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陆媒:美国人发现,好像很久没见到他了(图)

京港台:2020-6-7 19:56| 来源:新华社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陆媒:美国人发现,好像很久没见到他了(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福奇去哪儿了?”

  最近,有很多美国人在社交媒体上发问。

  

  5月12日,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以视频会议方式参加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国会听证会。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安东尼·福奇是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是白宫冠状病毒应对工作组的关键成员。他在专业学术领域成就显赫,一直在为美国制定和实施传染病防治政策和战略建言献策,先后服务过6任美国总统,2008年还获得代表美国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

  新冠疫情在美国暴发后,总能见到福奇的身影——他在白宫每日疫情简报会上备受关注,美国各大媒体争相邀请他解读疫情,他的表态更是频上“热搜”。

  

  3月4日,福奇出席白宫每日疫情简报会。新华社发

  不过,过去几周来,福奇的曝光度似乎大幅下降。

  一方面,白宫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重启经济上,4月底就取消了每日疫情简报会。另一方面,美国近期出现抗议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的全国性示威活动,舆情焦点一下子转移了。

  尽管曝光度降低了,疫情可并没有在美国消失。美国依然是全球新冠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各地疫情数据仍在不断上升。

  

  人们在美国华盛顿白宫前抗议。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抗议示威活动持续之下,很多专家更是担心疫情出现反弹。

  比如,记者最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看到,尽管绝大部分抗议者都戴着口罩,现场也有人提供免洗消毒液,但参加抗议活动的人数太多,人们很难保持应有的防疫距离。

  福奇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防疫新挑战。6月5日,他接受了多家美国媒体的视频连线或电话采访,表达自己的担忧:人太多,抗议者奔走呼号不能保证一直戴好口罩,催泪瓦斯和胡椒喷雾又会引发人们咳嗽、打喷嚏、揉眼睛,这些都会加大病毒传播风险。

  福奇倒是还透露说,他和同事们以后可能会增加露面,就一些科学问题发布信息。

  不过,同在6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临时在白宫召开记者会大谈失业率数据,基本没提疫情的事情。

  6月1日,福奇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也提到,他已两周没和特朗普交流或见过特朗普了

  美国领导人和一些共和党人对福奇有所不满,这位民调中最受美国民众信赖的专家也不怎么和美国政治合拍,这些似乎都不是什么秘密。

  比如,当有共和党人散布“病毒人造论”时,福奇直接予以反驳。当美国领导人宣扬抗疟疾药物羟氯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功效时,福奇又对此“泼冷水”。白宫在疫情还很严峻时就急着重启经济,福奇更是多次呼吁不可操之过急。

  特朗普曾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直言,福奇是个好人,只不过自己与福奇有很多分歧。

  在上月美国参议院举行的一场听证会上,福奇似乎在尝试淡化被媒体关注的他同白宫的“嫌隙”,强调说双方并无“对立”,自己只是“根据科学信息提供建议和观点”。

  福奇所在的白宫冠状病毒应对工作组会以何种方式重返公众视野,他本人又能否回到抗疫舞台中央,都还是未知数。说到底,这些恐怕也不是他自己所能决定的,取决于疫情变化,也取决于白宫的政治需要。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7 14:5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