很低,但也不高。为了结婚,刘先生花了800万元在深圳买了一套120平米的楼房。

  为了买房子,他花光了父母所有的积蓄,卖掉了老家的旧房子。凑足了400万付了首付,他每月的房贷高近2万元,为了还房贷他削减开支,节衣缩食,甚至连父母的养老金都用来还房贷。

  后来刘先生的父母去世了。高额的房贷、新生儿的消费,夫妻的生活开销这些重担都压在刘先生的身上。虽然他的妻子重新工作,但他们的月薪还是不够生活开支。刘先生戒了烟,戒了酒,卖了车,过着贫困的生活。

  过去卖几毛钱,一块多的冰棍儿现在也翻了好几倍,但这些年来,涨价最多的商品还要属房子,这也成为现代人压力的最大的来源,因为想要买一套房子,年轻人不得不过上省吃俭用的生活。

  中国的房价这些年来的涨幅非常大,如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套千万的房子已经不算是豪宅,只是一栋非常普通的房子,而中国的一线城市房价,也成为全球房价最高的一批城市。

  但依旧有很多人愿意去一线城市奋斗,虽然房价高,但一线城市的机会多,工资高,很多人还是认为一线城市的发展潜力更大,因此成为北漂,上漂的一员,有很多人经过多年的奋斗后,收入水平也不错,有了体面的工作,但却发现自己成为了“穷人”。

  富人or穷人

  那么问题来了,刘先生算是穷人呢?还是算中产,又或者算富人?反正按照私人银行划分,算家庭资产总额100万美金以上,也就是700万人民币(专题)以上,都该算是富人了。而这样的人在大城市不在少数,刘先生只是一线城市当中他们这个群体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从资产上看,他们算富人,毕竟名下都有价值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房产,可从生活品质上看,他们又只能算是穷人,并没有过与身价相符的生活。

  他们是富裕阶层中的穷人,又是贫穷阶层中的富人……他们或许是新时代的穷人。他们也处于富和穷的叠加状态,只有在决定是否买房子的那一刻才能知道答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时代的特征。近三十年巨额海量财富被创造出来,又因城市化的加快,让这些财富大量聚集在大城市,有些人就顺势躺赢承接了一部分财富,于是就造就了一批中国式富人或中国式穷人。

  在大城市有房子的土著或早些年低价买了房的人,就是这种时代红利的受益者,他们只是有套房子,什么都没做,就平白无故的接住了外溢的社会财富。也因为只有一套房子,而又得满足基本的居住保障,所以这项高价值的资产无法变现,也就不能解决日常的生活花销——日常支出的现金流维持,而他们又不具有赚取高收入的能力。

  掏空六个钱包而在大城市买房的人,本质是存量财富的转移再聚集——把双方长辈的钱转移并聚集在自己的名下,以此形成高资产的状态,可又因为收入有限,无法过上有品质的生活。这样的富人当然是没有根基的,因为没有财富创造的能力,而只能不断的消耗存量财富,存在坐吃山空的风险。

  因高负债而形成高资产的人,收入或许不错,但因买房买在了时代的高点——近二十年房产牛市累积的高点,面临着巨大的月供压力,收入刨掉月供后也只能有很少的收入用于日常生活开销。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增量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但不幸的是成了时代的接盘侠。

  这些坐拥高资产、中低收入的群体,因为只有一套房子也就无法通过出租产生正的现金流收益,高资产一定程度上只是“死资产”。

  也许有人会说,可以通过抵押贷款产生融资现金流,但这是借贷、终究是要还的,并且因为要支付利息会产生负的现金流——通过这种方式来补充生活中现金流的不足,无异于饮鸩止渴。

  当然这些人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毕竟在走投无路时还可以通过变卖房产来救急,真的穷人在走投无路时也就是穷途末路了。你觉得呢?

相关专题:房价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 02:1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